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企业的十二条准则(一)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h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9年我赤手空拳创立京瓷公司,1984年又创办DDI(第二电电株式会社)公司。两家公司的发展都可谓神速。我个人并无杰出才智,但是我忠实遵循了经营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成功的原因。
  
  一、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的大原则就是: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树立光明正大、符合大义名分、崇高的事业目的。
  为什么要创办企业?企业存在的理由到底在哪里?有人为了赚钱,有人为了养家,这些并不错。但要让全体员工与自己风雨同舟、共同奋斗,缺乏“大义名分”是行不通的。“原来我的工作有如此崇高的意义”这样的“大义名分”,如果一点儿都没有,人很难从内心深处产生必须持续努力工作的欲望。
  我在创办“京瓷”时,就遭遇了“事业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重大考验。
  当时我还不懂这一条经营大原则。“活用自己的制陶技术,开发新品,上市销售”,就是我当时的事业目的。但想不到创业的第三年,就招致青年员工们的反叛。公司设立第二年,招进了十多名高中毕业生,经过一年的磨练已成生力军。突然他们持联名状,向我集体交涉。状书上写明每年最低工资增幅、最低奖金,而且要连续增长到将来等等。要求我予以承诺并做出保证。
  当初招聘面试时我曾明言:“公司究竟能成何事,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我必定奋力拚搏,力争办成一流企业。你们愿意到这样的公司来试试吗?”他们明白我的话,但仅过一年他们就来联名状,并威胁不答应条件就集体辞职。
  新公司正缺人,他们已成主力,如果走了,公司必遭损失。但如果他们固执己见,那也没办法。我不肯妥协,明确答复:“不接受你们的条件。”
  公司创办不足三年,我自己对公司前途仍无确凿把握,对将来的描绘只能是“全身心投入,总会有所成就吧”。为了挽留他们,要做出缺乏自信、违心的承诺,我做不到。
  谈判从公司谈到我家,僵持了三天三夜,我这样对他们说:“作为经营者我绝不只为自己,我竭尽全力把公司办成你们从内心认可的好企业。这话是真是假,我无法向你们证实,你们姑且抱‘就算上当也试试’的心情怎么样?我拼上命也要把事业做成,如果我对经营不尽责,或者我贪图私利,你们觉得受骗了,那时把我杀了也行。”
  这样熬了三天三夜,推心置腹,他们总算相信了我,撤回了条件。不但留下来,而且倍加努力工作。这些人后来陆续都成了京瓷的骨干。
  但这一事件深深刺痛了我,让我意识到了企业经营的根本意义和真正目的既不是“圆技术者之梦”,更不是“肥经营者一己之私腹”。经营者必须为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殚精竭虑,倾尽全力;必须超脱私心,让企业拥有大义名分。
  这种光明正大的事业目的,最能激发员工内心的共鸣,获取他们对企业长时间、全方位的协助。同时大义名分又给了经营者足够底气,可以堂堂正正,不受任何牵制,全身心投入经营。
  
  二、设立明确目标,并与员工分担
  
  经营者要用具体的数字明确地表述目标。不光是销售额,也包括利润、员工人数等涉及企业规模的项目,都要用数字具体地表示。
  而且这种目标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必须明确。
  所谓空间上明确,即目标不是全公司的一个抽象数字,而是分解到各个部门的详细资料,最小的组织单位也必须有明确的数字目标。再进一步,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所谓时间上明确,即不仅设定年度目标,而且要设定月度目标。这样每个人就能看出自己每一天的目标,明白自己每一天的任务。
  每位员工努力完成任务,各个部门就能达成目标,公司整体目标也自然达成;每天的目标达成,积累起来,月度、年度的经营目标也自然达成了。
  经营中,很多人主张必须依据企业经营战略,建立5年计划甚至10年计划等,但是我却认为无此必要。我们公司基本不搞中、长期计划。因为即使建立,要达成也几乎不可能。其间必有超出预想的市场变动,甚至不测事态发生,计划本身失去意义,这类事司空见惯。
  员工见多了这样的计划,会产生“反正完不成也没关系”的想法,甚至漠视计划。一旦经营者再次揭示经营目标,员工反倒失去向高目标挑战的热情。更坏的是,销售目标没达成, 费用和人员倒按计划增加了,即销售减、费用增,经营吃紧,日子更难过。
  因此京瓷从创立起,一向只搞年度经营计划。三五年后的事,谁都无法正确预测。
  
  三、 胸怀强烈而持久的愿望
  
  我相信境由心生,心中蓝图能成现实。就是说,“无论如何也要达成目标”这一愿望的强烈程度,正是事情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经营问题而苦闷彷徨,是经营者的家常便饭。所以,聚精会神于悬案、难案,日思夜想,废寝忘食,持续将思维聚焦于一点,直至突破。能否做到这些,是事业胜负的分水岭。
  对胜利的强烈欲望,会形成潜意识,比如:“销售额要多少”、“利润要多少”……对这样的目标,日以继夜反复思考,这种强烈、持续的愿望,甚至可以进入潜意识。
  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潜意识所持的容量,比显意识不知要大多少倍。经营者总很繁忙,不可能24小时只想一件事,但因“销售额要多少”这个目标已进了潜意识,即使你思考别的问题,必要时它也会跑出来,给你达成目标的启示。
  某日,我在酒店小酌,忽然听到邻桌陌生人说话,所言极像我筹划新事业的专门人才。于是我立即起身请教:“对不起,听您刚才的话……”不知不觉就攀谈起来,热络起来,再后,此君便进了本公司,新事业以此为契机启动并一举展开。这类事我经历过多次。
  这种场合,原不过隔桌饮酒,萍水相逢。然而,强烈愿望既已浸透潜意识,即使不经意之间,也能将偶然邂逅变作良机,导致事业成功。这是潜意识的功劳。
  但进入这种境界之前,必须反复继续,必须有一个全身心投入、不断驱动显意识的过程。如果对要做的事不肯深思,甚至朝秦暮楚,或淡然处置,它绝不会进到潜意识。只有持续火一样燃烧着的炽热愿望,才可能驱动潜意识为您效劳。
  40年前白手创建京瓷时,面对仅有的28名员工,我却总是重复这样的话:“让我们拼命干吧!我们要创造一个卓越的公司,镇上第一的公司。不,京都第一的公司!日本第一的公司!”
  资金、设备、技术、人才,什么都缺的状况之中,我却一味热衷于对员工们讲述将来之梦。在别人看来,这简直荒唐至极,连我自己也不免半信半疑。但是,朝也说晚也说,一遍又一遍,反复倡导,不知何时起,竟信了!而且朝着那目标,众志成城,不惜一切努力去实现!
  
  四、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
  
  (从略。此条详见本刊2009年第三期《经营者的六项精进》一文。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田瑞秋
其他文献
让我们倾听一线的脉搏,让我们探问精英的洞察,让我们官产学联手一起来面对!  12月,随着凛冽寒风的吹袭,中国经济的隆冬仿佛也随之到来。  出口下降、成本上涨、楼市低迷、油价震荡,虽然宏观调控已从“防止过快到过热”转向“一控一保”,国家也空前掷出四万亿巨资全力扩大内需,但远水不解近渴,“救市”还是没能阻挡大批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加工企业在金融风暴中应声倒地。  2008年年末,许多企业人难有迎接新
期刊
斯人长逝,但王永庆倾其毕生总结出来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人生观,特别是他与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殊途同归的东方管理风范,仍值得众多“寒冬”中辗转的企业家借鉴。    90年前,当24岁的松下幸之助创建起松下电器时,在中国台湾的大山深处,2岁的王永庆还在饥寒交迫中挣扎。但若干年后,这两个人却拥有了共同的荣誉——“经营之神”。  当然,他们还有更多的共同点,比如身材纤瘦。事实上,在“台塑集团”至今5
期刊
什么是创新?学者和专家已经给出了各种定义。但说到底,创新就是用新的方法做事。    别把创新看玄了    很多人把创新看作一个复杂的工程。但是事实上,在商业上被证明成功的创新案例,往往却是那些最简单、最朴实的点子。最不起眼,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恐怕当属George Foreman(乔治福尔曼)拳王小电器的烤炉。该产品给烧烤炉加了个排油装置,使得烤架能够排除食物中的无益油脂。但就是这个简单的创新
期刊
还有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更能让HR一显身手?!  有多少企业,在挂着“人力资源部”牌子的办公室里,还是在做着“后勤”、“人事”、“行政管理”的杂活儿?  即便有HR声称,他们已经变成业务部门,客户就是其他部门和全体员工——但对于更多公司来说,这种变化与其说是HR的功能转型,不如说只是HR在姿态上变得更加主动。真正涉及到对部门的业绩帮助,恐怕目前还难有令人信服的数据能够证明。  事实上,近10年来
期刊
2008年是全球经济受到重创的一年。继诸多公司出现倒闭、衰退及政府干预后,金融服务行业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进入2009年,全球经济仍然面临着螺旋式下降的压力。随着市场波动的加剧,商业风险级数呈倍数增长。风险从来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企业必须保持敏锐和警觉为明天的挑战做好准备。现实充满了矛盾,谁都无法对不能预知的事情做好充分准备,但我们知道,如果不能做好准备的话,形势将更加严峻。  当
期刊
完善的风险管理  机制,应能突破  企业不同业务部  门的界限,综合  预测所有潜在风  险,并迅速制定  出有效解决方案。    只有在经历风险之后,才能明白风险管理的重要。  正如现在。  但重视风险就代表会管理风险吗?这一企业管理中的永恒话题,在历久弥新之后,还一如当初吗?风险到底该如何管理?  风险管理专家薛梓源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你误解了风险管理    《中外管理》:金融危机的冲击
期刊
你想拥有影响力吗?大多数人会说:“当然!”具有影响力,意味着被人铭记、战略决策由你决定、你的话将影响到组织或是更大的范围,还可以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快地进步。  这里有个测试,可以了解你所拥有的影响力水平——人们会因为要等你来提出重要的意见或对当前事件进行说明,而推迟会议的举行吗?人们能记住你说过的话,或者会在其他地点和场合引用你的话吗?人们会像讲自己的事情那样讲你的故事,分享你的经验吗?人们会向
期刊
德意志银行十分钟的悲剧  不要让流程吞噬责任    哲理的故事  2008年9月15日上午10∶00,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消息转瞬间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传遍地球的各个角落。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如此明朗的情况下,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在当天的10∶10,居然按照外汇掉期协议的交易,通过计算机自动付款系统,向雷曼即将冻结的银行账户转入了3亿欧元。毫无疑问,
期刊
当《劳动合同法》还处在征求意见稿的草案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收到了将近20万条意见和建议,其中63%来自于职工和工会。  这就是民意!  而《劳动合同法》执行以后,整个2008年的劳动争议案件是过去的3倍,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大概在3%~5%。  这也是现实!  《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激烈博弈,在中国立法史上都前所未有!  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运用《劳动合同法》?它与经济危机的来临,在同
期刊
很少有美国本土的企业,能够成为多元的美国社会共同批评的对象。也很少有美国本土的企业,能够把擅于演讲的奥巴马总统气得说不出话来。美国国际集团(AIG)最近“有幸”成为了这样的一家公司。    奖金不该发吗?    《吕氏春秋》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到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回国后,国家会给予赔偿和奖励。孔子的弟子子贡从国外赎回了很多鲁国人,但是他拒绝接受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