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存在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_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腊月,尤其到最后几天,对于在外的人而言,所有的方向,大致是自己的家乡。所谓的腊月是何意,起初不知,查资料方才明了。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已经淡漠得很久了。在全球化语境乃至科技后来居上的生存环境中,人的身心不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置换与转变,生活上也发生了深及骨髓的挪移与重建。
  東汉学者应劭所著《风俗演义》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另外,“腊”字还有新故交接之意。这些年来,我少小从军,现在客居成都,也差不多30年光阴了。几乎每年此时,都在回家、不回家过年这件事上心犯踌躇。
  所谓的故乡,其实是自己出生之地,即父母将自己带到人间的片隅。它可能小得无法转身,但就是那样的一个地方,使得每个人都在心和灵魂当中印下隆重的胎记。现在高铁通了,成都到邢台也就7个小时。一大早上车,一路飞驰。从常青的蜀地而荒寒的关中,再结冰的黄河之后,便是冀南地界了。
  看着窗外迅速闪过的大地,以及大地上的城市、城镇乃至荒草野岭,人为的和自然的,一切都那么固执、零碎与面目迥异。当然,也看到不少坟墓,新的旧的,几乎都在人居不远的地方。我奇怪地想,人真的有灵魂吗?在他们的年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现实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愁喜愿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体现和表达的呢?再多年之后,我们这一代人也入土为安,这个世界会再度变换成怎样的一副模样?
  如此问题,其中带着无尽惆怅。我也知道,人在大地和天空下的更替,看起来是一种自然行为,其实是宿命。就像我们父母的父母,父母父母的父母……在纷乱、流离乃至安居之中,那个真正把我们带到人世的先祖,已经无法确认他的出处和名讳了。
  邢台下车,落日正在平原的西边缓慢下陷。弟弟带着两个侄女开车来接。这样的待遇,也是这几年才有的。七八年前,弟弟买卡车搞运输,算是运气不错,挣了一些钱。他后来对我说,买台车,你和嫂子侄儿一起回来,用起来方便。现在的乡村,已经与城市日渐趋同。尽管是表面的,但相比20世纪末叶甚至21世纪初,已经是大大进步了。
  见到母亲,当然是一阵欣喜。尽管生活有诸多不如意,甚至创疼、屈辱,但有母亲和亲人,再受伤的心也是稍可安慰的。弟弟修建的房子又大又新潮,可母亲还是愿意住在老房子里。黑夜开张后,和母亲坐在柴火的炉子边,边烤火边吃饭。
  如此几天,便就是除夕了。夜里,炒了几个菜,与弟弟喝酒,把弟弟的孩子们也叫在一起,给他们发红包。母亲推脱不要,我说必须要,强行塞进她衣兜里,再给几个侄女侄儿发了。那一刻,我觉得十分开心.春节就是要血缘浓郁的人们聚在一起,用某种看起来烦琐的礼节与仪式,来加强和巩固这种关系,进而使得家族团结而又有活力与弹性。
  大年初一要早起,而且起得越早越好。按照风俗,谁家起得早,谁家便会一年兴旺,且会在全村人家当中事事独占鳌头。我小的时候,除夕晚上,总是舍不得睡觉。即使强行被按进被窝,也是睡一会儿醒一会儿。每醒来一次,便问父亲几点,是不是该起床了?父亲性情朴拙木讷,总是很顺从我和弟弟,开灯看表。
  到半夜两点,我就知道,再也不能睡着了。一睡着,说不定一觉就到了四五点钟。那时候,其他人家早就起床,在院子里燃放鞭炮了。辗转反侧之后,听到鞭炮的声音,便一骨碌爬起来。
  不论是谁家先起床,总要点着一枚威力不怎么大的花炮,丢在门口,炸响之后,方才可以开门。意思是,花炮一响,那些飘荡或者蹲在门口的不干净的东西(意为邪神和鬼怪之类的)就会吓跑,这时候开门出去,就不会受到侵扰。
  现在,这道“工序”早就被省略了。2019年大年初一早上,我起得最早,是凌晨4点钟。按照旧俗,先在我住宿的弟弟家院子里燃放了一挂花炮,“噼噼啪啪”的响声在空荡荡的黑夜显得突兀而又怪异。随后,我又去母亲住的院子里燃放了一挂。再去我早年母亲分给我的,已经很久没住人的院子里燃放了一挂。
  父母分给我的房子在最上方。除夕入夜时分,我就把门口的灯泡打开了。这样的意思是只要是房子,不管住不住人,除夕夜里都要开着灯。在乡人看来,灯火就是人间烟火,就是生活的象征。
  此时,弟弟和弟媳妇也起来了。母亲也打开了门。我去洗漱。洗了的水不能泼出去,即便夜尿也是如此。在中国乡村传统中,有句话说:山管人丁水主财。倘若泼了倒了,这一年便会损失钱财。要等到太阳升起才可以。
  这种观念和习俗至今被村人坚持。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对待家人(生命)和钱财方面,村人依旧是谨慎的。此项规矩的不容易丢弃或者破坏,大致是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关联太深的缘故。
  接下来,男人和孩子燃放鞭炮,女子们则负责烧水煮饺子。不一会儿,冻硬的凉水就开始咝咝发声。饺子下锅,捞出来第一碗,是要敬拜天地灶神祖宗等,再去村子边缘的土地庙中上供,人才可以吃。现在,因为母亲信仰基督教,弟弟一家又没有明确信仰,这一切便省略了。
  我们家算是全村起得最早的。这个自然村,一色杨姓,统共100多口人。以前,人都住在老村里。家家户户,门对门或者屋背屋,东边咳嗽西边土落。尽管都是一个家族,但矛盾和摩擦不断,甚至有打架斗殴的,也有一些至今难以言说的恶性和诡异事情发生。大约是30年前,我家第一个搬出老村后,陆续有人也搬了出来,纷纷在村外靠近202省道的地方盖了房子。
  我继续放鞭炮,先是长的花炮,几千响,“噼噼啪啪”地炸响了两分钟的样子。后来是二踢脚,二踢脚威力大,先在地面爆响一声,然后被弹到十多米高的空中再炸响一次。侄子11岁了,我喊他出来放炮,他哼哼唧唧不来。这和我小时候完全不同,那些年,大年初一,我最盼望的就是放炮。
  倒是前些年,我和儿子回来,儿子仍旧保持了和我一样的爱好。大年初一早上,兴高采烈地和我一起燃放鞭炮,即使小手冻得通红,也兴致不减。我记得,即使我们还在西北沙漠部队的时候,儿子也很热爱这项娱乐。2018年,他坚持要回甘肃姥姥家去,今年又是。老人们常说,谁养跟谁亲。   可令我不明白的是,侄子怎么没了燃放爆竹的兴趣呢?仔细想想,大约和弟弟一家对春节的逐渐淡漠导致的。而弟弟的淡漠,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近些年来,村人逐渐放弃了古老的传统,进而把春节只作为一种不得不过的节日,应付的成分大了的缘故。
  以前,不管有再大的怨仇,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双方都不会故意找茬闹事。对于春节,大年初一,一年第一天,人们是怀有敬畏和期颐之心的。正如老人们所说,初一不好,十五强不到哪儿去!
  这一切的改变,尤其是作为一年最重要节日仪式感的崩溃,是传统文化乃至乡村精神中最大的嬗变。人们再没有了过年的兴奋和庄严。这其中,除却经济条件上的好转与物质生活的丰裕等因素,不能说不是乡村精神文化的一种失落。人们在注重一家人团聚、和美的同时,主动地省却了一些看起来腐朽的繁文缛节,导致了当下北方乡村春节的“年味”与仪式感、庄严性的一再丧失。
  一种文化没有了仪式,一方地域人群没有了古老的敬畏感,这说明,我们的传统已经出现了问题。就拿信仰来说,从前的南太行乡村多的是万物有灵的道教理念及其禁忌、习俗等,且几乎是人人奉行。可现在的南太行乡村,基督教、天主教的蔓延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宗教从本质上并无太大的区别,然而我发现,传统中的儒释道思想,是最讲究传承的,构成了中国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基准与思想规范。一个家族、一个村子的兴衰荣辱,大抵是与其人群、成员是否恪守“道统”,即敬天悯人、忠孝仁义、仁善舍施有直接关系。而现在,人们逐渐抛弃了这个理念。
  4点50分,天还没亮。星辰寥落,宛若南太行村庄过年时才有的一串串灿烂灯火。这样的日子倒是惬意,能够看得到星辰,时常被日光照耀的地方,该相对明亮一些吧。
  吃了饺子,我和弟弟带着二侄女和侄儿去拜年。我们一行四人,先到92岁的大大娘家。她信佛,满头白发,耳不聋眼不花,一见我和我弟弟,认得很清楚。去年春节前几天,我去看她,给她100元钱。这一次,她对我说,我把你的钱给了寺庙,帮了该帮的人,你看看,这功德有多大啊!事实上,我也知道,大大娘儿女众多,也都混得不错,自然少不了孝敬她。再去88岁的三大爷家。虽然只有他们老两口住在多年前的老院子里,但布置得很喧哗,彩灯彩旗一类的,很是招展和炫亮。进门,三大娘说,三大爷去土地庙烧香了。现在,村子里像三大爷这样信仰不变的人已经很少,恐怕就只有三五家。其他的不是信了基督,就是天主,还有一些说不清楚的教派。我觉得,三大爷一家的这种自始至终的信仰令人敬佩,在没有人堅持的时候,他们依然不变,在更多人变换了信仰的时候,他们不为所动。也唯有这样的人家,才使得我能够体验到幼年时过年的那种文化习俗和精神传统。
  主要是去辈分和年龄比我和弟弟大的人家拜年。进门,寒暄,然后磕头。一般人家都会说,来了就好了,不用磕头了。这其实是客套话。我小的时候,觉得磕头不好。男子汉大丈夫,跪天跪地跪父母,其他人则不用,应当引以为耻辱。现在则觉得,磕头,是感恩的一种方式,而且是直接和最有说服力的那一种。尽管这磕头里面,也包含了诸多的不情愿,甚至违心。
  正如事实,一些人的德行并不足以承载另一个人的跪。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德是一个很高的修为,这种境界一般人难以达到。作为一种传统,我现在才意识到,磕头当中,既包含了感恩,也包含了劝诫。
  天刚蒙蒙亮,我和弟弟已经转完了全村所有能去的人家。有两户人家,我和弟弟多年没去拜年。其一,也算是血缘上最近的长辈,但因为一些隔阂,他们家里又出了人祸,我想了想,还是不去为好,怕他们说我和弟弟幸灾乐祸,去看他们的笑话。倘若放在十多年前,我可能真的会有些幸灾乐祸,但现在,我深刻体验和知道了人生无常、祸福难料的本质,从而对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这种行为,表示了最大限度的鄙夷。也觉得,不管从前再大的怨仇,盼望大家好,平安富足,是人之内心应有之意。当然,如果他们能够因此而觉醒,认识到人生的种种不测,乃至时刻保持一颗善心,便是最好的了。
  可一个人的觉悟,完全来自文化上的自觉。而这种自觉,要建立在一定阅历和学识之上,否则,作为一个农人,尤其是习惯了乡村原始生存和竞争的人群,恐怕是难以做到的。
  也有人到我家拜年,给我母亲磕头,我在旁边站着。令我尴尬的是,一些小辈居然没给我磕头。我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想想也对。这么多年了,我几乎成了外乡人,可能是他们下意识里忽略了我。也可能,是我没带老婆孩子回来,算不得一家人,他们才忽略的。想到这里,心里也有些伤感。
  日出之后,群山明亮,干燥的乡村到处阳光崭新。几个堂哥聚在我家喝酒,他们来,也是看得起我的一种表现。乡间有诸多的潜规则和不言而喻。自古以来,乡村就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其中虽然有贫富差别,但基本上运作方式是一致的。如近邻之间的日常交往规则,与外姓和本家打交道时的方式甚至说话口气等,都是完全不同的,有着许多讲究。
  我极力劝酒。我总觉得,不劝酒是不对的,自己不陪喝也说不过去。我已经厌倦了喝酒,再好的酒也喝过了,但乡亲们来我家里,我不喝,好像有些失礼。最怕的是,乡亲们说我傲慢、装蒜,看不起他们,背地里说我不识抬举,等等。
  酒间说话,无非是家长里短,但谁也不会臧否邻人。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则不愿在众人之间指摘他人,以免引发纠纷;二则不能将自己的真实看法和想法示于他人,恐遭他人捷足先登或者从中作梗。
  因此,众人聊谈的,都是大而无当、笼而统之,以及普遍的问题和现象。
  其中,对孩子读书的重视,依旧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而且坚定不移。我也说,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即使没找到好工作,读书也是人生自我成长乃至不会失掉的底线,明是非、懂人世的唯一途径。再就是村里的经济,我们村庄这一带不缺乏旅游资源,诸如明长城遗址、张三丰修行处、八路军129师活动场所等十多处人文遗迹,都可以开发利用起来。前几年,有的人跃跃欲试,但都无功。抱怨说,这个事情,不是个人可以搞起来的,还是需要政府有眼光,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其他文献
读邹勤《微课程教学法视域下的古汉语“翻转”初探》一文很感欣慰。  微课程教学法创立以来,语文教学获得诸多突破:学习春联可以创作春联;学习应用文可以写作应用文;学习古诗词可以创作古诗词;学习说理文可以创作说理文片段;分析文章写作方法或特点,可以写作同类片段。唯独少了古汉语教学实验。  邹勤去年6月底参加长沙“微课程教学法专项研修班”学习。研修采用“做中学”方式,邹勤选的设计主题是古汉语《诫子书》。我
1  王水仪从学校回来,把书包往地板上一丢,话头就来了,说,爸,给我买一匹马,如何?  王茹初想也没想,点头答应了。  其实,那时候的王茹初压根就没听明白王水仪是要买马的玩具,还是要买一匹马。一位三年级的学生,想要一匹实实在在的马,这多少是出乎王茹初的意料。  王茹初已经点头答应了王水仪的要求,买与不买一匹马,该如何选择呢?按王水仪的话说,父亲是讲信用的人,自然要兑现自己的话,男子汉一言九鼎,除非
高 处 的 雪  冰川上,雪,走神  无数次,狂风试图扳倒头顶的星空  在风的围剿里  夜,如苍髯老道。雪山的光泽  穿透星星的眼眸  登高者,枕着雪光  在夜色下的帐篷里安顿心跳  星空银河,悬浮倒扣的银碗  时间封存回响。道始  神来*。冷雪招魂  夜,深了,星星们深陷  冰川的梦里,一场渗盐的救赎  惊心动魄  像灵魂一样,高处的雪  把冰河上的脚印,轻轻抚平  再悄悄领走,天上唱歌的星宿 
一次偶然体检中发现,我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高于正常值,医生告诉我必须要注意了,否则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听了医生的话之后我从饮食及运动方面都很注意了,这不,一年多过去了,我想再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  昨天我起了一个大早,梳洗停当就去挤公交车,验血脂要空腹,我多年前就患有轻微的胃炎,早上不吃饭,胃里面就老是钝痛,可为了查血只能强挨着。7点多钟我挤上了公交车,8点多来到医院,排队挂号,接着又爬三楼去心
“近世进士尽是近视”,这句话出现的年代现在已无从考据,但肯定是很久以前。因为那时,基本是读书多、学问大的人戴眼镜。而现在,随便走进一所小学校,“小眼镜”就随处可见,高度近视的小学生也不罕见。  要说现在物质条件提高了,秉烛夜读的事不会再有了,可是眼镜男、眼镜女却在快速增多,让我们无愧于“近视大国”的称号。其实,正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了,孩子们有了更多的电子玩具和电子教具,大部分时
自 白  我从未认真生活过  也从未轻易虚度过  比起许多饱受生存之苦的人  我的遭遇至此明确而有界限  是一个可供诠释的传说  在生活和玄妙之思中寻找着平衡  我是一座会自行降温的火山  无限延迟着喷发的时刻  也是在周而复始的拍打中  永不能上岸的海浪  我真诚地崇拜偶像但更喜欢自己  我没有尘世牵挂  没有敌人也没有知己  正在失忆也并不真的在乎未来  我享受无边无际但镇定如铁  棱 镜
近年来,为进行教育数据挖掘(EDM)、学习分析(LA)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者研发了大量的工具。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对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使用的最广泛、最容易访问和最强大的工具。  首先是三种非常适合数据的操作、清理及创建的工具:Microsoft Excel、Google Sheets和EDM工作台。接下来讨论Python和SQL在编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数据清理、转换之后,EDM或L
娇 娇  娇娇,你在唱什么  我想一些鸟儿愿意听见  黑溜溜的马匹在跑圈  玉观音佑我娇娇  娇娇在打转,绕着我肥大的衣服下面  一副镂空的躯体  你骗我  说美好的甜心明天可以吃到  明天妈妈来看我  来!来!孤独国不要尼采爹爹  只要蜡笔  和方桌子  画一碗长寿面。娇娇啊  黑色马匹在绕圈子,你也打转  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糊里糊涂丢失了一些东西  钥匙大概也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虽然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但病程长、易复发。如果对一些细节问题注意不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导致愈后复发。那么,甲亢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呢?  1.低碘饮食  在饮食方面,甲亢患者应少吃含碘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鲜等),炒菜最好用无碘盐,或是将加碘盐用高温炒一会儿待碘挥发后再用。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忌酒,尽量不喝浓茶、咖啡
进入腊月,尤其到最后几天,对于在外的人而言,所有的方向,大致是自己的家乡。所谓的腊月是何意,起初不知,查资料方才明了。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已经淡漠得很久了。在全球化语境乃至科技后来居上的生存环境中,人的身心不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置换与转变,生活上也发生了深及骨髓的挪移与重建。  東汉学者应劭所著《风俗演义》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另外,“腊”字还有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