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工科的石油工程专业改造升级路径研究与实践

来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4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在充分分析油气行业产业升级对石油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聚焦新时代石油工程师的核心素养,构建了“五新”人才培养体系:即构建新知识结构、探寻新成长路径、实施新教学方法、提升新工程素养、完善新协同机制,形成了传统特色行业工科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为我国石油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通过同源词比较,认为侗台语清鼻音声母(m)除了来自原始侗台语清鼻音*(m)的留存外,还可能来源于原始侗台语的清鼻音*(η)w和*(η).*(η)w和*(η)在侗台语中发生了非线性音变.这两个来源可以解释侗台语部分语言的清鼻音(m)与一些亲属语言的khw、kw、kh相对应的现象.
本文基于庄垣内正弘回鹘文文献《长阿含经》中的梵语借词为研究对象,逐一列举梵语借词.通过梵语与回鹘语译音之间的对比,分析和归纳梵语与回鹘语的语音对音规律.
随着工程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工程的复杂性以及工程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未来工程伦理问题将成为工程实践主体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为此,开展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将成为培养未来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依次分析了未来工程伦理问题及其特征和未来工程伦理范畴及侧重,然后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目标及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问题,接着分别从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四个方面详细讨论了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的具体内容,以期为各类高校在培养
新工科建设更强调学生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综合素养的形成性培养.为践行“专业基础知识、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科研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本文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方向相关课程为例,探索了学生综合素养导向的研究型教学与实践模式,通过主动性知识挖掘、系统化综合实践和精准化教学实施等具体教学与实践改革措施,强化了学生知识、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形成性培养,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破解“卡脖子”困局,要重视新工科工程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及成效,显示其已形成对标一流工程教育理念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优势学科和大平台设置交叉学科专业、依靠国际化办学团队保证一流教育教学质量、导师制与个性化教育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等特色.实践启示是:新工科工程科学创新人才培养需吸收先进工程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多模块交叉学科课程与实践体系,用国际化视野及举措汇聚优质资源.
新经济形势的发展既给予仪器类专业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其专业布局和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本文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仪器类专业内涵建设为突破口,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抓住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日益深化的发展机遇,着眼于未来国际前沿科技和制高点的竞争,形成基于新内涵的仪器类专业布局,以哈工大为试点,建成集“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为一体的本硕博一体化的知识体系,推动仪器学科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生命科学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适应新经济体系需求变化的仪器类专业,使仪器类专业布局更加合理,人才培养与前沿科
为破解轨道交通新技术新知识迭代加快、铁路大系统工程跨学科交叉融合加剧给人才培养带来的难题,遵循系统思维,从系统要素、要素间相互作用、系统环境条件三个维度,结合系统思维整体性、结构性、协同性、开放性等特性,归纳出“共生协同、转化传递、合力赋能”育人理念和方法,形成服务交通强国需求的轨道交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达成了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人才培养、课程和教材建设及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对推动我国高校工程教育专业的改革、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最新变化,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动因,对工程教育专业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提出了建议.
设计思维意识是工科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工程素养.在分析设计思维内涵、特征和教育应用途径的基础上,构建了设计思维导向的虚实结合工程实践教学模式,以“安全驾驶”主题工程实践课程为例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应用效果,并给出了教学建议.该研究对设计思维融入工程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性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变革与发展,是各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回顾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对剖析当下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有着重要的启示.面对高等工程教育在师资、平台、体系等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西安交通大学以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实验平台为依托,以培养“品行、知识、能力和思维”四位一体的工程领导人才为目标,通过创办前沿性、颠覆性的未来学科专业,推动现有专业交叉融合,实现传统专业内涵升级,推进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为新时代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