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境;语言;儿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B)—0017—01
语文教学究其实质是语言教学,是让学生学会语言的运用,教学的目的就是发展儿童已有的和潜在的语言能力。怎样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我想,通过最大限度地实现语境的功能来实现语言的功能,最终促使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应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语境是语言表达和交际的环境,利用这种环境的功能进行有效教学已有先例。上个世纪5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根据环境对人的无意识的影响,创立了暗示教学法。他把暗示定义为环境与个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因素,由于这个因素,才得以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通过这个倾向激发人的潜力。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是用来进行外语教学的,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他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即使是在成人阶段,环境对于语言的学习仍然具有难以低估的影响,而且环境是可以控制的。
另一个事例是中国的李吉林创立的情境教学法,她是受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的启发,继承中国古代的情境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在他和他所处的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理论。她最早是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语言教学的,由于效果明显,进一步利用情境进行作文教学,审美教育,最终凭借情境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她认为,“儿童,从婴儿时期牙牙学语到学龄前期会说话,并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科书,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的。可以说,一个人离开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在孩提时期是无法学会语言的,少年时期也是无法学好语言的”,“生活是语言的的源泉,有生活才有语言”。情境教学再现的是儿童生活典型的场景,是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当情境在儿童眼前展现时,儿童的视觉、听觉便会同时兴奋起来,知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也随之积极地回答起来,这样儿童不仅可以获得鲜明具体的感性材料,而且内部语言也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活动,此时,引导儿童把感受及时表达出来,则可强化他们的感知,并促使内部语言过渡到外部语言。”那么她认为的情境是什么呢?她说:“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因为这种优化的后果,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是对环境对儿童语言的作用在实践上比较成功的探索。除了根据需要優化的环境以外,她还特别重视环境中的情感因素,“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情感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由境而情,由情而文,由情而人。
如果把语境和情境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我们既能发现他们的相同点,又能发现它们的不同点。相同点是如果都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那么这两个概念是完全重合的。只是情境不仅可以用之于语言教学,而且还可以用之于其他内容的教学。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发展成了情境教育学,用来指导各门学科的学习,本源于语境,又超出了语境。足见环境不仅对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对人的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力量。
其实,在语言教学中利用语境进行教学的还不止洛扎诺夫和李吉林,只是许多教师处于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在教学中也仅仅实现了语境的个别功能,因此还不能有效地运用环境的教育功能。我想教师只要树立了语境意识,对教学的环境具有一种教育的意向性,对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有利而无害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B)—0017—01
语文教学究其实质是语言教学,是让学生学会语言的运用,教学的目的就是发展儿童已有的和潜在的语言能力。怎样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我想,通过最大限度地实现语境的功能来实现语言的功能,最终促使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应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语境是语言表达和交际的环境,利用这种环境的功能进行有效教学已有先例。上个世纪5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根据环境对人的无意识的影响,创立了暗示教学法。他把暗示定义为环境与个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因素,由于这个因素,才得以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通过这个倾向激发人的潜力。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是用来进行外语教学的,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他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即使是在成人阶段,环境对于语言的学习仍然具有难以低估的影响,而且环境是可以控制的。
另一个事例是中国的李吉林创立的情境教学法,她是受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的启发,继承中国古代的情境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在他和他所处的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理论。她最早是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语言教学的,由于效果明显,进一步利用情境进行作文教学,审美教育,最终凭借情境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她认为,“儿童,从婴儿时期牙牙学语到学龄前期会说话,并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科书,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的。可以说,一个人离开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在孩提时期是无法学会语言的,少年时期也是无法学好语言的”,“生活是语言的的源泉,有生活才有语言”。情境教学再现的是儿童生活典型的场景,是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当情境在儿童眼前展现时,儿童的视觉、听觉便会同时兴奋起来,知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也随之积极地回答起来,这样儿童不仅可以获得鲜明具体的感性材料,而且内部语言也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活动,此时,引导儿童把感受及时表达出来,则可强化他们的感知,并促使内部语言过渡到外部语言。”那么她认为的情境是什么呢?她说:“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因为这种优化的后果,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是对环境对儿童语言的作用在实践上比较成功的探索。除了根据需要優化的环境以外,她还特别重视环境中的情感因素,“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情感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由境而情,由情而文,由情而人。
如果把语境和情境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我们既能发现他们的相同点,又能发现它们的不同点。相同点是如果都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那么这两个概念是完全重合的。只是情境不仅可以用之于语言教学,而且还可以用之于其他内容的教学。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发展成了情境教育学,用来指导各门学科的学习,本源于语境,又超出了语境。足见环境不仅对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对人的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力量。
其实,在语言教学中利用语境进行教学的还不止洛扎诺夫和李吉林,只是许多教师处于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在教学中也仅仅实现了语境的个别功能,因此还不能有效地运用环境的教育功能。我想教师只要树立了语境意识,对教学的环境具有一种教育的意向性,对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有利而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