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捧起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开始聆听教育大家的教诲。希望通过走近“行知”,能够从中汲取教育智慧,在以后的教学中,为学生播撒希望的种子。
“每天四问”:以此启迪智慧
1942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提出“每天四问”。一问:身体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二问:学问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三问:工作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四问:道德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这四问,涵盖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生命第一;学问是一切前进的动力;担任的工作对未来和社会有重大影响;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同时,陶行知用简练的话语、清晰的思路告诉了学生“怎么做”,怎样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可以说,陶行知提出的“每天四问”与古人所说的“一日三省”一样,都犹如晨钟暮鼓,为所有求学者敲响反思的警钟。其实,陶行知“每天四问”,不仅对学生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而且也启发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需要“每天四问”。
每天问自己身体有没有进步? 健康的体魄是工作的本钱。教师一走进学校是否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如果是,那就如阳光下娇艳盛开的花,带给学生扑面而来的赏心悦目;反之,有气无力、病怏怏的,就会影响学生的士气。可以说,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高效的工作。
每天问自己学问有没有进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学生需要一杯水,那么老师必须拥有一条清泉。学习是对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学问永远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只有每天获取新的知识,并跟滚雪球一样积累起来,才能做一位饱有诗书气的教师。知识常新,及时更新自己的贮备,才是真正的与时俱进。
每天问自己教育教学工作有没有进步? 教师是教育者,每天的工作离不开教书育人,离不开学生,离不开课堂教学。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责任,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师生关系相处得如何?学生之间的小矛盾解决了吗?处理得巧不巧?一天工作中的千头万绪理清了没有?这些都是在检验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标尺。而青年教师的成长,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家不妨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我的课堂有没有进步?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每天问自己师德有没有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必须要高尚。因为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笔者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否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并坚持“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自己首先做到”。可以说,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青年教师的成长首先要做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四块糖果”:感悟爱生如子
班级里有一位小男孩王友,因为用泥土砸自己的同学被陶行知叫到了办公室。王友担心害怕,等来的却不是教训,而是一块接一块的糖果。原本似乎应该是急风暴雨般严厉的训斥,最后被温柔的奖励方式——“四块糖果”取代了,而且还获得了极佳的教育效果。这个故事给笔者的触动不少: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当教师们用永驻的爱心、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时,必定要消除“火爆”,减少“急躁”,以平和的心态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两个口袋”:言传身教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在育才学校,就流传过一个关于陶行知。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和全校师生赤手空拳办起来的,有时全校师生几乎无以举炊,于是,陶行知东张西罗,左支右绌,发动全校师生走街串巷,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募捐,度过一个个难关。 陶行知的上衣缝有两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一次,他到远处去募捐,最后公款袋里装得满满的,但在归途搭车时却忽然发现放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尽管一天奔波下来,他既疲惫不堪,又饥肠辘辘,但仍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决不挪用公家一分钱。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现实生活中,小漏洞往往能酿成大灾祸,千万不要因小失大。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已”,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就这样,安静时候多读一读陶行知的著作,在自己的心田播下“行知”的种子,并将这传承给孩子们,将希望一代代传播开去,并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小学)
“每天四问”:以此启迪智慧
1942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提出“每天四问”。一问:身体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二问:学问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三问:工作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四问:道德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这四问,涵盖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生命第一;学问是一切前进的动力;担任的工作对未来和社会有重大影响;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同时,陶行知用简练的话语、清晰的思路告诉了学生“怎么做”,怎样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可以说,陶行知提出的“每天四问”与古人所说的“一日三省”一样,都犹如晨钟暮鼓,为所有求学者敲响反思的警钟。其实,陶行知“每天四问”,不仅对学生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而且也启发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需要“每天四问”。
每天问自己身体有没有进步? 健康的体魄是工作的本钱。教师一走进学校是否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如果是,那就如阳光下娇艳盛开的花,带给学生扑面而来的赏心悦目;反之,有气无力、病怏怏的,就会影响学生的士气。可以说,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高效的工作。
每天问自己学问有没有进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学生需要一杯水,那么老师必须拥有一条清泉。学习是对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学问永远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只有每天获取新的知识,并跟滚雪球一样积累起来,才能做一位饱有诗书气的教师。知识常新,及时更新自己的贮备,才是真正的与时俱进。
每天问自己教育教学工作有没有进步? 教师是教育者,每天的工作离不开教书育人,离不开学生,离不开课堂教学。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责任,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师生关系相处得如何?学生之间的小矛盾解决了吗?处理得巧不巧?一天工作中的千头万绪理清了没有?这些都是在检验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标尺。而青年教师的成长,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家不妨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我的课堂有没有进步?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每天问自己师德有没有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必须要高尚。因为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笔者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否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并坚持“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自己首先做到”。可以说,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青年教师的成长首先要做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四块糖果”:感悟爱生如子
班级里有一位小男孩王友,因为用泥土砸自己的同学被陶行知叫到了办公室。王友担心害怕,等来的却不是教训,而是一块接一块的糖果。原本似乎应该是急风暴雨般严厉的训斥,最后被温柔的奖励方式——“四块糖果”取代了,而且还获得了极佳的教育效果。这个故事给笔者的触动不少: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当教师们用永驻的爱心、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时,必定要消除“火爆”,减少“急躁”,以平和的心态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两个口袋”:言传身教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在育才学校,就流传过一个关于陶行知。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和全校师生赤手空拳办起来的,有时全校师生几乎无以举炊,于是,陶行知东张西罗,左支右绌,发动全校师生走街串巷,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募捐,度过一个个难关。 陶行知的上衣缝有两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一次,他到远处去募捐,最后公款袋里装得满满的,但在归途搭车时却忽然发现放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尽管一天奔波下来,他既疲惫不堪,又饥肠辘辘,但仍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决不挪用公家一分钱。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现实生活中,小漏洞往往能酿成大灾祸,千万不要因小失大。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已”,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就这样,安静时候多读一读陶行知的著作,在自己的心田播下“行知”的种子,并将这传承给孩子们,将希望一代代传播开去,并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