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正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语文教师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要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够从小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快速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鉴于此,本文就将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习惯;低年级;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4-077
古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说法,也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说法。这都说明了细节的重要性。将细节比作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知道,若是小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可能会因此造成巨大的影响,会逐渐落后于人。故而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明确课堂规章制度,是确保班集体正常实施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开端。所以教师在教导小学低年级学生时,要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同时也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比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学生端坐在课桌前,要放置好自己的语文课本和学习工具,如作业本,铅笔、橡皮檫等,而后要让学生在写字的时候正确握笔,保持正确的姿态进行写字。在学习时,学生如有疑问,在提问之前要举手示意,只有通过了教师的许可之后,学生才能够发言。而且,教师在设置指令之后,学生应该马上完成指令,如将课本翻到第几页等等。只有让学生具备了规则意识后,在听到上课铃响起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要做事情时知道请示教师,这样教师才可以高效实施语文教学。
二、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根据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学生大多都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学生第一反应是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而不是自己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所以教师就要加强对工具书的宣传,要让学生知道工具书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遇到生字生词时,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比如在学生遇到生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查生词的含义和用法,在学生遇到生字时,也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笔画偏旁查出生字的正确读音。又比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查询《唐代诗鉴赏辞典》,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大大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也不会太强。
三、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能够锻炼学生的普通话,还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变化。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学生才可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才能显著提高。
以部编人教版为例,教师在讲述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就可以让学生字正腔圆的朗读文章,一来可以锻炼提升学生的汉语口语能力,二来也能够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学生在朗讀不同段落时,运用了不同的情感和语调,那么学生就能因此得知在这一自然段落中,文章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学生若是不通过朗读,在学习中就很容易走神,进而降低教学和学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动笔墨读书的良好习惯
“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就体现了做笔记的重要性。目前为止,人们已知的能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天才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在记忆一件事情或是某个知识点的时候,都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做笔记。即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标注重点,学会做批注。比如教师在讲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静夜思》这一首诗时,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时要学会标注拼音,在遇到不能理解的词汇和诗句时,要学会写上诗句所表达的含义和主旨思想。同样,学生在做练习题的时候,也要学会在题目上勾画出关键信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确知道题目的要求,才能利用笔记进行高效复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没成型,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故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遵守科技纪律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学习工具的好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以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好习惯。最后教师还要教授学生学习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动笔标注,学会做笔记,学会整理。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也能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陆卫.培养良好习惯,铺设成长阶梯——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学苑教育,2016(06):30.
[2]王燕.多措并举,让好习惯成自然——浅析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课外语文,2015(06):4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习惯;低年级;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4-077
古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说法,也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说法。这都说明了细节的重要性。将细节比作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知道,若是小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可能会因此造成巨大的影响,会逐渐落后于人。故而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明确课堂规章制度,是确保班集体正常实施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开端。所以教师在教导小学低年级学生时,要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同时也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比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学生端坐在课桌前,要放置好自己的语文课本和学习工具,如作业本,铅笔、橡皮檫等,而后要让学生在写字的时候正确握笔,保持正确的姿态进行写字。在学习时,学生如有疑问,在提问之前要举手示意,只有通过了教师的许可之后,学生才能够发言。而且,教师在设置指令之后,学生应该马上完成指令,如将课本翻到第几页等等。只有让学生具备了规则意识后,在听到上课铃响起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要做事情时知道请示教师,这样教师才可以高效实施语文教学。
二、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根据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学生大多都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学生第一反应是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而不是自己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所以教师就要加强对工具书的宣传,要让学生知道工具书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遇到生字生词时,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比如在学生遇到生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查生词的含义和用法,在学生遇到生字时,也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笔画偏旁查出生字的正确读音。又比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查询《唐代诗鉴赏辞典》,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大大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也不会太强。
三、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能够锻炼学生的普通话,还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变化。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学生才可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才能显著提高。
以部编人教版为例,教师在讲述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就可以让学生字正腔圆的朗读文章,一来可以锻炼提升学生的汉语口语能力,二来也能够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学生在朗讀不同段落时,运用了不同的情感和语调,那么学生就能因此得知在这一自然段落中,文章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学生若是不通过朗读,在学习中就很容易走神,进而降低教学和学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动笔墨读书的良好习惯
“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就体现了做笔记的重要性。目前为止,人们已知的能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天才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在记忆一件事情或是某个知识点的时候,都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做笔记。即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标注重点,学会做批注。比如教师在讲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静夜思》这一首诗时,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时要学会标注拼音,在遇到不能理解的词汇和诗句时,要学会写上诗句所表达的含义和主旨思想。同样,学生在做练习题的时候,也要学会在题目上勾画出关键信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确知道题目的要求,才能利用笔记进行高效复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没成型,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故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遵守科技纪律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学习工具的好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以培养学生勤于朗读的好习惯。最后教师还要教授学生学习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动笔标注,学会做笔记,学会整理。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也能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陆卫.培养良好习惯,铺设成长阶梯——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学苑教育,2016(06):30.
[2]王燕.多措并举,让好习惯成自然——浅析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课外语文,2015(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