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策略:打造高价值品牌的秘诀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terv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国内已经有不少品牌声名赫赫。实现的销量也很大。但其中的绝大多数品牌利润却可怜得很,而且对价格与让利促销的依赖性很强。只要竞争品牌降价,就必须马上跟进降价,否则,销量就会急剧下滑。打得过国际品牌,价格低是主要的利器。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完成本地化制造的战略布局,本土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来越弱化,这些暂时看上去声名赫赫的本上品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不由得不让人忧虑。
  过于依赖价格竞争和让利促销,归根到底是没有创建高价值、高溢价能力的品牌。打造高价值品牌是中国品牌崛起的必由之路。但大家都觉得达到这一目标非常困难,有的做了小小的尝试,稍有不如意,就丧失信心,打退堂鼓。其实,掌握科学规律,提高品牌溢价能力的大品牌并不准实现。具体应突出以下几点:
  
  塑造大品牌与业内领先地位的形象
  
  一个区域小名牌溢价能力不如全国性大名牌强,一个中国名牌则不如国际名牌,如娃哈哈、乐百氏酸奶要比地方小品聛高20%,雀巢奶粉要比一般国产品牌贵25%以上,所以要尽量塑造出大品牌形象。
  在广告、事件行销、新闻宣传中要不失时机地宣传能佐证自己为大品牌的信息。海尔“先难后易”的国际化战略,大肆张扬“产品畅销德国、成功登陆美国、全球海尔人祝中国人民春节愉快”,有效树立起国际级大品牌的形象,溢价能力超过了国内其它电器大品牌。
  即使产品没有覆盖全国;只要财力能允许,投一投中史台是有必要的。报喜鸟的崛起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近几年的媒体投放中。报喜鸟正是突出地利用了中央电视台这个传播皱牌的广告资源,很快实现了品牌提升,从而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由于史视在国内的影响力以及自身的一些特殊因素,使得史视不管是在覆盖率、收视牢,还是在权威性、可信度等方面均存在着其他电视台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营销活动、广告宣传来保持品牌活力,并通过史视的广告投放夹提升品牌形象、巩固强势品牌地位也正成为“报喜鸟”的基本广告策略之一。
  1998年,“报喜鸟”作为新品牌第一次亮相于史视,通过在史视的投放,给消费者传达了“报喜鸟”做“大”品牌的概念,建立了较高的品牌形象,而连续几年的投放也巩固了其品牌领导地位。企业生产的是有物理属性的产品,而消费者购买的是情感归依的品牌:产品的“附加价值”是品牌不可或缺的因素,“附加价值”主要源于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使用及体验、广告和包装,服装产品的附加价值是可以超过其产品本身第一层面上的价值的,在央视的持续广告投放,可以破认为是对企业品牌的长期投资,而这种投资的结果则促使了产品附加价值的提高,史视由于其高权威性,高可信度赋予了品牌更多内涵的附加价值。其次,利用央视的高覆盖率、高收视率,迅速打开品牌知名度,拓宽了代理加盟渠道,节省了广告费用,避免了资源浪费,1998年之前,很少有服装企业舍得花钱在央视做广告,除了投入成本上的考虑以外,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顾虑。但是,正是1998年报喜鸟在史视的投放,使得任达华与“我爱报喜鸟”这句广告语在短时间内传遍大江南北、妇孺皆知,大大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很快在全国打响了品牌。各地代理商纷至沓来,要术代理报喜鸟品牌;从而拓宽了加盟渠道,促使了报喜鸟连锁专卖市场场网络的建立。
  
  赋予品牌高档感、高价值感
  
  要让品牌给人高档感和高价值感,功能型利益为主的品牌应持续一致地不断提高技术与产品的使用价值,如一个品牌几款电器技术领先,功能人性化、外观精美。只能有限度地提高单单这几款电器本身的售价。如果企业不断地推出这么好的电器,久而久之品牌就具有了高档感与价值感。品牌的溢价能力就能涵盖所有产品。情感型、自我表达型利益为主要价值的品牌,品质、技术是基础,应主要通过广告塑造品牌豪华、成功、时尚等内涵,同时在工业设计与做工上精益求精,并在豪华高档场新设零售终端。
  
  赋予品牌独特的情感与自我表现型利益并始终保持高价
  
  很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就应该赋予品牌的核心价值独特的情感与自我表现型利益。比如“品舍得酒,感悟智慧人生”、浪琴表“优雅生”,是这种独特而又让目标消费音怦然心动的核心价值强有力地支撑起品牌的溢价能力。
  对于情感型、自我表达型利益为主体的品牌,保持高价格意抹着品牌麾下的产品一律保持高价,并且千万不可降价,服饰类品牌顶多一年偶尔来几次换季或断码降价,非季节性产品应保持长期不降,否则会伤害品牌的档次与价值感。但很多品牌面对销量暂时下滑或竞争者的降价攻势,往往失去定力也跟着降价。这时候很考验企业家与品牌管理者的意志力。随着收入的提高,情感型、自我表达型利益为主体的产品如名酒、名烟、名表、服饰应不断调高价格来体现品牌的高身份,因为这类品牌有个特点是消费高价品牌的绝不会买低价的。消费2000元一件Dunhill T恤的富豪绝不希望Dunhill生产400元一件的T恤,洋河大曲是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连续三次在品酒会中被评为全国第一,曾绝经是高档白酒品牌之一,但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未抓住高档酒价格上扬的三次机会(五粮液就通过那几次机会奠定了高档酒的地位),一直以50元左右的价格在销售,结果公众觉得洋河大曲是中档品牌。中华烟每年都会略微调高价格;始终高于其它品牌,稳稳树立高档烟的形象。像玉溪刚开始时卖到40多元,现在却卖20多元,纯种的高档烟形象被破坏了。其实,玉溪即使真的眼馋20-30元价位的市场,也完全可以让别的品牌担当此任。
  对于电器、食品、日用品等功能性利益为主体的品牌,保持高价格意味着价格要始终比竞争品牌高一点,即使降价也必须遵守这一原则,同一品牌麾下有低价格产品是正当的,索尼的walkman最高价的为3000多元,最低价的为100多元;海尔的250升的冰箱,最高的为4500元,最低的为2000多元,不同价格的产品主要是由产品的功能、成本、原料造成的,但无论价格高低,产品都是符合索尼、海尔品牌的基本承诺的,此时,海尔、索尼的溢价能力体现在同样功能、品质,原科的产品价格要更高一些。电器业随着技术的成熟、规模的扩大、竞争的加剧,降价是难免的,近几年海尔空调。冰箱的价格都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比竞争品牌贵一些;这就无损其品牌档次。
  
  有效标识出高中低价格的不同产品,避免“锦衣夜行”的误区
  
  品牌摩下有高中低不同价格的产品是正当的,如刚才提及的索尼、海尔。但如果不能有效地标识区分出高中低价产品就会有损品牌的高档感与溢价能力。一种较好的策略是用品种名称、包装与工业设计来区别出高中低档。洋河大曲就用“五十年陈酿”这一品种名称与包装来标识洋河中的最高档酒,对于重新恢复曾为全国最高档酒及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往日尊贵起了较好的作用。像手机,用型号、外观也能较好地区隔出高中低档产品。因为手机的高中低档产品在外观上有显著差异,消费者容易识别。但彩电、冰箱等电器往往在工业设计上差异不足著,区隔不明显,这时最好采用副品牌加以区隔。
  如果外包装、刷神名、副品牌不足以区分出高中低档,就应该发展多品牌或者绝不能把低价产品混入益价品牌中;身份象征性产品尤其如此。比如不少香烟品牌有30元以上、20元以上、10-20元、10元以下等多十品种,主要用颜色,金装、镶边等外色装的变化来加以区别,由于要用类似策略的品牌很多,有的品牌红色是高档、有的品牌红色是低档,消费者往往分不清哪种颜色是高档的,即使买了高价烟,别人也不知道高价与否,等于“锦衣夜行”,所以很多人就不选这些品牌。而中华最低价也在35元左右,所以几乎谁都知道中华为高档烟,这是中华烟屹立在主流高档烟市场岿然不动的原因。明白了达一道理,不少香烟品牌还是可以挑战中华的高档烟地位的,比如江苏约苏烟、甘肃的兰州烟就按照这一战略思维,在局部地区形成了对中华烟强有力的挑战,关键是有没有定力去长期坚持高价。
  而上述所有策略能奏效的前提是坚持。只要你坚持自己的品牌核心价值,并使企业的整体价值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坚持、坚持,再坚持,一定能打造高溢价品牌。而且,成功不会太遥远,三星电子坚持了不到5年,已经成就了势压索尼,品牌溢价能力超过爱立信与摩托罗拉的一流品牌。
  在坚持的过程中,你要有耐心。不要因为暂时的灰暗而放弃。尽管中国企业普遍浮躁和缺乏耐心,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已经懂得在马拉松赛跑中性利的中国优秀品牌——海尔、联想。
其他文献
很多企业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制度化的过程中应对习惯力量的挑战——究竟该如何对待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创业元老?如何有效消除他们的功臣思想?怎样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焕发“第二春”?一方面,他们为公司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都有着固有的网络资源;另一方面,功臣思想严重,凭借自己的经验与资历做事,学习性与专注性极差,对公司整体氛围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功臣思想的主要表现    从笔者长期的企
期刊
家装市场长期以来呈现出一种快递增长与混乱交织的局面。一方面,市场规模急剧扩大。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市场规模已达到了6000亿元。  但另一方面,整个市场缺乏行业巨头,80%市场被“游击队”占领,年销售额过亿的企业非常少,整个行业处于一种相对滞后,混乱的状态。  分析其中的原因,大概可以有三千方面:首先,家装市场消费群体大,但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细分度高,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都不太一样:第二,家装行
期刊
名家导读: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舒尔茨(D·E·Schultz)被誉为“整合营销传播”之父。这一风靡全球的概念,自1990年代传入中国后,激起强烈反响,成为指导国内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的“主流”理论,舒尔茨本人也多次到中国大陆访问、讲学。本文节选自舒尔茨与史丹立·田纳本(S·Tannenbaum)、罗伯特·劳特朋(R·Lauterborn)名著的《整合营销传播》一书。  “整合营销传播”既是一种
期刊
经过上面这一轮的“培训轰炸”,让我们先冷静分析一下:有太多习以为常的事物往往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培训也一样,我们曾经走进了很多“想当然”的认识误区。本文从辨证统一的角度来阐述培训需要注意一些“陷阱”。    “充电”已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词语之一,人们时刻都处于充电进行时。有需求就有供给,因此,各种为“充电”所准备的培训可谓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  营销人是市场的最前沿者、最活跃者,他们是企业销
期刊
对比分析挖掘产品亮点  借助公益活动名利双收  A品牌是某国际水龙头制造集上上团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品牌。该集团的销售以北美市场为主,并因其制造方面的优势在行业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在进人中国国内渠道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定位以及战略执行方面的摇摆,销售一直不畅,品牌知名度不高,销售团队信心低落。为寻求销售突破,改变A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处境,特别策划运作了益活动。    品牌:竞争激烈,差异制胜    A品牌行
期刊
市场开发始于终端分析  开发步骤须含营销规律  一个区域经理被派遣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区域市场,这是在手机行业经常遇到的情况,如何能够高效率地开展工作,迅速提升销量,实现公司的市场份额目标?这是每个破派往新市场的区域经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手机市场的运作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类区域经理新到一个省级市场,热火朝天投入工作,刚开始销量上升很快,但到一定程度就后劲不足了,渠道层级大多、经销商利润不
期刊
区域定位切入新市场  差异营销抢占制高点  近两年来,战略区域市场的提法炙手可热,企业的领导们也深感中国的市场太大,不用说中国拥有的城乡二元化市场特性,就连每个省级经理部觉得自己区域每个地方的消费水平有异,产品结构不同,销售也不能一招扫天下。    寻找区域市场的突破口    在进入一个新的区域市场前必须进行深入调研。常言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说某个区域市场潜力巨大,能销售多少多少,必须拿
期刊
理性管理的局限性    抛开严格而抽象的定义,剥离林林种种的现象,回归问题的本质:销售管理的关键核心是什么?笔者认为,人是销售管理的关键核心。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销售管理,最终都是由人来执行,通过服务于人(企业内外部客户、渠道客户)来追求绩效最大化的过程。在高度竞争与同质化的市场中,尽管管理理念层出不穷,但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最核心的“人”。  曾几何时,一大批销售管理研究者和高级管理人士为企业拟订
期刊
把各因素系统整合  选择有效方式突破  随着促销为工时代的到来,各企业促销的频次越来越多,手法也越来越相似。于是乎,促销成了营销工作的习惯、促销成了营销工作可爱又可恨的毒品——吸的时候舒服没的时候难受,最终欲罢不能,促销成瘾。然而,要命的是促销的次数越来越多,效果却越来越差,面对本区域有限的促销资源和不断增加的销售任务,突破促销瓶颈、降低促销成本提升促销效果的出路在何方呢?    造势突破,把水烧
期刊
陈玉松,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珍奥集团董事长、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荣誉副会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理事。    在珍奥集团八年多的市场发展中,我们始终进行着市场营销理论中国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并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营销理论——三维营销理论。同时,在此理论基础上创造了珍奥集团独具特色的市场营销模式——三维服务营销。    三维营销的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