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YouTube:不出卖网民就得对抗法庭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k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搜索巨头谷歌下属的Youtube与传媒巨头维亚康姆的案子已经持续一年多了。
  2008年7月2日,法院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判决:裁定谷歌向媒体巨头维亚康姆提供YouTube视频浏览者的纪录信息,包括这些用户的注册名称和他们电脑的IP地址。
  这一裁定把谷歌推进了两难尴尬。如果按令行事,谷歌就得出卖互联网用户的隐私,这不仅有背于“衣食父母”的切身利益,还可能招来成千上万的新指控。但不执行无异又属于“抗旨不遵”。
  麻烦缘起于一年多前,新兴的Youtube不仅直接影响维亚康姆的收视率,上传的视频中,对维亚康姆喜剧中心频道(Comedy Central)和MTV电视节目,以及派拉蒙电影作品还多有盗用。
  据维亚康姆称,YouTube上曾出现16万个未经该公司授权的影片,被浏览的次数超过15亿次。
  不用多说,维亚康姆起诉谷歌侵权,要求付费,要求赔偿,而且一要就是10亿美元。
  但谷歌不想低头认错,然后埋头交钱。辩称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浏览量,谁看过不知道。更重要的,这些作品是用户自己盗的,不是谷歌所为。
  法官估计就顺着两家的这个争执点,以判决的形式,把球踢回给两大巨头,尤其是谷歌,请你自己提供这些信息,看YouTube浏览者是否观看了维亚康姆的版权作品,以此作为它起诉谷歌并且要求赔偿10亿美元损失费的证据。
  法院要求谷歌提交的用户信息数量惊人,包括YouTube视频网站自2005年成立至今的所有用户信息。据悉,仅今年4月,就有820万美国境内网民访问YouTube视频,点击率为41亿次。
  对于十分注重个人隐私权的美国网民来说,维亚康姆的这一要求似乎有点过分。
  除维亚康姆外,谷歌还面临Premier League of England's Football Association(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协会)的民事诉讼,该协会抱怨英超最新比赛的一些版权视频内容总是会非法、定时地出现在YouTube网站上。
  同时,包括尼克儿童频道Nickelodeon在内的其他130多家全球电视网络也对谷歌的YouTube网站耿耿于怀。
  不过遭四面埋伏的谷歌也不是吃素的。用户是公司的衣食父母,绝不能轻易出卖她们的隐私。2006年,为了保护用户搜索数据不被第三方利用,谷歌就曾与美国执法机构斗争了数月。
  面对如今的难题,谷歌还有一把尚方宝剑——《1998数字千年版权法》(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该法案规定,互联网公司并不对其互联网用户的行为负任何法律责任。也就是说盗版是用户干的,谷歌不用负责任。
  但真的不用负一点责任吗?也许吧,不过在欧洲,拍卖巨头eBay已经被勒令为假货受罚了,这对谷歌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谷歌高级诉讼顾问凯瑟琳·拉卡维拉(Catherine Lacavera)法庭的要求有些过分,我们深感失望。我们希望维亚康姆也能尊重用户的隐私!允许我们以匿名数据代替。
  维亚康姆此举是想控告谷歌的YouTube侵权,不是针对视频提供者和观众。就算谷歌提供这些隐秘信息,也都将完全用在这一侵权案件中。
  电子前沿基金会专职律师库尔特·奥普萨尔(Kurt Opsahl)法院的错误裁决是隐私权的退步,将允许维亚康姆了解你正在YouTube上看些什么。这一命令无疑是忽视了1988年的录影带隐私保护法(Video Privacy Protection Act,VPPA)。用户看什么影片是非常个人的,应该受到完全的保护。
  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路易斯·斯坦顿(Louis Stanton)我支持维亚康姆,不掌握这些资料,跟谷歌的案件将永远处于磨嘴皮子的状态。
  国际隐私权组织主任西蒙·戴维斯(Simon Davies)谷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它保留着这些没有用的信息,反而会招来一批批信息抢夺者。
  美国《信息周刊》谷歌是真聪明,它之所以同时扮演世界信息收集者和世界隐私权保护者的双重身份,其实是想通过后者真正的保护自己的商业模式。
  和讯财经谷歌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其它也侵犯了更多人的隐私。其Google Maps与搜索已经将很多人推到了摄像头前。
  《竞争力》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不论哪一方胜诉,此案都将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判例,对今后视频网站的命运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1989—2005:顾雏军的“白色科龙王国”    人不可无狂心,否则难成大气,但绝不可狂气,气大伤人害己。顾雏军历经15年苦斗,狂心不改,狂志不移,以一个发明加一套理论,以购并科龙为平台,再加上一连串产业整合动作,一度成为白色家电的行业老大。但是他太狂了,绝不止是气吞同行的壮举,还有他的狂斗而树敌太多。稍有揭竿而起者,便有无数人响应而群起攻之,更何况“王国”初建尚不牢固,顷刻颠覆。    200
期刊
全球都在诅咒次贷危机,都在担心经济停滞,但股神巴菲特是个例外。寒冷的冬天正是捡便宜的好机会。  虽然相比往年,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Berkshire Hathaway,下称“巴郡”)的表现略微不如往昔,但依然可圈可点,根据2008年8月9日的新财报,公司第二季度的收入仍然达到301亿美元,同比增长10.3%。  更令整个华尔街都羡慕的是,截至今年3月31日,他手中还有356亿美元现金,
期刊
在美国有一位华人创立的网络售鞋店声名鹊起,家喻户晓,2007年销售额超过8亿美元,超过美国鞋类网络市场总值30亿美元的四分之一,被称为卖鞋的亚马逊。  这位美籍华人小伙就是谢家华,他的这家网络鞋店叫Zappos。    天才少年不务正业  目前,年仅33岁的谢家华作为Zappos创立者之一,同时兼任这家网络营销巨头的行政总裁。他的父母早年从台湾辗转来到美国定居,后在伊利诺伊州生下谢家华。  谢家华
期刊
1995—2000:胡志标被爱多VCD颠覆    胡志标是中国VCD行业的响亮人物。他不仅让中国VCD的先驱万燕变成了先烈,而且他“只做第二个吃螃蟹的人”的策略,曾经赢得行业乃至整个中国企业界的高度认同。由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很难占据先发优势,也就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现实的选择是,采取风险较小、研发较少的跟随策略,然后凭借廉价劳力的规模制造后来居上。管理学家们也跟着胡志标鼓噪,总结为中
期刊
使用手机不仅仅是消费,还能赚钱。手机主接听电话前的7秒钟,成就了一家赚钱的公司,这就是九度传媒。  作为中国首家手机媒体联播商,九度传媒已经抓住中国联通的1.6亿手机用户,准备把他们都变成个人媒体。  北京九度无线传媒广告公司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联通炫铃广告”。这种新型的广告模式基于九度传媒和中国联通共同研发技术,把手机回铃响起前7~12秒的时段开辟出来,作为可以利用的广告资源。  其实这也不是太
期刊
1994—1998:吴炳新的铁血三株之喋血    在中国保健品历史上,无人能比吴炳新的辉煌。他领导三株所创下的历史纪录至今无人能破。他仅用3年时间拉起15万人营销队伍,算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但并不强大,一击就溃。以趋利原则可以快速聚拢一个高效率的组织,但未必具有生命力。    2008年,吴炳新将度过他的70大寿,虽然他的家人和旧部一定会热烈朝贺,但他们已经不可能再献上吴炳新最想要的礼物:三株集团销
期刊
红色的苹果iPOD nano、红色的摩托罗拉的L7手机、红色的 Convers运动鞋和阿玛尼手表、眼镜……  在这里,红色绝非简单的产品外型,每一件带有“RED(红色)”标示的红色商品,背后都是慈善:40%的利润捐给慈善机构。听起来像割企业的肉,但事实上,它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消费者的欢迎。  2006年2月到9月之间,“红色商品”(Product Red)已经在英国卖出价值2亿美元的产品,已为全
期刊
2008年6月24日,联邦快递(Fedex)宣布,自6月初开始大幅度下调快递费用,并对国内限时服务进行提升,即提前送达时间和延后截件时间。  价格调整后,联邦快递“次日达”上海至北京2公斤运价由初入中国时的90元降为26元,降幅超过70%,与民营快递价格基本持平。  根据查询,作为国内民营快递佼佼者的顺丰快递,其上海至北京的“次日达”价格为1公斤20元,比联邦快递最新价格还高2元。而邮政EMS“次
期刊
身为IT业偶像的IBM最近干了一件有失风范的事儿。  2008年6月18日,上海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达裁决书,袁毅鹏和IBM公司双方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同时指出,IBM中国公司必须支付袁毅鹏自2008年3月1日起至裁决日的工资及奖金,合计5.7万余元。  至此,国内首例因辞退抑郁症员工而引发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以蚂蚁一方的初步胜利告终。如果15日之内,双方均没有向人民法院起诉,裁决即发生法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