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道医生”28年溜索为村民看病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一场大病,他走上了从医道路;因为随叫随到,他获周边村民信任;因为一条溜索,他被全国民众熟知;因为28年坚守,他成就平凡的伟大。
  悬空30米,跨越120多米的距离,不足20秒就能抵达。
  当你以旅游者心态去尝试溜索时,你体会到的或许只是那根跨越在怒江上的溜索带来“高”与“快”的刺激;其中的危险,或许只出现在你的潜意识里。但是福贡县拉马底村的乡村医生邓前堆却深刻明白这种危险。他知道有人曾从他必经的行医索道上滑落,再也没有爬起来。“最开始也紧张害怕,历经过生死考验后,早己习以为常。”
  46岁的他,是拉马底村委会的乡村医生。他负责的6个村民小组分布在怒江的东、西两岸。为给两岸人民看病,28年来,他的行医之路与那条溜索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场严重痢疾
  他走上行医之路
  
  1964年,邓前堆出生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怒江东岸的一个傈僳族村寨。事实上,他是怒族。
  1983年,初中毕业的邓前堆帮哥哥普前堆背着酒、面等副食品到缅甸去卖。走了3天到达缅甸后,还没开始赚钱,他就感染上了严重的痢疾。回到村里,他在村里的诊所躺了4天。当时给他看病的医生叫友向叶,比他大不了几岁,20多岁的年龄,像个大哥哥。
  友向叶问邓前堆:“病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邓前堆:“很难受。”
  友向叶:“那愿不愿意学医?”
  邓前堆:“没有基础,怕是也没机会。”
  友向叶:“你想当,想跟我学,我就去跟领导说。”
  因为看中邓前堆不嫌乡村医生工资低,还上过初中,又有心从医,友向叶向村干部汇报了此事。3天后,经过乡卫生院批准,他成为学徒,开始了学医生涯。
  一开始,邓前堆先跟着友向叶认识药品,在正式上岗之前,他还被派去乡医院培训了6个月。拿着每月28元的工资,师从友向叶学习了5年。
  “当医生要温柔。”邓前堆回忆,师傅在教授他医术的同时,还时常教诲他,医生对病人要温柔、有耐心,要像对自己家人一样。叮嘱他谨记,医者父母心。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邓前堆在工作中不断自学,并能学以致用。几年后,引荐他当乡村医生的友师傅当了村干部,他就成为了拉马底村的骨干乡村医生。
  在简陋的拉马底村卫生室桌上,摆放着邓前堆在2004年被云南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实施世界银行第七个卫生贷款先进个人”,2006年被福贡县卫生局授予“2006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200 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被石月亮乡中心卫生院授予“优秀乡村医生”,2009年被评为“石月亮乡优秀党员”等奖状。
  
  一次用药过敏
  谨慎用药刻心中
  
  上岗起初,邓前堆也会手忙脚乱,但是都能平稳度过。不过一次药物过敏事件,却让邓前堆一生难忘。
  那是他当医生第二年的一天中午,一个女孩扶着阿妈早阿都来卫生室看病,当时友向叶恰巧不在。病人要求注射青霉素。“青霉素?”邓前堆记得老师说过青霉素要慎用,万一过敏,是治不好的。
  没人指导的邓前堆,对早阿都撒了谎,说没有青霉素了。病人接着又要求使用与青霉素差不多的药物。在她的坚持下,邓前堆就自作主张给早阿都打了庆大霉素。
  不料,打完针,病人才走出卫生室大约50米就晕倒在地。早阿都的女儿跑了过来。“邓医生,你刚才给我妈妈打了什么?”“庆大霉素啊!”"庆大霉素?我妈妈吃庆大霉素的片剂都会过敏。”邓前堆立即给病人喝了一瓶葡萄糖,并迅速跑去找友师傅。
  “我当时被吓坏了,如果病人死了,我也活不成了。”师徒俩快速跑回到卫生室,见早阿都在女儿的搀扶下,能慢慢走路了,才松口气。此后,他给病人打针吃药,更加谨慎。至今,没有再发生过病人药物过敏的事件。
  
  一个“被迫手术”
  直到现在还有遗憾
  
  原本,邓前堆的职责是预防保健,打打疫苗,以及帮村民们看一些小病。但在缺医的拉马底村,他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做些“大手术”。
  20年前,一个老师和他媳妇两人酒醉坐卡车回家,停车的时候,老师媳妇小腿上的皮肤被铁板撕成一个“7”字形。
  邓前堆说,情况很紧急,他抖着手给对方缝了18针。这是迄今为止,他做过的最大手术。
  还有一个手术令他记忆犹新。十年前的一个傍晚,害扎村民小组村民邓扒才上山干农活时不小心从陡坡上跌落。右眼眼角裂开,眼珠掉了出来。邓前堆溜索过去见到伤者的第一个反应是,让家人立即把伤者送往治疗条件好的福贡县人民医院或石月亮乡卫生院。但伤者家属因为贫困,加上伤者体重140多斤,过溜索也是难题,只能就地治疗。病人和家属很坚决,说邓医生不治,乡医院也不去了,死就死在这里了。
  思虑再三,邓前堆要求对方家属写个证明,“万一治不好,不要怪我,我也尽力而为,能看多少就多少”。
  “证明,我们也不写了,生产队长和会计都在,大家一起给你作证。我们不会赖账,死了人也不怪你。”
  就这样邓前堆开始了第二次大手术,一边消毒,一边用棉球将泥巴吸出来。缝了3针后,紧张的他,对旁人说:“你们也帮我看着,不要戳到眼球了。”缝下第四针,终于缝好,这时已经深夜。
  邓前堆回到家后仍然心有余悸,“主要是担心病人感染和失明。”第二天他赶到病人家里看到邓扒才情况良好,生命体征正常,并没有感染的症状。后来他又连续溜索过去给伤者输了10天液。最后,邓扒才的眼睛总算保住了。
  如今,邓扒才的那只眼睛外观比较正常,但已经失明了。邓前堆很惋惜地说:“倘若我这里的医疗条件好一点,或者交通方便一点,病人受伤那天能够及时送到外地的大医院,那他的眼睛一定不会瞎。”
  
  一种朴实性格:
  不当干部只做医生
  
  邓前堆的外貌,已经被岁月和怒江大峡谷的紫外线打出了少数民族汉子特有的痕迹。但性格上,他还保留着个性:坚决不当村干部,只做乡村医生。
  10多年前,师傅友向叶转行当村干部没几年,邓前堆也收到任命书,以命令的形式要求他去做村公所生产干事,工资比医生高两倍。任命他的村干部还说,“这不是询问,而是通知,你不当也得当。”
  倔强的邓前堆不愿去,连续喝了3天酒,也不去卫生室上班以示抗议。直到乡里另选他人,他才回到卫生室上班。
  邓前堆的逻辑是,当一个村干部不如当一个乡村医生好,医生治病救人的知识是抢不走的。父母、家人、邻里有个病情,他都能派上用场。
  2010年7月份,邓前堆每月的工资从原来的120多元,加到了现在的324,5元。可这些年村里出外打工的人月收入都在一千七八。 回来的人都建议他外出打工,一个月就能赚回乡村医生一年的工资。
  邓前堆仍然没有心动。“上半生做了这么久的医生,现在不做,对不起村民。”他极珍视每一件东西,所有的药柜、桌面、窗框、吊针水的床。他办公室里有一叠厚厚的处方单,不同于城市医生的龙飞凤舞,邓前堆的字迹工整得像一个学生。
  知道村民们收入不高,邓前堆常常允许村民欠着他医药费。最多时,村民欠了一两千元的,最长的欠了十几年。一般,他不会主动要求村民还钱。他说,有钱的都会主动还,不来还的,只能说明家里肯定没钱,也就不去问了。目前,已经没有村民在欠账。
  要有个像样的村卫生室,邓前堆一直坚持。
  现在的新村卫生室对面的危房,就是过去10多年一直用的老卫生室。4年前,看着门窗都坏了,邓前堆不愿意接受通过装修继续用的建议,坚持要求新盖一个安全的卫生室。
  最后由县卫生局和县林业局共同出资14万元,病人才有了如今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
  
  出诊不分时段
  
  在拉马底村委会所辖的6个村民小组,每逢有行动不便或患有急病的病人,他都要挎上药箱出诊,而且“随叫随到”。
  忙碌,是邓前堆的生活常态。有时候还没起床,他就被一通电话叫醒,赶去村卫生室看病。下班后的出诊,几乎是邓前堆每天必做的事。28年来,邓前堆通过溜索累计出诊5000多次。
  不用说,半夜溜索相当危险。2010年3月的一天晚上1l点30分左右,害扎村民小组70多岁的开扒俄老人住的房子突然着火,老人被烧伤。
  邓前堆赶到索道处时,两岸黑乎乎的一团,他硬着头皮上。左手拧刹车,右手握电筒,他快速赶到。经过及时救治,老人现在只有手背部还留有些许伤痕,其余都好了。
  邓前堆70多岁的父母,每次都嘱咐他过溜索时绳子要拴好,不要慌张,要详细检查。妻子达付恒心里则是七上八下,无法入睡。
  
  危险的不仅仅是溜索
  
  邓前堆巡诊的间隔时间,一般是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一次。
  巡诊时,他把药箱往肩膀上一背,一手拿着绳子和滑轮,就从位于东岸的村卫生室出发了。线路虽然很简单,但遇险却是常有的事儿。
  好在,从1983年干起这个乡村医生,他熟悉整个村委会的沟沟坎坎,包括每一座山不到一尺的窄路段。
  拉马底村委会包含害扎、老娃当、格扎、拉马底、托底、培建6个村民小组,总共265户人家,总人口1043人。按照联合国和我国的有关规定,超过25度的坡地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但是由于特殊的地域性和历史原因,这6个村民小组中,除少数几户居住在较为平坦便利的江畔公路边外,其余大部分分布在坡度达60度以上的崇山峻岭之上。通往每一家的山路,都十分艰险崎岖。偶尔,邓前堆还会在山路上碰到蛇。
  其中从老王单到阿坡王的3小时路程是最危险的。路上石头多,下雨易打滑,得用木头梯子打头阵,支撑着走。这里的坡特别陡,最深处有50多米。他知道,一旦掉下去,必死无疑。
  爬坡时,木梯子和石头悬壁贴得很近,邓前堆相当小心谨慎。他先将药箱尽量贴在后背,以防乱动,再慢慢地往上走。
其他文献
听说过“带孙费”、“有偿带孙”吗?乍一听,很多人都觉得新鲜,带自己亲孙子还要钱,很多人表示难以接受。但是也有人对此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对“间接啃老”的一种警示!网上论坛可说是众说纷纭:  网友“狙击步枪”认为:有偿带孙,既是对儿女们善意的提醒,更是对老人们自身权益的保障,最起码可有效遏制“啃老族”!  网友“四点粉丝团团长”认为:如果老人带孙子、外孙还要收费的话,那假如孩子出了什么意外,老人是不是对
期刊
近日,山西省司法厅传来消息:省老龄办、省司法厅将“联合发力”,在全省范围内广建老年人法律援助接待场所。  各地要依托基层法律援助网络,加大法律援助一小时服务圈的建设。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放宽经济困难标准,简化申请程序。法律援助机构要在农村组织和依靠各基层司法所和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非诉讼法律援助。建立诉前调解机制,坚持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法律援助的全过程。
期刊
上个世纪50年代末,由于粮食极度紧缺,我们在学校读书时常吃不饱肚子。班里我岁数最小,又贪玩淘气,所以就饿得特快。有一天,女班长偷偷地塞给我一个馒头,然后让我替她把作业本交给教语文的石老师,还很神秘地说:“不许偷看,如果任务完成得好,明天还给你馒头吃。”这还不容易,我一溜小跑就完成了任务,心安理得地“消灭”了那个馒头。  第二天上语文课,石老师给我们讲了鲁迅先生与许广平女士的师生之情,还讲了居里夫人
期刊
一只大公鸡,不仅戴着耳环,而且还会听人话?77岁的李大爷养着一只“神鸡”可谓远近闻名。  由于老伴过世,从2010年开始李大爷养上这只大公鸡,一年多来,他一直与“神鸡为伴”……  “这只鸡真神气啊!”李大爷走到哪,后面总是跟着一只神气的公鸡,它不仅会像狗一样鞍前马后,甚至李大爷将手伸进裤包内时,还会马上凑过来要吃的。路人见了啧啧称奇,大家都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通人性的鸡。    身价  系出名门
期刊
60多岁了,我呆在家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况且儿子也不让我做什么。看电视吧,电视里尽是些谈情说爱的男女。老伴一声:“这么大岁数了还看这个!”吓得我赶紧关电视,却按错了键,出来了个年轻人亲嘴的镜头。老伴气得一下子拔了电源插头,“你还得寸进尺啊?”我一仰头,“你吃醋啊?”  三岁的小孙孙一下子冲进屋里,“奶奶,你的醋瓶子呢?”老伴瞪了我一眼。我一副得意的样子,轻轻笑了笑。  “爷爷,你的脸怎么红了?” 
期刊
日本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也引发了人们对核辐射的担忧。虽然与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辐射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计算机、电磁炉、微波炉给生活带来了无数便利,但因此而产生的辐射也让人们备受困扰。如何能远离辐射危害呢?不妨让食物助我们一臂之力。    抗辐射武器一:番茄红素    代表:番茄、西瓜等红色水果。  番茄红素在很多红色水果中都有,以番茄中的含量最高。番茄红素是
期刊
干炸带鱼    菜系及功效:私家菜气血双补食谱高血压食谱  口味:炸烧味  工艺:干炸  干炸带鱼的制作材料:  主料:带鱼800克、花椒5克、八角5克、淀粉(豌豆)1 O克、盐5克、植物油50克  干炸带鱼的特色:鱼段金黄、酥脆鲜香    教您“干炸带鱼”怎么做,如何做才好吃?  1.将带鱼去肠、去头尾、刮鳞洗净后切成5厘米长的段,然后用姜末、花椒粉、大料粉、盐腌制一下,淀粉调水挂浆。  2.锅
期刊
如今中年以上的观众,一定还记得1975年上映的电影《春苗》。影片反映了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歌颂了农村的新生事物——“赤脚医生”。当时,赤脚医生们利用“一根针、一把草”,本着不花钱少花钱也治病的原则,解决了那个年代农村缺医少药和无医无药的难题,同时为控制当时农村中流行的几大类传染病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年为农村医疗事业作出过贡献的赤脚医生,如今有的却仍在为
期刊
2010年11月8日,“花甲状元”李文超背着沉重的行李来到清华大学。目前,其在清华和北大旁听博士生课程。  李文超,1942年出生,重庆市丰都县人。人生角色在代课老师、铁路工人、通讯员、机关干部中转换,2000年退休。2001年,时年59岁的李文超参加了当年高考,以总成绩286分获得全国大龄考生第一名,被网友称为“花甲状元”,贵州师范大学将其破格录取。本科毕业后,他又连续5年旁听该校研究生课程。今
期刊
我国桂西北多百岁寿星,清朝嘉庆皇帝就曾为142岁的瑶族老人赐诗祝寿,其中尤以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长寿之乡的巴马最为著名,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巴马每一万人口中,有3.1位百岁寿星。据了解,巴马的年平均气温,正适合黄金分割,是对长寿理论的支持。人体温37℃与0.618的乘积为22.8℃,而巴马的年平均气温正为20℃左右。因此科学家说,巴马寿星之所以生命有序,恒久不衰,得益于最佳环境温度,得益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