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日趋完善,外包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管理短板日趋凸显。面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海口電厂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企业外包工程管理现状,深入调查研究外包员工的意见诉求,从“人心”入手,制定、落实一系列长期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人文关怀举措,有效增强外包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构建和谐关系,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合力。
【关键词】发电企业;外包管理;人文关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座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往往需要由多个环节共同协作。进入21世纪,机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火电企业的组织机构朝着更加优化、更加精简的目标发展,逐步把企业不具备优势、又不可或缺的业务工作量进行业务外包。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探索现代化火电厂管理模式,实现对发电设备设施的维护、检修、技术改造等工作不同程度外包。在实践探索中,结合外包安全管理的新形势,制定了《华能集团公司电力企业生产发承包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了外包工程责任主体、考核评价体系、安全管理模式。
随着外包工程的逐渐普及,外包队伍参与到电厂的生产经营工作中,逐渐成为电力生产的主要力量,但由于中标单位的管理力度不一,外包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带来生产便利的同时,也给电厂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2018—2019年,电力行业发生了多起与外包队伍相关事故,再次暴露出外包安全管理已成为企业必须攻克的“短板”。
海口电厂跟随集团公司外包改革的步伐,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主业,对非核心业务引进了外包队伍。为了在外包安全管理上有所作为,创建集团公司外包安全管理标杆电厂,按照职能分工,从外包人员的精神状态着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微信互动、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外包人员的所思所想。经过半年来的调查发现,80%外包工认同作业安全十分重要,同时也认为企业要求过高;70%的外包工认为在日常工作中,甲乙方身份感官较强,从业期间没有归属感;60%的外包工希望在遇到劳务纠纷的时候企业能站出来帮助他们。这些均能较好地说明,企业与外包队伍在凝聚合力、共同聚焦企业的中心任务,创造业绩方面,还有差距。
(二)研究意义
海口电厂常驻外包队伍在设备维护、消防保卫、绿化保洁、零星土建、餐饮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力量,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所必须关注的重要主体。2019年,电厂曾邀请集团公司专家组开展外包安全管理规范化检查,普遍存在少数班员仍对作业风险预控分析掌握不全面,个别外包班组班员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应急演练上,仍然重形式,轻实效,达不到预期效果。3项不足其实归根到底是“人为”问题。
在企业管理层面,当前多数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约束外来工作者,“管好外包人员”,健立了严格的外包安全管理制度,但在“硬性”的管理模式下忽略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致使部分外包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后,缺少对电力事业的价值认同,长期“为了干活而干活”。开展外包工程人文关怀的意识,就是让外包员工在接受“硬性”管理后,享受到企业带来的“柔性”关爱,使其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找到与电厂职工共同的话题,增强对电厂的归属感,真正把自己当成电力大家庭中的一员,心甘情愿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把恶劣艰苦的一线环境当成建功立业的大舞台。
二、加强外包工程人文关怀的着力点
(一)安全诉求
外包人员是外包工程的具体操刀手,对电厂安全生产形势影响重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当人类不再为了生存担忧后,安全就成了最大的需求。从外包队伍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人员占比13%,40—50岁的人员占比48%,30—40的人员占比21%,30岁以下的人员占比17%,中年人群成为外包人员的主流。人至中年,往往上有老下有小,作业安全健康不仅仅关乎其个人,也关于一个家庭的幸福。“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一种基本需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庭责任。
(二)权益保障诉求
一些为企业提供低附加值劳务服务的外包员工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认为与就业单位沟通的过程中,自身属于弱势群体;认为当个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较为困难,从内心来讲,更希望能有社会责任较强的第三方站出来帮助他们。
(三)精神层面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后,迫切需要的是在归属感和尊重层面得到满足[1]。人普遍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贡献和成就得到社会和身边人的承认。外包人员也不例外,76%的外包员工认为日常管理中,乙方的弱势地位感较强,归属感不强,社会地位诉求比较强烈。从调查数据看,30%的外包员工未参与过企业的各种关爱活动,90%的外包员工没有参与企业的管理基调问卷调查,对于单位和电厂的经营战略、方针、决策了解不够充分。
三、人文关怀的经验做法
(一)强化“1+2”举措,保障基础安全诉求。
电厂在充分听取外包人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落实1项“费用”,抓好2个“提升”上进行了再强化。招标阶段明确人力成本,并严格制定在做好定期监督检查,对社保缴纳情况进行核实,对3%安措费使用情况进行仔细核查,量化考核,保障外包队伍的权力不受侵害。进一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外包人员入厂安全教育中,设立了专门的安全培训场所;建立安全文化展馆;针对不同工种的外包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从受众角度进行了专题研究,减少了单一的文字灌输培训课程,增加了与实际工作更为紧密地视频教程、VR教程和实践演练教程;对电厂三级安全教育体系进行了自检和专项优化,全力提升外包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1+2”强化举措的落地,在外包队伍中反映较好。
(二)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满足权益保障诉求。
将外包队伍的人员的人文关怀落实到其挂靠部门,要求部门时刻关注外包人员的工作动态,及时了解外包人员的心理诉求,及时反馈和帮助解决问题。重点关注其工资发放情况、保险缴纳情况、家庭困难情况、安全防护用品配备情况以及其他福利性诉求。企业先后帮助协调解决了防暑降温用品供应、安全防护用品及工器具更新、工资待遇较低、住宿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并切实肩负起了央企的社会责任,3次成功帮助外包群体追讨欠薪。
(三)推行企业文化进外包,提升精神获得感。
将企业文化宣传的受众覆盖到所有的外包群体,向外包队伍发放企业文化宣传册,邀请外包队伍参与企业文化讲座,接受企业管理基调问卷调查,参与企业组织的技能竞赛、安全知识擂台赛,不断提升外包人员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在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融入外包群体元素,举办“华能安全文化进外包”“争当示范岗、当好排头兵”等主题道德讲堂,让外包人员走进企业的道德讲堂,在唱歌曲、诵经典、学模范、谈感悟中融入企业大家庭,感受海电的历史瞬间,倾听企业的感人故事,学习企业的道德标杆。同时,也将外包人员兢兢业业奉献企业的点点滴滴请上讲台,将外包公益达人廖云峰“捐献骨髓”的事迹拍成专辑专题宣传,不断增强企业职工群体对外包群体的认同感,营造出了良好的和谐氛围,在凝心聚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家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多维解读[J].哲学研究,2015(8):104-108.
(作者单位: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电厂)
【关键词】发电企业;外包管理;人文关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座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往往需要由多个环节共同协作。进入21世纪,机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火电企业的组织机构朝着更加优化、更加精简的目标发展,逐步把企业不具备优势、又不可或缺的业务工作量进行业务外包。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探索现代化火电厂管理模式,实现对发电设备设施的维护、检修、技术改造等工作不同程度外包。在实践探索中,结合外包安全管理的新形势,制定了《华能集团公司电力企业生产发承包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了外包工程责任主体、考核评价体系、安全管理模式。
随着外包工程的逐渐普及,外包队伍参与到电厂的生产经营工作中,逐渐成为电力生产的主要力量,但由于中标单位的管理力度不一,外包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带来生产便利的同时,也给电厂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2018—2019年,电力行业发生了多起与外包队伍相关事故,再次暴露出外包安全管理已成为企业必须攻克的“短板”。
海口电厂跟随集团公司外包改革的步伐,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主业,对非核心业务引进了外包队伍。为了在外包安全管理上有所作为,创建集团公司外包安全管理标杆电厂,按照职能分工,从外包人员的精神状态着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微信互动、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外包人员的所思所想。经过半年来的调查发现,80%外包工认同作业安全十分重要,同时也认为企业要求过高;70%的外包工认为在日常工作中,甲乙方身份感官较强,从业期间没有归属感;60%的外包工希望在遇到劳务纠纷的时候企业能站出来帮助他们。这些均能较好地说明,企业与外包队伍在凝聚合力、共同聚焦企业的中心任务,创造业绩方面,还有差距。
(二)研究意义
海口电厂常驻外包队伍在设备维护、消防保卫、绿化保洁、零星土建、餐饮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力量,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所必须关注的重要主体。2019年,电厂曾邀请集团公司专家组开展外包安全管理规范化检查,普遍存在少数班员仍对作业风险预控分析掌握不全面,个别外包班组班员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应急演练上,仍然重形式,轻实效,达不到预期效果。3项不足其实归根到底是“人为”问题。
在企业管理层面,当前多数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约束外来工作者,“管好外包人员”,健立了严格的外包安全管理制度,但在“硬性”的管理模式下忽略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致使部分外包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后,缺少对电力事业的价值认同,长期“为了干活而干活”。开展外包工程人文关怀的意识,就是让外包员工在接受“硬性”管理后,享受到企业带来的“柔性”关爱,使其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找到与电厂职工共同的话题,增强对电厂的归属感,真正把自己当成电力大家庭中的一员,心甘情愿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把恶劣艰苦的一线环境当成建功立业的大舞台。
二、加强外包工程人文关怀的着力点
(一)安全诉求
外包人员是外包工程的具体操刀手,对电厂安全生产形势影响重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当人类不再为了生存担忧后,安全就成了最大的需求。从外包队伍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人员占比13%,40—50岁的人员占比48%,30—40的人员占比21%,30岁以下的人员占比17%,中年人群成为外包人员的主流。人至中年,往往上有老下有小,作业安全健康不仅仅关乎其个人,也关于一个家庭的幸福。“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一种基本需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庭责任。
(二)权益保障诉求
一些为企业提供低附加值劳务服务的外包员工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认为与就业单位沟通的过程中,自身属于弱势群体;认为当个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较为困难,从内心来讲,更希望能有社会责任较强的第三方站出来帮助他们。
(三)精神层面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后,迫切需要的是在归属感和尊重层面得到满足[1]。人普遍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贡献和成就得到社会和身边人的承认。外包人员也不例外,76%的外包员工认为日常管理中,乙方的弱势地位感较强,归属感不强,社会地位诉求比较强烈。从调查数据看,30%的外包员工未参与过企业的各种关爱活动,90%的外包员工没有参与企业的管理基调问卷调查,对于单位和电厂的经营战略、方针、决策了解不够充分。
三、人文关怀的经验做法
(一)强化“1+2”举措,保障基础安全诉求。
电厂在充分听取外包人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落实1项“费用”,抓好2个“提升”上进行了再强化。招标阶段明确人力成本,并严格制定在做好定期监督检查,对社保缴纳情况进行核实,对3%安措费使用情况进行仔细核查,量化考核,保障外包队伍的权力不受侵害。进一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外包人员入厂安全教育中,设立了专门的安全培训场所;建立安全文化展馆;针对不同工种的外包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从受众角度进行了专题研究,减少了单一的文字灌输培训课程,增加了与实际工作更为紧密地视频教程、VR教程和实践演练教程;对电厂三级安全教育体系进行了自检和专项优化,全力提升外包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1+2”强化举措的落地,在外包队伍中反映较好。
(二)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满足权益保障诉求。
将外包队伍的人员的人文关怀落实到其挂靠部门,要求部门时刻关注外包人员的工作动态,及时了解外包人员的心理诉求,及时反馈和帮助解决问题。重点关注其工资发放情况、保险缴纳情况、家庭困难情况、安全防护用品配备情况以及其他福利性诉求。企业先后帮助协调解决了防暑降温用品供应、安全防护用品及工器具更新、工资待遇较低、住宿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并切实肩负起了央企的社会责任,3次成功帮助外包群体追讨欠薪。
(三)推行企业文化进外包,提升精神获得感。
将企业文化宣传的受众覆盖到所有的外包群体,向外包队伍发放企业文化宣传册,邀请外包队伍参与企业文化讲座,接受企业管理基调问卷调查,参与企业组织的技能竞赛、安全知识擂台赛,不断提升外包人员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在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融入外包群体元素,举办“华能安全文化进外包”“争当示范岗、当好排头兵”等主题道德讲堂,让外包人员走进企业的道德讲堂,在唱歌曲、诵经典、学模范、谈感悟中融入企业大家庭,感受海电的历史瞬间,倾听企业的感人故事,学习企业的道德标杆。同时,也将外包人员兢兢业业奉献企业的点点滴滴请上讲台,将外包公益达人廖云峰“捐献骨髓”的事迹拍成专辑专题宣传,不断增强企业职工群体对外包群体的认同感,营造出了良好的和谐氛围,在凝心聚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家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多维解读[J].哲学研究,2015(8):104-108.
(作者单位: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