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素质教育是一种“活”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 “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 ”课堂上,教师只有善于营造兴趣氛围,学生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促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活动有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课堂才会充满活力. 因而让学生与兴趣同行,也才能构建真正实效性的课堂. 新课程强调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为提高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本人认为要在以下几方面上下功夫.
【关键词】 趣味;数学
一、走“近”学生,凸显“趣味”
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果偏离太多,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是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 因此,我认为应了解儿童的生活经验和他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问题,寻求一些儿童感兴趣,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与他们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一个让每名学生都乐意学习的情境. 如在上“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这课中,就可以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从孩子们身边去发现素材. 我把教室里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本用绳子捆成一捆一捆的,每捆10本,有55本数学作业,20本英语作业,让孩子们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他们能提出来,但是我觉得缺少一点什么,应该是缺少热情. 在另外一个班上同样一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找了孩子们平时喜欢玩的鹅卵石,白的53颗,灰的20颗. 然后找来一些矿泉水瓶,用小刀把上面部分割掉,每瓶装10颗. 当孩子们看到老师把他们喜欢的东西带进了课堂,看到干干净净的晶莹剔透的鹅卵石时,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争先恐后地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
二、改变方式,学“做”数学
说起数学老师,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古板、严肃、不苟言笑、严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其实原因就在于以往的数学教师只采用一种方式教学:讲授法. 而且在讲完后会布置铺天盖地的作业,使得学生不得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头扎进数字堆里. 这不是讲授法本身的错误,而是教师没有意识到单一的方法会引起学生的厌恶情绪. 因此,在现代数学课堂里,应该看到的是多种方式共存的局面. 这就需要教师放下架子,改掉以往一如数学本身严密性和逻辑性的严肃脸色,配合现代科技所提供的各种教学手段,试用各种教学方式. 学生走出了课堂,到生活中去寻找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
三、激“活”情境,巧妙贯穿
我认为有价值的数学情境能让学生“触景生思”,如果学生只停留在情境表面上,没有进入数学实质性的领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那么这样的情境就毫无意义. 所以要创设一个能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一节数学课堂能让学生喜欢,必须创设一些生动的氛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被吸引住. 例如,一老师上“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课前给学生带来神秘礼物,用一层又一层的纸包起来,学生好奇,很想知道老师送的礼物是什么,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激活了,所有的学生把眼睛盯着“礼物”,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但是最终撕开外皮,“礼物”却是一块砖头,学生虽然感到遗憾,但老师的举手投足间的幽默都把在场的学生折服了.
情境设置还不能只为某一个教学环节服务,而是要将一个情境用足用活,巧妙贯穿多个教学环节中,让它从头到尾发挥作用.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在课前用电脑动画显示:小熊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轮子上颠簸,并设问:“小熊舒服吗?为什么?”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该是圆形的. 经过新知学习后,接着再用动画显示:小熊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是车轴不在圆心的轮子上颠簸,设问:“车轮已经改成圆形的,为什么小熊还是不舒服?”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離处处相等,因此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 最后用动画显示小熊坐在平稳的车轮上高兴地行驶. 这个问题情景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感.
四、避免“花、俏”,求“实”创新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解答某个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当前有些教师上公开课时,为了能使课堂活跃,上得生动一些,精心准备画面优美,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课件,而情境中经常也会带点“俏、虚”的味道.
我曾经在教育教学杂志上看见某位教师在上“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时,他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一片结满红彤彤熟透的杨梅林,让人看了垂涎三尺,让人看了牙齿都酸了. 在一阵惊讶声中,教师绘声绘色地说:“同学们,你们想到这里的杨梅林去玩吗?”学生齐喊:“想!”这时教师话锋一转说:“好,只要大家这节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下次春游时就带大家到那杨梅林中尽情地玩耍……”然后,教师拿出6粒杨梅,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2个,列式:6 ÷ 3 = 2. 再拿出7个,平均分成3盘,每盘放2个,还剩下1个,列式:7 ÷ 3 = 2……1. 整节课,部分学生一直停留在那艳丽、诱人的画面中. 下课后,学生蜂拥而上,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什么时候带我们去杨梅林玩?”教师随意地说了一句:“等下次春游到了再说. ”顿时,学生流露出受骗不满的神情. 这种情境似乎表面上“俏”,但是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情境还有点虚假成分,会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春游”能否见到杨梅结果的场景,值得思考.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才能不断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趣而引领教学,学生们学习得津津有味,整节课才会“兴趣”飞扬,活力四射,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趣味;数学
一、走“近”学生,凸显“趣味”
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果偏离太多,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是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 因此,我认为应了解儿童的生活经验和他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问题,寻求一些儿童感兴趣,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与他们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一个让每名学生都乐意学习的情境. 如在上“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这课中,就可以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从孩子们身边去发现素材. 我把教室里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本用绳子捆成一捆一捆的,每捆10本,有55本数学作业,20本英语作业,让孩子们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他们能提出来,但是我觉得缺少一点什么,应该是缺少热情. 在另外一个班上同样一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找了孩子们平时喜欢玩的鹅卵石,白的53颗,灰的20颗. 然后找来一些矿泉水瓶,用小刀把上面部分割掉,每瓶装10颗. 当孩子们看到老师把他们喜欢的东西带进了课堂,看到干干净净的晶莹剔透的鹅卵石时,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争先恐后地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
二、改变方式,学“做”数学
说起数学老师,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古板、严肃、不苟言笑、严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其实原因就在于以往的数学教师只采用一种方式教学:讲授法. 而且在讲完后会布置铺天盖地的作业,使得学生不得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头扎进数字堆里. 这不是讲授法本身的错误,而是教师没有意识到单一的方法会引起学生的厌恶情绪. 因此,在现代数学课堂里,应该看到的是多种方式共存的局面. 这就需要教师放下架子,改掉以往一如数学本身严密性和逻辑性的严肃脸色,配合现代科技所提供的各种教学手段,试用各种教学方式. 学生走出了课堂,到生活中去寻找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
三、激“活”情境,巧妙贯穿
我认为有价值的数学情境能让学生“触景生思”,如果学生只停留在情境表面上,没有进入数学实质性的领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那么这样的情境就毫无意义. 所以要创设一个能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一节数学课堂能让学生喜欢,必须创设一些生动的氛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被吸引住. 例如,一老师上“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课前给学生带来神秘礼物,用一层又一层的纸包起来,学生好奇,很想知道老师送的礼物是什么,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激活了,所有的学生把眼睛盯着“礼物”,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但是最终撕开外皮,“礼物”却是一块砖头,学生虽然感到遗憾,但老师的举手投足间的幽默都把在场的学生折服了.
情境设置还不能只为某一个教学环节服务,而是要将一个情境用足用活,巧妙贯穿多个教学环节中,让它从头到尾发挥作用.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在课前用电脑动画显示:小熊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轮子上颠簸,并设问:“小熊舒服吗?为什么?”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该是圆形的. 经过新知学习后,接着再用动画显示:小熊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是车轴不在圆心的轮子上颠簸,设问:“车轮已经改成圆形的,为什么小熊还是不舒服?”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距離处处相等,因此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 最后用动画显示小熊坐在平稳的车轮上高兴地行驶. 这个问题情景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笑声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感.
四、避免“花、俏”,求“实”创新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解答某个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当前有些教师上公开课时,为了能使课堂活跃,上得生动一些,精心准备画面优美,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课件,而情境中经常也会带点“俏、虚”的味道.
我曾经在教育教学杂志上看见某位教师在上“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时,他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一片结满红彤彤熟透的杨梅林,让人看了垂涎三尺,让人看了牙齿都酸了. 在一阵惊讶声中,教师绘声绘色地说:“同学们,你们想到这里的杨梅林去玩吗?”学生齐喊:“想!”这时教师话锋一转说:“好,只要大家这节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下次春游时就带大家到那杨梅林中尽情地玩耍……”然后,教师拿出6粒杨梅,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2个,列式:6 ÷ 3 = 2. 再拿出7个,平均分成3盘,每盘放2个,还剩下1个,列式:7 ÷ 3 = 2……1. 整节课,部分学生一直停留在那艳丽、诱人的画面中. 下课后,学生蜂拥而上,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什么时候带我们去杨梅林玩?”教师随意地说了一句:“等下次春游到了再说. ”顿时,学生流露出受骗不满的神情. 这种情境似乎表面上“俏”,但是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情境还有点虚假成分,会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春游”能否见到杨梅结果的场景,值得思考.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才能不断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趣而引领教学,学生们学习得津津有味,整节课才会“兴趣”飞扬,活力四射,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