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答孩子的话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ch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听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愿多说或不善于表达,其实这不是孩子单方面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的影响。关于亲子交流方式,最初对孩子早期语言发展与母亲说话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探讨时,国外有一些研究发现,孩子有两种语言获得的风格:客体定向的指物风格和自我定向的表达风格。指物性的孩子词汇发展速度快,词汇增加主要是名词,句子发展较早;而表达性的孩子词汇增加不明显,因为他们的词汇主要是功能词,这类词数量很少,他们的句子发展也较慢。但也有人认为两者只是风格的差异,并不导致发展速度的差异,因为词汇数量的多少并不意味着交流能力的高低。
  研究还表明,前一种风格的孩子的母亲说话简洁明了,并不断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一般这些母亲采取反应性的交流方式;而后一种风格的孩子的母亲往往使用较长的句子和很多指令,她们倾向于干扰孩子的行为,而且一般采取命令的方式。后来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研究结果很不一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善于诱发对话情景的母亲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而用命令或控制孩子行为的说话方式则阻碍孩子的语言发展。
  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母亲与孩子的交流方式主要有三种:非干预性的、解释性的和命令性的。三种交流方式的差异具体表现为:非干预性的母亲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给孩子任何压力;解释性的母亲主要关心给孩子提供信息而很少有机会让孩子说话,命令性的母亲主要通过言语控制来命令孩子的行为。
  例如,大多数孩子虽然不喜欢吃蔬菜,但会经常好奇地问有关蔬菜的问题,如青菜为什么会长大,有没有彩色的萝卜等。面对孩子的提问,解释性的母亲往往反复向孩子说明蔬菜的营养价值,最后令孩子感到厌烦或觉得父母太唠叨,从而不愿与父母进行更多的交流;命令性的母亲则倾向于采取较强制的方式,如要求孩子必须吃蔬菜否则不回答孩子的问题;而非干预性的母亲会及时地回答孩子有关蔬菜的各种问题,并建议孩子亲自品尝一下,从而激发孩子对蔬菜的了解和兴趣。又如我们在吃饭时,经常听到孩子说“这个太难吃”,这时不同类型的母亲的反应也往往很不相同,非干预性的母亲可能会说“真的?让我尝一尝”;而解释性的母亲可能马上会说“这个菜如何如何有营养”;命令性的母亲可能会说“不要这么多话,这菜很贵的,很有营养的,多吃一点”。
  三种交流方式各有优劣,解释性的方式有利于孩子获得更多相关的知识,凡事讲道理,但他们可能会不愿意和父母多说话;命令性的方式可能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不利于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对来说,非干预性的方式较有利于孩子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孩子的提问和父母的解答,使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一种开放和动态的交流方式。这不仅增加了孩子的知识,而且扩展了孩子的思维和想像空间,而且大大丰富了孩子的词汇和语言材料。最重要的是孩子喜欢这样无拘无束和充满新知的交流,因喜欢交流,而变得善于交流。解释性和命令性的母亲都可能无意间使交流中断。他们的交流方式是封闭和单向的。因此,孩子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慢慢地就可能变得不善言辞了。
  总之,不同的亲子交流风格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也许,从孩子的语言特点中可以很好地反省我们自己的说话风格和教养方式──是否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解释或控制,而不能一味地责怪孩子不愿意交流或不善于表达。
  父母是影响孩子早期发展的主要因素,但父母的影响又受孩子自身特点的制约。因此,从孩子或父母单方面去看待孩子的语言发展往往不能很好地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动态性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孩子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相互交往对孩子语言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父母可以经常回忆自己平时如何应答孩子的话。这种应答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有可能通过父母改善和孩子交流的方式,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其他文献
说起我家的数学研究所,你还真不能小瞧它,虽然只有爸爸、妈妈和我3个人 ,但研究所的“课题”却很广泛。现在我只向你透露一点我们的研究成果,当然也要涉及到“研究所”的背景资料。  正规的研究所设有生活区、实验楼。而我家的研究所既是宿舍又是实验室。通常情况下,3个“研究员”头抵头,挤在一张饭桌上,从事研究工作。  公休日是我们忙碌的工作日,那时我们一人一枝笔、一个本,埋头不停地写呀,算呀,就好像蚕在吃桑
期刊
假如有一天,你上小学的儿子拿回一张数学成绩单,上面赫然写着:28分,倒数第一名。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愤怒、斥责,安慰、体罚,无所谓,鼓励,惊讶,沉默不语,等等等等,所有的做法和想法我都表示理解。但是这个28分,却无论如何是难以更改了。  不错,这是我的一次真实经历。使我获得这个经验的人,是我儿子,当时他上小学三年级。  现在有必要说些题外话,因为这个28分对我的刺激太大了。  年轻时,我是偏爱理
期刊
我有一个3岁半的男孩,活泼可爱。但最近我们却发现他总喜欢说这不公平,那不公平。例如周日带他回爷爷奶奶家时,比他大4岁的表姐分的蛋糕比他的大,他就会撅起小嘴很委屈地说:“不公平嘛,姐姐的蛋糕比我的大!”一家人出去吃饭,不让他在餐厅里乱跑,他大声抗议:“不公平,不公平,外面可以跑,这里为什么不可以跑;别人可以随便走,我为什么不可以随便走!”晚上让他收拾起玩了一地的玩具时,他也会理直气壮地说:“这不公平
期刊
下一代的素质    无论养育下一代的代价是多大、成功的机会有多少,你若问历经此苦的过来人,给他(她)机会再选择,大多数人,仍会选择要生儿育女。  表示会生儿育女的夫妇会在更迟的时候生,且生得更少些,这说明现代夫妇对这问题是不无疑虑的,这些疑虑对下一代的素质其实是有直接关系的。  一个国家有责任保障生育率受控制与下一代的素质得到改善,正如文化程度高一些的父母往往希望少生精养,为下一代预备最佳的成长环
期刊
爸爸的信  承骐:你好!  1.你能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估算出北京到天津的距离吗?  (估算,大体对即可,重点在量,然后估算)  2.看看清华园内有没有先开花,后出叶的植物。  爸爸 3.29     儿子的信  爸爸:您好!  我告诉您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20公里,我还知道北京——承德,北京——郑州,北京——济源的距离,下面告诉您我是怎么算出来的。  首先,先量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期刊
满月儿的体重及身高    体重(千克)  身高(厘米)      男   女   男    女  10%  4.33  4.04  53.50  52.50  50%  5.05  4.64  56.30  55.40  90%  5.75  5.36  58.80  58.30    身心发育    特征  总使人心神不安的婴儿,过了1个月后,长大了不少,身心状态也安定了,妈妈也用不着像对待新生
期刊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在教育方面我认为至关重要的几个问题。这也是许多美国父母在对孩子的未来做决定时所遵循的主要原则。     爱与服从    按照乘客的愿望,每一列火车会抵达不同的目的地。但总有两条铁轨使急驶的列车不会相撞。我想给你们两条“铁轨”,它们可以使你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至于“出轨”。在孩子2岁之内,一定要把这两条信息传达给每个孩子。它们是:  1.我
期刊
如何正确地、科学地抱婴儿?德国医生给妈妈们提供了几种姿势。这些姿势考虑到了婴儿的骨骼肌肉系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考虑到了婴儿的重量不断增加对妈妈的身体支撑器官的负担。    1.悬空  这个姿势适合3个月以前的、还不能支撑头部的婴儿。妈妈一只手托住婴儿的脖子和后脑勺,另一只手托着婴儿的臀部。婴儿的身体微微弯曲,脸朝着妈妈。这个姿势使婴儿同妈妈能自由地进行感情交流。为了避免婴儿头总转
期刊
跟儿子一起“玩书”    我是一个1岁半男孩儿的母亲。几乎每一期《父母必读》杂志都能够从不同角度给我以启发和教益。比如:1999年第8期头一篇的“从玩书到读书”对我的震撼就非常大。以前,我经常在闲暇时讲书上的小故事给儿子听,可是常常讲不了几页,他就开始“捣乱”:不是成心撕破一页,就是把书推到一边又去玩别的玩具。我这个人最没有耐心了,看到他都1岁了还这么不爱学习,觉得他真是不争气,于是免不了打他几下
期刊
今年春节,朋友送给我6岁的儿子一对可爱的小兔子。他喜欢得不得了,可是,家里的地方很小,只好把兔子装在一个笼子里放在阳台上。虽然我每天都清扫几次,但还是引来了不少蚊蝇。我几次想把兔子送人,孩子每次都大哭着不让送。我不知怎样处理才好,大家能不能帮忙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广西 余 娟    和孩子一起饲养    一次,我儿子看到市场上的小白兔也爱不释手,说什么也不肯走了。见他那么喜欢,我只好给他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