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抓住机遇,进行习作
教学中,我们常常在每个单元活动时要求进行写作。可是每当这个时候,学生便愁眉苦脸,拿起笔杆如重千斤。究其因,是头脑缺乏写作的素材,就像盖房子缺乏砖瓦木料一样,再好的设计也枉然。缺乏材料,写不成文章,即使硬写出来,文章也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可见作文不要为习作而习作,更不要为难学生,要抓住机遇进行习作,根据学生兴趣当场作文,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1.捕捉周围事物的变化,立刻动笔
在一堂语文课上,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大风把树木吹得不停摇摆,地上的垃圾满天飞舞……天气突变,学生的心早已飞到室外,我想这节课难以上下去。这是一个比较难得的即兴作文的好机会,于是,我让学生都到外面留心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以《下雨前》为题进行习作,学生可高兴了,跑到外面,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看到的、听到的。雨终于下起来,而且越下越大,学生们纷纷返回课室,动起笔来,结果写出的文章既具体又生动,学生也从中明白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写出好文章的道理。
2.抓真情一刻,让学生吐个痛快
枯燥的课堂生活,让学生有点乏味。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教育性的电影给学生看。如近期我组织他们看《小孩不笨》,里面涉及到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许多场景,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教育。学生看得可投入了,一会笑声阵阵,一会啜泣声声。看着学生不同的表情,我知道写作的时机到了。电影看完后,我马上问:“谁有话想说?”话刚落,他们纷纷举手,说搞笑的,谈激动的,谈有同感的,气氛热烈。学生太有感触了,个个都争着说。说到情深处,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说得用笔写下来,学生都没有感到为难,反而个个动作迅疾,不到半小时,绝大多数的学生就“交卷”了,而且篇篇都流淌着真情,充满了实感。
3.抓住课文内容拓展延伸
课文就是很好的写作引发材料。有的课文由于受到体裁、中心等的限制,有些地方写得简略,或有意不写,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老师就可以抓住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去描写,放飞自己的灵性,实现对文本的补充,让文本更完整丰满。
有的课文,有许多的句、段体现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充满情趣,内涵很深,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细细品读时,进行再联想,再想象。
还有很多课文结尾意犹未尽,余味无穷,留给了读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顺着文章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脉络去思考,去想象,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练笔中再度飞扬。
二、“开放搞活”,进行习作
材料不可能时时在手,那么我们可以“开放搞活”,让学生自做自写,做写结合,如将学生陌生的事物在他们眼前再现或“直播”,拉近学生与写作材料的距离,或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观察,使做、看、说、写结合起来,以进行实在又有效的习作训练。例如,我指导学生写一次自己喜欢的活动的作文时,选择了同学们最喜欢的游戏——贴鼻子,让学生人人参与,在玩的过程中口头叙述玩了什么、玩得怎样、心情怎样、有怎样的气氛……这样,学生就能把一次活动写具体。
三、开展阅读,丰富积累
鲁迅说过:好文章是靠读好书“薰”出来的。读好书,能开阔视野,积累材料;读好书,能滋养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灵魂。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并且选择其中的几个好词或者一个好句背下来。为了鼓励学生,我设了一个“阅读大王奖”和“摘抄能手奖”,看谁读书多,看谁摘录得多,学生的劲头越来越大。坚持下来,学生的语言库存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就得心应手,如有神助。
有了来自外部的动力,还要有发自内心的兴趣,这样读书才会逐步成为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一有空我就会把时间留给学生看喜欢的书,安排学生谈读书的收获,进行人物和写作方法评析。为了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有时又会让全班同学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阅读,全班“同读一本书”。比如,上学期,我们全班就同读了《海底两万里》《西游记(图文版)》《绿野仙踪》,读完后,通过写感想,谈体会,让他们巩固记忆。
四、师生合奏,修改作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习作评改是重要环节。习作评改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面批面改”“随机评改”“自评自改”“师生互评互改”等。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我觉得师生互评互改比较有效,经常会和学生一起演奏如下的“四步曲”。
第一步:教会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公开点评,学生进行评价,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发现习作中的优缺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作文各方面的要求,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提高修改能力。
第二步:學生在学会了如何评改后,再对照自己的作文,看存在着什么问题,然后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三步:有针对性地把优秀的学生习作与水平一般的、较差的学生习作进行交换修改。水平高的孩子习作修改能力较强,他们能给学生提出正确的、有创造性的修改意见。而水平有待提高的孩子在学习修改的过程中,能学习到别人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好句,并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这个过程大家都可以得到提高。
第四步:在两人互改的基础上有时可再以小组的形式对作文进行修改,让学生人人参与习作的修改,多种意见交锋,小组成员共同提高。在完成小组交流后,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能 “一刀切”。对基础好的学生习作要“求精”,对基础差的学生要“求顺”。教师给习作要写上激励性的批语,如“好词!”“文章开头有创意!”“你的写作比上一次有进步!”“你真让老师佩服!”等,学生看到老师激励的话,会越写越爱写。
通过以上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生命的活力和才情必将得到极大的激扬,作文教学也必将焕发出诱人的光彩。
教学中,我们常常在每个单元活动时要求进行写作。可是每当这个时候,学生便愁眉苦脸,拿起笔杆如重千斤。究其因,是头脑缺乏写作的素材,就像盖房子缺乏砖瓦木料一样,再好的设计也枉然。缺乏材料,写不成文章,即使硬写出来,文章也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可见作文不要为习作而习作,更不要为难学生,要抓住机遇进行习作,根据学生兴趣当场作文,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1.捕捉周围事物的变化,立刻动笔
在一堂语文课上,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大风把树木吹得不停摇摆,地上的垃圾满天飞舞……天气突变,学生的心早已飞到室外,我想这节课难以上下去。这是一个比较难得的即兴作文的好机会,于是,我让学生都到外面留心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以《下雨前》为题进行习作,学生可高兴了,跑到外面,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看到的、听到的。雨终于下起来,而且越下越大,学生们纷纷返回课室,动起笔来,结果写出的文章既具体又生动,学生也从中明白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写出好文章的道理。
2.抓真情一刻,让学生吐个痛快
枯燥的课堂生活,让学生有点乏味。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教育性的电影给学生看。如近期我组织他们看《小孩不笨》,里面涉及到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许多场景,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教育。学生看得可投入了,一会笑声阵阵,一会啜泣声声。看着学生不同的表情,我知道写作的时机到了。电影看完后,我马上问:“谁有话想说?”话刚落,他们纷纷举手,说搞笑的,谈激动的,谈有同感的,气氛热烈。学生太有感触了,个个都争着说。说到情深处,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说得用笔写下来,学生都没有感到为难,反而个个动作迅疾,不到半小时,绝大多数的学生就“交卷”了,而且篇篇都流淌着真情,充满了实感。
3.抓住课文内容拓展延伸
课文就是很好的写作引发材料。有的课文由于受到体裁、中心等的限制,有些地方写得简略,或有意不写,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老师就可以抓住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去描写,放飞自己的灵性,实现对文本的补充,让文本更完整丰满。
有的课文,有许多的句、段体现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充满情趣,内涵很深,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细细品读时,进行再联想,再想象。
还有很多课文结尾意犹未尽,余味无穷,留给了读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顺着文章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脉络去思考,去想象,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练笔中再度飞扬。
二、“开放搞活”,进行习作
材料不可能时时在手,那么我们可以“开放搞活”,让学生自做自写,做写结合,如将学生陌生的事物在他们眼前再现或“直播”,拉近学生与写作材料的距离,或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观察,使做、看、说、写结合起来,以进行实在又有效的习作训练。例如,我指导学生写一次自己喜欢的活动的作文时,选择了同学们最喜欢的游戏——贴鼻子,让学生人人参与,在玩的过程中口头叙述玩了什么、玩得怎样、心情怎样、有怎样的气氛……这样,学生就能把一次活动写具体。
三、开展阅读,丰富积累
鲁迅说过:好文章是靠读好书“薰”出来的。读好书,能开阔视野,积累材料;读好书,能滋养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灵魂。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并且选择其中的几个好词或者一个好句背下来。为了鼓励学生,我设了一个“阅读大王奖”和“摘抄能手奖”,看谁读书多,看谁摘录得多,学生的劲头越来越大。坚持下来,学生的语言库存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就得心应手,如有神助。
有了来自外部的动力,还要有发自内心的兴趣,这样读书才会逐步成为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一有空我就会把时间留给学生看喜欢的书,安排学生谈读书的收获,进行人物和写作方法评析。为了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有时又会让全班同学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阅读,全班“同读一本书”。比如,上学期,我们全班就同读了《海底两万里》《西游记(图文版)》《绿野仙踪》,读完后,通过写感想,谈体会,让他们巩固记忆。
四、师生合奏,修改作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习作评改是重要环节。习作评改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面批面改”“随机评改”“自评自改”“师生互评互改”等。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我觉得师生互评互改比较有效,经常会和学生一起演奏如下的“四步曲”。
第一步:教会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公开点评,学生进行评价,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发现习作中的优缺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作文各方面的要求,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提高修改能力。
第二步:學生在学会了如何评改后,再对照自己的作文,看存在着什么问题,然后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三步:有针对性地把优秀的学生习作与水平一般的、较差的学生习作进行交换修改。水平高的孩子习作修改能力较强,他们能给学生提出正确的、有创造性的修改意见。而水平有待提高的孩子在学习修改的过程中,能学习到别人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好句,并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这个过程大家都可以得到提高。
第四步:在两人互改的基础上有时可再以小组的形式对作文进行修改,让学生人人参与习作的修改,多种意见交锋,小组成员共同提高。在完成小组交流后,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能 “一刀切”。对基础好的学生习作要“求精”,对基础差的学生要“求顺”。教师给习作要写上激励性的批语,如“好词!”“文章开头有创意!”“你的写作比上一次有进步!”“你真让老师佩服!”等,学生看到老师激励的话,会越写越爱写。
通过以上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生命的活力和才情必将得到极大的激扬,作文教学也必将焕发出诱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