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招生难”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i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生难”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造成“招生难”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深远,导致社会认同度低;招生制度不公平,教育体系不完善;社会生源总量不足;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高职院校自身质量欠佳;就业不理想等。应对“招生难”问题主要是靠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建设,构建职教普教有机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以及社会各界呵护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部在1999年初颁布《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12年[1],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9675人,其中高职(专科)学校5858人。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高等教育大发展,为高等职业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招生计划难以完成。目前已有少部分高职院校因为难以招到学生而陷于举步维艰的境地,生源危机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三是通过中等专业教育毕业考试招收的中专、技校生。生源这么多,为什么还出现“招生难”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招生难”的原因
  (一)传统的学历情结根深蒂固,加之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导致社会认同度低
  长期以来我国只有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才是真正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念根深蒂固,进名校读本科,“学而优则仕”。相比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社会尚未形成对高职的认同,多数考生和家长不了解高职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更不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认为上“高职”不算上“大学”。马晓峰在《高职院校招生难的理性思考》一文中写道:“75%的家长为孩子制定的目标是考“一本”院校,定位于高职高专的仅为1%。他们宁可选择学费较高的三本,也不肯选择高职院校”。这些数据很好地反映了当前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心里。
  (二)招生制度不公平,教育体系不完善
  1高等职业教育地位低,学生填报率低
  从现有的招生体制看,学校划分等级,按批次进行招生,高职招生放在本科院校之后,这更加剧了高职“招生难”。高分学生招过后招低分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的考生便有一种低人一等、抬不起头之感,这种现象从开始就有。1999年是我国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起始年,国家下达的高职招生计划达到22万,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了高职生,然而全国各地普遍遇到了“招生难”。河南省几所职业技术院校的报到率在50%~81%之间,吉林省为79%,陕西职业技术院校的首次报到率仅为55%~75%。后经过多次补招,仍有不少学校未能完成招生任务。以至于当时的教育部长陈至立在《教育部200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不得不提到:“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报到率偏低。”由此可见,地位低微的高职院校一开始就注定了招生难。后来尽管教育部门出台了一揽子政策给予支持,但实效不大。以山东省高职招生为例,2011年高考高职最低录取分数线降到180分,全省有4万多个招生计划没完成;2012年高职高专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结束,5.6万个招生计划,投出的档案不足3000份,5万多个招生计划指标没人填报。
  2教育体系不完善,毕业生上升通道不畅
  尽管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成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职教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与普通高等教育衔接沟通的渠道也不畅通。目前,优秀高职生通过“专升本”到普通本科院校继续深造的机会虽然存在,但其升本的数量很少,对大多数高职生来说专科层次的高职为“终极学历教育”,这也是影响考生报考高职积极性的客观因素。
  (三)社会生源总量不足,填报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相对减少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学龄人口逐年减少,减少了在校生源。1971年我国首次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95年前后我国0~14岁少儿人口绝对数达到了最高峰,大约为3.34亿人,而后便持续下降,2008年的时候减少到2.52亿人,比1995年减少了24.6%,占总人口比例的19.0%。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则更直观地显示了这一点(表1)。
  表1显示,全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入学人数除2002、2006、2007、2011年较上年略有增加外,其余年份较上年招生均呈减少势态,总趋势也呈下降势态。但就2002、2006、2007、2011年这四年而言,每年的招生人数均少于毕业人数,这一点从当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在校生人数可以得到证实(2002年小学在校生数量为12156.71万人,比上年减少386.76万人;2006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为10711.53万人,比上年减少152.53万人;2007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为10564万人,比上年减少147.53万人;2011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为9926.37万人,比上年减少14.34万人)。从总体看,1999年全国小学招生人数为2029.53万人,2012年则只有1714.66万人,生源人数减少了314.87万人,整体呈波浪式下行,这种状况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以后的高职招生;初中招生人数与小学类似,1999年全国初中招生人数为2183.44万人,而2012年则降为1570.77万人,生源人数减少了612.67万人。尽管中间也有波动,但总体上也呈递减趋势;高中阶段招生的情况是2010年达到峰值后调头向下。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九年,高中教育阶段三年,所以2012年高校招生的生源分别对应的是2009年入学的高中生,2006年入学的初中生和2000年入学的小学生;从生源流失角度看,2001年进入小学读书的学生在2006年进入初中时有0.87%的学生流失,到2009年进入高中阶段时学生流失了12.7%,呈越往上生源越少趋势。   除全国高考人数下降外,出国留学、复读再考、放弃上大学外出打工,都使得高校生源被分流。近三年,我国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分别同比递增了24.4%、27.5%和24.1%。总之,社会生源总量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
  (四)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挤占了高职院校生源
  高等院校数量增加和招生规模扩大无疑为高职院校的招生雪上加霜。以竞争力极强的本科院校为例来说,1999年全国只有597所,到2012年猛增至1145所,增加了548所,增加了91.8%,数量几乎番了一倍;招生人数也大幅增加,1999年,全国本科院校招生人数为93.67万人,2012年则猛增至374.06万人,几乎番了四倍。在这种“僧多粥少”的状况下,高职高专本身数量和招生人数还在逐年增加。1999年,全国有高职高专474所,招生61.19万人。到2012年全国高职高专则增加至1297所,招生314.78万人。学校数量番了2.74倍,招生人数番了5.14倍。
  (五)高职院校自身质量欠佳,缺乏吸引力
  在办学过程中,不少高职院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过分注重规模扩张,忽视教学质量的提升。投入不足,师资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双师型”教师匮乏,尤其缺乏对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质量不高、缺乏吸引力,这是高职院校出现“招生难”的关键原因。
  张金福(2006)在《高职院校“招生难”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文中认为,高职院校“80%的教师没有企业和工程单位的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说明当时的高职院校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虽然高职院校又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师资队伍有所提高,但从目前情况看,与国家对高等教育教师的要求还有距离。
  (六)就业不理想,制约报考率
  从目前来看,高职生就业率高的职业群体分别为:(1)市场销售人员。(2)车间生产一线技术人员。(3)分析检验人员。尽管近几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持平,但不可否认,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劳动报酬、社会保护、劳动关系等就业质量指标都不容乐观。


  二应对高职院校“招生难”的策略
  目前,面对“招生难”高职院校想尽一切办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逾越法律底线,这种恶性竞争非常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一)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招生竞争,说穿了是学校整体实力的竞争,尤其是教学质量的竞争。优秀的教学质量,是吸引生源的前提。高职院校应把自身建设放在首位,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填报高职院校的志愿。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议。教师是立校之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要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多种方法,选拔、培养合格的高职教师。首先要把好进人关。对于新进教师除学历要求外,还应看经历、看潜力。其次,对在职在岗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下派到基层一线锻炼。再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需要,聘请生产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作为自己学校的技能名师,定期给在校学生授课,使生产中的最新技术、管理方法和技能直接进人学校的教学中。
  第二,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建立模拟和仿真职业岗位的实验、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同时,深化校企合作。选择与所开设的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又可以缓解高职院校经费来源紧张与实训基地建设之间的矛盾,增强高职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调整专业结构,完善课程结构体系,突出办学特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高职教育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企业的认可,就必须办出特色。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是当前职教发展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地制宜地设置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应和有关方一道制订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使其既有宽阔的基础,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努力办出高职特色。
  第四,成立招生的专门班子,加大宣传力度。高职院校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考生与家长的信任,首先应使他们了解高职教育、了解自己的学校。因此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宣传。要做好宣传首先要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水平、特色以及自身的社会形象有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本校的优势是什么,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哪些教学服务,毕业生将来面对的就业岗位有哪些、前景如何等。其次要掌握社会需求和考生与家长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意愿和兴趣,把握时机,有的放矢,把宣传工作做到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和最需要的地方。
  第五,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以就业促招生。高职院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狠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如果毕业生在社会上找不到很好的工作,或者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特长,势必会影响到招生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二)提升高职教育的学历层次,构建职教普教有机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
  第一,提升高职教育的学历层次,改变目前专科层次为高职“终极学历教育”的状况。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以学术为目的”的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正规的学历教育,因此应有学士、硕士乃至博士层次。从国际情况看,目前世界上高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都和普通教育一样有着完善的学历教育体系。因此,国家应当办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尽快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使得上高职的学生和上普通高校的学生同样有不断提升学历的机会。
  第二,排除教育体制不顺的障碍,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向沟通。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构筑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通互融教育体系。打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封闭的体制,使二者相互开放融合,各个层次职教学生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的普教学校深造,各个层次的普教学生也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的职业教育学校学习。
  另外,社会各界要呵护高等职业教育。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正面的舆论氛围,摈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让全社会都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让全社会都关心、关注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
  [2]马晓峰.高职院校招生难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3(1):9.
  [3]赵居礼.对高职招生状况的分析和思考[J].中国高校招生,2000(4):40-41.
  [4]许德宽.困境与出路:高职院校“生源荒”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3(9):8-10.
  [5]中国少儿人口大幅下降,专家呼吁调整计划生育政策[N].经济参考报,2009-11-26.
  [6]张金福.高职院校“招生难”问题的原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26):5-7.
  [7]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7-18(5).
  [8]田光大.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3:155-156.
  [9]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66.
其他文献
The exper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traditional interface of the expert system is the command, menu and window at presen
当下,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存在一定问题,如任课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缺乏创新意识,教材跟不上时代发展,教学理念和市场差异较大.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服装设计应该注重大众消费
地方行业特色院校主要是指源于行业管理、在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省区市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阶段,各类学校纷纷提出了“特色发展”办学理念。地方行业院校如何选择合适的路径和方法,以保持并发展特色,是实现特色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视角出发,来探讨地方行业院校特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一关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一词,始见于《易经》,“观乎天文,
针对城市雨水管网沉积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特性尚不清楚的问题,本研究选择南京江北新区3种不同功能区(文教区、交通区及商业区)分流制雨水管网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
广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大量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协助,共同解决好社会问题,但社工人才缺口很大,所以提高社会工作知晓度刻不容缓.对广佛地区五所高
2019年4-8月,在成都市城区开展了O3、NOx、VOCs及气象参数的连续在线观测,基于观测数据OBM模拟的方式,对O3超标日的敏感性及收支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成都市城区O3超标日对应
采用遥感尾气测试系统实测了柴油车在实际道路工况下的CO、HC和NO排放特征,修正了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并与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获得了实测车辆的CO、HC和NO排放因子.测试结果显示,在各种遥感监测的工况下柴油车尾气中均含有较高浓度的氧气,未考虑氧气影响的燃烧方程反演获得的各污染物体积浓度计算值与PEMS实测值的偏差较大,且氧气浓度越大,偏差越大.经过氧气修正的燃烧方程反
一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  社会高速发展,思想文化发生急剧变化,大学生道德素质出现滑坡现象,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目前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法律基础知识不扎实  据调查了解,大学生多数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平时不愿意把精力花在公共“法律基础”课的学习上,往往为完成学分而学习。法律教师在课堂上对法律知识的授课也不够重视,教学方法比较死板,不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法律
蝴蝶兰是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花卉,其花色秀丽、色泽丰富、观赏期长,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兰花种类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市场的扩大,迫切需要更多适合市场的
Oblique cutting is a working condition in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whose function is making it possible for coal shearer to cut coal wall.Coal shearer often ex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