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自信是社会发展转型时期的重要时代产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与内涵,同时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性条件。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其管理思想也可以被作为关键资源运用至日常管理工作当中。高校的行政管理事务也可以融入传统文化,保持学校工作的稳定开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高校行政管理
引言
自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以来,其内涵价值也逐渐地被人们所认知。同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优越性与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并建立在文化现代化的基础之上。但一直以来,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过于注重制度建设,忽视了文化的具体作用,这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内容。
1.文化自信视域
坚定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需要寻找教育与管理的新方法,在新的文化视域下探讨发展的新模式。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作用,并且在多个场合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也明确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理念。我们可以将文化自信看做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希望,旨在通过继承和创新来推动文化的不断发展,在实践中践行文化。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目标下,我们也需要在各项工作当中凸显传统文化的地位,提升文化感染力,利用文化的作用解决日常工作的实际问题。
2.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服务理念与管理目标模糊
高等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下让学校的行政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在管理效率上有所保障。但是在实际的管理服务环节,还存在着理念与目标的不明确问题。按照相关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应该始终围绕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尤其是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然而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理念过于传统,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使得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出现问题,责任分工不明确的前提下无疑会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开展。
2.2 制度建设问题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开展行政工作的基础性条件,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在体系建设上存在明显问题,过分注重制度管理的实施,管理制度众多,也使得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无法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过于注重形式的问题也普遍存在,日常管理制度文化无法与工作形成有效衔接,影响到行政工作的效率,也影响了高校整体工作的绩效[1]。
2.3 人员能力与素养培养
行政管理工作的效果与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态度密切相关。行政工作本身内容繁多,尤其是重復性内容所占比例较大,无法对工作进行量化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处于被动的服务状态之下。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逐渐进入行政管理岗位,但是在人员能力与素养培养方面缺乏持续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工作效率降低也影响了高校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3.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当中
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应该深入融合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的力量来激发人员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现代化引导转变,其过程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
3.1 服务理念的转变
我们面对快速发展的教育行业,也应该明确高校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开展各项工作,将和谐的思想注入行政事业管理之内,提供高效率管理服务的同时推动高校事业的稳定发展。具体来看,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大事、小事,都以满足师生的需求为基础目标,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时也优先考虑人员需求与人员满意度,才能从根本上完善过程管理体系建设。
3.2 文化制度建设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应克服现阶段的制度建设问题,打造文化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因地制宜地融入文化因素。人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应该从制度方面思考如何打造优越的服务质量,全面考量组织文化建设工作。例如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和谐发展”的理念,可以和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爱国、敬业”等内容相联系,逐渐地形成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与思维模式,提升行政管理人员对于学校工作的有效性。另外,高校可以在文化建设活动当中,通过各种类型的问题活动,宣传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运用至工作当中,在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内化服务意识与工作意识,在文化制度的辅助下减少各类问题的出现[3]。
3.3 人员能力与素养的培训工作
为了全面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与职业素养,就需要在完善服务制度与服务意识的前提下建立人员培训制度。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的作用被进一步强调,知识更新速度也开始加快,新技术、新知识的出现也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人员本身来说,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地接受新事物,在岗位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传统文化中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作为日常工作的座右铭。高校本身也需要注意人员的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以理论培训联合实践工作的方式打造新时期的人员管理手段,重点提升服务效能。
4.结语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为了构建和完善高水平的现代高校模式而进行的发展规划,同时也是联系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主要载体。文化自信视域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也会明确新的发展目标,充分按照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地融入文化因素,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的前提下,发挥文化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在保障高校行政工作水平的同时促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卿.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为例[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8-70.
[2] 衣玉梅.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选择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2):59-60.
[3] 李光明,孟媛,吕瑶,等.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可融性研究——以文化自信为背景[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7,11(1):24-28.
作者简介:闫慧宁(1991.03-),女,汉,山西人,毕业于Cardiff Met University,Business School.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高校行政管理
引言
自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以来,其内涵价值也逐渐地被人们所认知。同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优越性与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并建立在文化现代化的基础之上。但一直以来,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过于注重制度建设,忽视了文化的具体作用,这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内容。
1.文化自信视域
坚定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需要寻找教育与管理的新方法,在新的文化视域下探讨发展的新模式。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作用,并且在多个场合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也明确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理念。我们可以将文化自信看做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希望,旨在通过继承和创新来推动文化的不断发展,在实践中践行文化。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目标下,我们也需要在各项工作当中凸显传统文化的地位,提升文化感染力,利用文化的作用解决日常工作的实际问题。
2.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服务理念与管理目标模糊
高等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下让学校的行政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在管理效率上有所保障。但是在实际的管理服务环节,还存在着理念与目标的不明确问题。按照相关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应该始终围绕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尤其是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然而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理念过于传统,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使得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出现问题,责任分工不明确的前提下无疑会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开展。
2.2 制度建设问题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开展行政工作的基础性条件,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在体系建设上存在明显问题,过分注重制度管理的实施,管理制度众多,也使得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无法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过于注重形式的问题也普遍存在,日常管理制度文化无法与工作形成有效衔接,影响到行政工作的效率,也影响了高校整体工作的绩效[1]。
2.3 人员能力与素养培养
行政管理工作的效果与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态度密切相关。行政工作本身内容繁多,尤其是重復性内容所占比例较大,无法对工作进行量化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处于被动的服务状态之下。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逐渐进入行政管理岗位,但是在人员能力与素养培养方面缺乏持续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工作效率降低也影响了高校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3.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当中
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应该深入融合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的力量来激发人员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现代化引导转变,其过程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
3.1 服务理念的转变
我们面对快速发展的教育行业,也应该明确高校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开展各项工作,将和谐的思想注入行政事业管理之内,提供高效率管理服务的同时推动高校事业的稳定发展。具体来看,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大事、小事,都以满足师生的需求为基础目标,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时也优先考虑人员需求与人员满意度,才能从根本上完善过程管理体系建设。
3.2 文化制度建设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应克服现阶段的制度建设问题,打造文化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因地制宜地融入文化因素。人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应该从制度方面思考如何打造优越的服务质量,全面考量组织文化建设工作。例如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和谐发展”的理念,可以和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爱国、敬业”等内容相联系,逐渐地形成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与思维模式,提升行政管理人员对于学校工作的有效性。另外,高校可以在文化建设活动当中,通过各种类型的问题活动,宣传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运用至工作当中,在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内化服务意识与工作意识,在文化制度的辅助下减少各类问题的出现[3]。
3.3 人员能力与素养的培训工作
为了全面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与职业素养,就需要在完善服务制度与服务意识的前提下建立人员培训制度。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的作用被进一步强调,知识更新速度也开始加快,新技术、新知识的出现也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人员本身来说,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地接受新事物,在岗位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传统文化中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作为日常工作的座右铭。高校本身也需要注意人员的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以理论培训联合实践工作的方式打造新时期的人员管理手段,重点提升服务效能。
4.结语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为了构建和完善高水平的现代高校模式而进行的发展规划,同时也是联系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主要载体。文化自信视域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也会明确新的发展目标,充分按照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地融入文化因素,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的前提下,发挥文化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在保障高校行政工作水平的同时促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卿.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为例[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8-70.
[2] 衣玉梅.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选择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2):59-60.
[3] 李光明,孟媛,吕瑶,等.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可融性研究——以文化自信为背景[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7,11(1):24-28.
作者简介:闫慧宁(1991.03-),女,汉,山西人,毕业于Cardiff Met University,Business School.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