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结构建筑在建筑群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在注重效率和安全的当今经济时代。其施工快、抗震性强、自重小、基础造价低等因素得到了开发商的亲睐。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详细介绍了钢结构设计的方法及设计原则,阐述了钢结构设计的步骤,并对刚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了强调。
二、钢结构设计方法的介绍
1.容许应力法(ASD)
ASD的设计原则是: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不得大于结构设计规范所给定的容许应力。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是按规范规定的标准荷载,以一阶弹性理论计算得到:容许应力则是用一个由经验判断的大于1的安全系数去除材料的屈服应力或极限应力而确定。
容许应力法的主要优点是计算简单,但存在如下主要不足:(1)对于塑性材料,由于没有考虑结构在塑性阶段的承载潜力,其实际的安全水平偏高;(2)不能合理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的影响;(3)由于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无法有效地反映抗力和荷载变异的独立性,致使承受不同类型荷载(如活载的变异性要比恒载的变异性大得多)的结构安全水平相差甚远;(4)不能从定量上度量结构的可靠度,更不能使各类结构的安全度达到同一水准。
2.塑性设计法(PD)
PD的设计原则是:结构构件的塑性极限承载力应不低于标准荷载引起的构件内力乘以安全系数。在结构分析中常采用一阶塑性分析法或刚塑性分析法。塑性设计法的主要优点是允许结构在进入塑性后进行内力重分布,这就要求结构和构件有足够延性,因而在塑性设计中截面腹板和翼缘的尺寸比例有严格的限制。虽然塑性设计法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可克服容许应力法中的缺陷(1),但材料屈服的扩展和结构构件的稳定性在结构设计中仍然没有反映。同时在结构可靠性方面,塑性设计法同容许应力法一样,还是由经验性的安全系数来保证。
3.极限状态法(LRFD)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采用抗力和荷载分项系数代替原来单一安全系数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成为现行世界各国的主要设计方法。由于荷载的作用,结构在使用周期内有可能达到各種极限状态,这些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的安全性对应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构件断裂、失稳、过大的塑性变形等所导致的结构破坏。
三、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目前,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对现行方法的改进
由于现行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存在上述缺陷,不少研究者试图在弹性范围内对现行方法加以改进,这些工作包括:(1)对计算长度的改进;( 2)采用名义荷载模型;( 3)运用等效切线模量的概念。然而,无论这些方法本身的精度如何,它们都是试图以结构的弹性分析达到非弹性分析的结果,存在根本的局限性。
2.对新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探讨
要彻底克服前述现行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中的前3种缺陷,必须建立以结构整体承载极限状态和结构整体极限承载力为目标的结构分析设计方法。为此,最近10年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较精确的适用于高等分析的二阶非弹性分析模型,并进一步考虑了梁柱连接半刚性节点域剪切变形以及它们的共同效应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等。
3.对结构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的探讨
结构体系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大致可概括为:失效模式法、M onto Cark)法、响应面法和随机有限元法等。失效模式法由于无法与精确的结构非线性分析相结合,一般认为不能用于复杂结构体系的精确计算。响应面法通常将结构的极限状态面在设计验算点处作一阶或二阶近似,对于验算点处曲率变化较大的极限状态面可能导致较大的误差。随机有限元法是一种新兴的方法,它通常以低阶或高阶摄动理论为基础建立结构的随机有限元方程,由于其要求理论推导的严密性而限制了它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Monte Cark法是一种简单但计算量大的方法,常作为校核其它方法的标准。然而随着各种包含降低抽样方差技巧的新方法出现,Monte Carlo法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将愈加普遍。
四、现行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的缺陷
极限状态设计法是结构从经验设计向概率设计转变的一次变革、但现行的建筑钢结构安全性设计方法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二目前世界各国关于建筑钢结构安全性设计的一般步骤为:先按一阶或二阶弹性方法计算各种荷载及其组合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和各构件的内力,即整体结构的弹性分析;然后将结构分析所得内力用于构件的各种极限状态方程进行构件设计,即单个构件的非弹性设计。若构件满足各种规定的极限状态方程,则认为结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这种设计方法实质上是基于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的结构设计存在着如下缺陷。
1.结构整体失稳的计算模式与实际失稳状态不一致
现行规范对结构失稳的计算模式是基于 结构同一层柱同时按相同模式对称或反对称失稳 假定,结构的整体稳定是通过构件设计中考虑计算长度的方法来近似保证。这一计算模式与一般情况下结构中个别或少数构件首先达到弹塑性失稳的实际形式不一致。换句话说, 计算长度的概念并不能真实有效地反应结构和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结构内力计算模式与构件承载力计算模式不一致
由于整体结构的弹性分析未考虑材料非线性和( 或) 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而构件的非弹性设计却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结构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已处于非线性弹塑性状态, 其内力会重新分配。因此, 按弹性状态计算结构各构件的内力并不是该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实际内力。换句话说, 整体结构的弹性分析与单个构件的非弹性设计的方法不协调。
五、钢结构设计原则
近年来,在钢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失稳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主要原因是由于以下两方面造成:
1.由于空间网架、网壳结构等新型钢结构的不断出现,造成相关设计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掌握这些新型结构的设计;
2.由于钢结构设计者缺乏相关设计经验,关于钢结构和构件的整体稳定性概念理解不够清晰,成为钢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的薄弱环节。因此,稳定性成为钢结构设计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此类问题,将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所以根据稳定性问题在实际的钢结构设计中的特点,以及未来更好的保证钢结构设计中构件不会丧失稳定性,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①保证整体结构的细部构造和构件的稳定计算,二者必须相互配合,相互统一;
②在进行结构布置时,必须从整个体系和组成部分的稳定性要求出发,进行全面考虑;
③必须保证结构计算简图和实际计算方法所依据的简图相一致,这对框架结构的稳定计算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六、钢结构设计的步骤
1.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火电厂、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
2.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及布置阶段尤其重要。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
3.预估截面
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除此之外,构件截面形式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要求,结构工程师应该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合理的选择安全经济美观的截面。
工程判定
要正确使用结构软件,还应对其输出结果的做“工程判定”。比如,评估各向周期、总剪力、变形特征等。根据“工程判定”选择修改模型重新分析,还是修正计算结果。
构件设计
构件的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比较常用的是Q235(类似A3)和Q345(类似16Mn),通常主结构使用单一钢种以便于工程管理,经济考虑,也可以选择不同强度钢材的组合截面,当强度起控制作用时,可选择Q345;稳定控制时,宜使用Q235。构件设计中,现行规范使用的是弹塑性的方法来验算截面。这和结构内力计算的弹性方法并不匹配。
节点设计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最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这必须避免,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初学者宜选择可以简单定量分析的前两者。
图纸编制
钢结构设计出图分设计图和施工详图两阶段,设计图为设计单位提供,施工详图通常由钢结构制造公司根据设计图编制,有时也会由设计单位代为编制。设计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表达方法及出图深度的控制,目前比较混乱,各个设计单位之间及其与钢结构公司之间不尽相同。
七、钢结构设计过程中注意问题
1.整体分析与优化设计。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选择与实际工作状况相符的整体分析模型,对于计算模型不得随意简化,比如不得随便把空间问题简化为平面问题。除此此外,为了获得理想的设计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优化设计的理念,并将次构件的作用尽可能考虑进来,同时满足钢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降低工程的成本。
2.严格控制整体刚度。一般来说,稳定条件、强度条件等并非是决定钢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主要因素,而结构的整体刚度条件才是首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对于一些薄壁构件形成的大跨度结构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结构的整体分析,保证设计效果。
3.保证计算模型的精确性与结构的可靠性。钢结构材料属于相对比较理想的弹塑性体,其组织体现出一定的均匀性,接近各向同性,与现阶段很多计算方法、基本概念的要求完全相符,同时钢结构构件的连接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计算过程中不确定性相对较小,因此计算模型的精确性、结构的可靠性等必须得到保证。
4.节点构造相对十分复杂。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钢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与构造比较复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并充分考虑这一点。设计节点时要综合考虑受力情况、建筑要求、构件截面形式、连接方法等各方面因素,再确定出合理、适用的节点构造形式。
八、结束语
我国钢结构设计近十几年的发展中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這需要我们不断的开发研究来进一步的缩短差距。
参考文献:
[1]申海啸,张玉生,蔡鹏.谈钢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J].陕西建筑,2008年09期.
[2]马家军.钢结构设计步骤和设计思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5期.
[3]郭志先.浅谈钢结构设计步骤及思路与砖混结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3期.
[4]郭东海.钢结构稳定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详细介绍了钢结构设计的方法及设计原则,阐述了钢结构设计的步骤,并对刚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了强调。
二、钢结构设计方法的介绍
1.容许应力法(ASD)
ASD的设计原则是: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不得大于结构设计规范所给定的容许应力。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是按规范规定的标准荷载,以一阶弹性理论计算得到:容许应力则是用一个由经验判断的大于1的安全系数去除材料的屈服应力或极限应力而确定。
容许应力法的主要优点是计算简单,但存在如下主要不足:(1)对于塑性材料,由于没有考虑结构在塑性阶段的承载潜力,其实际的安全水平偏高;(2)不能合理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的影响;(3)由于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无法有效地反映抗力和荷载变异的独立性,致使承受不同类型荷载(如活载的变异性要比恒载的变异性大得多)的结构安全水平相差甚远;(4)不能从定量上度量结构的可靠度,更不能使各类结构的安全度达到同一水准。
2.塑性设计法(PD)
PD的设计原则是:结构构件的塑性极限承载力应不低于标准荷载引起的构件内力乘以安全系数。在结构分析中常采用一阶塑性分析法或刚塑性分析法。塑性设计法的主要优点是允许结构在进入塑性后进行内力重分布,这就要求结构和构件有足够延性,因而在塑性设计中截面腹板和翼缘的尺寸比例有严格的限制。虽然塑性设计法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可克服容许应力法中的缺陷(1),但材料屈服的扩展和结构构件的稳定性在结构设计中仍然没有反映。同时在结构可靠性方面,塑性设计法同容许应力法一样,还是由经验性的安全系数来保证。
3.极限状态法(LRFD)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采用抗力和荷载分项系数代替原来单一安全系数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成为现行世界各国的主要设计方法。由于荷载的作用,结构在使用周期内有可能达到各種极限状态,这些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的安全性对应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构件断裂、失稳、过大的塑性变形等所导致的结构破坏。
三、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目前,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对现行方法的改进
由于现行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存在上述缺陷,不少研究者试图在弹性范围内对现行方法加以改进,这些工作包括:(1)对计算长度的改进;( 2)采用名义荷载模型;( 3)运用等效切线模量的概念。然而,无论这些方法本身的精度如何,它们都是试图以结构的弹性分析达到非弹性分析的结果,存在根本的局限性。
2.对新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探讨
要彻底克服前述现行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中的前3种缺陷,必须建立以结构整体承载极限状态和结构整体极限承载力为目标的结构分析设计方法。为此,最近10年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较精确的适用于高等分析的二阶非弹性分析模型,并进一步考虑了梁柱连接半刚性节点域剪切变形以及它们的共同效应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等。
3.对结构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的探讨
结构体系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大致可概括为:失效模式法、M onto Cark)法、响应面法和随机有限元法等。失效模式法由于无法与精确的结构非线性分析相结合,一般认为不能用于复杂结构体系的精确计算。响应面法通常将结构的极限状态面在设计验算点处作一阶或二阶近似,对于验算点处曲率变化较大的极限状态面可能导致较大的误差。随机有限元法是一种新兴的方法,它通常以低阶或高阶摄动理论为基础建立结构的随机有限元方程,由于其要求理论推导的严密性而限制了它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Monte Cark法是一种简单但计算量大的方法,常作为校核其它方法的标准。然而随着各种包含降低抽样方差技巧的新方法出现,Monte Carlo法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将愈加普遍。
四、现行建筑钢结构设计方法的缺陷
极限状态设计法是结构从经验设计向概率设计转变的一次变革、但现行的建筑钢结构安全性设计方法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二目前世界各国关于建筑钢结构安全性设计的一般步骤为:先按一阶或二阶弹性方法计算各种荷载及其组合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和各构件的内力,即整体结构的弹性分析;然后将结构分析所得内力用于构件的各种极限状态方程进行构件设计,即单个构件的非弹性设计。若构件满足各种规定的极限状态方程,则认为结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这种设计方法实质上是基于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的结构设计存在着如下缺陷。
1.结构整体失稳的计算模式与实际失稳状态不一致
现行规范对结构失稳的计算模式是基于 结构同一层柱同时按相同模式对称或反对称失稳 假定,结构的整体稳定是通过构件设计中考虑计算长度的方法来近似保证。这一计算模式与一般情况下结构中个别或少数构件首先达到弹塑性失稳的实际形式不一致。换句话说, 计算长度的概念并不能真实有效地反应结构和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结构内力计算模式与构件承载力计算模式不一致
由于整体结构的弹性分析未考虑材料非线性和( 或) 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而构件的非弹性设计却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结构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已处于非线性弹塑性状态, 其内力会重新分配。因此, 按弹性状态计算结构各构件的内力并不是该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实际内力。换句话说, 整体结构的弹性分析与单个构件的非弹性设计的方法不协调。
五、钢结构设计原则
近年来,在钢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失稳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主要原因是由于以下两方面造成:
1.由于空间网架、网壳结构等新型钢结构的不断出现,造成相关设计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掌握这些新型结构的设计;
2.由于钢结构设计者缺乏相关设计经验,关于钢结构和构件的整体稳定性概念理解不够清晰,成为钢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的薄弱环节。因此,稳定性成为钢结构设计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此类问题,将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所以根据稳定性问题在实际的钢结构设计中的特点,以及未来更好的保证钢结构设计中构件不会丧失稳定性,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①保证整体结构的细部构造和构件的稳定计算,二者必须相互配合,相互统一;
②在进行结构布置时,必须从整个体系和组成部分的稳定性要求出发,进行全面考虑;
③必须保证结构计算简图和实际计算方法所依据的简图相一致,这对框架结构的稳定计算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六、钢结构设计的步骤
1.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火电厂、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
2.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及布置阶段尤其重要。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
3.预估截面
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除此之外,构件截面形式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要求,结构工程师应该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合理的选择安全经济美观的截面。
工程判定
要正确使用结构软件,还应对其输出结果的做“工程判定”。比如,评估各向周期、总剪力、变形特征等。根据“工程判定”选择修改模型重新分析,还是修正计算结果。
构件设计
构件的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比较常用的是Q235(类似A3)和Q345(类似16Mn),通常主结构使用单一钢种以便于工程管理,经济考虑,也可以选择不同强度钢材的组合截面,当强度起控制作用时,可选择Q345;稳定控制时,宜使用Q235。构件设计中,现行规范使用的是弹塑性的方法来验算截面。这和结构内力计算的弹性方法并不匹配。
节点设计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最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这必须避免,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初学者宜选择可以简单定量分析的前两者。
图纸编制
钢结构设计出图分设计图和施工详图两阶段,设计图为设计单位提供,施工详图通常由钢结构制造公司根据设计图编制,有时也会由设计单位代为编制。设计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表达方法及出图深度的控制,目前比较混乱,各个设计单位之间及其与钢结构公司之间不尽相同。
七、钢结构设计过程中注意问题
1.整体分析与优化设计。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选择与实际工作状况相符的整体分析模型,对于计算模型不得随意简化,比如不得随便把空间问题简化为平面问题。除此此外,为了获得理想的设计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优化设计的理念,并将次构件的作用尽可能考虑进来,同时满足钢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降低工程的成本。
2.严格控制整体刚度。一般来说,稳定条件、强度条件等并非是决定钢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主要因素,而结构的整体刚度条件才是首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对于一些薄壁构件形成的大跨度结构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结构的整体分析,保证设计效果。
3.保证计算模型的精确性与结构的可靠性。钢结构材料属于相对比较理想的弹塑性体,其组织体现出一定的均匀性,接近各向同性,与现阶段很多计算方法、基本概念的要求完全相符,同时钢结构构件的连接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计算过程中不确定性相对较小,因此计算模型的精确性、结构的可靠性等必须得到保证。
4.节点构造相对十分复杂。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钢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与构造比较复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并充分考虑这一点。设计节点时要综合考虑受力情况、建筑要求、构件截面形式、连接方法等各方面因素,再确定出合理、适用的节点构造形式。
八、结束语
我国钢结构设计近十几年的发展中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這需要我们不断的开发研究来进一步的缩短差距。
参考文献:
[1]申海啸,张玉生,蔡鹏.谈钢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J].陕西建筑,2008年09期.
[2]马家军.钢结构设计步骤和设计思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5期.
[3]郭志先.浅谈钢结构设计步骤及思路与砖混结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3期.
[4]郭东海.钢结构稳定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