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栽花与无心插柳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hexxj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意是指一心想做成的事没有做成,没有打算有什么结果的事情却在不经意间成功了。依笔者之见,只要我们用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遵循客观规律,加强主观努力,有心栽花花就开,且无心插柳柳更荫。
  一、 有效预设——有心栽花花就开
  所谓预设又称先设或前设,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费雷格于1892年提出,指的是讲述者在说出某个句子或语段前所做的假设,以保证说出的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
  例如,笔者在准备公开课——“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八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教学前这样预设:如果自己问学生平时最喜欢看什么球赛,学生可能的回答是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橄榄球等。不管学生如何回答,我都可先预设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1. 组织学生查询:如到网上去了解各种球赛的知识,供讨论时使用。
  2. 确定讨论重点:假如你是教练员,为了打赢球赛,会如何排兵布阵?
  3. 引导讨论方向:有了周密的排兵布阵,要嬴得胜利,还需要有一个什么样的精神呢?(引出团队精神、团结拼搏、互相合作的精神的结论)
  4. 导出新课教学:今天我们就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又如,在接下来的“合作是一种力量”这一知识点教学中,笔者先请学生欣赏flash《三个和尚》,并出示预计好的问题。
  1. 提出问题:大家欣赏了《三个和尚》,有谁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告诉大家吗?(对这个故事,很多学生都知道,但要完整地叙述有困难,课前先让学生熟悉故事,才能在课堂上提出让学生完整叙述故事的要求)
  2. 引导思考:现在听老师来讲这个故事,听完故事后,请同学们思考: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样的教学预设,符合教学规律,符合课文要求,符合学生特点,学生准备充分。因此,整堂教学活动就进行得生动活泼、有序高效,呈现出一片“有心栽花花就开”的喜人景象。
  二、 动态生成——无心插柳柳更荫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动态生成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经过合作、对话、碰撞,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面对动态生成,我们教师应及时作出处理,使动态生成充分体现其生成性资源的价值,让课堂教学唤发出“无心插柳柳更荫”的勃勃生机。
  例如,笔者在讲授“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一课时,课前曾进行了如下的预设:让学生从自己家、村(社区)有何巨大的变化谈起,畅谈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和2010世博会的圆满召开,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和感受科技创新以及教育创新的必要性。由于预设内容太宽泛,且学生对这些热点已有了解,讨论出现了冷场。怎么办呢?突然,笔者发现有一位学生塞着耳机在听MP3,就慢慢地走过去,轻轻地对他说:“你听什么歌曲啊?”学生慌忙把MP3藏了起来。笔者亲切地说:“没关系,把你听的歌曲放出来让大家听听。”也凑巧,MP3正在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笔者想,《春天的故事》不正是改革开放的前奏曲吗?于是与学生一起轻轻地唱起了《春天的故事》,学生显得兴致勃勃。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畅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堂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 既要“有心栽花”,更须“无心插柳”
  与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相比,有效生成的思想品德课应如何既能做到“有心栽花花就开,无心插柳柳更荫”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和艺术》一书中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而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预设作用,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
  而在有效生成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因受到了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学生能轻松地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敢于大胆地发表意见,这些都为动态生成创造了条件。期间,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智慧的对话,调整教学进程,组织后续教学,让预设基础上的动态生成取得最大效益,保障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一位教师在执教“主动沟通健康成长”(八上第二单元第四课)一课时,用一段配乐散文故事导入,里面讲了一位即将离校的学生对往昔师生相处时光的回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的主人公和张老师关系那么好,他们之间也会发生矛盾?假如你是故事中的人物,你会产生什么人物的想法?”有一位学生回答说:“如果我是那位学生,我会十分珍惜与张老师的友谊,有什么看法也会与张老师交流;如果我是张老师,我也会认真听自己学生的坦诚讲述,无论学生讲什么,甚至‘冒犯’了自己,仍会一如既往地去关心爱护他们。”
  假如教学没有民主的氛围,教师没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就无法成为主体,真实而有效的生成就无从谈起了。
  2.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有专家认为,儿童与生俱来有一种探究学习的习惯,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一旦我们省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有效生成的思想品德课必然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深入探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促进学生在有效生成中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执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中的“我国人口问题”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人口仍然过多,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社会问题?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鼓励学生探索因人口过多产生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然后,笔者继续发问:“既然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这么多的社会问题,那么,人口增长率是不是越低越好呢?”学生通过探索,统一了认识,顺利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3. 重视获得知识情感的过程
  传统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重结果、轻过程”,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忽视道德情感的体验,在学生的眼中成了“马克思主义教条课”。
  有效生成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是把课堂看做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园地,而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的场所,主张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探究知识从何处来,结论如何产生,以及如何体验情感。
  例如,在教学“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时,笔者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商场、社区、图书馆、福利院参观和参加实践活动,了解人们担任不同角色时需承担的不同责任,使学生获得了大量感性的材料,有效地拓展了思维空间,提升了观察能力,从而不仅使学生对“承担社会的责任”有了总体的概念,也启发学生明白了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过程中自己该怎样去努力地构建服务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情感。
  4. 珍惜每一次动态生成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动态生成是学生知识、技能等学情的真实反映,错误自然难以避免,对之如果教师不予理解、一概否认,就会扼杀学生敢于思考、质疑的个性,生动精彩的课堂动态生成就会半途夭折。
  一次,笔者参加市优质课活动,观摩了一位教师执教的“礼貌是魅力”一课。这位教师先请学生看书上的例子,然后问学生从例子中学到了什么东西。这位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给出“人与人之间交往要有礼貌”的答案,不料有学生的回答却是“礼貌体现在小事上”。这原本是多好的动态生成啊!正好从其错误中的纠正找到正确的答案。遗憾的是,这位教师采取了不予理睬的态度,使得这位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再也不敢举手发言了,本堂课失去了一次利用动态生成来达成教学目的绝好机会。
  “有心栽花花就开,无心插柳柳更荫”应该成为我们努力争取的良好教学局面,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绿色,绚丽多彩,芬芳满堂,春意盎然。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原有的教学大纲在指导教材编写时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忽略了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过去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教学大纲,紧扣课本”,正所谓“教教材”,教师能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就不错了。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的面孔变得“亲切可爱
不可否认,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是存在着种种问题的,这既有历史积淀的价值观念错位问题,也有现实的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沟通障碍的问题,当然也有中学教师自身的问题,而有些问题是语文学科教学本身的通病。在新课程背景下,鲁迅作品教学应该有全新的价值定位、合理的内容取舍与科学的方法选择。  一、恰当定位:价值重估与期待调整  政治化的鲁迅,我们早就厌倦;学院化的鲁迅,我们无法接近;生活化的鲁迅,我们又知道得太少
本文以“市场配置资源”教学为例,从优化教材结构、内化教材内容、深化教材价值的角度,谈谈如何通过优化、内化和深化高中政治教材,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一、 适度调整重组,优化教材结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新教材主要按照生活逻辑,并辅之以学习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分别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为主题,以相应的学科知识为支撑,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所遇到的问题,按照感受生活、理解生活、适应生活、
这些年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没有预先的全盘考虑,作文课上,随手拈来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或是零星地讲点作文技巧让学生练,至于下一次作文课要做些什么,就只好“到时再说了”。这种“事前无计划,当事随意行,事后无收获”的作文教学,使得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因此,要尽快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光靠课内的阅读和教师的随意指导那肯定是不
美国小猫,“偷渡”法国  美国威斯康星州阿普尔顿一只名叫“埃米莉”的宠物猫外出乱逛时,溜上了一艘货轮,并随船越过大西洋,抵达法国东北部的城市南锡。  一个月后,法国一公司员工在货柜里发现了“埃米莉”,并通过它身上的“身份牌”致电主人。  “脏话”鹦鹉,屡教不改  英国有一只喜欢说脏话的鹦鹉“巴尼”,经常“问候”过往路人,令它的主人尴尬不已。最终,巴尼惨遭“充军流配”到一个野生雀鸟园。  可是,落难
曾不止一次在高一起始课上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答案几乎是惊人的一致——高考。语文已经真的成为“工具”,地地道道的升学工具。更为可悲的是,即便语文是高考的重要科目,即便其占有重要的比重,但地位也被分数提高较快的学科所占据。  语文是一门灵动蕴藉、美不胜收的学科,语文的世界应是博大精深、斑斓多彩的。然而学生对语文冷漠的现状不能不让人尴尬。所以,我们需要反思的第一点就是,作为升学的工具,语文教学做
近日,笔者受邀观摩了一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展评课,课题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罗斯福新政”。为了能够讲清楚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以及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机理,授课教师在讲述新政的具体措施前,增加了凯恩斯有关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调控的内容,并得出结论:正是在凯恩斯理论的指导下,罗斯福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法规,力图用宏观调控的力量来把握经济运行。对于这样的表述,笔者在评课环节提出了质疑: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在初中新课程“科学”教材中,放弃了传统教材所常见的长篇的叙述和严谨的归纳,而是根据问题的提出,做出相应的假设,找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得出结论。所以,在新课程“科学”中更适合开展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亲
2009年5月20~21日,衢州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衢州二中举行,来自省级重点中学的11名选手参加了角逐,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作为此次活动的评委,笔者不仅领略了选手们在课堂中的精彩表现,而且透过课堂教学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评比课到底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能起到什么作用?笔者认为,评比课能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许多青年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评比课活动的开展,评比课的价
一  老大的双胞胎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光学费就一万多元。老大东拼西凑,也没把钱凑够。媳妇说:“实在不行,你跟老二张个口吧!”  老大一听,咧了嘴:“去年,老二盖鸡场鸭场,可咱连百十元都没借给他。”  这时,有人敲门。老大开门一看,老二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说:“俩侄子考上了大学,我担心哥凑不够学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  老大羞愧难当:“老二,哥对不起……去年你盖鸡场鸭场借钱,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