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对真理的探寻一定是超脱、客观的,认知到的哲理与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建立起合理的连接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认知到一种哲理。
关键词:超脱 客观
宋代诗人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廖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题西林壁》原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首句给读者展示出一幅奇峻雄伟的图景。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座高耸的山峰,移步换景,庐山的崇山峻岭形态令人目眩神迷;第二句紧接首句,进一步概括出庐山的美景,不仅是横看侧看形状各异,就是远近高低也是气象万千。诗人心底自然升起一个难解的疑团,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怎样?反复思忖,终于恍然大悟:只因为自己身陷在这奇妙无穷的大山里!于是水到渠成地写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名句。因为视线受到了环境的局限,所以无法看清它的全貌,认识它原来的面目。
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因此,认识任何事物,不该更加超脱与客观一些吗?
苏轼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
苏轼对真理的探寻一定是超脱、客观的,觉知到的哲理与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建立起合理的连接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觉知到一种哲理。我通过对《题西林壁》这首小诗的意境理解及写作过程的了解对此略作讨论。
《题西林壁》这首诗在意境上可以理解为: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座高耸的山峰,移步换景,庐山的崇山峻岭形态令人目眩神迷;不仅是横看侧看形状各异,就是远近高低也是气象万千。雄伟壮丽、变幻莫测的庐山就象一幅绝美的画一样,但是庐山的真面目我认识起来有些困难,是因为我第一次来观赏这里的景色,因为视线受到了环境的局限,所以无法看清它的全貌,认识它原来的面目。我还留连在这雄伟壮丽的景色里,难以建立起适当的连接。从意境的形成来看,可以理解为是苏轼在人生精神上的一次更新。苏轼目光第一次触及庐山,对庐山的见识也在移步换景的观赏中逐渐得到更新,形成新的见识。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写作过程跟据《东坡志林.游庐山》记载: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做一绝云:[芒嵠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候。]既自晒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往来山南地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与悤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测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仆庐山诗尽于此矣。
作者在记述里,对景物之美的评价是胜绝不可胜谈,是说庐山的景物非常美,不可以立即发声来评议庐山的美景。
这是因为也许作者以前的经验里没有超过庐山美景的事物可以和庐山连接,从现在来说庐山的景色是作者观游过的最美的景物,是作者最新的一次观游,作者还没有恰当的语言来描述庐山的美景。那么,作者在游览结束的时候,怎样来形容庐山呢?怎样在诗里留下一个哲理呢?作者在游览结束的时候,在庐山北麓的西林寺看见了庐山的全景,也许以前在画中也看见过庐山的全景,作者用两句犹如观赏水墨山景画一样的诗句来形容庐山,然后作者觉知庐山不是一幅画。从写作过程来看,作者当时刚刚观游完庐山,感到庐山是真的,庐山里的僧俗都认识作者,庐山的景色山谷奇秀,应接不暇,最好的景观,莫如漱玉亭、三峡桥。这样看来,庐山是活的,景物多,惊喜多,描述多,庐山的真面目不好理解,庐山真的不是那么好描述的。作者已不知用什么文字来和庐山建立连接。作者仔细地想想,觉得自己还和庐山有些纠缠,对庐山还在留恋,还在思考,所以,作者想了一下观游的过程,觉知出另一个哲理,自己和某物的连接太多,和某物连接的别的人事物也连接的太多,自己的心态常常随着某物的变化或者随着和某物有着连接的别的事物的举动而变化,对某物的了解就和对别的事物的了解混淆了,最终,用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文字和这个哲理连接在一起,巧妙地说出了这个哲理,造就了一句千古名句。
苏轼的生活阅历丰富,认识的事物很多,认知能力很强,发散思维能力很强。极具灵心慧眼的宋代诗人,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题西林壁》就是作者追求新意,寄于妙理的一首好诗。
四川省德阳市岷山路小学 杜琴
关键词:超脱 客观
宋代诗人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廖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题西林壁》原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首句给读者展示出一幅奇峻雄伟的图景。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座高耸的山峰,移步换景,庐山的崇山峻岭形态令人目眩神迷;第二句紧接首句,进一步概括出庐山的美景,不仅是横看侧看形状各异,就是远近高低也是气象万千。诗人心底自然升起一个难解的疑团,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怎样?反复思忖,终于恍然大悟:只因为自己身陷在这奇妙无穷的大山里!于是水到渠成地写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名句。因为视线受到了环境的局限,所以无法看清它的全貌,认识它原来的面目。
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因此,认识任何事物,不该更加超脱与客观一些吗?
苏轼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
苏轼对真理的探寻一定是超脱、客观的,觉知到的哲理与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建立起合理的连接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觉知到一种哲理。我通过对《题西林壁》这首小诗的意境理解及写作过程的了解对此略作讨论。
《题西林壁》这首诗在意境上可以理解为: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座高耸的山峰,移步换景,庐山的崇山峻岭形态令人目眩神迷;不仅是横看侧看形状各异,就是远近高低也是气象万千。雄伟壮丽、变幻莫测的庐山就象一幅绝美的画一样,但是庐山的真面目我认识起来有些困难,是因为我第一次来观赏这里的景色,因为视线受到了环境的局限,所以无法看清它的全貌,认识它原来的面目。我还留连在这雄伟壮丽的景色里,难以建立起适当的连接。从意境的形成来看,可以理解为是苏轼在人生精神上的一次更新。苏轼目光第一次触及庐山,对庐山的见识也在移步换景的观赏中逐渐得到更新,形成新的见识。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写作过程跟据《东坡志林.游庐山》记载: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做一绝云:[芒嵠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候。]既自晒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往来山南地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与悤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测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仆庐山诗尽于此矣。
作者在记述里,对景物之美的评价是胜绝不可胜谈,是说庐山的景物非常美,不可以立即发声来评议庐山的美景。
这是因为也许作者以前的经验里没有超过庐山美景的事物可以和庐山连接,从现在来说庐山的景色是作者观游过的最美的景物,是作者最新的一次观游,作者还没有恰当的语言来描述庐山的美景。那么,作者在游览结束的时候,怎样来形容庐山呢?怎样在诗里留下一个哲理呢?作者在游览结束的时候,在庐山北麓的西林寺看见了庐山的全景,也许以前在画中也看见过庐山的全景,作者用两句犹如观赏水墨山景画一样的诗句来形容庐山,然后作者觉知庐山不是一幅画。从写作过程来看,作者当时刚刚观游完庐山,感到庐山是真的,庐山里的僧俗都认识作者,庐山的景色山谷奇秀,应接不暇,最好的景观,莫如漱玉亭、三峡桥。这样看来,庐山是活的,景物多,惊喜多,描述多,庐山的真面目不好理解,庐山真的不是那么好描述的。作者已不知用什么文字来和庐山建立连接。作者仔细地想想,觉得自己还和庐山有些纠缠,对庐山还在留恋,还在思考,所以,作者想了一下观游的过程,觉知出另一个哲理,自己和某物的连接太多,和某物连接的别的人事物也连接的太多,自己的心态常常随着某物的变化或者随着和某物有着连接的别的事物的举动而变化,对某物的了解就和对别的事物的了解混淆了,最终,用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文字和这个哲理连接在一起,巧妙地说出了这个哲理,造就了一句千古名句。
苏轼的生活阅历丰富,认识的事物很多,认知能力很强,发散思维能力很强。极具灵心慧眼的宋代诗人,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题西林壁》就是作者追求新意,寄于妙理的一首好诗。
四川省德阳市岷山路小学 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