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寻找新的教育模式,推动教育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全面推动社会的进步。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初中学生心理上有较强的自主性,但行为上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对事物已经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有潜在的主动探究的动力,但由于学生的认识比较肤浅,学习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因此,我认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以阅读为主,教师应以教材为例子,注重阅读迁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走“自主探究学习”之路,使课堂充满朝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以教材为例子,注重学法指导,实现“不复需教”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熏陶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感悟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现行的语文教材都包含了范文要素、知识要素和作业要素,具有明显的示例作用、凭借作用和信息作用。语文科的工具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要求学生不能止于“学懂、学会”,还必须“会学、懂用”;学生从理解课文、学懂语文基础知识到形成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和习惯,教材的序列学习可以实现它的“转化”作用。学生还可以以教材为依据,在完成语文训练之后逐步实现“不复需教”而自能读写听说的目标,使以后的继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语文教材非但要教,而且比以往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通过对教材“例子”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基本技巧,领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内涵,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生活中的语文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以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为课内外的有机衔接点,衔接课内与课外,衔接教材与生活;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拓展和迁移,深化能力培养,活化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的视、听、说、读、写等智力素质和兴趣、习惯等非智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主要目标。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语文教学同生活相结合,课内同课外相衔接,做到语文学习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中考的改革,正体现了这些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
1、用好例子是说理解要透彻
所谓透彻理解并非要面面俱到,相反,只要善于抓住文眼,就可以提纲挈领,切中肯綮,迅速领会文章的神髓。例如《口技》一文,就是运用了“用关键词统领全篇”的写法,它重在一个“善”字:“善”在声音有大小、远近、动静、疏密、张弛、分合、点面的变化;“善”在文字生动、贴切,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态;“善”在用排比、夸张、反复的手法以及众多的短句;“善”在有正面的细腻描写、侧面的尽力烘托;“善”在有比较复杂的情节,有作者的评议赞叹。全文记事有条理,行文有波澜,剪裁有详略,前后有照应。
2、用足例子是说运用要充分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语文课较少把阅读基本技能作为训练目标,“讲读课”在对课文进行“整体—局部—整体”的分析、概括、转化、还原时,“整体”主要关注文章思路、文章表达技巧、文章思想情感的体验,“局部”多关注“字、词、句、段、篇”用到什么修辞、语法特点以及对“整体”的作用。沿着这样的教学思路,难免繁说细讲,难免嚼碎乏味,这样的做法,固然也能把课文内容掌握住,但这是“教答”而不是“教学”,对应付课文考试也许管用,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形成并不能起例子作用。所谓充分运用,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利用速度、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充分感悟课文,而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迅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联系上下文、结合词语本身的特点理解语句的含义,引导学生善于对语段展开联想和想象并结合生活体验融入个人的认识和情感,让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快乐,在快乐的阅读感悟中掌握阅读的钥匙,最终让学生举着这把钥匙进行自主阅读,实现由内而外的迁移。
3、用活例子是说教学要有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立足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让学生摆脱所谓阅读技巧的束缚,将理性的思考和感性领悟有机结合起来,把握语文阅读的精髓——阅读的主体与客体相统一。在教材中,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例子俯拾皆是:在《天上的街市》中,可以启发学生,星星除了可以比喻做街灯,还可以比喻做什么?在学《观潮》时,我曾结合视频画面这样问学生:“同学们请你回到宋代去欣赏者将钱塘潮,你会用什么语言描写它?大家能想象出那种宏大壮观的场面吗?”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不单是对教材作合理的扩展、补充和延伸,有时甚至可以对教材提出不同的见解。
二、进行阅读迁移,注重学法实践,实现学以致用
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不是可以代替堂上课文的学习呢?老师是不是拿着本《读者》就可以上语文课呢?学生的课文学习与课外阅读哪一个更加重要呢?有了这些疑虑,有的老师不敢很好地用教材,而是把教材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书,连编在教材中的一些很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的提示都避而不谈,似乎谁要是用了教材上的内容,谁就没有认真研究教材,谁的知识面就狭窄。非要找一些课文以外的东西,最好是别人未曾见过的东西不可,然后设计几个问题,来显示自己的实力,大概堤内的损失堤外补。课文都来不及让学生去仔细阅读、咀嚼、品味,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就迫不及待地把学生引到补充的课外阅读资料中,去进行机械的分析讲解,进行训练。学习教材是为了教会学生阅读,课外阅读是教材的必要补充,课文学习是掌握阅读方法的途径,自主阅读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学生的课外阅读,从内容上来看,可分为知识性阅读、文艺性阅读、思辨性阅读;从目的上来看,可分为训练性阅读、趣味性阅读、欣赏性阅读;从方式来看,可分为精读、略读和浏览。学生通过训练性阅读,可以巩固课文学习的阅读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敏锐性和解题速度,对考试而言,是行之有效和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是指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思想深度、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获得审美熏陶的阅读,这种阅读是最为可贵的和必要的。
怎样将课文学习和课外阅读统一起来呢?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迁移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教师可在课文讲读之前和之后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和作者有关的其他文章。这种迁移有四种形式:1、由课文阅读到课后提供的对比文的阅。2、由精读文向略读文迁移。3、由片段阅读向整体阅读的迁移。4、由课文阅读到名著同类书目阅读的迁移。
在《杨修之死》一文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分析了杨修的性格特点后,进而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学生能答出嫉贤妒能,生性多疑等,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对曹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给出了《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学生利用课文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来赏析这个人物,学生对曹操这一人物提出颇具创造性的见解。学生认为多疑猜忌是曹操性格的一大特点,但在本章回中这恰恰体现出作为一名政治家应具有的政治敏感,否则曹操何以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力挫群雄,逐鹿中原;曹操锋芒毕露,傲视一切“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种王者霸气非曹孟德莫属,敢说敢作乃真英雄也;曹操固然老辣多疑,但也不乏天真,轻信的一面,刘备一句“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就轻巧加掩饰,瞒天过海,当然他的天真、轻信往往是过于自负造成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曹公的致命弱点;更有学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治国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不同思想交锋、碰撞,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启了学生的灵智,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求异、求新的思想不由自主地迸射出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个体审美意识的阅读教学跳出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窠臼,避免了鉴赏人物时简单化、绝对化、脸谱化的倾向,培养了学生以辨证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人物,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延伸性原则,引导学生由阅读迁移到写作,实现阅读迁移的升华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互相沟通的。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从语言到思想,也要实现从思想到语言。长期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教师在训练时应注意和教材靠拢,重视读写结合,目的是使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在写作上得到运用,让学生尽量把教材上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即学以致用。初期我主要引导学生使用仿写:
1、片段仿写,以助写作,如《再塑生命》中对爱的诠释的仿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有助于加深了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2、写作技巧的仿写,如《你一定会听见的》中对声音描写的仿写,就学习了写作声音的技巧。
3、全篇的仿写,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进行仿写,运用各种方法描写几个身边熟悉的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仿写的基础上,加强了语言能力,增强了语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他们在写作中便可在生活(包括通过从书本上了解到的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对各种素材进行取舍、进行“艺术再创造”。可见阅读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很有益处。
总之,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对语文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教材不但是要教,还要教好,教好了,学生才知道迁移,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不但要迁移,而且要上升到写作的高度,写作水平高了,语文综合素质也会相应提高,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021000内蒙古海拉尔铁路第三中学)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初中学生心理上有较强的自主性,但行为上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对事物已经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有潜在的主动探究的动力,但由于学生的认识比较肤浅,学习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因此,我认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以阅读为主,教师应以教材为例子,注重阅读迁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走“自主探究学习”之路,使课堂充满朝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以教材为例子,注重学法指导,实现“不复需教”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熏陶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感悟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现行的语文教材都包含了范文要素、知识要素和作业要素,具有明显的示例作用、凭借作用和信息作用。语文科的工具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要求学生不能止于“学懂、学会”,还必须“会学、懂用”;学生从理解课文、学懂语文基础知识到形成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和习惯,教材的序列学习可以实现它的“转化”作用。学生还可以以教材为依据,在完成语文训练之后逐步实现“不复需教”而自能读写听说的目标,使以后的继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语文教材非但要教,而且比以往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通过对教材“例子”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基本技巧,领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内涵,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生活中的语文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以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为课内外的有机衔接点,衔接课内与课外,衔接教材与生活;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拓展和迁移,深化能力培养,活化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的视、听、说、读、写等智力素质和兴趣、习惯等非智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主要目标。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语文教学同生活相结合,课内同课外相衔接,做到语文学习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中考的改革,正体现了这些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
1、用好例子是说理解要透彻
所谓透彻理解并非要面面俱到,相反,只要善于抓住文眼,就可以提纲挈领,切中肯綮,迅速领会文章的神髓。例如《口技》一文,就是运用了“用关键词统领全篇”的写法,它重在一个“善”字:“善”在声音有大小、远近、动静、疏密、张弛、分合、点面的变化;“善”在文字生动、贴切,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态;“善”在用排比、夸张、反复的手法以及众多的短句;“善”在有正面的细腻描写、侧面的尽力烘托;“善”在有比较复杂的情节,有作者的评议赞叹。全文记事有条理,行文有波澜,剪裁有详略,前后有照应。
2、用足例子是说运用要充分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语文课较少把阅读基本技能作为训练目标,“讲读课”在对课文进行“整体—局部—整体”的分析、概括、转化、还原时,“整体”主要关注文章思路、文章表达技巧、文章思想情感的体验,“局部”多关注“字、词、句、段、篇”用到什么修辞、语法特点以及对“整体”的作用。沿着这样的教学思路,难免繁说细讲,难免嚼碎乏味,这样的做法,固然也能把课文内容掌握住,但这是“教答”而不是“教学”,对应付课文考试也许管用,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形成并不能起例子作用。所谓充分运用,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利用速度、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充分感悟课文,而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迅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联系上下文、结合词语本身的特点理解语句的含义,引导学生善于对语段展开联想和想象并结合生活体验融入个人的认识和情感,让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快乐,在快乐的阅读感悟中掌握阅读的钥匙,最终让学生举着这把钥匙进行自主阅读,实现由内而外的迁移。
3、用活例子是说教学要有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立足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让学生摆脱所谓阅读技巧的束缚,将理性的思考和感性领悟有机结合起来,把握语文阅读的精髓——阅读的主体与客体相统一。在教材中,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例子俯拾皆是:在《天上的街市》中,可以启发学生,星星除了可以比喻做街灯,还可以比喻做什么?在学《观潮》时,我曾结合视频画面这样问学生:“同学们请你回到宋代去欣赏者将钱塘潮,你会用什么语言描写它?大家能想象出那种宏大壮观的场面吗?”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不单是对教材作合理的扩展、补充和延伸,有时甚至可以对教材提出不同的见解。
二、进行阅读迁移,注重学法实践,实现学以致用
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不是可以代替堂上课文的学习呢?老师是不是拿着本《读者》就可以上语文课呢?学生的课文学习与课外阅读哪一个更加重要呢?有了这些疑虑,有的老师不敢很好地用教材,而是把教材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书,连编在教材中的一些很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的提示都避而不谈,似乎谁要是用了教材上的内容,谁就没有认真研究教材,谁的知识面就狭窄。非要找一些课文以外的东西,最好是别人未曾见过的东西不可,然后设计几个问题,来显示自己的实力,大概堤内的损失堤外补。课文都来不及让学生去仔细阅读、咀嚼、品味,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就迫不及待地把学生引到补充的课外阅读资料中,去进行机械的分析讲解,进行训练。学习教材是为了教会学生阅读,课外阅读是教材的必要补充,课文学习是掌握阅读方法的途径,自主阅读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学生的课外阅读,从内容上来看,可分为知识性阅读、文艺性阅读、思辨性阅读;从目的上来看,可分为训练性阅读、趣味性阅读、欣赏性阅读;从方式来看,可分为精读、略读和浏览。学生通过训练性阅读,可以巩固课文学习的阅读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敏锐性和解题速度,对考试而言,是行之有效和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是指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思想深度、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获得审美熏陶的阅读,这种阅读是最为可贵的和必要的。
怎样将课文学习和课外阅读统一起来呢?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迁移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教师可在课文讲读之前和之后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和作者有关的其他文章。这种迁移有四种形式:1、由课文阅读到课后提供的对比文的阅。2、由精读文向略读文迁移。3、由片段阅读向整体阅读的迁移。4、由课文阅读到名著同类书目阅读的迁移。
在《杨修之死》一文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分析了杨修的性格特点后,进而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学生能答出嫉贤妒能,生性多疑等,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对曹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给出了《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学生利用课文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来赏析这个人物,学生对曹操这一人物提出颇具创造性的见解。学生认为多疑猜忌是曹操性格的一大特点,但在本章回中这恰恰体现出作为一名政治家应具有的政治敏感,否则曹操何以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力挫群雄,逐鹿中原;曹操锋芒毕露,傲视一切“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种王者霸气非曹孟德莫属,敢说敢作乃真英雄也;曹操固然老辣多疑,但也不乏天真,轻信的一面,刘备一句“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就轻巧加掩饰,瞒天过海,当然他的天真、轻信往往是过于自负造成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曹公的致命弱点;更有学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治国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不同思想交锋、碰撞,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启了学生的灵智,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求异、求新的思想不由自主地迸射出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个体审美意识的阅读教学跳出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窠臼,避免了鉴赏人物时简单化、绝对化、脸谱化的倾向,培养了学生以辨证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人物,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延伸性原则,引导学生由阅读迁移到写作,实现阅读迁移的升华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互相沟通的。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从语言到思想,也要实现从思想到语言。长期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教师在训练时应注意和教材靠拢,重视读写结合,目的是使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在写作上得到运用,让学生尽量把教材上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即学以致用。初期我主要引导学生使用仿写:
1、片段仿写,以助写作,如《再塑生命》中对爱的诠释的仿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有助于加深了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2、写作技巧的仿写,如《你一定会听见的》中对声音描写的仿写,就学习了写作声音的技巧。
3、全篇的仿写,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进行仿写,运用各种方法描写几个身边熟悉的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仿写的基础上,加强了语言能力,增强了语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他们在写作中便可在生活(包括通过从书本上了解到的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对各种素材进行取舍、进行“艺术再创造”。可见阅读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很有益处。
总之,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对语文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教材不但是要教,还要教好,教好了,学生才知道迁移,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不但要迁移,而且要上升到写作的高度,写作水平高了,语文综合素质也会相应提高,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021000内蒙古海拉尔铁路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