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带一路”是当前我国的重大国家战略,而茶叶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我国对外出口的最重要的商品。“一带一路”为安徽省茶产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通过分析安徽省茶产业的优势和不足,对安徽省茶产业如何融入“一带一路”进行了思考,认为融入“一带一路”应该提高产业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选择恰当的出口道路交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以及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关键词:一带一路 安徽省 茶叶产业 对外贸易
自古以来,茶叶都是中国与“丝绸之路”上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商品,在对外经济以及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18世纪20年代之前,丝绸是“丝绸之路”上中国出口的第一大商品,这也是“丝绸之路”名称的来源。但18世纪20年代茶叶开始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主导商品,从此以后逐渐取代了丝绸的地位。自古以来,安徽都是茶叶生茶、制造的大省。安徽茶叶在十大名茶中占了三个席位。因此,安徽茶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一带一路”战略给安徽省茶叶产业带来的重大机遇
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能提供更广阔的消费市场。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热爱,这些饮茶国家都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虽然是最早产茶和饮茶的国家以及目前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其他许多国家的人民也热衷于饮茶、品茶,部分国家人均茶叶消费量甚至远远超过中国。据世界银行统计,土耳其每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为6.961磅,位于世界各国榜首,是中国每年人均茶叶消费量的5.7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俄罗斯、埃及、波兰、阿联酋、乌克兰等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均高于中国,而这一区域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消费区域,有着巨大的饮茶人口红利。因此,更广阔的茶叶消费市场将为安徽茶叶产业能成功的走出去提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能提供更便捷、快速和安全的出口通道。在古代,由于茶叶体积大比重轻,不仅运输量小,而且速度慢。在现代如果海上运输,无论是通过印度洋去欧洲,还是横渡太平洋去美洲,航行时间都要在一个月以上。现如今,“一带一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对外贸易的时空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尤其对茶叶这种在保鲜上有很强的时令性要求,如果能迅速将新茶送到消费者手中,不仅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茶叶价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一带一路”为安徽茶叶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更便捷、更快速和更安全的出口通道。
二、安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安徽茶叶产业优势分析。
(1)安徽省茶叶品种丰富,茶文化沉淀丰富。安徽省全省多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多云雾,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植被丰富,非常适合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在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中,安徽省形成了辉煌灿烂的茶饮、茶艺、茶道文化。目前,安徽茶区有32个茶树品种,2个特殊单柱,国家级良种有7个,省级良种有17个。所产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占据中国十大名茶三个席位,并与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89个名茶列入了《中国名茶》榜。正是因为安徽省优越的茶树生长环境以及悠久的茶文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高品质的名优茶。
(2)出口额不断上升,实力明显增强。
由表2-1可以看出,安徽茶叶出口额从2008年的0.39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04亿美元,并且每年茶叶出口额都在增加。其中,2010到2014年间增长最为迅速,2008年到2010年受世界经济危影响茶叶出口增量增长不大,但是环比百分比也在大幅增长。另外,在全国茶叶出口额中,安徽茶叶出口额从2008年的5.72%增长到2014年的14.31%,在此7年间占比连续上升,反映出安徽省茶产业出口近几年实力明显增强。
(3)技术人才优势。作为茶叶生产加工的大省,安徽同时也是全国茶业教育力量最强以及拥有技术人才最多的省份之一。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设有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全国享有盛誉。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作为我国最早建立茶叶专业机构,在茶树良种选育与繁育、名优茶开发、茶树栽培研究、茶树病虫害防治、土壤农化与茶叶生化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这为安徽省茶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科技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安徽茶叶产业劣势分析。
(1)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增长缓慢。
上世纪70年代,安徽省茶园总面积达到一百多万亩,占当时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1%。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国内茶叶竞争市场日趋激烈,以及自身对发展茶叶生产不够重视,基础建设投入不大,茶园面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同其他產茶大省比较,茶园开发、更新落后。由表2-2,2004-2006以及2007-2014年茶园免责增长缓慢,虽然2006-2007增长飞速,但所占全国比重却不断下降,从2004年的8.98%下降到2014年的6.45%。同时,茶叶产量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根据表2-3,安徽省茶叶产量占全国产量由2004年的6.68%下降到2014年的5.31%。总而言之,安徽省产茶大省的地位依然动摇。
(2)产业化水平低下。安徽茶叶种植区呈块状聚集地,茶园面积广袤,拥有茶园的农户很多,茶叶种植生产以农户为主,每家每户自己生产,自己加工,既是茶农,又是茶商。由于传统观念以及不完善的制度,茶农的相互合作机制没有建立,不同的茶农采茶时间、制茶方法不尽相同,导致生产出的茶叶不同,影响茶叶质量。另外,茶园种植区分散,茶叶生产很难实现规模化,技术推广比较难,茶叶产业化水平低下,跟其他产茶大省相比优势不大。安徽省茶叶出口企业多为小规模企业,标准化水平较低,技术比较落后,市场上茶叶品牌杂乱、价格低廉,中高档产品寥寥无几,精品茶叶市场不完善,这些都大大限制了茶叶出口的发展。
(3)出口对象与出口种类单一。由表2-4可知,安徽茶叶出口有近一半是销往非洲,仅摩洛哥就占17%,其余大部分出口到日本、俄罗斯、美国和香港地区。但从前面我们知道,埃及、波兰、阿联酋、乌克兰等国对茶的热爱甚至超过中国人的对茶的喜爱,然而却很少出口到这些国家。另外,由表2-5可知,安徽茶叶出口中绿茶占了78%,红茶占了出口量的13%,其余乌龙茶、花茶等只占出口很小的一部分,种类过分单一。而欧盟地区钟爱红茶,当地人民深爱大叶红茶,这与安徽省以绿茶出口相悖。同时欧盟采用高标准的技术壁垒,增加了安徽茶叶进入当地的难度。 三、促使安徽茶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议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由于茶园区域分散,使得茶叶很难规模化生产,缺乏集中管理。为此,有必要将茶农集中起来,形成产茶的专业化合作社,避免茶农生产、分布上的杂乱无章,从而从根本上保证茶叶的产量与质量。同时,提高茶叶机械化生产水平,将茶园机械采摘和机械修建为主的科技推广到实际生产中,降低茶叶采摘和管理成本,从而解决“采茶难”、“管理难”等问题,显著提高茶园效益。安徽现有大大小小7000多家茶企业,数量庞大,而且分散程度较高,很难形成规模经济。政府应该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支持大企业以兼并、参股等方式做强做大,建立产业集群,整合资源集中配置,实现产业集聚优势,以面对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
2.优化茶叶产业结构。安徽省茶叶出口单一,大部分出口的都是绿茶。然而,由于饮食文化习惯的不同,绿茶并不被有些国家或地区所认可,因此加大茶叶新品种的研发力度,提高茶叶技术含量,针对不同消费者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另外,优化茶叶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发展茶叶深加工业。安徽省要积极指导企业开发茶叶精深加工产品,争取形成花茶、红茶初加工,茶饮料、袋泡茶提升档次加工,茶多酚、速溶茶深加工等多种加工形式共存的格局。
3.选择恰当的出口道路交通。安徽省茶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要结合沿线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道路,促进融入的便捷化。加强整合铁路口岸资源,积极推动淮北、亳州、宿州的铁路无水港建设,充分利用“合新欧”班列经济纽带的作用,加强安徽省与中亚、西亚、俄罗斯的经济联系。海上丝绸之路方面,安徽省要加快畅通长江黄金水道,将长江、芜申运河、淮河等河航道构成全省“两干三支”航道网络,打造合肥江淮航运枢纽、蚌埠淮河航运枢纽、芜湖马鞍山区域性航运枢纽以促进内河与海洋运输畅通。
4.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安徽省茶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需要金融服务方面的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将进出口银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在支持长期、具有战略性茶叶项目上提供基础性信贷支持,同丝路基金、亚投行等多边性金融机构对茶叶项目的前期筹备提供融资相结合。发挥商业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资金实力强等特点,为企业提供更加综合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扩大出口信用的覆盖面和保险金额。另外,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茶企业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能够对沿线国家政治态势、政策法规及投资计划更全面、更及时的了解。该平台要依托大数据背景,整合各方面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咨询、案例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可以将其进一步拓展为企业在线交易平台,提供更多的交易机会,降低交易费用。
当前,加快融入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东西方茶文化交流,加强茶叶产业对外发展,逐渐成为各茶叶大省的共识。安徽要把握历史机遇,推动茶叶产业走出去,促进安徽省茶产业耐着整个经济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行怀勇,陈晓明,李明艳.安徽省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J].林业经济, 2016,10期:54.
[2]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茶世界,2016,2期.
[3]吴微,金泽虎.安徽装备制造业融入“一带一路”戰略的思考.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3期.2016年7月.
[4]朱虹.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推动江西茶产业转型升级.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作者简介:方勤汉(1993—)男。籍贯:安徽省池州市。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现就读于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
关键词:一带一路 安徽省 茶叶产业 对外贸易
自古以来,茶叶都是中国与“丝绸之路”上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商品,在对外经济以及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18世纪20年代之前,丝绸是“丝绸之路”上中国出口的第一大商品,这也是“丝绸之路”名称的来源。但18世纪20年代茶叶开始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主导商品,从此以后逐渐取代了丝绸的地位。自古以来,安徽都是茶叶生茶、制造的大省。安徽茶叶在十大名茶中占了三个席位。因此,安徽茶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一带一路”战略给安徽省茶叶产业带来的重大机遇
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能提供更广阔的消费市场。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热爱,这些饮茶国家都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虽然是最早产茶和饮茶的国家以及目前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但是其他许多国家的人民也热衷于饮茶、品茶,部分国家人均茶叶消费量甚至远远超过中国。据世界银行统计,土耳其每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为6.961磅,位于世界各国榜首,是中国每年人均茶叶消费量的5.7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俄罗斯、埃及、波兰、阿联酋、乌克兰等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均高于中国,而这一区域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消费区域,有着巨大的饮茶人口红利。因此,更广阔的茶叶消费市场将为安徽茶叶产业能成功的走出去提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能提供更便捷、快速和安全的出口通道。在古代,由于茶叶体积大比重轻,不仅运输量小,而且速度慢。在现代如果海上运输,无论是通过印度洋去欧洲,还是横渡太平洋去美洲,航行时间都要在一个月以上。现如今,“一带一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对外贸易的时空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尤其对茶叶这种在保鲜上有很强的时令性要求,如果能迅速将新茶送到消费者手中,不仅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茶叶价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一带一路”为安徽茶叶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更便捷、更快速和更安全的出口通道。
二、安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安徽茶叶产业优势分析。
(1)安徽省茶叶品种丰富,茶文化沉淀丰富。安徽省全省多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多云雾,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植被丰富,非常适合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在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中,安徽省形成了辉煌灿烂的茶饮、茶艺、茶道文化。目前,安徽茶区有32个茶树品种,2个特殊单柱,国家级良种有7个,省级良种有17个。所产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占据中国十大名茶三个席位,并与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89个名茶列入了《中国名茶》榜。正是因为安徽省优越的茶树生长环境以及悠久的茶文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高品质的名优茶。
(2)出口额不断上升,实力明显增强。
由表2-1可以看出,安徽茶叶出口额从2008年的0.39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04亿美元,并且每年茶叶出口额都在增加。其中,2010到2014年间增长最为迅速,2008年到2010年受世界经济危影响茶叶出口增量增长不大,但是环比百分比也在大幅增长。另外,在全国茶叶出口额中,安徽茶叶出口额从2008年的5.72%增长到2014年的14.31%,在此7年间占比连续上升,反映出安徽省茶产业出口近几年实力明显增强。
(3)技术人才优势。作为茶叶生产加工的大省,安徽同时也是全国茶业教育力量最强以及拥有技术人才最多的省份之一。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设有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全国享有盛誉。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作为我国最早建立茶叶专业机构,在茶树良种选育与繁育、名优茶开发、茶树栽培研究、茶树病虫害防治、土壤农化与茶叶生化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这为安徽省茶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科技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安徽茶叶产业劣势分析。
(1)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增长缓慢。
上世纪70年代,安徽省茶园总面积达到一百多万亩,占当时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1%。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国内茶叶竞争市场日趋激烈,以及自身对发展茶叶生产不够重视,基础建设投入不大,茶园面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同其他產茶大省比较,茶园开发、更新落后。由表2-2,2004-2006以及2007-2014年茶园免责增长缓慢,虽然2006-2007增长飞速,但所占全国比重却不断下降,从2004年的8.98%下降到2014年的6.45%。同时,茶叶产量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根据表2-3,安徽省茶叶产量占全国产量由2004年的6.68%下降到2014年的5.31%。总而言之,安徽省产茶大省的地位依然动摇。
(2)产业化水平低下。安徽茶叶种植区呈块状聚集地,茶园面积广袤,拥有茶园的农户很多,茶叶种植生产以农户为主,每家每户自己生产,自己加工,既是茶农,又是茶商。由于传统观念以及不完善的制度,茶农的相互合作机制没有建立,不同的茶农采茶时间、制茶方法不尽相同,导致生产出的茶叶不同,影响茶叶质量。另外,茶园种植区分散,茶叶生产很难实现规模化,技术推广比较难,茶叶产业化水平低下,跟其他产茶大省相比优势不大。安徽省茶叶出口企业多为小规模企业,标准化水平较低,技术比较落后,市场上茶叶品牌杂乱、价格低廉,中高档产品寥寥无几,精品茶叶市场不完善,这些都大大限制了茶叶出口的发展。
(3)出口对象与出口种类单一。由表2-4可知,安徽茶叶出口有近一半是销往非洲,仅摩洛哥就占17%,其余大部分出口到日本、俄罗斯、美国和香港地区。但从前面我们知道,埃及、波兰、阿联酋、乌克兰等国对茶的热爱甚至超过中国人的对茶的喜爱,然而却很少出口到这些国家。另外,由表2-5可知,安徽茶叶出口中绿茶占了78%,红茶占了出口量的13%,其余乌龙茶、花茶等只占出口很小的一部分,种类过分单一。而欧盟地区钟爱红茶,当地人民深爱大叶红茶,这与安徽省以绿茶出口相悖。同时欧盟采用高标准的技术壁垒,增加了安徽茶叶进入当地的难度。 三、促使安徽茶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议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由于茶园区域分散,使得茶叶很难规模化生产,缺乏集中管理。为此,有必要将茶农集中起来,形成产茶的专业化合作社,避免茶农生产、分布上的杂乱无章,从而从根本上保证茶叶的产量与质量。同时,提高茶叶机械化生产水平,将茶园机械采摘和机械修建为主的科技推广到实际生产中,降低茶叶采摘和管理成本,从而解决“采茶难”、“管理难”等问题,显著提高茶园效益。安徽现有大大小小7000多家茶企业,数量庞大,而且分散程度较高,很难形成规模经济。政府应该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支持大企业以兼并、参股等方式做强做大,建立产业集群,整合资源集中配置,实现产业集聚优势,以面对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
2.优化茶叶产业结构。安徽省茶叶出口单一,大部分出口的都是绿茶。然而,由于饮食文化习惯的不同,绿茶并不被有些国家或地区所认可,因此加大茶叶新品种的研发力度,提高茶叶技术含量,针对不同消费者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另外,优化茶叶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发展茶叶深加工业。安徽省要积极指导企业开发茶叶精深加工产品,争取形成花茶、红茶初加工,茶饮料、袋泡茶提升档次加工,茶多酚、速溶茶深加工等多种加工形式共存的格局。
3.选择恰当的出口道路交通。安徽省茶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要结合沿线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道路,促进融入的便捷化。加强整合铁路口岸资源,积极推动淮北、亳州、宿州的铁路无水港建设,充分利用“合新欧”班列经济纽带的作用,加强安徽省与中亚、西亚、俄罗斯的经济联系。海上丝绸之路方面,安徽省要加快畅通长江黄金水道,将长江、芜申运河、淮河等河航道构成全省“两干三支”航道网络,打造合肥江淮航运枢纽、蚌埠淮河航运枢纽、芜湖马鞍山区域性航运枢纽以促进内河与海洋运输畅通。
4.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安徽省茶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需要金融服务方面的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将进出口银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在支持长期、具有战略性茶叶项目上提供基础性信贷支持,同丝路基金、亚投行等多边性金融机构对茶叶项目的前期筹备提供融资相结合。发挥商业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资金实力强等特点,为企业提供更加综合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扩大出口信用的覆盖面和保险金额。另外,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茶企业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能够对沿线国家政治态势、政策法规及投资计划更全面、更及时的了解。该平台要依托大数据背景,整合各方面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咨询、案例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可以将其进一步拓展为企业在线交易平台,提供更多的交易机会,降低交易费用。
当前,加快融入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东西方茶文化交流,加强茶叶产业对外发展,逐渐成为各茶叶大省的共识。安徽要把握历史机遇,推动茶叶产业走出去,促进安徽省茶产业耐着整个经济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行怀勇,陈晓明,李明艳.安徽省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J].林业经济, 2016,10期:54.
[2]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茶世界,2016,2期.
[3]吴微,金泽虎.安徽装备制造业融入“一带一路”戰略的思考.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3期.2016年7月.
[4]朱虹.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推动江西茶产业转型升级.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作者简介:方勤汉(1993—)男。籍贯:安徽省池州市。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现就读于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