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漫步”活动课程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s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球漫步”活动来源于北京天文馆“宇宙少年团”系列活动课程,针对小学科学课程“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月球相关知识点,以“月球的特点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为主题,综合利用馆内教学资源,通过体验式学习、模型建构、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月球相关知识,认识我国探月工程所获得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对于宇宙探索的兴趣。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
  针对小学3-4年级学生开展,单次活动20人左右,活动时长150分钟。对接《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及月球的特点等概念,结合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情况,综合利用北京天文馆“月球”“玩转星空”展厅的展览展项、科普节目《奔向月球》和天文教室等教学资源,达到对天文、地理、物理等学科知识的融合。
  学情分析
  3-4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日常观察积累、新闻电视等渠道间接认识到“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这一知识,且对我国探月工程有一定的了解。本学段的学生善于用五感体验周围的事物,想象沣富,有一定的联想能力,但在认知形成上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程度高,缺少自主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活动中设计了参观体验、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动手制作等多种活动形式,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自主主纳总结。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认识月球的特点及表面特征;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发展;扩展了解日地月的运动。
  科学探究:了解并体验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并有所反思。
  科学态度:对宇宙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有勇于发现探索的科学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合作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发现探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科学技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课程教学效果评估
  教师通过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通过学生、家长或陪同教师完成“活动课程反馈单”进行评价。
  ◎课程内容规划
  课程以“月球的特点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為主题,通过引入、探究、解释、知识扩展、评价5个阶段,引导学生学习月球相关知识,认识我国探月工程所获得的科学成就。
  第1阶段:引入(约20分钟)
  活动内容: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导学生参观月球模型及月岩展项,体验“月面行走”展项,观察“地月运动模型”展项,获得对于月球特点及月球运动的直接经验,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问学生月球与地球的区别是什么?嫦娥奔月的传说会是真实发生过的吗?引导学生思考月球不同于地球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影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分析:学生已经通过课本、电视等方式获得间接经验,对月球充满好奇,通过讲故事、参观展览展项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体验、比较、思考,从而对月球的特点及运动加深认识,获得直接经验;导入问题,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第2阶段:探究活动(约55分钟)
  活动内容开展月球版“谁是卧底’游戏。准备词语卡片,每组卡片设置多张与月球相关的名词和1张与之类似的地球或其他相关名词。学生按4~5人分组,按组发放词语片。说明游戏规则,分组组织游戏。学生每人每轮用一句话描述自己拿到的词语,但不能出现这个词语。每轮描述完毕后,投票选出疑似卧底的人,票多者出局。
  创设情境一假如你是一名建筑师,要在月球上搭建房屋供人类居住,你会如何选址?考虑哪些方面?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看法,自主归纳月球的环境特征,发挥想象力针对月球环境对房屋的选址、材料、功能进行设计,搭建完成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分析:通过做游戏、创设情境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月球的特点及运动方式,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通过小组讨论,改进、完善己的方案,懂得合作与分享。
  第3阶段:解释(约30分钟)
  活动内容:通过学生对自己作品的分享,引导归纳总结月球相关知识。组织学生观看北京天文馆自制3D科普节目《奔向月球》,该影片聚焦我国月球探测计划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我国月球探测计划进行了全面的展示,观影后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观看感受。
  教学分析:因学生年龄偏低,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通过穿插不同的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吸引注意力的效果。以观看科普节目的形式了解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4阶段:知识扩展(约30分钟)
  活动内容:问题导入——通过之前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月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地球进行公转,那么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结合科普节目及展项模型所展示的日地月相对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后自行动手制作模型。学生按照步骤完成日地月模型安装并进行装饰,通过转动模型,观察、描述所看到的现象,思考并提出问题。
  教学分析:以问题导入引发思考,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描述、思考,提出问题,加深学生对于日地月相对大小及运动关系的认识,激发探究兴趣,锻炼学生空间想象和模型思维能力,扩展知识内容。
  第5阶段:评价(约15分钟)
  活动内容:提问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随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讨论交流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单,根据完成情况,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分析:通过交流、分享、完成任务单问题,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了解,鼓励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说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同时提醒学生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有所改进,引导学生接纳他人观点,学习自我反思与调整。
  ◎课程创新与亮点
  依托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本活动让学生走进北京天文馆,充分利用天文馆展览及科普节目等特色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基于实物的体验”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实现对直接经验的认知。
  紧密衔接小学科学课程,活动形式丰富有趣
  课程内容与小学科学课程“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球相关知识点密切相关,通过参观体验、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动手制作等活动形式,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扩展知识面。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体验
  以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体验式学习、模型建构、情境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到创设的情境中,注重学科融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生活在远古时期的生物们,会在地层的书页中留下自己的种种痕迹,形成各种化石,让今天的人们得以翻阅解读它们的生前事。  它们有的留下自己的遗体,形成实体化石(bodyfossil);有的留下腳印、粪便等痕迹或遗物,形成遗迹化石(trace fossil.ichnofossil);有的遗迹比较特别,它们是生物临死前留下的痕迹,类似古生物的“遗书”——这些痕迹被称为临终遗迹(mortichnium)。  
高校知识产权作为高校重要资产越来越受到关注,与此同时,对高校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也随之增多。针对高校知识产权的内容、特征及对其侵权的特点,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科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联合区域性动脉化疗的方法进行栓塞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梗阻性黄疸患者68例,采用经皮肝穿刺支架置入术(PTCD)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
本文以商洛市中心医院作为例,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希望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能够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对完善事业单位
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WorldRobotOlympiad,简称WRO)旨在通过富有挑战性和教育性的比赛项目,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推动机器人STEM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WRO创办于2004年,首届竞赛在新加坡举行。目前每年全球约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0多支队伍参与各级WRO竞赛活动。WRO目前包含4个赛项,常规赛(WeDo、小学、初中、高中4个组别)、创意赛(
为了打破目前职业院校传统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中出现的不及格率高、缺考率高、作弊现象严重等种种弊端,必须从专业课程考核手段、考核方式、考试内容、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