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可以干到2036年了,服不服?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c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接力棒,按照自己的风格重新装修叶利钦搭建的房子。如今的修宪,只是对房子外形的简单修补,而房间的内部风格,早已不同于叶利钦时期。
  7月2日,俄罗斯选举委员会宣布,已完成俄罗斯宪法修正案全民投票全部计票,结果显示77.92%的选民赞成修宪,21.27%的选民反对。这一投票结果意味着,普京导演的年度修宪大戏正式谢幕。
  尽管此次修宪涉及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但舆论焦点依然是现任总统任期届满后的参选问题。获得民意授权之后,普京可以松口气了,他的政治空间将变得更大,并且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加2024年及2030年的俄联邦总统大选,这也意味着普京干总统最长可以干到2036年。
  但从时间的维度来看,普京和俄罗斯所面对的挑战并未终结。如何走出严重的经济衰退以及如何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都是普京今后亟需解决的现实课题。
  修宪大戏的“中间时刻”
  普京导演的修宪大戏自1月上演以来,已历时半年。
  按照原定计划,俄联邦宪法的全民公投定于今年4月22日举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上述既定安排。面对迅速发展的疫情,普京不得不考虑延迟举行修宪公投。
  疫情的快速蔓延顯然出乎普京的意料,同时也让其看到了潜在的威胁与挑战。据俄非政府调研组织列瓦达分析中心的调查显示,普京4月份的支持率从3月份的63%下降至59%,这是他从政2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
  强人普京不会坐视支持率的持续下降而不顾,按照规定,修宪公投的支持率要达到50%以上才能通过。虽然民间机构调查的总统支持率与修宪公投的支持率没有直接关系,但普京显然从中嗅到了民意的变化。
  为此,当俄罗斯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爬坡的时刻,普京在4月28日突然表示在两周内开始实施分阶段解封措施。
  普京命令各地区政府从5月12日开始,制定出分阶段解封计划,同时要求官员制定新的一揽子紧急措施,以支持经济。
  除了通过解封来缓解疫情带来的民意压力之外,普京显然也意识到公投的时间不能再拖了,因为拖得越久,就越可能出现不想看到的结果。
  而具体放在何时,则又颇费心思。
  具体的决策内幕不得而知,仅从结果来看,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举行的阅兵活动是在6月24日举行的,而公投则被安排在6月25日至7月1日,走到了全年的“中间时刻”。二者在时间上的紧密衔接或许不是巧合,而是体现出普京团队的良苦用心:让阅兵活动爆发出的能量来助力修宪公投。
  总统生涯的“中间时刻”?
  如果普京顺利任职到2036年,那么今年恰逢其“总统生涯”的中间时刻:2000年到2020年,除了4年总理任期之外,普京已经担任16年总统;2020-2036,普京在理论上还有16年的总统生涯。
  因此,今年可能恰是总统生涯的中点。
  但这仅是理论上的推论,该推测的实现依赖于两个条件:
  首先,在2024年本届总统任期届满之后,普京有意愿参加2024年和2030年的两次大选,且在每次大选中都能获胜;其次,在2036年之前,普京的健康状态不出现太大问题,能够有效地掌握政局。
  然而,从现实来看,上述构想可能会面临一些变数。
  首先,普京是否会参加2024年和2030年的两次大选,尚不能确定。
  普京在6月21日接受电视台专访时曾表示,不排除在宪法修正案通过的情况下再次竞选总统。他说:“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宪法中出现竞选可能性的话。看看吧,到时候会清楚的。”如此谨慎的表态,意味着普京掌握着是否参选的主动权。而普京最终是否参选,可能不仅仅取决于普京的个人意愿,还受制于国内情势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其次,自然规律是无法逃避的铁律。普京今年是67岁,到2030年普京就已经77岁了,到了任期届满就会达到83岁高龄。从国际比较来看,耄耋之年活跃在政坛上的政治家不乏先例,如在2014年底以88岁高龄成为突尼斯政局剧变后首位民选总统的埃塞卜西、在2018年以92岁高龄出任马来西亚第7任总理的马哈蒂尔。但考虑到男性平均寿命为67.5岁的具体国情,83岁还是显得有点挑战。
  而且,即便彼时的普京身体尚健并成功当选,但这样的权力安排似乎又落入了苏联“终身制”的老路。
  今年1月18日,普京在圣彼得堡与二战老兵座谈时再次表示。不会走苏联终身制的老路。普京认为终身制没有提供最高权力转换的必由之路,这是苏联国家落后、体制僵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普京是否会参选2024年和2030年的两次大选,目前来看尚充满不确定性。
  百年转型的“中间时刻”?
  普京在2000年上台之初曾喊出豪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如果普京任职到2036年,那么普京掌控俄罗斯的时间就达到了36年。如果从20世纪90年代初算起,2036年正好接近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百年转型的中点(2040年)。到那时,再总结普京的遗产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或许更为合适。
  为什么要以百年的时间来衡量政治转型呢?
  包刚升老师在《大国转型的难题:从历史看未来》一文中曾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受制于自主性文明、国家复杂性、地缘性竞争,大国转型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由这个命题可以做出一个推论,正是由于挑战巨大,所以大国的转型之路可能更为漫长。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宣告议会主权、法治等现代政治文明要素确立的时候,其邻国法国尚处于宣称“朕即国家”的绝对君主的统治之下,对当时的法国而言,君主立宪不过是隔壁“小商贩国家”的“歪理邪说”;
  1789年,法国大革命彻底地推翻了绝对君主制,现代政治的理念越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兰西扎下根,而彼时的德国常处于若干分散的邦国状态;
  1871年,德国实现了统一,但无论是当时西方(主要是英国)还是德国的知识精英都认定,德国不可能变成英国和法国那样的西方式的国家,因为德国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理念难以相容。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悲惨教训之后,德国最终接纳现代政治的基本理念与原则,以1990年的两德统一为标志,而此时,俄罗斯的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
  以上述的历史坐标作参照来推测,俄罗斯的转型之路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
  转型之初的俄罗斯曾天真地以为,只要制定了符合现代政治理念的宪法并实行市场经济,就可以很快地融入西方。
  然而现实的复杂性很快就将这一单纯的幻想击碎。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接力棒,按照自己的风格重新装修叶利钦搭建的房子。如今的修宪,只是对房子外形的简单修补,而房间的内部风格,早已不同于叶利钦时期。
  无论如何,俄罗斯的转型之路已经深深刻上普京的痕迹,至于普京最终会将俄罗斯带向何方,还需要时间来观察。
其他文献
潮起潮平萬象虚,千年守望一如初。  此猫原是前朝物,只待归船不待鱼。
期刊
体态形如碧玉簪,钻穿大海向蓝天。  玉峰朵朵依潮水,碧海绵绵谐自然。  變幻浪花敲耳响,惊呼石窟灌风旋。  朋侪共约攀婷岛,正合龙湾驾大船。  注:1“海上桂林”,越南下龙湾风光所在地,山水如我国桂林风光。2.龙湾,越南下龙湾。
期刊
周学建是一位卓立于浠水诗坛的中年作者。十多年来,他孜孜砣砣,笔耕不辍,写下了不少文质兼美的诗作词章。这些作品,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感事咏物,抑或抒怀寄慨,都呈现出用语古雅别致、诗境高远清旷、意蕴深刻隽永的特点。尤其是以典人诗之作,更是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高山大川,崔嵬峻拔,雄浑壮美;奇峰异壑,险绝深邃,秀丽静谧,历来都是诗人描写吟咏的题材。对这类题材,作者如果没有独具慧眼的观察力,反常合道的表
期刊
八十离家海外飘,凭阑东望思迢迢。  平生事业唯青简,一世初心付白毛。  異国乱云难渡鸟,故园风景可兴潮。  苍天若许匹夫梦,文债偿清酒一瓢。
期刊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如何把国家安全教育深入校园、让学生明白守法意义,成了摆在香港教育界面前的一大挑战。  “香港教育高峰论坛”近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论坛以“香港国安法与《国歌条例》在学校教育中的落实”为主题,探討了香港国安法、《国歌条例》教育的意义、方式、课程设置、政府指引和协助等问题。特首林郑月娥在致辞时称,本届政府投入教育的新资源已超过130亿港元,希望一起为提升香港教育质量而努力,不过去
期刊
舷边隔离望冬宫,美景皆收浪几重。  十月炮声传马列,五洲号角唤工农。  國家解体山河碎,制度更张日月匆。  历数兴衰当可鉴,西风过后看东风。
期刊
是處名湾入酒诗,狂澜水斗白沙堤。  日从彼岸凌波起,人被无边大海迷。  随处白鸥飞远近,有逢快艇绕东西。  千回百转风波急,海阔龙腾布阵奇。
期刊
管弦齐奏起雷霆,名曲华章天籁声。  大海浪涛人动魄,田园春雨草含情。  才聞溪水欢歌去,又入丛林翠鸟鸣。  音乐相通无国界,东方远客醉金厅。
期刊
“阿谁独坐芳园里”,首句交待人物、地点。“阿谁”是谁?“芳园”是哪里?阿谁可以是你我他,也可以是任何人。芳园,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称。阿谁在芳园到底要干什么?请往下看:“爱此光阴不欲还”,原来他“爱此光阴”,更“不欲还”。那么是什么光阴让阿谁乐不思蜀呢?请接着往下看:  “鸽哨凌霄云澹澹,新枝卓尔意闲闲。望中天地生毫末,心底鲜妍更远山。”中二联从阿谁的听觉与视觉角度写了他在芳园的所见所感。有天上
期刊
通常贫民窟的定义是,恶劣的住房条件,不卫生的环境,犯罪率高和吸毒盛行的穷人避难所。  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都出现了贫民窟现象。这些贫民窟大多位于城市周边,有的甚至与闹市区仅一墙之隔。贫民窟,似乎成为不少国家发展过程中逃不掉的“诅咒”。比如巴西和阿根廷。  贫民窟是怎样形成的?专家认为,大量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而城市又无法接纳这么多人口的涌入,是贫民窟形成的主要原因。  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