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今天,阅读教学要改变文本解读缺失的现状。教师在加强文本解读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加大阅读量,强化文本解读意识,真正体现新课程教学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关键词: 新课程 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对话
新课程主张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本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这是对语文传统教学的一次重要突破。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这一主张被错解,致使许多阅读教学课严重变味。一节课,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非常活跃,就是不涉及文本,语文课成了“主题班会课”“口头辩论大赛”等。
如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让学生讨论:“杜十娘得知自己被李甲卖给孙富后除了投江自尽,她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我们为杜十娘设计的这些出路可不可能?”
又如教学《愚公移山》,让学生脱离文本辩论:愚公是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
再如教学《木兰诗》,播放的居然是美国版的动画片,然后大谈木兰的形象意义,所谈的内容与文本无关。
诸如此类,阅读教学课堂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成了阅读教学的最大心痛。究其原因就是“文本解读”的缺失。吕叔湘先生在总结叶圣陶的语文教学理论时曾说:“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恰当的强调所读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地位,第二点错误的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显然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应该“各尽其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实施课程标准的主要凭借。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多重对话: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等等。但这些对话中哪一个是最为重要的呢?我认为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钱理群先生说:“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此为起点和归宿,其他对话都仅是为学生个体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和构建起来的。
如何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呢?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文本阅读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师的“安身立命”之道。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新课程提倡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起向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其中一点应该是不让课堂活动脱离了文本规定性的制约。“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面对文本意义做出随意的理解和解释”(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语)。同时新课程阅读教学还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倡多元解读”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所表达的只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思考、感受和见解,学生可以拥有与作者不同的属于自己的独特思考、感受和见解。学习文本并不是要把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统一到作者那里,而是引导学生像作者那样敏锐、用心地去体味生活,体味人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具有独创性的见解。但必须强调的是提倡个性化的创造性阅读,尊重学生个性的体验与发现,绝不意味着简单肯定学生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文本解读。漠视文本的客观存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无原则地认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任由他们带着肤浅甚至错误的理解走出课堂,是对多元解读理念的曲解。尽管“哈姆雷特”可以解读出“一千个”形象特征,但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绝不是“罗密欧”;对“林黛玉”可以有千差万别的理解,但还应该是林黛玉,而不能成为“薛宝钗”。文本解读应该逼近最初始的意义。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时,教师的作用就该显现出来了。教师在知识储备、文化积累、生活阅历、审美趣味等方面比学生丰富,对认识文本的意义相对而言有一定的优势,就有可能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启发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教师不能轻易放弃在文本解读上的示范、引导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本身缺乏这种能力,就只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即便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效果也不佳。学生在解读文本中虽然能道出一二来,但往往失却美感认识,不少学生只是贴标签似地寻找答案,常常脱离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作简单的逻辑判断。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指导。
当然,教师的文本解读最终目的是有利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能代替学生独立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时必须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我们一起看这样一节课:执教《祝福》,教师让学生模拟办案人员,关注小说中的事实真相,如祥林嫂是什么时候死的?死因是什么?跟谁有关?证据是否确凿?很显然,这堂课的教学内容错位了,这节课并没有涉及言语表达意味的品评,学生也不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与情感并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美感。
阅读教学中是“教什么”重要还是“怎样教”重要,这应该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选择。我以为教什么远比怎样教重要。可很多教师把重点放在研究怎么教上。好的课,听下来就知道在教什么,重点很明确,听了有收获;不成功的课听下来不知道在教什么,原因是把文本仍在一边,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即便调动了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没有落到实处。而善于解读文本的教师则会让文本发出声音。
二、加大阅读量,让学生体验,增强学生文本的解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文本解读的能力是读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据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对欧美亚等地区共34个国家的3万余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证实,美国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平均得分列榜首,接着是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孩子,再后是中国、日本等国家的孩子。美国孩子的阅读能力之所以超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65%的孩子每星期都至少得到6小时的阅读指导,而国际平均数仅为28%。
学生的阅读能力、文本解读能力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他们对某一作品的理解深度往往取决于他们阅读的广度。作品读得多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强,阅读理解的速度也快。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会随着同类文章阅读量而自然增长。教师即使将《孔乙己》讲得再深再透,也远远没有让学生在此前此后自行多读几篇类似的鲁迅的作品,如《社戏》、《祝福》、《故乡》等来得有益。同样,老师将一篇作品中的某个词语讲得再深再透,也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在数篇作品中遇到同一个词语的重复阅读来得印象深刻。因为只有在不同的文章的语境中,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某个词语的普遍或特殊意义。纯粹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得到能动的自行操作、自我认识和创造性思索。而看似粗浅的泛读,却已经在潜移默化地促进他们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了。
因此,教师要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扩大阅读,让学生自行加强对文本的解读,与“文本的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形成保卫文本的共识,只有语文教师将整个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加强自身对文本及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阅读教学才能走出目前的误区,真正实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白坚.高考语文能否多“阅读”少“分析”.文汇报,2009-4-1.
[2]语文课程标准.
[3]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赵清芳.出路?死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片断.语文建设,2002,(8).
关键词: 新课程 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对话
新课程主张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本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这是对语文传统教学的一次重要突破。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这一主张被错解,致使许多阅读教学课严重变味。一节课,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非常活跃,就是不涉及文本,语文课成了“主题班会课”“口头辩论大赛”等。
如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让学生讨论:“杜十娘得知自己被李甲卖给孙富后除了投江自尽,她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我们为杜十娘设计的这些出路可不可能?”
又如教学《愚公移山》,让学生脱离文本辩论:愚公是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
再如教学《木兰诗》,播放的居然是美国版的动画片,然后大谈木兰的形象意义,所谈的内容与文本无关。
诸如此类,阅读教学课堂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成了阅读教学的最大心痛。究其原因就是“文本解读”的缺失。吕叔湘先生在总结叶圣陶的语文教学理论时曾说:“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恰当的强调所读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地位,第二点错误的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显然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应该“各尽其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实施课程标准的主要凭借。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多重对话: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等等。但这些对话中哪一个是最为重要的呢?我认为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钱理群先生说:“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此为起点和归宿,其他对话都仅是为学生个体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和构建起来的。
如何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呢?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文本阅读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师的“安身立命”之道。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新课程提倡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起向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其中一点应该是不让课堂活动脱离了文本规定性的制约。“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面对文本意义做出随意的理解和解释”(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语)。同时新课程阅读教学还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倡多元解读”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所表达的只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思考、感受和见解,学生可以拥有与作者不同的属于自己的独特思考、感受和见解。学习文本并不是要把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统一到作者那里,而是引导学生像作者那样敏锐、用心地去体味生活,体味人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具有独创性的见解。但必须强调的是提倡个性化的创造性阅读,尊重学生个性的体验与发现,绝不意味着简单肯定学生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文本解读。漠视文本的客观存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无原则地认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任由他们带着肤浅甚至错误的理解走出课堂,是对多元解读理念的曲解。尽管“哈姆雷特”可以解读出“一千个”形象特征,但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绝不是“罗密欧”;对“林黛玉”可以有千差万别的理解,但还应该是林黛玉,而不能成为“薛宝钗”。文本解读应该逼近最初始的意义。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时,教师的作用就该显现出来了。教师在知识储备、文化积累、生活阅历、审美趣味等方面比学生丰富,对认识文本的意义相对而言有一定的优势,就有可能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启发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教师不能轻易放弃在文本解读上的示范、引导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本身缺乏这种能力,就只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即便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效果也不佳。学生在解读文本中虽然能道出一二来,但往往失却美感认识,不少学生只是贴标签似地寻找答案,常常脱离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作简单的逻辑判断。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指导。
当然,教师的文本解读最终目的是有利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能代替学生独立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时必须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我们一起看这样一节课:执教《祝福》,教师让学生模拟办案人员,关注小说中的事实真相,如祥林嫂是什么时候死的?死因是什么?跟谁有关?证据是否确凿?很显然,这堂课的教学内容错位了,这节课并没有涉及言语表达意味的品评,学生也不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与情感并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美感。
阅读教学中是“教什么”重要还是“怎样教”重要,这应该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选择。我以为教什么远比怎样教重要。可很多教师把重点放在研究怎么教上。好的课,听下来就知道在教什么,重点很明确,听了有收获;不成功的课听下来不知道在教什么,原因是把文本仍在一边,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即便调动了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没有落到实处。而善于解读文本的教师则会让文本发出声音。
二、加大阅读量,让学生体验,增强学生文本的解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文本解读的能力是读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据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对欧美亚等地区共34个国家的3万余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证实,美国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平均得分列榜首,接着是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孩子,再后是中国、日本等国家的孩子。美国孩子的阅读能力之所以超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65%的孩子每星期都至少得到6小时的阅读指导,而国际平均数仅为28%。
学生的阅读能力、文本解读能力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他们对某一作品的理解深度往往取决于他们阅读的广度。作品读得多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强,阅读理解的速度也快。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会随着同类文章阅读量而自然增长。教师即使将《孔乙己》讲得再深再透,也远远没有让学生在此前此后自行多读几篇类似的鲁迅的作品,如《社戏》、《祝福》、《故乡》等来得有益。同样,老师将一篇作品中的某个词语讲得再深再透,也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在数篇作品中遇到同一个词语的重复阅读来得印象深刻。因为只有在不同的文章的语境中,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某个词语的普遍或特殊意义。纯粹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得到能动的自行操作、自我认识和创造性思索。而看似粗浅的泛读,却已经在潜移默化地促进他们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了。
因此,教师要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扩大阅读,让学生自行加强对文本的解读,与“文本的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形成保卫文本的共识,只有语文教师将整个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加强自身对文本及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阅读教学才能走出目前的误区,真正实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白坚.高考语文能否多“阅读”少“分析”.文汇报,2009-4-1.
[2]语文课程标准.
[3]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赵清芳.出路?死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片断.语文建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