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u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内涵 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所有各项建设的最高境界,是一所优秀院校必须做强、做硬、做特的建设性工作。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发生在高职院校校园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所共同创造的文化现象。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特征:其一是文化的社会性,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性质决定了校园文化的社会性,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社会基层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需要行业拉动、社会参与,其本身的开放性决定了校园文化不可能脱离社会和社会文化孤立地生存和发展。其二是高职院校本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相对于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来说要差一些,因此不但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人文素养的教育。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理念要适应主导文化与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相一致。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构建“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以实用感性文化为补充”的文化理念。
  社会理性文化是一种社会参与意识和人生反思意识,是社会政治文化和人生哲学文化的结合。这种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培养的目标,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其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必须要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确立“以德治校”的思想,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先进办学理念,否则将会与我国的教育目标相悖。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学生的社会理性文化的受教育程度如何,直接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中体现出来,关系到单位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效益,它影响并制约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实践理性文化是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一种求真的文化,这种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整个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于培养具有现代社会政治、文化素养,为现代经济建设服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必须适应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用富有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应该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区别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实用感性文化是一种娱乐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一种求美的文化。它在缓解心理紧张,消除身心疲劳,密切人际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分感性化的校园文化也会消磨大学生的意志,消解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校园感性文化的审美指导,使校园感性文化具有美的色彩,美的旋律,美的精神,把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
  社会理性文化、实践理性文化和实用感性文化,三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互相渗透、相互制约的,它们的作用和地位各有所异,其中,社会理性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实践理性文化和实用感性文化的方向,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和方向性;实践理性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则具有核心地位,这是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实用感性文化是一种娱乐大众的文化,它将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理性文化的正确引导下一种有益的补充,起舒缓情绪的作用,通过实用感性文化的陶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注重内涵,突出重点,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校风、学风、师生的精神面貌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是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观念水平高低的标志。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创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校风,突显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气。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岗位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具体工作,要使学生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新路子,并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形成一种校园理念,突出现代高职教育的特点,注重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打造“职业”特色,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形成一股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新风尚。
  2.是抓住契机,整合资源,打造校园精神文化品牌
  抓住契机是开展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坚持实践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已任,在建设具有高職院校特色、积极健康的校园思想文化下功夫,抓住契机,热情疏导,密切注视校园文化的思想动态,瞄准社会热点,及时抓住各种萌发的热情,并适时地应用形象化辅助手段,将这种热情引导到一个美好的、崇高的境界。例如,紧密围绕形势和任务,确定纪念活动主题,根据时事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的方式了解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热点大家谈”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参与过程中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以新生入学作为一种契机适时对新生进行校风、学风的教育。一个人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都会留下深刻而远久的印记,因此,我们在迎新生和军训期间,对学校的学风、校风加以渲染,突现校魂,使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创办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为契机,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以实用感性文化为补充,创新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味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在发展中求新意、求精品,不断拓宽主题;突破传统,积极开展更多的反映时代气息、丰富多彩的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完美整合;以第二课活动作为创新文化活动的平台,分层次开展各类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贴进大学生的实际,走进大学生的心间,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事事关心”的氛围。在校内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系列化、大众化、规模化和精品化的独特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注意挖掘企业的潜能,力争把校园文化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校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与企业、社区、媒体联姻,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借助社会力量,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制度文化是保障。
  校园物质文化的构造和设计体现了人的价值目标和审美意向,同时这种环境创造出一种境界和氛围,对身在其中的学生起“环境育人”的作用。整洁、优美的校园可以创造出一个蕴含着丰富文化信息的、充满人文信息的文化环境。因此,在学校建设中必须要重视其物质文化的营建,以利于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功能。要充分重视校园规划和内部硬件文化建设,比如花园里要有温馨提示的绿色文化、校园中要有形式多样的墙壁文化、道路旁要有内容丰富的板报文化、标牌文化等。
  精神文化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最重要的是校风建设和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培养。校风主要包括教风和学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要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而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培养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融于课本知识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大学必须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中养成的育人功能,加强法制教育,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尤其在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上,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防止学生活动流于形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一般而言,高年级學生思想相对沉稳一些,对事物的感知有一定的理性基础,可以开展诸如辩论赛、演讲比赛、论文宣讲会、校园文化广场等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方面的活动;而低年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思维活跃,感性意识强烈,对他们开展诸如歌手大赛、接物比赛、祭奠烈士、周末智力苑、学生连一角、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讲座等行为道德方面的活动。这样就使校园文化活动兼顾到学校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并多开展学生喜欢、时间容易分配、受场地制约因素少、学生便与流通的活动,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又可以增强交流,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味。
  3.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网络文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网络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的共享特点,可使青年学生在电脑前畅游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展览馆、歌剧院,参观世界一流大学的科学实验室,这无疑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增强判断能力,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方便、快捷、无全面地享受有益的网络信息,建设“红色网站”、网络社团,网络校园等。使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建设空间和环境不断地得到拓展和改善。
  4.提高教师素质,引导校园文化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发挥着导向作用。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这一特有的导向作用,以身为教,带动学生确立“知识就是价值和财富”、“献身科学高尚”等基本价值观念,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念将会引导学生形成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品质。
  5.依托学生社团组织,逐步塑造特色校园精神
  学生社团对于引导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促进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转化、丰富大学生闲暇生活以及培养锻炼大学生的组织和活动能力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要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引导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的建设中去,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要规范社团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创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团活动路子。高职院校社团组织,应具有其明显的职业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社团组织应在行业特色上下功夫,重点打造行业品牌。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体校学生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数学的学习表现更差。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学好文化基础课。基于此,本文围绕“课堂数学生活化,学生生活数学化”展开讨论,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生活,探讨如何生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化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创新学习的主渠道, 是开展教学创新的主阵地。体校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数学基础差。
【摘 要】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无疑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班级的管理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就自己在十余年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共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班级管理 自我管理    新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观念和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
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发的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叫做鸡大肠杆菌病。该病发生与品种和生长阶段无关,此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在饲养管理不良、应激、其它病原感染、卫生条件差等
【摘 要】对于大多数农村学生来说,在初学英语时“爱英语”不难,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想“一爱到底”却变得很难。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减弱;原因  为什么学生会由一开始的“爱英语”变成后来的“爱英语难”呢?为此,我上学期将我校七年级四个班的168名同学分为三个阶段,对英语学习兴趣度变化做了调查,现汇总如表1。通过表1,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 “兴趣浓厚”的学生数量在大幅下降
然然哭了。在学习《老人与海鸥》的课上,我和着音乐朗读,学生们安静地听。她伏在桌上低声啜泣——这是我读完才发现的。我问然然原因,她说不清为什么,只是说“听到音乐和故事就特
动物防疫工作至关重要。生活中有很多的动物制品,一旦动物本身存在着疫病,就会给动物制品埋下安全隐患,危害公众健康。动物防疫关系着养殖户的利益,只有做好了防疫工作,才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活力,极大提高了学科教学效率.那么能不能尝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高职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