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2016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打击乐节暨第一届IPEA国际打击乐比赛”已圆满落下了帷幕。该项比赛是目前可见的全国最具有权威性的一次国际打击乐赛事,甚至对于亚太地区的打击乐领域都具有引领性的意义。
比赛的评委由四十四位国内外顶级的打击乐演奏家、教授及青年教师组成,就其规格及水准而言在国内实属罕见。另外,本次IPEA国际打击乐比赛并非局限于专业选手的选拔,同时也面向非专业选手展开,通过录像海选的方式从全国范围内选拔了三百一十名优秀选手来上海参加复赛,复赛后每个组别有三人进入最后的决赛,比赛非常激烈。根据参赛选手的不同年龄层,组委会设置了演奏家组、专业少年组、爱乐青年组、爱乐少年组、爱乐儿童组五个组别来展开定音鼓、马林巴、小军鼓、爵士鼓的比赛。此外,在大赛期间还举办了系列的研讨会、音乐会、大师班等。
在我国,打击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劳动说”。但我国打击乐学科的起步却很晚,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得以建立。从创立之初对西方教学模式的全盘引进,到如今逐渐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许多前辈对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上海音乐学院的李民雄、薛宝伦,中央音乐学院的刘光泗、赵纪、李真贵等等。可以说,我国的打击乐学科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行的。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对打击乐专业及课程的增设、教学环境的日益开放、招生规模的扩大等,我国的打击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何立足当下、完善及规范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打击乐学科的进程在这一时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打击乐节中“2016国际一体化背景下的打击乐教育中外音乐院校打击乐学科课程设置之比较”研讨会的召开无疑为打击乐学科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会上来自世界一流音乐院校的教授、打击乐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打击乐学科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打击乐学科领域,音乐创作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届国际打击乐节开幕音乐会上选取的作品均为中国当代作曲家创作的打击乐作品,包括罗天琪的《古风》、谭盾的《丝绸之路》(打击乐与二胡)、贾达群的《极》以及张旭儒的《司岗里的呼唤——本真与前卫的对话》四部风格迥异的作品。其中,罗天琪的《古风》缘起于我国古代的军乐,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中对此音乐体裁予以再现。谭盾的《丝绸之路》立意于古代丝绸之路,在对人声素材的解构以及器乐化的重塑中展现对声音的思考。贾达群则在中国与西方打击乐器的对峙、融合中,用《极》传递东西文化中两“极”的理念。张旭儒的《司岗里的呼唤》源自佤族文化的感召,在现代打击乐器与佤族传统木鼓的乐队架构中,实现当代与远古的对话。
在这些作品中折射出了中国当代作曲家对传统打击乐演奏技法以及新的音乐语汇所做的探索,以及立足于当下对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音乐之间所做的种种思考,他们为仍在中国打击乐创作领域探索的作曲家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值得一提的是,担纲本次音乐会演出的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发挥稳定,演奏上可圈可点。该团自成立以来已积累演奏了杨立青、何训田、谭盾、贾达群、瞿晓松、周湘林、张旭儒、陆培等一批活跃于国际乐坛的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优秀之作,旨在将更多具有强烈中国色彩的作品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如果对于作曲家而言,这是一个推出作品的舞台,那么对于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而言,这则是一个推出演奏人才的平台。一批新生代的演奏家们通过这种舞台实践的方式,不断积累演奏经验,包括对舞台的应变、与众人的协调、独奏与合奏能力的切换等,他们的演奏技术与演奏风格也在这个过程中渐趋成熟。换言之,这也是一个打击乐合奏的教学平台。
对于参赛选手来说同样如此。相较于传统的音乐比赛模式,本届IPEA国际打击乐比赛似乎更注重演奏家们的舞台表现力。演奏家组的决赛以音乐会的方式呈现。闭幕音乐会当晚,定音鼓、小军鼓、爵士鼓、马林巴演奏家组进入决赛的前三名选手相继用精彩、专业的演释为现场的评委及听众带来了一场打击乐的视听盛宴。这种以舞台实践为目标培养打击乐演奏人才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毕竟,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放在今天来看存有相当的局限性。
除此之外,本次大赛还同步推出了五场大师班的教学。在“三人谈”中,三位演奏家从不同角度对Delecluse的打击乐作品进行深度解读及演奏分析;在两场爵士鼓大师班中,比索奈特(Gregg Bissonette)、海斯勒(Claus Hessler)两位教授分别对演奏过程中的歌唱性与舞蹈性以及音乐、音色、节奏的平衡性等问题展开探讨;梅森(Adam Mason)教授对于加纳音乐进行了现场口传心授式的教学。这些活跃在当今国际打击乐领域的顶级演奏家通过与现场观众的交流互动,分享他们的演奏经验,解决技术上的难点,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于打击乐教学理念的一种传递。他们强调通过多重感官的参与来真正感受音乐与节奏的美感,而非机械性的练习及单调的模仿,注重在肢体节奏和环境声音的互动中创造音乐,以及在技术与情感的糅合中演释节奏的魅力,而这些也恰恰是我国学生在实际演奏中经常忽略的部分。
在为期五天的比赛中,高规格的比赛、精彩的音乐会、专业的大师班教学以及学科建设研讨会相继展开。与其说这是一场国际打击乐的赛事,倒不如说这是一场世界打击乐的盛会,因为它已远远超出了比赛本身的意义。正如本届IPEA联合发起人、上海音乐学院杨茹文教授所说:“这是一个以国际化视野及标准而创建的顶级交流平台。”确实,在这个原本为比赛而搭建的舞台上,学科建设、作品创作、演奏教学、理论研究等都在不断探索中实现多方共赢,碰撞出新的火花。可以说,这种宏观的学科布局正是在这种不断探索自我定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本次活动不仅汇聚了一批世界顶尖的打击乐演奏家和教授,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打击乐从业者的参与,以及各大专业院校学生、演奏家的参赛。尽管爱乐组和儿童组的选手在演奏上还稍显稚嫩,技术和表现力也尚未成熟,但是他们终将成为打击乐群体的中坚力量。因此,本次大赛的主办方并不仅仅着眼于专业领域的演奏家及学生,也将目光投射到非专业及普通爱乐者身上。这也似乎为当今打击乐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如何进行普及与推广”“如何走出学院的象牙塔顶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与此同时,在这个为打击乐学科而搭建的展示及交流的平台上,国际化的视野、先进的理念、学科的发展动态相互交流与沟通。各项合作的签订不仅是资源上的共享与互助,也意味着理念的传递与分享。各类国际交流活动的展开、音乐院校和打击乐教育机构之间的音乐交流,都旨在让更多的人关注打击乐这一领域。虽然本届比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它的意义还将延续。展望未来,让我们期待在这个全方位的打击乐学科架构下,学科、创作、演奏、教学、理论交互影响,共同引领打击乐教育的新方向,推进打击乐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