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助发现”教学策略以学生的素质培养为终极目标,着重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三个方面即“元认知监控”、“自觉性规划”和“能动性参与”的指导与协助,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与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一、改变观念,增强学习主体意识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试图仅仅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储备人生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学会学生如何寻求和获得新知识新信息才更符合教育的本质。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接受学习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的,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或者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的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的,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或者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价值,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传统的学习方法过分地强调和突出了接受学习,忽视和冷落了发现学习,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甚至就是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变成纯粹地被动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反而窒息了他们思维和智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习惯,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美国的雷尼·富勒说:“如果我们固执地透过唯一一片滤色镜去观察智慧的彩虹,那么,许多头脑将会被误认为缺乏光彩。”我们如果用同样的标准去看待事实上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就会觉得教育是一种贫乏的劳动。
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它要求我们对学生必须因材施教。同时,因材施教也使学生丰富多彩的发展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对于学习的内容,有基本的要求,也有发展性的建议;对于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自身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学习《管仲列传》时,因为文字比较简单,我们要求学生自读,各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有的同学阅读时对“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一节文字产生了兴趣。这一节文字是一个议论性段落,段首的这句话是一个概括句,司马迁用了三件事作为例证,一是“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一是“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一是“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司马迁的引述都比较简略,这里有他的考虑和安排。但学生不满足于此,想要更多地了解相关的史实。我们启发学生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史记》内寻找相关材料。结果学生们根据《史记》的“互见法”在《齐太公世家》和《刺客列传》中找到了相关材料,从而深刻地理解了“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还有的学生由此理解掌握了议论中如何使用材料。
三、问题驱动与能力品质培养
发现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而言,能否提出对于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促使他们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发现性学习的关键。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是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对象,因而在学生心中造成一种悬而未决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状态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比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是名篇,但是“悼亡”这样的题材对于十六七岁的中学生而言,是有理解难度的。我们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细细体味。通过揣摩,学生发现了两个问题,苏轼和亡妻王弗感情深厚,为什么词人却说“纵使相逢应不识”?苏轼与妻子十年生死相隔,好不容易在梦中相见,应该有万千衷肠倾诉,为什么“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前一个问题和苏轼的经历有关,乙卯是宋神宗熙宁八年,这时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此前十年,由于他和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政见不合,从权开封府推官外任杭州通判,又移知密州,仕途失意,生活颠簸,重重困扰使词人过早地容颜衰老,比“尘满面,鬓微霜”更沉重的是词人内心无限的身世之感,苏轼的文字是悼亡,也是自伤。后一个问题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无言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万千感慨不知如何说起,或者满腹酸辛不愿亲人知晓而更添伤感担忧,这种以无声写内心的手法也有着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发现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聪明才智和独特个性的过程,还是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品质的过程。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持续关注可以培养学习研究的持久性;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以此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不拘泥于已有的见解和习惯程序,善于发散思维,多角度地研究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助发现’教学策略与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研究”(编号:D/2013/02/516)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中学。
一、改变观念,增强学习主体意识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试图仅仅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储备人生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学会学生如何寻求和获得新知识新信息才更符合教育的本质。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接受学习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的,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或者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的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的,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或者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价值,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传统的学习方法过分地强调和突出了接受学习,忽视和冷落了发现学习,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甚至就是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变成纯粹地被动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反而窒息了他们思维和智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习惯,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美国的雷尼·富勒说:“如果我们固执地透过唯一一片滤色镜去观察智慧的彩虹,那么,许多头脑将会被误认为缺乏光彩。”我们如果用同样的标准去看待事实上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就会觉得教育是一种贫乏的劳动。
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它要求我们对学生必须因材施教。同时,因材施教也使学生丰富多彩的发展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对于学习的内容,有基本的要求,也有发展性的建议;对于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自身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学习《管仲列传》时,因为文字比较简单,我们要求学生自读,各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有的同学阅读时对“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一节文字产生了兴趣。这一节文字是一个议论性段落,段首的这句话是一个概括句,司马迁用了三件事作为例证,一是“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一是“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一是“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司马迁的引述都比较简略,这里有他的考虑和安排。但学生不满足于此,想要更多地了解相关的史实。我们启发学生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史记》内寻找相关材料。结果学生们根据《史记》的“互见法”在《齐太公世家》和《刺客列传》中找到了相关材料,从而深刻地理解了“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还有的学生由此理解掌握了议论中如何使用材料。
三、问题驱动与能力品质培养
发现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而言,能否提出对于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促使他们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发现性学习的关键。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是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对象,因而在学生心中造成一种悬而未决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状态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比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是名篇,但是“悼亡”这样的题材对于十六七岁的中学生而言,是有理解难度的。我们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细细体味。通过揣摩,学生发现了两个问题,苏轼和亡妻王弗感情深厚,为什么词人却说“纵使相逢应不识”?苏轼与妻子十年生死相隔,好不容易在梦中相见,应该有万千衷肠倾诉,为什么“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前一个问题和苏轼的经历有关,乙卯是宋神宗熙宁八年,这时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此前十年,由于他和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政见不合,从权开封府推官外任杭州通判,又移知密州,仕途失意,生活颠簸,重重困扰使词人过早地容颜衰老,比“尘满面,鬓微霜”更沉重的是词人内心无限的身世之感,苏轼的文字是悼亡,也是自伤。后一个问题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无言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万千感慨不知如何说起,或者满腹酸辛不愿亲人知晓而更添伤感担忧,这种以无声写内心的手法也有着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发现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聪明才智和独特个性的过程,还是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品质的过程。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持续关注可以培养学习研究的持久性;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以此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不拘泥于已有的见解和习惯程序,善于发散思维,多角度地研究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助发现’教学策略与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研究”(编号:D/2013/02/516)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