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特点和个性差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基本理念是现代多元智力观。实施“因材施教”必须正确对待“学困生”,并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因材施教 多元智力论 学困生 学习能力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教育工作能否切实解决“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特点和个性差异”这一问题是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开展对“学困生”培养的研究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
  一、因材施教与多元智力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他还谈到学生由于受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差很大,但在一些中小学校,一些教師不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对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显然超出许多儿童的实际水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把我国尽早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按照现代教育智力观研究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努力挖掘他们走向成功的潜能与特点,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
  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种细胞因子联合刺激下,逆转录病毒载体对K562细胞的基因转移效率。方法:以PA317-GCGPXSN细胞制备病毒上清,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后,取经过SCF、IL-3、IL-6预培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高亲和性的酪氨酸激酶-A受体(TrkA)在糖尿病足创面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糖尿病足创面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正常人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标本作为正常
[摘要] 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受到环境变化、自学意识不足、知识基础薄弱、教师素质不够等影响,高职生在学习与接受文学理论的学科知识时,更容易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所处的时代,采取相应的措施,力求提出改进文学理论教学现状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全球化 主体意识 人生境界 心理健康    《文学理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本身的抽象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学生理解的困难。高职
[摘要] 我们的基础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的人才流失现象,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应试教育、功利目的以及美育德育之间存在脱节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分别提出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基础教学 美育 德育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价值取向也变得复杂多样,这種社会现象也必然对
本文结合近年来国际田联竞赛规则中对抢跑规则的一系列的改动,分析所作的这些变动的因素,通过深入思考规则变动的内在规律,建立符合竞技体育和谐发展的体育法规辩证思维。
[摘要] 美国哈佛大学通才教育的唯一宗旨,就是要培养“有教养的人”。这个“有教养的人”与我们素质教育的目标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契合。学生管理工作中要突出一个“爱”字,一切由“爱”出发,管理者和学生就易于沟通,易于就某些看法和事情达成共识,易于管理,易于教化。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关键词] 学生工作 爱心 尊重    大学生是未来我国迎接世界科技挑战的主要力量,他们肩负着
[摘要] 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中双语教学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了当前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当前双语教学的模式和实践方式。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在进入21 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科技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使得我国迫切需要大批能进行国际交往的,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科技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采取双语教学。但是,就当前双语教学的发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