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之前该不该有质疑?孩子带着教师精心提炼的问题披文入境是否更利于培养他们深度思索的阅读习惯?引导式的质疑该出现在读前还是读后?一连串的问题在脑中冲撞,我陷入了思考。
所谓问题,就是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差异。如果是这样的话,不管是学前,还是学中都是可以的。其实,问题是绝对的,解决了一个问题,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人大概就是在问题和求解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带着问题读”其实就是“质疑”和“阅读”的关系问题。无论是读前、读中还是读后,“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带着问题读”是理解文本的金钥匙
曾观看过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倔强的小红军》一课的视频。学生读课文之前,于老师只提了一个问题:“小红军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读后,针对这一个问题读、思、议,思维活跃、解读多元,从背景到写法,从陈赓到万里长征,被学生谈了个透。谈得越透,学生对小红军的理解得越深刻。整节课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大脑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不断地动脑筋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课堂上便有了言简意赅的结论、娓娓道来的独特见解,当然,也有错误的认识。这里问题不仅没有框住学生的思维,反而激发了他们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的热情。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教师如果抓住“神奇”问:“为什么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到了青海高原后就变得神奇了呢?”学生就会从柳树的粗壮、坚硬、深绿,具有顽强的精神等方面回答。
可见,一个好的问题,是学生理解文本、开启文本之门的金钥匙。但并非所有的读前质疑都是有价值的。很多老师老想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设计出一大堆挤牙膏式的问题,结果学生既将文本读得支离破碎又读得兴趣索然。
要让“带着问题读”真正成为刺激源,成为“四两拨千斤”的那股力,从而让学生掌握阅读的金钥匙,我们就必须精炼问题,使问题的含金量更高些:
1.盯住“眼睛”问题目,瞭望全文。
2.摄取“灵魂”问中心,突出主题。
3.拎起“骨架”问思路,训练思维。
二、“读中产生疑问”是文本升值的加速器
读中产生问题,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更体现主动性。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孔老夫子的教学很多时候就是学生提问质疑。孔子特别欣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文子。新课程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还教学以本来面目。学,学生之想学;教,学生之想教。因为“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言文学的教育,讲究一个“悟”字,从“疑”的角度去“悟”,不失为好方法。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读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作者在这里仅仅是在写柳树吗?”这说明学生在读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学生在触摸文本的时候能感知它、想象它,然后才产生问题,从而促进阅读,与文本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沟通。这样,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活了起来、跳跃起来,与学生产生视界的融合。这样的阅读充满智慧的探险、生命的成长。于是,有了下面的回答:
生:我认为作者不仅仅是在写高原上的那株柳树,而是在借物喻人,通过写高原上的那株柳赞美那些经历过生命挫折而顽强地活下来的人。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人呢?
生:我想到了海伦·凯勒。她在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坚强地活了下来,最终成为著名作家。
生:我想到了张海迪。她下肢瘫痪,仍能坦然面对生活。
……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不仅是解读文本,更是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包括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增加知识积累的过程。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不断生成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阅读自信。
不过,在教学尝试中,我们也常苦恼地发现:学生提问,一般都抓不住主题,往往喜欢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造成教学过程拉长、松散驳杂。一节课下来,什么章法都没了。老师的“预设”成了“虚设”。每每此时,老师们便会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感,有的干脆放弃学生质疑,由自己一问到底。
在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必须树起“过程价值观”:黑暗中摸索比等待火炬引路更可贵;摸着石头过河比被别人牵着过河更可贵;问自己所疑比鹦鹉学舌更可贵;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可贵;过程比结论更可贵。
当然,在放手让学生质疑的同时,老师也应该教给学生怎样进行有价值的质疑:诊断疑难问困惑,突破难点;找准口子问文眼,提高速度;抓住词语问语意,培养语感;注意“陷阱”问“不疑”,挖掘深度;放眼课外问内涵,迁移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主动的、生动的、活泼的发展,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条件,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其创造才能,使文本在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过程中不断“升值”。不管是在读中提问题还是带着问题读,我们老师最终的目的要培养学生喜爱阅读、教会他们如何读书的方法。我经常鼓励我们班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敢于提问题,然后带着自己提的问题再读书,再在读中尝试着解决问题,体会自己解决困难后的快乐。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就在全班提出来,让同学或老师帮助你,从中体会团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一种团队的精神。
三、“合上书本再问”是文本的无限、语文的真谛!
有人说:“语文”是“教参的语文”、“教师的语文”。这句话将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剖析得淋漓尽致。带领学生学一篇课文是为了什么?语文学习中,如何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新需求?如何让学生从广泛的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启迪?如何让学生从已解答的疑问中衍生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问?
从中西方阅读能力评价的角度来讲,中国教育是用通篇的问题来考验学生的阅读水平,而西方的评价手段则是让孩子用自己的问题及有效解答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所以,在“指挥棒”之下,中国的孩子为了证明自己读懂了,就告诉老师没有什么问题是自己不会的了。可美国的孩子为了显示自己真的读懂了,却千方百计的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加以佐证。
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我们的教育不如西方,而是我们在教学观念上陷入了误区。我们常常过于正式地把所有学问当成皆可解答的学问来教,却忽略了“知识的无限即是叩问的无限”这一终极原则。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通过语文课堂,通过文本让孩子领悟文本的无限性、知识的无穷性。只要我们给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给他们一个无限延伸的课堂,他们就会在自己的头脑中迸射出渴求的火花,在阅读之后延伸出更多有独特创造性的问题。
所谓“始于迷茫臻于更高层次的迷茫”,合上书本不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答案而没有新问题离开,更不是为了让学生解决心中的全部问题离开。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新的问题走,这才是语文教学的使命所在!只有在这种时候,文本与学生才脱离了语文书,脱离了语文教师,脱离了语文课堂,得到了真正的升华。
所谓问题,就是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差异。如果是这样的话,不管是学前,还是学中都是可以的。其实,问题是绝对的,解决了一个问题,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人大概就是在问题和求解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带着问题读”其实就是“质疑”和“阅读”的关系问题。无论是读前、读中还是读后,“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带着问题读”是理解文本的金钥匙
曾观看过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倔强的小红军》一课的视频。学生读课文之前,于老师只提了一个问题:“小红军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读后,针对这一个问题读、思、议,思维活跃、解读多元,从背景到写法,从陈赓到万里长征,被学生谈了个透。谈得越透,学生对小红军的理解得越深刻。整节课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大脑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不断地动脑筋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课堂上便有了言简意赅的结论、娓娓道来的独特见解,当然,也有错误的认识。这里问题不仅没有框住学生的思维,反而激发了他们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的热情。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教师如果抓住“神奇”问:“为什么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到了青海高原后就变得神奇了呢?”学生就会从柳树的粗壮、坚硬、深绿,具有顽强的精神等方面回答。
可见,一个好的问题,是学生理解文本、开启文本之门的金钥匙。但并非所有的读前质疑都是有价值的。很多老师老想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设计出一大堆挤牙膏式的问题,结果学生既将文本读得支离破碎又读得兴趣索然。
要让“带着问题读”真正成为刺激源,成为“四两拨千斤”的那股力,从而让学生掌握阅读的金钥匙,我们就必须精炼问题,使问题的含金量更高些:
1.盯住“眼睛”问题目,瞭望全文。
2.摄取“灵魂”问中心,突出主题。
3.拎起“骨架”问思路,训练思维。
二、“读中产生疑问”是文本升值的加速器
读中产生问题,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更体现主动性。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孔老夫子的教学很多时候就是学生提问质疑。孔子特别欣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文子。新课程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还教学以本来面目。学,学生之想学;教,学生之想教。因为“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言文学的教育,讲究一个“悟”字,从“疑”的角度去“悟”,不失为好方法。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读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作者在这里仅仅是在写柳树吗?”这说明学生在读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学生在触摸文本的时候能感知它、想象它,然后才产生问题,从而促进阅读,与文本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沟通。这样,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活了起来、跳跃起来,与学生产生视界的融合。这样的阅读充满智慧的探险、生命的成长。于是,有了下面的回答:
生:我认为作者不仅仅是在写高原上的那株柳树,而是在借物喻人,通过写高原上的那株柳赞美那些经历过生命挫折而顽强地活下来的人。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人呢?
生:我想到了海伦·凯勒。她在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坚强地活了下来,最终成为著名作家。
生:我想到了张海迪。她下肢瘫痪,仍能坦然面对生活。
……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不仅是解读文本,更是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包括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增加知识积累的过程。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不断生成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阅读自信。
不过,在教学尝试中,我们也常苦恼地发现:学生提问,一般都抓不住主题,往往喜欢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造成教学过程拉长、松散驳杂。一节课下来,什么章法都没了。老师的“预设”成了“虚设”。每每此时,老师们便会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感,有的干脆放弃学生质疑,由自己一问到底。
在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必须树起“过程价值观”:黑暗中摸索比等待火炬引路更可贵;摸着石头过河比被别人牵着过河更可贵;问自己所疑比鹦鹉学舌更可贵;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可贵;过程比结论更可贵。
当然,在放手让学生质疑的同时,老师也应该教给学生怎样进行有价值的质疑:诊断疑难问困惑,突破难点;找准口子问文眼,提高速度;抓住词语问语意,培养语感;注意“陷阱”问“不疑”,挖掘深度;放眼课外问内涵,迁移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主动的、生动的、活泼的发展,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条件,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其创造才能,使文本在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过程中不断“升值”。不管是在读中提问题还是带着问题读,我们老师最终的目的要培养学生喜爱阅读、教会他们如何读书的方法。我经常鼓励我们班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敢于提问题,然后带着自己提的问题再读书,再在读中尝试着解决问题,体会自己解决困难后的快乐。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就在全班提出来,让同学或老师帮助你,从中体会团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一种团队的精神。
三、“合上书本再问”是文本的无限、语文的真谛!
有人说:“语文”是“教参的语文”、“教师的语文”。这句话将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剖析得淋漓尽致。带领学生学一篇课文是为了什么?语文学习中,如何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新需求?如何让学生从广泛的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启迪?如何让学生从已解答的疑问中衍生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问?
从中西方阅读能力评价的角度来讲,中国教育是用通篇的问题来考验学生的阅读水平,而西方的评价手段则是让孩子用自己的问题及有效解答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所以,在“指挥棒”之下,中国的孩子为了证明自己读懂了,就告诉老师没有什么问题是自己不会的了。可美国的孩子为了显示自己真的读懂了,却千方百计的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加以佐证。
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我们的教育不如西方,而是我们在教学观念上陷入了误区。我们常常过于正式地把所有学问当成皆可解答的学问来教,却忽略了“知识的无限即是叩问的无限”这一终极原则。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通过语文课堂,通过文本让孩子领悟文本的无限性、知识的无穷性。只要我们给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给他们一个无限延伸的课堂,他们就会在自己的头脑中迸射出渴求的火花,在阅读之后延伸出更多有独特创造性的问题。
所谓“始于迷茫臻于更高层次的迷茫”,合上书本不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答案而没有新问题离开,更不是为了让学生解决心中的全部问题离开。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新的问题走,这才是语文教学的使命所在!只有在这种时候,文本与学生才脱离了语文书,脱离了语文教师,脱离了语文课堂,得到了真正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