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包”理念的当代意义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事件的北大百年校庆1998和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1999,在传媒无孔不入的当代,都算得上当年度轰轰烈烈的文化热点。有意思的是,蔡元培在这两次事件中都被作为话题,在众多文章中成为频频出现的关键词——当然主要是在民间和站在民间立场的言论中。
  说起蔡元培改造旧北大、促成五四运动的发生,当然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至少梁漱溟就曾经在《忆往谈旧录·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中,表述过这样的因果关系:没有蔡元培就没有当时的北京大学,因而就不会有当时的五四运动出现,因而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会有新中国。梁氏的推论容可商榷,但却代表了一个思考方向。事实上,我在三联书店责编的《北大旧事》,和陈平原、夏晓虹先生等一起合作撰写的《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里面凸显出来的蔡元培的身影,就隐隐印证了梁氏所表述的推论逻辑。
  当年曾经有人很奇怪地问过冯友兰这样的话:“北大的学生都很高傲,怎么到了蔡先生面前都成了小学生?”《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这话细细揣摩,颇耐人寻味,或许能让人想起古人“高山仰止”一说。究其原因,当然是因为执掌北大期间的贡献,其中最为当年和当下论者称道的,自然是“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虽然蔡元培推崇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之说古已有之,而“兼容并包”与“思想自由”也几乎是欧洲现代教育的常识性础石,但它们毕竟是经由蔡元培之手,才如春风化雨一样深入人心,而且开创了北大的新局面。所以,我们常常把他们视为有蔡氏特色的不二法门。清华校长梅贻琦在蔡元培去世五年以后1945的日记里就写下过这么一段话:
  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的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转眼之间,蔡元培已经成为上个世纪的“旧年人物”了,这不能不让人感叹白云苍狗、世事沧桑。但我以为,蔡元培当年兼容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鲁迅和黄侃、刘师培的雅量,并包新与旧、左与右、国学与西学、共和派和保皇党的器局,不应仅仅成为一段佳话和美谈;其思路背后的理念、行动背后的精神,更应该作为一种现代思想资源,在当代和以后被继承、光大。古人说“道贯古今”,蔡元培思想中的“兼容并包”,就是相当于那种超越时代与国家性质的“道”。没有这种“道”,北大不会成其为北大,蔡元培不会成其为蔡元培。
  反观近年来发生在文坛、学界或社会思想领域的诸多纷争,一开始或许是为问题商榷,但几乎无一不迅速转向意气之争,甚或泄私愤、揭阴私、党同伐异,徒逞口舌之利,浑忘论争主题,让壁上观者越看越觉得像是闹剧,相信“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之言不虚。回头看看当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等,不由得佩服民国时代论争双方的雅量和器局。当然,网络空间里的良莠混杂和不负文责,客观上使得一些论争很容易导向混乱无序,但不管怎么说,当事人缺乏“兼容并包”的精神,因而缺少对对方应有的宽容、理解和尊重态度,无疑是当代一些热点论争仅仅是新闻炒作的热点,而无法导向深入、有序和有效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我所以重提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主张,并认为它绝不应仅仅只在文章中被张扬、其意义也绝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的原因。作为一项普适原则,它的知名度似乎远远逊于被我们狭义理解的鲁迅的遗言“一个也不宽恕”。
  可惜的是,渐行渐远的蔡元培和只剩下纸上抽象谈论的兼容并包,已经像红楼遗物一样,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文物。在北大校友、师生自编自演的话剧《蔡元培》中,有一句震撼人心的台词:“人人都尊崇我蔡元培,可又有谁真正与我同道啊!”蔡先生有蔡先生的孤独,每一个先行者都难免那种如影随身的孤独。但蔡元培身后的孤独,却是中国教育和思想、文化的悲哀。
  香港学人金耀基就说:“蔡先生实不止属于北大的,他是属于整个学术界文化界的。对于蔡先生,只要是读书人,都不能没有一份好感与敬意。”《蔡元培先生象征的学术世界—一蔡元培先生新墓碑落成有感》而林语堂在蔡氏去世后的文章中,这样说出许多人共同的感受:
  蔡先生就是蔡先生。这是北大同人的共感。言下之意似乎含有无限的爱戴及尊敬,也似乎说天下没有第二个蔡先生。别人尽管可有长短处,但是对于蔡先生大家一致,再没有什么可说的。所以也没人称他为蔡校长。做北大校长也好、中央研究院院长也好、教育部长也好,总是给人心悦诚服的。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想念蔡元培先生》。援引这段话似乎有些离题,不过是为了表达个人的一点感受:想念蔡元培先生。
其他文献
京剧艺术被誉为我国的“国粹”,名角辈出,群英比肩。“京剧泰斗书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的编写,在兼顾记述京剧形成、发展、繁盛的同时,兼顾京剧的各种行当的介绍。  在已经出版的十部传记中(被列入此辑的《余叔岩传》和《杨小楼传》尚未正式出版),记述了九位艺术家的完整生命历程(《张君秋传》出版时张先生尚在人间)。他们生命的终结或于晚清、民初,或于建国之初,或于“文革”期间,其身后的哀荣宠辱
期刊
近日,新华出版社出版了著名明清小说研究学者王林书教授的著作《聊斋新赏》,新意纷呈,卓见迭出。这里,我们选录了王林书先生和他的两位学生谈《聊斋》的三篇文字,以见秋坟鬼唱,不乏同好,青林黑塞,犹有知音,蒲公地下之灵,尚未寥落也。  《婴宁》是《聊斋》中的一颗明珠。婴宁是蒲松龄着意渲染的宁馨儿。仿佛笑神似地,以欢乐的笑声对待惨淡的人世,以咤咤叱叱应付世俗的纷纭。蒲松龄不仅写出了她的天真娇憨、“狂而不损其
期刊
黄新渠先生,中国译坛卓然鼎立之士,今已届从心所欲之年,犹自啸吟书斋,奋笔蓉城,身轻腿疾往来之不便,胸怀伏枥腾跃之壮心,如大鹏整翅,志在长空。  二十年前,先生以英译《鲁迅诗歌》,声播港澳,驰誉欧西。越数年,复以《红楼梦》英译简本沾溉大陆,名动美洲。八十一年秋,欧中协会推举中国黄新渠、英国李约瑟为该会荣誉会员,以彰二人为中外文化交流所作之卓越贡献。先生之大业可谓实至名归。  数月前,先生以结集《译海
期刊
年轻的马里亚尼娜走了过来,她天真的表情,比雅致而可爱的衣裙更为她增添了魅力;她慢慢地走着,以母性的细致和小辈的关怀,搀着那位让我们逃离音乐大厅的着衣幽灵;情节符码:“进入”:2:进入本身。★★阐释符码:悦耳。★阐释符码:迷3:提出及正式表述马里亚尼娜和老人之间令人迷惑的关系,使朗蒂家族的迷加深了:他们来自何方?他们是谁?  ★★★意素:孩子气。  以上的文本源自于罗兰·巴特Roland Ba
期刊
在没有拜读被一篇书评文章誉为“学界王海”杨守建先生著的《中国学术腐败批判》大著前,先在“世纪中国”网站之“世纪沙龙”专栏中读到了署名“张群”的《学界王海浮出水面》的书评;旋即又从友人杨玉圣先生主持的“学术批评网”上读到了该书责编张献忠先生(当时尚不知他就是该书的责编)的评论——《吹响学术打假的号角》。于是,就急切地想读到这个“学界王海”“不惜数载之功”(现在可以知道,“数载之功”一说根本不成立)著
期刊
达·芬奇是公认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以致有人认为,“在所有时代,找不到一个比达·芬奇更全面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了”。有谁不知道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岩间圣母》这些绘画杰作呢?  对于他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方面的成就,知道的人就不多。达·芬奇不仅发明了飞行器、降落伞、自行车、坦克车、起重机等,在解剖学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还在水利工程等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研究涉
期刊
三联新刊陈寅恪《书信集》,中有1950年9月18日致吴宓一函,原信附有陈诗《庚寅广州七夕》,信末告诉吴宓:“若遇邵潭秋君,请便中交与一阅。邵君近寄庚寅七夕诗十二首,未能奉和也。”编者对邵潭秋只有极简的一句注释,连生卒年也没有交代,可见现在学界对邵氏所知甚微。记得前些年在关于《心香泪酒祭吴宓》一书的讨论中,有的人仅根据邵在《学衡》杂志发表的诗文,因其中引用了外国语,就认定他是留美学生,真有点想当然。
期刊
十一娘阴与生谋,使伪为出者。入夜,强劝以酒,既醉,生潜入污之。(《聊斋志异·封三娘》)  在《聊斋志异》中,《封三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故事:祭酒之女范十一娘在“盂兰盆会”上邂逅了封三娘,两人相互爱悦而结为姊妹;封三娘帮助范十一娘摆脱了父母之命,与贫寒多才的孟生结为连理;范十一娘想用生米煮成熟饭的办法留下封三娘共事一夫,中了圈套的封三娘表明狐仙的身份后杳然而去;衣锦还乡的孟生与范十一娘得到范家父母认
期刊
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底推出的一部精品力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荣获国家图书最高奖——中国图书奖。这部由著名教育史研究专家李国钧、王炳照先生任总主编,组织了一批教育史专家学者精心论证撰写,历经五年完成的八卷本专著,系统总结了自先秦至1999年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经验,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时间跨度最长的中国教育制度史著作。  在该书的总序中,两位总主编提出了研究教育制度史全新的方法论:
期刊
让众多爱书人期盼的《笑我贩书》,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列为“凤凰台丛书”的一种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印行面市。我有幸成为该书的特约编辑之一,清夜手捧尚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校定样稿,难免丝丝感慨浮上心头。  我总觉得,现代都市中一个良好的书店,应该有一间个性化的门面和一份个性化的店刊。前者可以让亲炙书店的书友徜徉书林,乐而忘返。每当人去店空打烊之际,店主可细细清算一下经济帐,看看又有多少进帐;后者呢,虽说是赔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