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昭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和全省各州市一样,得益于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特别是2006年、2007年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更进一步加快了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全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总投资近7000万元,覆盖了11个县区的所有中小学校,全市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环境已初步形成。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认真实施农远工程。昭通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远工程的建设,紧紧抓住机遇,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市、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组,成立工作办公室,抽调专业骨干人员落实各项工作。各县区项目办在省、市项目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明确职责,深入一线,带领各项目点学校广大师生努力工作,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是牢牢把握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应用这一核心。始终坚持“建设是基础,培训是重点,管理是关键,应用是核心,效益是生命”的工作原则,抓好抓实建设、培训、管理、应用和效益五个环节,努力做到工程硬件环境建设与软件资源建设相结合。
三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始终做到“四个结合”。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我市“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结合起来,促进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狠抓教师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三教统筹”、“农教科”结合起来,加快提升劳动者素质;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
四是创新思路,加大投入,搭建平台,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效益。昭通市教育局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昭通分公司协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原则,建成昭通市教育信息化系统。昭通市教育信息化项目采用中国电信昭通分公司投资建设平台和接入,昭通市教育局负责向教育系统信息化平台提供教学资源及平台的推广、管理。该平台既为全市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教育管理、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远程教育、招生考试查询等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也是全市远程培训工作平台、教育系统视频会议和电子政务办公应用系统,同时将建成为全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校舍管理系统等多位一体的现代教育信息平台。
二、教育信息平台应用的效果
1.资源中心的应用
一是更好地发挥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三设备的效益。全市现有398所中小学校接入电信宽带网,共享市信息中心资源,使建成的教育资源平台向中小学校教师开放,中央电教馆智能题库系统、中央电教馆视频资源管理系统、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天方数字有声图书馆等5000G容量的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正在被广大教师所运用,从开通到现在,访问量已超过100万次,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
二是教师培训效益更加明显。通过市中心平台完成了4200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有3310名教师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教师2742人,合格率83%;完成了1879名教师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工作,培训率达96%,经过10天的培训,11717人经平台考核合格,合格率91%,圆满完成新课改革培训任务。
三是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做好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学生考试平台已建设完成,各学校计算机管理教师在2010年4月23日已经完成考试软件的使用培训。
四是有效降低全市中小学上网资费。全市统一与电信合作,降低了中小学校的上网资费。例如:农村中学每月的上网费从2100元降低至每月600元,有效降低了学校上网资费。
2.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
一是通过建成的市县教育局视频会议系统,节约了会议时间,降低了会议成本,提高了会议效率。方便、快捷地完成了骨干教师培训,提高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二是缩短了办公时间,减少了办公经费。全市教育系统298家单位接入了电子政务网,市、县、乡教育系统的办公实现了网络化、无纸化。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每年投入50万元,用于信息化平台的资源建设,通过今后几年的投入,逐渐建成强大的昭通市教育信息化平台资源库,更加充分地发挥平台的作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是逐步建成和完善教育科研平台、学籍管理平台和校舍管理平台,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有效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是进一步加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力度,使全市中小学教师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编辑:郭桂真)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认真实施农远工程。昭通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远工程的建设,紧紧抓住机遇,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市、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组,成立工作办公室,抽调专业骨干人员落实各项工作。各县区项目办在省、市项目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明确职责,深入一线,带领各项目点学校广大师生努力工作,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是牢牢把握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应用这一核心。始终坚持“建设是基础,培训是重点,管理是关键,应用是核心,效益是生命”的工作原则,抓好抓实建设、培训、管理、应用和效益五个环节,努力做到工程硬件环境建设与软件资源建设相结合。
三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始终做到“四个结合”。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我市“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结合起来,促进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狠抓教师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三教统筹”、“农教科”结合起来,加快提升劳动者素质;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
四是创新思路,加大投入,搭建平台,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效益。昭通市教育局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昭通分公司协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原则,建成昭通市教育信息化系统。昭通市教育信息化项目采用中国电信昭通分公司投资建设平台和接入,昭通市教育局负责向教育系统信息化平台提供教学资源及平台的推广、管理。该平台既为全市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教育管理、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远程教育、招生考试查询等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也是全市远程培训工作平台、教育系统视频会议和电子政务办公应用系统,同时将建成为全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校舍管理系统等多位一体的现代教育信息平台。
二、教育信息平台应用的效果
1.资源中心的应用
一是更好地发挥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三设备的效益。全市现有398所中小学校接入电信宽带网,共享市信息中心资源,使建成的教育资源平台向中小学校教师开放,中央电教馆智能题库系统、中央电教馆视频资源管理系统、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天方数字有声图书馆等5000G容量的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正在被广大教师所运用,从开通到现在,访问量已超过100万次,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
二是教师培训效益更加明显。通过市中心平台完成了4200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有3310名教师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教师2742人,合格率83%;完成了1879名教师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工作,培训率达96%,经过10天的培训,11717人经平台考核合格,合格率91%,圆满完成新课改革培训任务。
三是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做好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学生考试平台已建设完成,各学校计算机管理教师在2010年4月23日已经完成考试软件的使用培训。
四是有效降低全市中小学上网资费。全市统一与电信合作,降低了中小学校的上网资费。例如:农村中学每月的上网费从2100元降低至每月600元,有效降低了学校上网资费。
2.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
一是通过建成的市县教育局视频会议系统,节约了会议时间,降低了会议成本,提高了会议效率。方便、快捷地完成了骨干教师培训,提高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二是缩短了办公时间,减少了办公经费。全市教育系统298家单位接入了电子政务网,市、县、乡教育系统的办公实现了网络化、无纸化。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每年投入50万元,用于信息化平台的资源建设,通过今后几年的投入,逐渐建成强大的昭通市教育信息化平台资源库,更加充分地发挥平台的作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是逐步建成和完善教育科研平台、学籍管理平台和校舍管理平台,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有效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是进一步加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力度,使全市中小学教师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