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培养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中学语文课标之一的维度,对学生语文学习以及思维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写作教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质量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在作文审题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训练,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概念辨析、根源挖掘、观点反省、逻辑性阐述等较多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所以,加強学生思辨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就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就对“如何在写作的审题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这一论点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辩证性,进一步实现其思维的思辨性的增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阶段;思辨性思维;作文审题;训练
思辨,即思考辨析,是学生对于考到的文字或现象给予自我认知的同时并进行一定的思维活动,这一过程就被称之为辨析过程。在高中生的写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就需要对其开展适当的作文训练,以此让学生在寻找显性信息、隐性信息的同时,实现思考矛盾的对立统一,从而有效强化学生对文字或语言信息的概括与辨析能力。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注重其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一、高中生在写作审题中缺乏思辨性思维的原因
写作教学作为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板块,写作水平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就现阶段我国高中写作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进行作文学习时,缺乏良好的思辨思想,从而致使其在审题时只注重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研究问题的内涵,导致学生辩证思想不足的原因,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
结合目前高中生的写作情况来看,较大一部分学生对作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存在思维高度不够、论证无力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另外,由于作文写作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较高,然而部分学生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积累较多的写作素材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在高中阶段的写作学习中无法融入系统化、全面化的写作训练中,从而使得其在进行作文审题时,难以发挥其辩证思维。另一方面,由于语文教师没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及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与思维状况制订周密、系统的写作训练计划,致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难以收获理想的结果,从而不利于学生对作文写作进行深入学习[1]。除此之外,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较大的高考压力,因而在实际的写作训练或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分数,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习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在这种固化且功利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的教学便利性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但学生的个性与特性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其思想、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只有在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切实需求的基础上开展行之有效的思维训练,才能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进而提高整个写作教学的质量。
(二)写作理论指导边缘化
由于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思维能力是单纯通过不断阅读、不断写作而自然提高的,所以,我国语文的写作课堂逐渐趋向“学生写一写,教师改一改,范文读一读”的统一模式。这种一味提倡多读多写的边缘化写作指导理论,不仅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写作水平,还容易导致写作课堂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对于写作水平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多阅读、多写作只是基础,更多地还是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写作指导理论,并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从而促使学生在作文审题时锻炼自己的思辨性思维。
(三)写作教学实践经验化
在现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经验化现象颇为显著,这种通过教师根据自己的写作与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教学理论,缺乏系统性与秩序性,不能够与科学理论相提并论且并不能将其称之为教学规律。在当前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等共存的教育大背景之下,教师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时,需要在结合自己教学经验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思维发展规律以及其实际的写作水平进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若在写作教学中一味运用教师自己的经验所得,则会对教师群体的成长、学生写作水平以及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性提高造成重大的消极影响,无法充分发挥学生思辨性思维在其作文审题、书写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二、高中生思辨性思维在作文审题训练中的培养措施
(一)提取显性关键词,锻炼学生思维准确性
思维准确性的提高,是培养思辨性思维的重要基础,为了有效保障学生在进行作文审题时,不被其他无用信息所迷惑,教师就需要重视学生思维准确性的锻炼。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其对议论文的接触时间较短,因此,在锻炼学生思维准确性时,需要注重学生相关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在实际的作文审题训练中引入“毛毛虫实验”写作材料:法国科学家法伯将若干毛毛虫放置于同一花盆的边缘处,使毛毛虫首尾相接,同时又在距离花盆6英寸处放置毛毛虫喜爱的食物,但毛毛虫却一个跟着一个围绕着花盆转,最终消亡。面对这一结果,法伯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作为实验反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与众不同,便立刻会避免死亡的命运”。通过展示这一篇材料,能够有效达到培养学生兴趣与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这是由于高一学生缺乏对材料作文的审题经验,但教师只需要引导其对材料进行审读,以此来抓住材料中的显性关键词——“耐人寻味”一词,就能掌握这一材料所展现的写作立意:勇于打破常规、勇于彰显自我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等。所以,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减少立意不明确、模糊等情况出现的概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中开头部分的总起句或其他部分表示修饰的词语、句子,即线性关键词,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内容,进而有效锻炼其思维准确性,促使其选择合适或最佳的写作立意[3]。 (二)注重隐藏信息,锻炼思维深刻性
抓住显性关键词是作文审题的基础,而通过显性信息进行分析展现材料中的隐藏信息则是作文审题的关键内容之一,同时也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促进其思辨性思维的进一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一般是指个人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以及逻辑水平,是体现其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难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在作文审题训练中锻炼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有利于学生了解材料的本质,并理清写作时语言表达的逻辑关系。所以,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利用从显性信息寻找隐性信息这一行为进行加强,以此来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度,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2018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车辆与时代的变迁”为例,该题目是希望将车辆变化与时代的变迁相联系,即希望学生从现象探究本质、从内涵推广到外延。这种从逻辑方向出发的题目,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以此拓宽其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进而实现学生材料的进一步观照、以此实现思维深度的增进。该题目还在材料中为学生提供了两个方向的立意,其中“共享理念”这一立意促使学生从社会现象出发,还能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过程中,教师利用一些逻辑思维推断或者寻找字里行间的隐藏信息等教学方式来锻炼学生对材料的挖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学生在写作时寻找材料中的导向以及正式写作过程的针对性都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在作文实践中深化其思维、发展其个性,进而实现其健康、全面的发展,同时提高我国整体写作教学的质量。
(三)思考材料内涵,锻炼思维辩证性
关于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培养,最为关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辩证性。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相关引导来促使学生对作文材料的对立、统一方面进行思考,以此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辩证性,进而能够在作文审题以及实际生活中运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目前,由于受到家庭教育以及社会诱惑的影响,使得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化的特征,从而导致其作文缺乏辩证性并且相关论点较为薄弱,无法进行有效论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注重事物两面性的引导,从而提升其论证的全面性,进而提升其写作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就“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一句子进行重点分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写文章需要在保障其深度、针对性的同时,也体现其广度、不确定性。”进而使学生拥有辩证思维,即做到包括但不局限于偶然性、特定时间、数量,并能够运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事物[4]。对于高中阶段的写作,学生需要在审题阶段做到多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作文材料,进而为其辩证提供理论基础。为此,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材料中的现象、话语、故事等信息来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若遇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借此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新闻点评写作,并定期邀请学生在课上分享自己的作文,从而全面训练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进而提升写作水平。
结束语
思辨性思维已经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必要的人才需求之一。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因此,大力培养并发展其思辨能力至关重要。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写作训练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拥有人文性与思辨色彩,以此实现学生真正价值与魅力的高效提升,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刁春燕.千锤百炼,重在思辨: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思维训练[J].新作文:教研,2020(4):0205.
[2]林素菊.千锤百炼重在思辨:浅谈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审题思辨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8,000(021):128.
[3]汪海飞.拨开云雾见光明:一次基于思辨性思維发展的时事评论写作实践[J].家长,2019(3):135-136.
[4]林书羽.以思辨类新材料作文写作牵引论述类整本书阅读:思辨性思维的培育路径初探[J].视界观,2020,000(007):1.
作者简介:曾丽民(1974—),,女,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
关键词:高中阶段;思辨性思维;作文审题;训练
思辨,即思考辨析,是学生对于考到的文字或现象给予自我认知的同时并进行一定的思维活动,这一过程就被称之为辨析过程。在高中生的写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就需要对其开展适当的作文训练,以此让学生在寻找显性信息、隐性信息的同时,实现思考矛盾的对立统一,从而有效强化学生对文字或语言信息的概括与辨析能力。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注重其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一、高中生在写作审题中缺乏思辨性思维的原因
写作教学作为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板块,写作水平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就现阶段我国高中写作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进行作文学习时,缺乏良好的思辨思想,从而致使其在审题时只注重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研究问题的内涵,导致学生辩证思想不足的原因,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
结合目前高中生的写作情况来看,较大一部分学生对作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存在思维高度不够、论证无力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另外,由于作文写作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较高,然而部分学生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没有积累较多的写作素材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在高中阶段的写作学习中无法融入系统化、全面化的写作训练中,从而使得其在进行作文审题时,难以发挥其辩证思维。另一方面,由于语文教师没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及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与思维状况制订周密、系统的写作训练计划,致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难以收获理想的结果,从而不利于学生对作文写作进行深入学习[1]。除此之外,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较大的高考压力,因而在实际的写作训练或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分数,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习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在这种固化且功利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的教学便利性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但学生的个性与特性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其思想、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只有在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切实需求的基础上开展行之有效的思维训练,才能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进而提高整个写作教学的质量。
(二)写作理论指导边缘化
由于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思维能力是单纯通过不断阅读、不断写作而自然提高的,所以,我国语文的写作课堂逐渐趋向“学生写一写,教师改一改,范文读一读”的统一模式。这种一味提倡多读多写的边缘化写作指导理论,不仅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写作水平,还容易导致写作课堂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对于写作水平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多阅读、多写作只是基础,更多地还是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写作指导理论,并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从而促使学生在作文审题时锻炼自己的思辨性思维。
(三)写作教学实践经验化
在现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经验化现象颇为显著,这种通过教师根据自己的写作与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教学理论,缺乏系统性与秩序性,不能够与科学理论相提并论且并不能将其称之为教学规律。在当前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等共存的教育大背景之下,教师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时,需要在结合自己教学经验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思维发展规律以及其实际的写作水平进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若在写作教学中一味运用教师自己的经验所得,则会对教师群体的成长、学生写作水平以及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性提高造成重大的消极影响,无法充分发挥学生思辨性思维在其作文审题、书写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二、高中生思辨性思维在作文审题训练中的培养措施
(一)提取显性关键词,锻炼学生思维准确性
思维准确性的提高,是培养思辨性思维的重要基础,为了有效保障学生在进行作文审题时,不被其他无用信息所迷惑,教师就需要重视学生思维准确性的锻炼。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其对议论文的接触时间较短,因此,在锻炼学生思维准确性时,需要注重学生相关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在实际的作文审题训练中引入“毛毛虫实验”写作材料:法国科学家法伯将若干毛毛虫放置于同一花盆的边缘处,使毛毛虫首尾相接,同时又在距离花盆6英寸处放置毛毛虫喜爱的食物,但毛毛虫却一个跟着一个围绕着花盆转,最终消亡。面对这一结果,法伯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作为实验反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与众不同,便立刻会避免死亡的命运”。通过展示这一篇材料,能够有效达到培养学生兴趣与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这是由于高一学生缺乏对材料作文的审题经验,但教师只需要引导其对材料进行审读,以此来抓住材料中的显性关键词——“耐人寻味”一词,就能掌握这一材料所展现的写作立意:勇于打破常规、勇于彰显自我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等。所以,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减少立意不明确、模糊等情况出现的概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中开头部分的总起句或其他部分表示修饰的词语、句子,即线性关键词,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内容,进而有效锻炼其思维准确性,促使其选择合适或最佳的写作立意[3]。 (二)注重隐藏信息,锻炼思维深刻性
抓住显性关键词是作文审题的基础,而通过显性信息进行分析展现材料中的隐藏信息则是作文审题的关键内容之一,同时也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促进其思辨性思维的进一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一般是指个人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以及逻辑水平,是体现其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难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在作文审题训练中锻炼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有利于学生了解材料的本质,并理清写作时语言表达的逻辑关系。所以,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利用从显性信息寻找隐性信息这一行为进行加强,以此来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度,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2018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车辆与时代的变迁”为例,该题目是希望将车辆变化与时代的变迁相联系,即希望学生从现象探究本质、从内涵推广到外延。这种从逻辑方向出发的题目,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以此拓宽其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进而实现学生材料的进一步观照、以此实现思维深度的增进。该题目还在材料中为学生提供了两个方向的立意,其中“共享理念”这一立意促使学生从社会现象出发,还能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过程中,教师利用一些逻辑思维推断或者寻找字里行间的隐藏信息等教学方式来锻炼学生对材料的挖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学生在写作时寻找材料中的导向以及正式写作过程的针对性都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在作文实践中深化其思维、发展其个性,进而实现其健康、全面的发展,同时提高我国整体写作教学的质量。
(三)思考材料内涵,锻炼思维辩证性
关于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培养,最为关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辩证性。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相关引导来促使学生对作文材料的对立、统一方面进行思考,以此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辩证性,进而能够在作文审题以及实际生活中运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目前,由于受到家庭教育以及社会诱惑的影响,使得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化的特征,从而导致其作文缺乏辩证性并且相关论点较为薄弱,无法进行有效论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注重事物两面性的引导,从而提升其论证的全面性,进而提升其写作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就“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一句子进行重点分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写文章需要在保障其深度、针对性的同时,也体现其广度、不确定性。”进而使学生拥有辩证思维,即做到包括但不局限于偶然性、特定时间、数量,并能够运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事物[4]。对于高中阶段的写作,学生需要在审题阶段做到多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作文材料,进而为其辩证提供理论基础。为此,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材料中的现象、话语、故事等信息来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若遇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借此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新闻点评写作,并定期邀请学生在课上分享自己的作文,从而全面训练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进而提升写作水平。
结束语
思辨性思维已经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必要的人才需求之一。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因此,大力培养并发展其思辨能力至关重要。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写作训练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拥有人文性与思辨色彩,以此实现学生真正价值与魅力的高效提升,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刁春燕.千锤百炼,重在思辨: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思维训练[J].新作文:教研,2020(4):0205.
[2]林素菊.千锤百炼重在思辨:浅谈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审题思辨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8,000(021):128.
[3]汪海飞.拨开云雾见光明:一次基于思辨性思維发展的时事评论写作实践[J].家长,2019(3):135-136.
[4]林书羽.以思辨类新材料作文写作牵引论述类整本书阅读:思辨性思维的培育路径初探[J].视界观,2020,000(007):1.
作者简介:曾丽民(1974—),,女,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