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特殊性,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体育素养培养,都尤为关键。但是传统小学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通常会将技能培养当作重点,忽视了包含习惯形成、团队意识、抗挫折意识等一系列涉及学生心理成长的教育与培训。但小学阶段对学生终生习惯的影响,使得我们必须重视该教学阶段,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该文拟从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实施现状入手,结合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与实施必要性,从而探索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学的具体实施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体育教学;融合与渗透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110-01
引言
國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小学教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其中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应该遵守和维护的行为规范。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结果,胜不骄、败不馁;胜任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1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与实施必要性分析
1.1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分析。
之所以重视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出发点在于实施这一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具体作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性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及时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体育教学与学生参与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一系列较难把控的事件。诸如部分体质较差的学生不愿意参与,比如学生之间有可能产生的冲突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缺少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问题就很难被疏导。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确保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此外,实施心理健康教学,能够提升教育意义,实现教学活动的综合目标。教育不仅是教学生掌握一定理论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成长。而真正的成长就是学生可以独立、有主见地处理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适应这一要求的必然选择。最后,实施心理健康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与信任感,学生能够理性认识到同学之间正确相处的重要性,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2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现阶段,随着教学理念的深化与成熟,心理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必须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次,实施这一教育,也是从培养全面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当前很多学生都受到家庭过多影响,怕吃苦、心理素质差、缺乏团结意识等问题,都使得学生之间很难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而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最后,实施这一教育,能够缓解以往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有效应对潜在的运动风险。实现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知识的同时,养成健全的认知观点和思维。
2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思路
2.1关注小学生成长需求,重视体育心理培养。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已经进入了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为导向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体育心理已经被提高到了核心素养的关键性位置。小学阶段是心理健康心理卫生体系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改变传统观念创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思路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关注小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渗透小学生体育心理卫生知识,在体育竞赛和训练中进行协同的心理训练已经迫在眉睫。当然这也是小学生面对即将而来的紧张的学习和生活的自然需要。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中不断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自然就会形成比较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健康快乐的心态,这样面对任何问题都显得有准备了。
2.2革新老师的教学理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老师的教学理念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及目标设定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和影响。因此,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技能教学充分融合,从以往更多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成绩、体育运动项目的掌握情况转化为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具体状况。通过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丰富,教育学生如何调整自己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态,帮助学生妥善处理自身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通过学生正确情感的培养,从而实现体育技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充分融合。
2.3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第一,建立师生、同学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保证体育课堂有效进行的核心。教学不仅仅是体现师生关系的双边活动,也是促进同学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如果课堂的气氛较好,师生间和同学间的关系融洽,相互间的配合和合作就会更加顺利,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由于体育活动中人与人的互动和交流会更多,对学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更大的作用。第二,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布置体育教学场地以及选择教学计划。体育课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其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有时会对学生造成一些干扰。因此,应在上课前对教学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将道具整齐摆放,显得美观、大方。例如,可以将仰卧起坐,或者其他垫子摆放成花朵的形状,这样的话,学生一到达活动场地,就会产生新奇的感受并且心情愉快,对即将开始的活动产生很大的兴趣,期盼赶快开始上课。
3.结语
在小学阶段,体育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教学,更是对学生成长习惯、心理意识有着重要作用的教学内容。然而就一直以来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有关学生心理疏导等问题,一直处于缺失、停滞状态。这不仅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同时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进步,也造成了较大挑战,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成熟,心理教学会更加受重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有效渗透,就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于素梅.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J].体育学刊,2017(4):5-9.
[2] 汪雄,陈玉林,杨晨飞.体育核心能力素养体系的构建研究——从三维健康到核心素养[J].体育师友,2017,40(1).
[3] 郑英.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考试周刊,2017(75).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体育教学;融合与渗透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110-01
引言
國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小学教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其中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应该遵守和维护的行为规范。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结果,胜不骄、败不馁;胜任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1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与实施必要性分析
1.1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分析。
之所以重视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出发点在于实施这一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具体作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性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及时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体育教学与学生参与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一系列较难把控的事件。诸如部分体质较差的学生不愿意参与,比如学生之间有可能产生的冲突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缺少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问题就很难被疏导。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确保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此外,实施心理健康教学,能够提升教育意义,实现教学活动的综合目标。教育不仅是教学生掌握一定理论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成长。而真正的成长就是学生可以独立、有主见地处理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适应这一要求的必然选择。最后,实施心理健康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与信任感,学生能够理性认识到同学之间正确相处的重要性,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2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现阶段,随着教学理念的深化与成熟,心理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必须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次,实施这一教育,也是从培养全面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当前很多学生都受到家庭过多影响,怕吃苦、心理素质差、缺乏团结意识等问题,都使得学生之间很难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而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最后,实施这一教育,能够缓解以往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有效应对潜在的运动风险。实现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知识的同时,养成健全的认知观点和思维。
2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思路
2.1关注小学生成长需求,重视体育心理培养。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已经进入了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为导向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体育心理已经被提高到了核心素养的关键性位置。小学阶段是心理健康心理卫生体系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改变传统观念创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思路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关注小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渗透小学生体育心理卫生知识,在体育竞赛和训练中进行协同的心理训练已经迫在眉睫。当然这也是小学生面对即将而来的紧张的学习和生活的自然需要。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中不断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自然就会形成比较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健康快乐的心态,这样面对任何问题都显得有准备了。
2.2革新老师的教学理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老师的教学理念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及目标设定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和影响。因此,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技能教学充分融合,从以往更多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成绩、体育运动项目的掌握情况转化为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具体状况。通过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丰富,教育学生如何调整自己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态,帮助学生妥善处理自身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通过学生正确情感的培养,从而实现体育技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充分融合。
2.3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第一,建立师生、同学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保证体育课堂有效进行的核心。教学不仅仅是体现师生关系的双边活动,也是促进同学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如果课堂的气氛较好,师生间和同学间的关系融洽,相互间的配合和合作就会更加顺利,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由于体育活动中人与人的互动和交流会更多,对学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更大的作用。第二,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布置体育教学场地以及选择教学计划。体育课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其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有时会对学生造成一些干扰。因此,应在上课前对教学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将道具整齐摆放,显得美观、大方。例如,可以将仰卧起坐,或者其他垫子摆放成花朵的形状,这样的话,学生一到达活动场地,就会产生新奇的感受并且心情愉快,对即将开始的活动产生很大的兴趣,期盼赶快开始上课。
3.结语
在小学阶段,体育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教学,更是对学生成长习惯、心理意识有着重要作用的教学内容。然而就一直以来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有关学生心理疏导等问题,一直处于缺失、停滞状态。这不仅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同时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进步,也造成了较大挑战,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成熟,心理教学会更加受重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有效渗透,就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于素梅.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J].体育学刊,2017(4):5-9.
[2] 汪雄,陈玉林,杨晨飞.体育核心能力素养体系的构建研究——从三维健康到核心素养[J].体育师友,2017,40(1).
[3] 郑英.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考试周刊,20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