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前教育的价值在我国不断被认可,儿童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学前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初级阶段,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启蒙时期,在这个时期既要向孩子们传授一定的知识又不要使教育剥夺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天性,使幼儿在游戏与学习之间,掌握家庭教育无法给予的知识与技能。幼儿管理等许多方面做了很多的改革,但一些幼儿园墨守成规,仍有一些让人担忧的地方。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形成群体意识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分析了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问题与教育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前;模式;创新;转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289-01
引言:幼儿园教师角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将教材生成幼儿容易理解的教学实践。然而,我国当前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普遍存在着单一化、教条化的灌输式课堂教学程序,难以体现课堂教学对职前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构建的价值。因此,创造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环境,发挥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功能,养成职前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
一、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学前教育对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的社会化的起点阶段和极为关键的时期是学龄前的时期,学龄前阶段是孩子们认知能力发展最快,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时期,需要由教育工作者来进行正确引导,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很多发展的可能和空间,因此充分利用该种可能去提高学龄前幼儿的认知能力便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时期的人力和物力等条件,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孩子们以后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等各方面,为了保证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动机和习惯,家长及教师们便应为孩子们的认识和学习提供更多的积极方面的引导,同时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培养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和个人发展。
2、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人格品质及社会性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受后天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时期,也是一些基本感情开始形成的时期。因此,正确恰当的学前教育能够为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及社会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爱心、责任心及自信心且能够具备自控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这都将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3、学前教育影响孩子们自我意识的形成。学龄前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认识更多的要通过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这种认识包括一种自我主体及情绪的认识。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明确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从而使他们形成一种自我主体的意识。同时在教育中,通过教育手段的运用使孩子们认识到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变化,也让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认识[2]。
二、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前教育知识内容过于“超前”。虽然学前教育是孩子小学教学的一个过渡阶段,需要涉及一些小学的内容,可以让幼儿的知识储备进行逐渐过渡,但是现在某些幼儿园大班直接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拿来教学,其钟内容主要是学习拼音、做习题为内容,同时安排作业,现行幼儿教育中小学一年级教材的使用和各种作业的内容占据了孩子们过多的时间,让孩子们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使得他们过早接受教育的压力而失去童真的天性。
2、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之间人际关系重视不足。幼儿时期的孩子从一个家庭走向一个大的集体,在他们心目中有的是自己个体的意识而无集体和整体的概念,因此在和其他孩子们相处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矛盾,甚至发生打架伤人的行为。当孩子间有这种矛盾产生时,教师只是简单的制止学生们的大闹或者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却对于孩子们之间关系的维护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调节,这样不但使幼儿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更影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教师应当侧重于关注与调节,关注儿童心理,调节幼儿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
3、教学模式相对落后活动古板。学前教育知识和道理的传授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和参与的主动性,要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教育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实现。但现行学前教育模式下教学方法的落后和沟通的缺失使得教师无法更好的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老师只是延续传统教育法,让幼儿做同样的游戏,逐渐会让孩子失去兴趣,觉得没有意思,久而久之也不愿意去参与,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时候幼儿会有自己的创意,老师一下子否定了孩子的意见,磨灭了幼儿创新與主动的意识。
三、幼儿学前教育新模式的转变
1、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应有的功能。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和保持童真天性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保护孩子们天性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实现对孩子们的智力培养及人格等各方面的培养。某些幼儿园“小学化”的内容,不利于幼儿天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实际教育中应该注重与对他们天性的释放。对于质量性知识的传授,教师们应该注重引导孩子们从自己的本性出发来思考想解决相关的问题,不是要求他们去记学习的结果,而是要他们去掌握思考的过程。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教师应该立足儿童本身的情况及时创新教学方法。学龄前的儿童最大的特点是经验和知识的缺乏和好奇心较重,孩子们对于许多问题会产生无数个为什么,教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为其解答。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当教师更多的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一些问题便能更好的实现与孩子们的沟通和相关知识的传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亦要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更好地联系起来[4]。
3、注重孩子们人格和社会性的培养。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小学教育前智力性知识的传输,更多的是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在这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在日常和课堂教学中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或者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告诉孩子们对与错、是与非,并且使他们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品格,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保障。许多孩子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巨大部分都有着强烈的自私欲望,我们必须转变他们的心态,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告诉他们和他们一样的孩子许多生活环境不如他们,引起孩子们的同情心。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实现对孩子们天性的保护,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要有针对性的开展。
结束语
所有的少年儿童都寄托着整个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花朵,更是未来使中国进步的新的力量,幼儿教育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初期幼儿教育引导少年儿童走向健康成长之路,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少儿教育,并且应该结合少儿学习的具体情况以及少儿心理建设,优化教学理念,整合幼儿教育机构的资源,探索出一条可以全面提高少儿各方面素质的新型教学理念。看看现在的幼儿教育,传统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改变教育模式,促进幼儿教学水平,是提高整体人口素质的迫切需求,也可以使幼儿教育保持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颖.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新模式的转变[J].都市家教,2015,(07).
[2] 马艳雪.浅谈幼儿学前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01).
[3] 胡静.浅谈幼儿学前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J].幼儿教育,2013,(17).
[4] 冯梅.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5,(09).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前;模式;创新;转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289-01
引言:幼儿园教师角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将教材生成幼儿容易理解的教学实践。然而,我国当前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普遍存在着单一化、教条化的灌输式课堂教学程序,难以体现课堂教学对职前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构建的价值。因此,创造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环境,发挥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功能,养成职前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
一、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学前教育对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的社会化的起点阶段和极为关键的时期是学龄前的时期,学龄前阶段是孩子们认知能力发展最快,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时期,需要由教育工作者来进行正确引导,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很多发展的可能和空间,因此充分利用该种可能去提高学龄前幼儿的认知能力便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时期的人力和物力等条件,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孩子们以后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等各方面,为了保证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动机和习惯,家长及教师们便应为孩子们的认识和学习提供更多的积极方面的引导,同时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培养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和个人发展。
2、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人格品质及社会性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受后天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时期,也是一些基本感情开始形成的时期。因此,正确恰当的学前教育能够为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及社会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爱心、责任心及自信心且能够具备自控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这都将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3、学前教育影响孩子们自我意识的形成。学龄前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认识更多的要通过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这种认识包括一种自我主体及情绪的认识。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明确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从而使他们形成一种自我主体的意识。同时在教育中,通过教育手段的运用使孩子们认识到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变化,也让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认识[2]。
二、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前教育知识内容过于“超前”。虽然学前教育是孩子小学教学的一个过渡阶段,需要涉及一些小学的内容,可以让幼儿的知识储备进行逐渐过渡,但是现在某些幼儿园大班直接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拿来教学,其钟内容主要是学习拼音、做习题为内容,同时安排作业,现行幼儿教育中小学一年级教材的使用和各种作业的内容占据了孩子们过多的时间,让孩子们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使得他们过早接受教育的压力而失去童真的天性。
2、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之间人际关系重视不足。幼儿时期的孩子从一个家庭走向一个大的集体,在他们心目中有的是自己个体的意识而无集体和整体的概念,因此在和其他孩子们相处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矛盾,甚至发生打架伤人的行为。当孩子间有这种矛盾产生时,教师只是简单的制止学生们的大闹或者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却对于孩子们之间关系的维护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调节,这样不但使幼儿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更影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教师应当侧重于关注与调节,关注儿童心理,调节幼儿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
3、教学模式相对落后活动古板。学前教育知识和道理的传授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和参与的主动性,要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教育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实现。但现行学前教育模式下教学方法的落后和沟通的缺失使得教师无法更好的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老师只是延续传统教育法,让幼儿做同样的游戏,逐渐会让孩子失去兴趣,觉得没有意思,久而久之也不愿意去参与,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时候幼儿会有自己的创意,老师一下子否定了孩子的意见,磨灭了幼儿创新與主动的意识。
三、幼儿学前教育新模式的转变
1、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应有的功能。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和保持童真天性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保护孩子们天性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实现对孩子们的智力培养及人格等各方面的培养。某些幼儿园“小学化”的内容,不利于幼儿天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实际教育中应该注重与对他们天性的释放。对于质量性知识的传授,教师们应该注重引导孩子们从自己的本性出发来思考想解决相关的问题,不是要求他们去记学习的结果,而是要他们去掌握思考的过程。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教师应该立足儿童本身的情况及时创新教学方法。学龄前的儿童最大的特点是经验和知识的缺乏和好奇心较重,孩子们对于许多问题会产生无数个为什么,教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为其解答。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当教师更多的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一些问题便能更好的实现与孩子们的沟通和相关知识的传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亦要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更好地联系起来[4]。
3、注重孩子们人格和社会性的培养。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小学教育前智力性知识的传输,更多的是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在这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在日常和课堂教学中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或者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告诉孩子们对与错、是与非,并且使他们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品格,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保障。许多孩子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巨大部分都有着强烈的自私欲望,我们必须转变他们的心态,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告诉他们和他们一样的孩子许多生活环境不如他们,引起孩子们的同情心。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实现对孩子们天性的保护,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要有针对性的开展。
结束语
所有的少年儿童都寄托着整个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花朵,更是未来使中国进步的新的力量,幼儿教育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初期幼儿教育引导少年儿童走向健康成长之路,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少儿教育,并且应该结合少儿学习的具体情况以及少儿心理建设,优化教学理念,整合幼儿教育机构的资源,探索出一条可以全面提高少儿各方面素质的新型教学理念。看看现在的幼儿教育,传统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改变教育模式,促进幼儿教学水平,是提高整体人口素质的迫切需求,也可以使幼儿教育保持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颖.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新模式的转变[J].都市家教,2015,(07).
[2] 马艳雪.浅谈幼儿学前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01).
[3] 胡静.浅谈幼儿学前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J].幼儿教育,2013,(17).
[4] 冯梅.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