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管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b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提起作文小学生就感到头痛,而教师也感到难教。面对这些问题,我根据教学实践,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想克服学生对作文怕写、厌写的畏难情绪,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就必须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写作心理环境。如写雪的作文,就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裁进行创作。如《夸夸我们组》、《我的好伙伴》等的写作,又可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创作。除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趣味因子,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一方面,在平时我有目的地收集课本上有关作家、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成就的故事、特写和日记,向学生介绍并让学生联系作家、诗人的成才道路,学习名人精神,激发写作热情。如讲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我就适时穿插了诗人数次锤炼“绿”字的故事。另一方面,依据教材中给出的环境、情节、人物,有时配上乐曲,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故事续尾、诗歌改写、变换角色等富有个性新意的作文创作。如读了《凡卡》后写《凡卡的梦》,读了《小音乐家杨科》写《小音乐家杨科来到我们中间》,教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写写乌鸦的肉被狐狸骗走后会怎么样。
  
  二、抒写真话
  
  作文应让学生写真情实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的写出来。我给它们归纳成“三亲”。如:教学《课间十分钟》一文时,刚给学生分析完场面描写和人物的动作特点,就下课了。等上课铃响时,我马上让学生观察“从上课铃响到开始上课”这短暂的1分钟时间里场景中的人和事并写出来。结果出乎我的预料,大多数学生写得形象生动。有一名学生是这样写的、课间光想着玩了,上课铃一响,哎呀!还得上厕所呀,怎么办?还得去呀!别无选择,只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厕所冲去,一不小心从台阶上摔了下来,差点来了个空中翻,幸免受伤,躲过这一关,又急急忙忙冲向厕所。刚跑到厕所门口又与从里出来的同学撞上了,也顾不得说声对不起。等上完厕所,来不及系裤带,只好边跑边系。当喘着粗气跑到教室门口时还是晚了。同学们看到我这狼狈的样子,不禁大笑。短短的二十分钟后,一篇篇行文流畅、语言生动、感情真挚的文章跃然纸上,接着我请学生们当堂朗读交流讲评。学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上了一节愉快的作文课,没有谁觉得这篇作文很难写,相反还显得兴犹未尽,待下课了还拿着自己的习作四处交流。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水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样便消除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亲身经历的变成文字就可以了。
  
  三、巧引妙渗
  
  《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教师引导、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比如:我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学完课中的字词,我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们呢?”“杨花像一条条毛毛虫,一撮一撮地挂在树上。”“杨叶像五指并拢的手掌,片片向上。”……就这样,学生一一回答了上列问题。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树的知识。”抓住机会,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树的知识的好文章。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你们写作文时可不要忘记呀。”学生们个个点头。
  
  四、注重观察
  
  在学生身边,处处都有素材,只是学生不会捕捉素材,这就需要教师交给学生捕捉素材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观察和积累。例如在初春的季节,窗外又刮起了沙尘,课堂上学生被风声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向窗外张望,还不时地指指点点。看到学生已无心听课了,我心想: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时机呀。我手一挥,走,都到窗口来看大风。学生们纷纷走到窗口,兴奋地议论着。我说:“现在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看到了树在摇摆,地上的树叶和杂物被卷到空中,顺风骑车的人们非常轻松,逆风骑车的人非常吃力……我听到了风的声音像尖锐的口哨声,又像野兽在大叫,听到了把门刮得乱响……”我说你们有没有在大风中经历过的故事。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讲起了自己的经历。有的说:有一次大风把红领巾吹飞了,他使劲地追,差一点就掉进了沟里。真是惊险呀;有一次在外面玩沙子刮进了眼里,我奶奶,妈妈特着急,给我又是吹又是洗,我觉得他们真是爱我……然后我招呼大家坐回座位,在黑板上写下了:“风真大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几个字,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一说,学生们很踊跃,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都举起了手。马上就要放学了,我说在回家的路上你们去亲身感受一下大风,观察路上发生的一切,写一篇日记,学生们非常高兴。
  总之,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既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更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充实,提高文化水平,善于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探索出适合在特定群体中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从而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质量的教育需要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这几年时间里,我坚定不移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执行,也不断地思索、探究、总结,时刻追寻这样一个命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下面谈谈我在近三年里的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和感想。    一、知识体系建构的必要性、时代性和长远性    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素质,要将
在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中,针对抽象的理论性问题,可以结合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技巧的设问,进行有效的启发式教学,促使学生自己领会理论的内涵。本文通过分析两个真实的教学
摘 要: 本文着重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比较杜十娘和苔丝人物的相似性,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她们的特征和悲剧命运。  关键词: 诗学 悲剧理论 悲剧命运 杜十娘 苔丝    1.悲剧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悲剧模仿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和深度的行动。它使用美的语言。它不用叙述法,而是使用人物的动作做模仿方式。它的效果是通过引起怜悯和恐惧的情感达到宣泄。”(张中
摘 要: 本文对奥尼尔的作品《榆树下的欲望》中的艾比进行分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艾比短暂人生中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她短暂的一生是对男权社会反抗的一生,她的人生悲剧是由男权社会意识形态所造成的。  关键词: 《榆树下的欲望》 男权社会 性别角色 牺牲 反抗    传统女性要有顺从、贞洁、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等美德,结婚前要顺从父亲或其他男性家长,婚后要听从丈夫的安排,全力支持丈夫,有了子女以后
“巴掌田、鸡窝地”,虽有一定戏谑成分,但这却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耕地现状的真实写照.以重庆为例,其 3000 多万亩耕地中,丘陵山地比例竟高达 98%,其中 15 度以上的“坡耕地”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而把握阅读教学的要领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创设情境,二是设计任务,三是组织讨论,这是学生主体与文本客体高度融合的基本步骤。  关键词: 语文课 阅读教学 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范围是无界可定的,但阅读的过程却大致相同。教师很大一部分责任就是教会学生认真地阅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阅读教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
李森祥先生的小说,入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文中塑造了一个勤劳节俭,任劳任怨,地位卑微,但却显得伟大的农民形象.文中的“父亲”,是中国千千万万
小学生习作过程优化,有利于初涉习作的学生产生浓厚的习作兴趣,进而获得成功。同时成功又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愉悦又可强化其动机。要帮助小学生优化习作过程,首先必须解决取材过程优化的问题,这样才能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其次必须创造条件解决其构思习作过程的优化问题。    1.带领学生从生活中取材    小学生天真幼稚,活泼可爱,他们大多贪玩。而玩是其乐无穷其趣不尽其意不断的,它可以促使儿童接触更多
摘 要: 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的有效手段,又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但朗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是朗读的量不到位,讲的太多,读的太少;二是朗读的质不到位,读中没有具体指导,读后忽视必要评价,因此造成学生的朗读水平较低。因此,如何提高朗读质量,我认为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地位,加强朗读指导,努力达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
摘 要: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本文介绍了这种思想的应用及掌握。  关键词: 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教学 应用    1.引言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数学是研究“数”与“形”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之一。  数形结合的思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