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小手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8169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题的来源
  托班孩子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集体生活,逐渐摆脱了分离焦虑期,基本适应了幼儿园。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和同伴交往,为此,我们确立了主题活动“我自己”,来引发孩子关注自己,在意识到自身主体意识存在的同时,能区分别人与自己,进而感知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自己的小手特别感兴趣,语哲说:“老师,你看我自己洗的小手。”晴晴说:“老师,你的手好大呀,我妈妈的手也大。”雪瑞说:“我的小手会穿鞋子了。”……孩子们发现了许多小手的奥秘,从而引发了这个主题活动“可爱的小手”。从引导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小手开始,再通过做有趣的小手游戏,进而发现自己的小手会做许多事情,可以为自己和他人服务,体验劳动的快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1.情感和态度目标:幼儿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快乐的情绪体验。
  2.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小手的基本特征和爱护小手的知识经验,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技能。
  3.能力目标: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
  4.创造力培养目标:通过手指点画及小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思维。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1.环境创设。
  布置“可爱的小手”主题墙饰,展示幼儿的印画作品和做事的生活照片。利用其它空间创设“美丽的手套”、“能干的小手”调查表、“谁最能干”的评比栏等墙饰。
  2.活动区。
  结构区:引导幼儿用小手搭建,练习搭高、围拢、平铺。
  美工区:引导幼儿用半成品进行粘贴、拓印、撕折。
  益智区:通过一些教具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娃娃家:通过一些道具培养幼儿自己做饭,合作有家的感觉。
  3.家长参与。
  (1)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幼儿共同游戏,开展“大手牵小手——变废为宝”的活动。
  (2)在家庭中开展教育活动。如:让幼儿体会小手能帮助爸爸妈妈做事,小手可以在家中学会的一些生活技能等。
  (3)家长与幼儿园开展交流,家长将幼儿在家做事的相片收集起来,与老师共同在教室布置“小手能干”的墙饰,供幼儿参观,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干的小手充满自信。
  六、部分主题活动展开与生成
  活动一 语言活动:漂亮的小手
  活动二 艺术活动:小手变变
  活动三 艺术活动:奇妙的小手
  活动四 美术活动:喂天线宝宝吃瓜
  活动五 综合活动:能干的小手
  活动六 综合活动:环境小卫士
  活动一:漂亮的小手
  活动目标:
  1.游戏中教幼儿认识手指名称,并锻炼其小手肌肉的灵活性。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活动使幼儿知道每人都有一双手,每只手都由手心、手背和五个手指头构成。
  2.游戏“手指操”,认识手指名称。
  “小朋友们,我们休息了两天,我的手指宝宝也跟着美美地睡了好久好久。瞧,他们还在睡觉呢!小朋友们来帮我叫醒他们吧,让我们一起叫他们的名字吧!(大拇指哥哥起床了,食指哥哥起床了,中指哥哥起床了,无名指弟弟起床了,小指妹妹起床了。)来,把你们的手指宝宝也叫醒,让手指宝宝一起来玩游戏吧!”
  3.手指“跑步”比赛,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4.做手指操,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今天,老师教你们一个不让手指宝宝偷懒的好办法,每天做一次这个游戏,你的手指会变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能干。”
  附:手指谣
  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变成了,变成了毛毛虫。
  两个手指头,两个手指头,变成了,变成了小兔跳。
  三个手指头,三个手指头,变成了,变成了大花猫。
  四个手指头,四个手指头,变成了,变成了螃蟹爬。
  五个手指头,五个手指头,变成了,变成了蝴蝶飞。
  动作说明:说“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时,左、右手分别向前伸出一个手指头(食指);说“变成了、变成了”时,两手在胸前绕圈;说“毛毛虫”时,两食指向前屈伸学毛毛虫爬行的动作。以下各段以此类推。
  活动二:小手变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的情绪。
  2.能按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弹钢琴,幼儿随音乐自由拍手,并组织幼儿谈话。
  2.教师边做动作,边教幼儿学说歌词。
  3.教师领唱并做动作,鼓励幼儿跟唱,并模仿动作。
  4.谈话:你的小手还会变成什么动物?请你试一试。
  5.教师和幼儿一起把小手变的小动物编进歌曲并唱出来。
  6.请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教师用录音机录音,然后请幼儿欣赏。
  活动三:奇妙的小手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色彩,培养用手掌、手指作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用手掌、手指印的画一张。
  2.浸有红、黄、绿等颜色的海绵若干块。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手印画,让幼儿说说画上有什么?哪儿是用手掌印的?哪儿是用手指印的?   2.教师示范,先挽起袖子,将手蘸上颜色后再印在纸上。
  3.鼓励幼儿自由选择颜色,大胆印画,提醒幼儿及时擦手,不要弄脏衣服。
  4.让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是怎样印出来的?像什么?
  5.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四:喂天线宝宝吃瓜
  活动目标:
  1.体验撕纸活动的快乐,感受不同质地的纸。
  2.乐意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天线宝宝的玩偶一个;各种质地的纸做的西瓜。
  2.若干个用硬纸壳做的天线宝宝造型,并在天线宝宝嘴上贴一个大小适宜的纸盒。
  活动过程:
  1.在快乐的音乐中,幼儿与天线宝宝共同起舞。
  2.告诉幼儿:“天线宝宝累了,肚子饿了,他想吃大西瓜,我们一起给他送西瓜吧。”激发幼儿参与到游戏之中。
  3.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提醒幼儿要把大西瓜撕成一块一块的,喂到天线宝宝的嘴里。(引导幼儿任意撕,体验纸质的不同;并将撕好的碎纸放入纸盒)
  4.在活动中,教师启发幼儿边撕边说“天线宝宝,你吃西瓜”、“给你一个大西瓜”、“给你一片小西瓜”、“天线宝宝,西瓜好吃吗?”……
  活动五:能干的小手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剥一些食品的皮、壳、包装纸,体验小手的能干及自我服务的快乐。
  2.能把剥下来的残渣放在指定处,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创设到老师家做客的环境
  2.提供若干带皮、带壳、带包装纸的食品。
  活动过程:
  1.创设到黄老师家做客的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2.尝试探索,发现方法。
  (1)让幼儿看看桌上的食物是否都有外壳和包装纸,能不能直接吃?为什么不能?怎么剥去外壳和包装纸呢?
  (2)鼓励幼儿用能干的小手去尝试剥开食物。
  (3)提醒幼儿在剥食品时要把剥下来的残渣放在指定处,做个爱清洁的好宝宝。
  (4)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表扬有好方法的幼儿。
  (5)对有困难的幼儿,提醒他观察同伴的方法,再尝试。
  3.展示交流,分享经验。
  (1)相互交流:你吃了几样食品?怎样剥的?
  (2)请剥蛋剥得又快又好又干净的幼儿为大家示范,教师边示范边念顺口溜:“拿起蛋要轻轻敲,敲碎蛋壳才好剥。剥呀剥,剥呀剥,剥下的蛋壳要放好”,一起分享同伴经验。
  (3)吃包装糖果、点心时,有的可直接用力拉开封口,有的则要顺封口的齿形拉,让幼儿观察、掌握不同包装的拆启方法。
  活动六:环境小卫士
  活动目标:
  1.幼儿积极参与观察环境的活动,感知塑料袋、废纸、落叶与环境的关系,愿意捡拾它们。
  2.懂得小手是环境的小卫士,要爱护环境。
  活动准备:
  选择有落叶、废纸、塑料袋等垃圾的环境,每人一只塑料袋。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事先选好的场地,运用语言、表情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如问:“这里美吗?为什么?”指着被风吹起的塑料袋问:“那是什么?塑料袋到处扔,好么?让我们看看地上的纸、落叶,小朋友有什么感觉?”
  2.我们怎样才能让这里变得干净、美观呢?引导幼儿讨论用我们的小手来保护这里的环境。
  3.师幼一起动手捡拾落叶、废纸等,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持干净、美丽?
  4.教师小结: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这里的环境改变得真干净,我们还要做到不乱扔纸屑、果皮等,让周围的环境都这么美。
  七、主题活动完成网络
  预设未完成
  预设并完成
  幼儿生成
  师幼共同生成
  八、主题活动评价与反思
  (一)评价
  为期两周的“可爱的小手”主题活动结束了。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引领幼儿从“认识自己的小手”到“玩小手的游戏”到探索“小手的用处”,这都是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认识自己小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幼儿主动参与生活、主动将自己的体验得到练习的过程。在活动“可爱的小手”、“小手的秘密”、“能干的小手”等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在找一找,看一看,做一做等途径中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自己的小手能干许多事情,并懂得保护自己的小手,提高了自理能力。在活动中,随着主题的不断提升,孩子们的兴趣也在不断地增加,他们渐渐地不满足,从自身的探索与发现向周围事物过渡,将自己的注意转向了身边的事、人、物。我们还请家长朋友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开展“大手牵小手——变废为宝”的亲子活动,充分发挥家园互动的作用,引领家长认识幼儿园教育,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反思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孩子们虽然对活动非常感兴趣,能积极参与、主动表现,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家里,依然是依赖于成人,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只是偶尔喜欢动手做点事情。因此,我们还需积极做好家长工作,互相配合、持之以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幼儿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一、问题提出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特别指出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4月1日我国智力残疾554万人,推算2010年末我国智力残疾568万人,可见智力残疾人数呈上升趋势。《2014年残疾人康复工作方案》指出提高康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由此可见,关注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问题是社会的要求,是残疾人
摘 要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学习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和谐校园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目前社会上对新建高校学雷锋常态化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从新建高校现存的特殊时期和特殊现状来分析新建高校学雷锋常态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嘗试对实现新建高校学雷锋常态化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和探究,对广泛推动学雷锋常态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建高校 大学生 雷锋精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建设合理的高职机电专业特色的教师团队。  关键词 高职 机电一体化技术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aculty of vocati
摘 要 虽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够很好地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呈现出体系僵化等不足之处。随着客观时代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方法也应不断探索,从改进教育理念和丰富多元化的教育方法的视角出发,探寻符合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1
设计思路:  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只有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挖掘幼儿可触及且感兴趣的内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幼儿强烈的探究内驱力。  “衣架”是常见的生活用品,“晾衣服”则是幼儿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有观察或模仿经验的活动。如何利用衣架展开探索活动呢?怎么晾衣服成为了本次科学探索的焦点。  活动中借用一个多功能衣架,巧妙地将袜子、口罩及吊带背心进行组合设计生成了探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语言课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电脑的迅速发展、更新也导致其技术被用于现代语言教学中。网络的出现以及迅猛发展更是使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这种形式下的高级日语视听课的教学策略也相应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本文则探讨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应用网络教学平台改变日语视听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 日语视听 策略 图示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
主要功能:  1.锻炼幼儿的计算和反应能力。  2.发展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意识。  适用年龄:  5~6岁  准备材料:  1.自制游戏操作版(如图一),中心点抢铃。  2.用扑克牌自制的水果牌一副(如图二)。  3.相应数字1~10数卡各一张(如图三)  玩法:  1.石头剪刀布,胜者发牌。  2.两人参加游戏,扑克牌平均分配,先协商决定玩加法还是减法,然后在数字牌上任意抽取一张数字牌,放在指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