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霁虹桥在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价值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ccxx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历史的见证,霁虹桥是哈尔滨市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精美建筑之一,是哈尔滨市251座保护建筑中唯一一座桥梁建筑,它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记载着哈尔滨近代一百多年风霜雨雪的历史,它见证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霁虹桥、建筑文化、城市建设
  
  Abstract:As a witness to history, JiHong Bridge in Harbin city is preserved. A few fine architecture. Harbin city is the 251 building to protect the only bridge construction, It bears the city's memory, record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various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in modern Harbin history, It bears witness to the city of Harbin development process.
  Key Words: JiHong Bridge、Architectural culture、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哈尔滨是一座因路而兴的城市,自1898年沙皇俄国选取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附属地和中东铁路局工程建设总局的所在地城市开始,便实施了大规模、全方位的城市建设和近代建筑活动。
  从1896年签定的《中俄密约》使哈尔滨第一次成为“约开口岸”城市对沙皇俄国开放,供其经营铁路和通商到1907年被正式开辟为国际商埠;从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日本控制了南满铁路的广大地区并开始向哈尔滨的全面渗透到1917年沙俄政府被十月革命推翻,大批白俄贵族来此避难;从1920年中国政府相继收回中东铁路当局侵占的中国主权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从1932年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问世到1946年哈尔滨解放,在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几十个民族、二十几个国家和城市的移民齐聚哈尔滨,华洋杂处、中西共融,工商业得到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嬗变。国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民族文化的复兴,加快了哈尔滨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哈尔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完成了从渔村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的转变,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现代化城市。
  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哈尔滨是个沿江而居的城市,每到丰水期,人们便退居到今南岗、香坊一带等处落脚,加之修建中东铁路,需将大批从松花江上运来的器材、物资、粮食源源不断的从道里转运到香坊的铁路工程局驻地“田家烧锅”,而从道里到南岗、香坊必经之路的霁虹桥附近一带却是一片高粱地和杂草丛生的原野,低洼的地方在阴雨天气时便成了天然排水沟,交通不便,通车困难。因此, 1904年在新市街与埠头区(现南岗与道里区)之间修建了一座木结构跨铁路线旱桥。自中东铁路建成通车起,这座铁路线旱桥便承担起连接道里与南岗两地的桥下通车和桥上行人的重要功能,直至1926年4月现霁虹桥开工架设。
  霁虹桥是哈尔滨桥梁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线立交桥,由建筑师斯维利道夫和桥梁设计师符•阿巴力的合作设计,桥长51米、宽27.6米、车行道宽21.4米、两侧人行道宽各3.1米。为了配合地形,与铁路斜交,随坡就势,呈“扭曲”状,它的梁、柱都是呈现一定的角度,使橋上的行人在地势起伏中不知不觉通过桥面。为了增加抵抗来自桥面上的压力,将桥面设计成弓形,且有多达平行分布的12个弓形梁,分散了来自上面的应力,保护桥梁的安全。桥下共有三个桥拱由依次排列的两组26根桥柱托举,中间大,可通过3个铁路道线,两边的小拱各可通行一个道线。桥下两边最外侧的4个立柱上各雕刻了一个威武的狮子头,狮子口衔石环,上面的穗状花饰连接桥面,呈弧形,也是一种分散应力的结构。桥的两侧有斜对称的塔式建筑,塔座为四方尖碑,四周各有24个花环状装饰的浮雕,秀丽挺拔的花盏灯座,镂空嵌花的铁栏杆。构思巧妙、铸造精美,镶嵌着中东铁路路徽“飞轮”标志的铁艺栏杆,多了一层历史感,也丰富了桥梁建筑的艺术性。整个霁虹桥没有一个铆钉,没有一个螺栓,建筑风格独特,是巴黎文化在哈尔滨的一个代表作,也是民国年间哈尔滨“八景”之一。
  霁虹桥于1926年11月28日举行落成典礼,共历时7个月,用费30万元,参加落成典礼的人有哈特别市市长储镇、中东铁路局长叶木河诺夫、特区行政长官张焕相、东铁督办于云章以及东铁理事会中的中俄理事等人。由中东铁路理事刘哲为桥题名,桥名援引自杜牧的《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句中霁虹二字,定名为“霁虹桥”。其意霁虹者,谓雨止云散,长桥如虹是也!
  如今,近百岁高龄的霁虹桥虽是哈尔滨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但桥身已经多处破损,由于亮化工程安装的需要,导致桥面下边局部破损,桥身东侧的12个桥梁中有10个桥梁严重破损,桥柱下部有几处抹灰层剥落,大部分桥墩靠近地面部分露出里面粗大的钢筋。由于桥面向西移位,该桥的桥梁已死死地顶住桥台,使桥台外移,而且桥台已出现沉降,就连桥台上方的桥头堡也已经向外倾斜。桥下空间不足,无法满足电气化机车通行需要。桥体不堪重负,维修已迫在眉睫,亟待解决。
  由于霁虹桥建成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时间,现桥下的空间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机车通行的需要,加之疏于保养,虽当年的建筑质量和工艺堪称极品,但现在的破损随处可见,且已于2004年经东北林大的桥梁机构监测后确定为危桥,交通部亦于同年做出了载重12吨以上不得通行的要求,并且由于地处道里区和南岗区及道外区的要塞之地,交通流量大等因素,已不再具备重新维修的价值,为防止意外,建议拆除该桥,原址重建,但保持原有风格不变。
  作为历史的见证,霁虹桥是哈尔滨市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精美建筑之一,是哈尔滨市251座保护建筑中唯一一座桥梁建筑,它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记载着哈尔滨近代一百多年风霜雨雪的历史,它见证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发展的进程,目睹了这座城市从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转变,更经历着改革开放后哈尔滨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它更像一位垂暮老人向人们述说着哈尔滨的历史变迁。正因为这座城市里这些可以称得上“史书”的建筑的存在,才让我们这座城市多了一些文化的内涵、历史的厚重感。因为有了这些怀旧的情愫,所以才让我们对这些老建筑倍加珍惜,难以割舍,并希望对这座老桥进行保护维修,并采取其他措施减轻老桥的交通流量。
  百余年的光阴和特殊的历史塑造了哈尔滨这座城市,而建筑就是它的最好见证。建筑文化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集中了历史上各族人民的创造才能,体现了人类创造历史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共同创造和积累的珍贵财富。保护老建筑就是保存我们这座城市的“魂”,哈尔滨之所以被称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倚仗的就是这些“年迈”的老建筑。如今,因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些体现哈尔滨精髓的建筑正在慢慢消逝,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悲哀。哈尔滨是一座有着中西文化汇合的城市,它的气质早在100多年前便已被注定,这种魅力便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名片,正如江南水乡的潺潺流水,北国雪乡的皑皑白雪,西安的秦陵兵俑,北京的故宫长城一样,是每一座城市不可缺少、且赖以生存的,假若城市的灵魂不复存在,那么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便销毁殆尽,剩下徒有虚名的空壳,如行尸走肉般毫无生气,缺少生机。
  历史是不可复制的,城市建设更是不可重新再来的,如果仅仅因为破损及不符合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就要拆除老桥的话,那么赵州桥早已成为记忆,伦敦也该另觅地标了。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只有活生生存在的老建筑本身才能唤起我们对过去的记忆,才能深刻感受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何不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来改变老桥的弊端,来延长老桥的寿命呢?它传承着城市的文化,是城市的史书,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更要将眼光放得远一点、久一点,将这些城市中的老建筑科学的留存,让其文化价值等够长久保存。
  
  参考文献
  [1]张振.老建筑改造更新与与利用的理性探索. [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1)
  [2]徐习军;曹峰;李芬芬.城市记忆的保护与延续.科技新报 城市发展研究,2010,(10)
  [3]韩延军;李凤力;高峰. 哈尔滨老道外建筑风格初探.黑龙江史志,2007年
  [4]肖福元 .霁虹桥.黑龙江史志,2002年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对公路工程冬季施工气温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从而保证公路工程冬季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冬季施工质量分析建议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winter air temperatur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quality of construc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文明的不断追求,良好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成了人们必考虑的因素。暖通虽不会影响建筑的整体设计,当从功能上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通风设计进行相关的探讨,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通风;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要使工程产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规律上下波动就必须摆脱政府定價模式,这样才能实现工程产品自身的价值。本文旨在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现状和相应措施进行分析,并希望以此来提升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水平,帮助企业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 ,动态管理 ,现状 ,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期刊
摘要:我国的交通事业高速发展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的公路总通车里程已经超过了398.4万公里。同时,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公路交通的急速发展,对公路路面以及路面施工工艺提出新的要求。在沥青砼加入聚合物纤维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它可以有效改善路面的耐久性,保证路面在高温环境中的稳定性,提高路面在低温环境中的抗裂性。本文着重介绍了德拉尼特纤维在沥青砼路面中的应用。  关键
期刊
摘要: 文章简述了我国资源勘查中常用和比较先进的一些物探、化探勘查方法技术、应用现状与地质效果。找矿突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在目前地勘队伍“事转企”的漫长过程中,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极大地限制了实现找矿突破。作者结合长期的地质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深部找矿中常用和比较先进的一些物探、化探勘查方法技术、应用现状与地质效果,并在借鉴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地质;成矿;物探技术;深
期刊
摘要:公路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关乎公路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必须对其加以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任务就是对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来进行讨论,希望达到提高公路施工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 施工, 管理, 关键环节  Abstract: highwa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gress and quality of t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是日趋重要的技术要求。尤其是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因为其直接决定着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及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有关内容,以供同行之间交流借鉴。  关键词 高速;路基;技术;施工;防护;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China'
期刊
摘要:通过对某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机理等研究,对矿化富集规律进行探讨,认为某金矿类型可定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探讨  Abstract: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a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material sources, s
期刊
摘要:现今,世界各国逐渐已经为了经济发展在交通运输以及水利水电和城市排污方面而建造各式各样的隧道,而我国的公路隧道也渐渐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因为隧道往往是修建在地表以下或者水下的一种运输建筑,所以其受地形的影响也被分为多种。若按隧道其埋置的深度来分可以定为浅埋隧道与深埋隧道两类,而如果按照隧道其长短来分就可以分为L小于500米的短隧道、大于500米小于3000米的中长隧道和大于3
期刊
摘要:全世界的城市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桥梁的身影,而钢结构桥梁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取代了混凝土桥梁,成为了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桥梁建筑形式。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成熟,多样化的钢结构桥梁将出现在城市中,因此合理的设计与施工就成为了保障其顺利应用和服务与城市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钢结构桥梁 , 应用优势 ,基准条件 ,设计要点   Abstract: the world of the urba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