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9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ni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相关影响。方法 对实施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90例患者进行病历资料分析。结果 治愈率Ⅰ型94.4%、Ⅱ型74.7%、Ⅲ型63.6%。结论 鼻内窥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手段,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治愈率。
  [关键词] 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6-122-0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鼻内镜手术已成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标准手术。我院自2005年2月~2008年12月对9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开展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和鼻窦开放术,取得较好的疗效及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中男63例,女27 例,年龄12~63岁,患者头痛80例,鼻塞88例,脓性鼻涕82例,嗅觉减退33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鼻窦冠状位及轴位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诊断按1997年海口标准[1]分型:I型1期6例、2期8例、3期22例;Ⅱ型1期15例、2期21例、3期7例;Ⅲ型11例;伴有鼻中隔偏曲45例,下鼻甲肥大者11例。
  1.2方法及随访
  手术麻醉对Ⅱ型3期、Ⅲ型行全麻,余均采用局麻,应用Messerklinger技术,首先摘除鼻腔息肉组织,再切除钩突,打开筛泡,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根据CT显示开放各组筛窦、额窦或蝶窦开口,部分患者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下鼻甲肥大切除术,无一例术后输血。术前应用鼻腔减充血剂1~3d,术中应用肾上腺素局部止血,术后填塞时间48h,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Ⅱ型以上患者用雷诺考特喷鼻2次/d,疗程1~3个月;术后第7天开始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吸除总鼻道和鼻腔分泌物及淤血,保持鼻腔通畅,冲洗4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Ridit分析和Fisher精确检验。
  
  
  2结果
  
  手术疗效按海口会议标准进行评定,本组90例患者,治愈73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治愈率94.4%。临床分析与手术疗效对应结果比较,见表1。对各型的疗效进行比较,Ⅰ型和Ⅱ型之间比较无差异(Ridit分析和Fisher精确检验,P>0.05);Ⅰ型、Ⅱ型和Ⅲ型三组之间做Ridit分析,有显著差异(P=0.0013),Ⅲ型疗效最差,显著低于Ⅰ型、Ⅱ型,其中Ⅰ型疗效最好。
  
  3讨论
  
  3.1麻醉
  麻醉时注意将棉片放入筛顶、中鼻道、嗅裂、蝶腭孔。黏膜表面麻醉和在鼻丘、钩突基部、蝶腭孔、中鼻甲后端、上颌窦自然开口,黏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同等重要[2]。局麻时应尽量防止药液流入咽部以免影响患者配合。Ⅱ型3期及Ⅲ型均采用全麻,但采用全麻者,针对骨质增生或多发、复发的鼻息肉患者可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手术操作。对于麻醉方式的选择,除以临床分型为依据外,还应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有无前期手术史等综合考虑。
  3.2手术要点
  上颌窦开口处理是影响术后效果的重要因素,术中钩突完整切除,有利于上颌窦口的开放。开放上颌窦口的处理:扩大窦口1.5cm直径。尽量保持上颌口上缘黏膜的完整性。若窦口光滑通畅,窦内即使有脓性分泌物可以吸尽后见窦腔黏膜水肿,也可不予处理。
  3.3中鼻甲的处理
  中鼻甲肥大及息肉样变的,剪除息肉样组织,矢状切除外侧黏膜组织,去除部分中鼻甲前端及前下缘,使中鼻甲前下缘高于下鼻甲上缘。中鼻甲修整后以内侧不影响嗅裂引流、外侧距离钩突0.5cm为度。术中本着清除病变,改善通气引流,对妨碍鼻窦引流或手术操作的肥大的中鼻甲不作全切除,尽量选择垂直切除其外侧部分,既保留中鼻甲重要的解剖及生理作用,又改善术后引流。对中鼻甲息肉样变者,根据其病变程度,尽可能保留,尤其是注意中鼻甲根部的保留[3]。
  3.4鼻中隔的处理
  鼻中隔偏曲特别是高位偏曲与鼻窦炎的发病密切相关。此外,鼻中隔偏曲妨碍操作,有碍于手术后的术腔清理,并可引起术后鼻腔粘连及术腔引流不畅,因此在内镜手术中,对鼻中隔偏曲者应予以矫正。
  3.5术后处理
  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第一步,术后处理是第二步,术后处理也是治疗远期效果的关键,术腔冲洗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过敏体质、黏膜水肿、息肉样变明显者,术后可口服一定时间的激素,以改善愈后。
  3.6手术效果
  本组总有效率96.7%,与我院既往传统手术方法即鼻息肉圈除术治疗鼻息肉相比疗效显著提高。病变程度与手术疗效有一定关系,Ⅲ型疗效较差,可能与手术窦腔肉芽增生、解剖层次不清、术中出血多。开放窦腔不完全而影响手术疗效有关,也可能与手术操作熟练程度和鼻窦炎鼻息肉分期分型个体差异有关。
  总之,鼻内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手段,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治愈率。同时要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除需要熟练的手术操作外,还需要注意适当的麻醉方法,恰当的术后处理、定期内镜随访、适量的激素使用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 慢性鼻窦炎疗效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鼻内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
  [2] 张勤修,刘世喜,杨慧,等. 内镜鼻窦炎手术1167例临床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0.
  [3] 王鸿南,关玮,韩浩伦,等.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修正性鼻内镜手术49例[J].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3):261.
  (收稿日期:2009-11-05)
其他文献
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中,不同的滑动面情况、荷栽传递、滑坡的岩土体性质以及滑坡的外形特征都会影响荷载的传递方式和边坡的稳定性。针对规范推荐的传递系数法,在考虑荷载推移方
多空隙降噪路面具有较高的空隙率和良好的排水降噪功能,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针对南京机场路噪声扰民的情况,通过对原有路面结构的分析,提出采用PAC-13多空隙降噪路面单
针对具有通信时延的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时间一致性控制问题,分别研究了具有固定拓扑和切换拓扑网络结构情形下的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时间一致性。为使多智能体系统能在有限时间内可以达到一致,引入一致性控制增益矩阵并设计了相应的基于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的时延状态误差有限时间一致性控制算法,利用系统模型转换,泛函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和有限时间Lyapunov稳定性定理得到了使系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一致跟踪的最大
针对工业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中存在的主从机器人工作空间差异以及运动控制精度与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工作空间映射算法与位置—速度混合控制策略。首先,将遥操作划分为自由运动和交互两个阶段,在自由运动阶段采用映射算法使主从机器人的工作空间高度覆盖,使主机器人可操控的从机器人运动范围最大化。进一步,在交互阶段设计了一种位置—速度混合控制策略对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进行准确的控制,使主从机器人的实际位置轨迹准确的跟随,
作为全国社会工作第一批试点单位,大连市救助管理站运用社会工作开展流浪儿童教育转化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辽宁省社会工作示范点,所做的个案被ISO9000的专家评估组誉为“救助
发动机小型化与涡轮增压相结合是目前实现汽油机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发动机小型化具有众所周知的优点,但其缺点是在高负荷时易发生爆震,并且需要通过提高增
现有的这些方法对轨迹数据需根据不同的应用设计不同的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查询算法等,缺少通用性。为了使得轨迹数据更具有通用性,提出了将轨迹转换为知识图谱结构的方法。该方法结合轨迹数据的特点及知识图谱的定义,分别抽取出轨迹数据的实体、关系、属性并构造了轨迹图谱。转换为轨迹图谱后的轨迹数据具有通用的图结构,可直接支持轨迹的基本查询、范围查询、最近邻查询、关键词查询、模式查询等,并可轻易地将其添加到各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