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完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的研究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r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内涵及制度框架,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安排,推动产教融合从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落地。本文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高职院校如何完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精准对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要求,高职院校应按照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快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全面落实产教融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一、产教融合中人才供需矛盾


  1.学历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国家长期以来对人才的定义更侧重于学历,使得受教育者更愿意追求高学历而忽视职业能力。但是,社会对人才的衡量和需求更多的却是求职者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这就导致了受教育者追求高学历与产业需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之间的矛盾。
  2.人才培养不能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随着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产业的升级步伐越來越快,产业技术越来越复杂,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学校的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方案却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求,造成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严重不匹配。

二、落实产教融合的主要意义


  1.产教融合战略是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迈向经济强国的战略选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提升人才供给能力和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实施产教融合战略,有力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行。
  2.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路径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特区高职院校,根植于深圳肥沃的产业土壤和优越的发展环境,应通过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建设国际化一流的职业院校,这是实现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路径。
  3.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机制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主线,学校必须坚持产教融合之路,通过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寻找或创造更多的利益平衡点和连接点,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精准对接,促使校企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最终让学生实现“有尊严、更体面的高质量就业”。

三、构建产教融合机制举措


  1.坚持指导思想,统领产教融合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解决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矛盾,对接深圳战略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找准学校改革发展新定位,构建学校专业建设新格局,走出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创新、观念创新、模式创新,为深圳建设培养“大国工匠”提供人才支持。
  2.明确推进主线、引导产教融合
  一方面要强化企业主体作用,营造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职业教育主动对接企业、产业和区域需求,打破产教壁垒,深化“引企入教”改革,让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要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开展实习实训。要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联合行业骨干企业共同组建产教融合集团(联盟),联合企业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另一方面要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加强与行业组织的对接,做好人才培养标准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既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升企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度,鼓励培育工匠精神,又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下企业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此外,要学校加快治理结构改革,鼓励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办学,全面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3.强化机制建设、贯彻产教融合
  (1)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治理结构改革。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要加快学校治理结构和编成结构的改革,理顺学校与政府、社会、企业的关系,提高综合运用社会各方面资源的能力,增强学校在财权、人事权、事权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理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各创新要素的活力。
  (2)坚持需求引领,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紧密对接企业,建立校企联合机制,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专业,积极引入行业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环境要求的实践环节,实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动,促进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学校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创新发展资源;推动产业链、人才培养链的融合发展,促进专业与行业的衔接,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3)创新合作机制,实现多元协同、实践育人。创新合作机制,形成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体”。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基地,打造开放多元的实践育人平台,逐步形成基础应用、综合应用、创新实践的三层递进实践训练体系,构建全方位、分层次、多元化的协同实践育人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开展校企合作“订单班”、企业冠名班等合作模式。
  4.落实精准对接、深化产教融合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必须坚持走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通过不断探索、敢于创新,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寻求与企业精准对接,实现精准供需、精准育人、精准创新、精准服务。   (1)精准供需。通过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学校的专业设置要与产业发展对接、人才培养方案要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教学内容要与企业技术对接,建立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动毕业生精准就业,实现企业对人才的精准需求。
  (2)精准育人。一是坚持“学生实习就业和企业选人用人”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行业、企业的需求有效、无缝、精准对接,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使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相切合。首先企业可以将选拔人才的周期前移,委托学校重点培养;其次,学生可提前熟悉工作岗位、管理流程,积累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企业选人用人与学生实习就业的“双选双赢”。二是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探索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精准创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协同创新,有助于缩短成果转化链条,加快高职院校创新力向产业竞争力转换,让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支持教师团队、个人与企业、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等问题开展的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引导教师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应用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鼓励各专业依托企业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等合作平台。
  (4)精准服务。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鼓励各专业联合行业企业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支持“互联网 教育培训”的发展。整合校企资源,开发立体化、可選择的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教师培训等社会培训项目,以满足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的需求。

四、小结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导下,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通过“一个核心思想、两条推进路线、三层机制建设、四个精准对接”,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应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入,使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能为社会所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胡昌荣.五位对接: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J].职教论坛,2017(12).
  [3]杜训柏,胡杰,谢荣.利益平衡视角下产教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据世界技能组织2019年4月17日消息,德国萨塔公司(SATA),作为老朋友,新晋成为世界技能组织的全球行业合作伙伴。  萨塔公司作为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的官方供应商,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技能组织的坚定支持者。  薩塔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如今,萨塔公司积极与世界技能组织扩大合作,成为其全球行业合作伙伴。萨塔公司认为,与世界技能组织建立的新关系,符合其自身采用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方法。  
【本刊讯】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湖北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湖北省枣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6年3月1日起对枣阳市总工会职业培训学校、星光职业培训学校、明月职业培训学校等九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2015年度办学情况进行了年检。年检从基 本 情 况、人员配备、培训仪器及设备、培训情况和法人承诺几方面进行。年检结束,分办学合格培训机构、限期整改培训机构、年检不合格予以取缔的培训
近日,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淮扬菜学院揭牌暨中式烹饪专业师徒结对仪式在该院举行。淮安市商务局局长张冬来,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曹曙春,淮扬菜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徐春山,淮扬菜研究会会长、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高岱明,学院党委书记江泽清,院长朱延华等出席了仪式。江苏省2019年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化学工程系中式烹饪专业全体师生、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学院党委副书
维也纳是生活质量排名最高的城市,苏黎世和日内瓦紧随其后,而温哥华和奥克兰共同位居第4位  新加坡(第28位)是亚洲得分最高的城市,东京排名第40位  巴格达排名第221位,再次位居最末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城市排名居前,悉尼、墨尔本、奥克兰和惠灵顿在排名前20位……  这是美世2010年城市生活质量调查公布的结果,在这项调查中,香港排名第71位,上海第98位,北京第114位。    亚太地区   
关键词:趣味 足球 体育活动  自2009年《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和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文件下发至今,校园足球成为各地市的争创热点。与此同时,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也进一步促进了足球运动的普及。  本次实验研究就是通过青少年趣味足球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探索
工匠精神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一直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支撑着我国五千年的科技文明历程。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同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也将培养工匠精神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重塑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技工
【编者按】为进一步激发技工院校学生勤学技能、奋发成才的热情,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从2014年起设立劳动出版“技能雏鹰”奖学金,以奖励品学兼优的技工院校在校学生。目前2014~2015年度200名奖学金获得者已经出炉。《职业》杂志记者陆续走近这些劳动出版“技能雏鹰”,解读他们的成长密码。  最励志的经历并不是考取了重点院校,而是能够在哪里跌倒,就能在哪里爬起来。从感兴趣到爱动手,从爱动手到出类拔
“与郎溪精神同步,和郎溪经济互动,为郎溪发展助力。”这是郎溪县技工学校的办学宗旨。在范荣生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努力践行办学宗旨,始终如一地追求着“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让每个家庭幸福和谐”的目标。  创办于2011年的郎溪县技工学校,经过短短三个年头的拼搏和探索,如今的发展势头已不可阻挡。在职业教育大发展、职教资源整合不断加速的时代,郎溪县技工学校作为技工学校的“新生儿”,是如何在强手如林的职教界势如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专业细分 经济发展 策略探究一、专业细分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也促使与之相关的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加大,汽修专业已成为每所职业类院校的必设专业,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也借着这波形势,不断增加中职类学校师资力量及实训设备的投入,以此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输出质量,以达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的。但是盲目的扩大也带来了许多现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先学后教”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其基本使用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等等,并从模式、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方面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先学后教”模式 课堂教学 情况调查  课 题:本文系合肥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校级委托项目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4jcjywt04)的阶段性成果。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