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文创新思维指导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要衡量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需大费周折,翻翻他所教的学生的作文本,就略知一二了;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程度,也只需看看他的作文即可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为什么呢?因为作文是一门综合训练,包含着多方面的知识和素养。
  新课标明确强调了对学生要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体现新课标精神,搞好作文教学,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认真研究的。我认为,要搞好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在作文指导上进行创新,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儿个方面入手。
  一、引发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与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不合常理,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义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在作文指导中注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写出米的文章就会有创意,有深度,有个性。
  举个古人的例子——“扬州八怪”之一的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行,众人皆无可奈何,板笔便写,“奈何奈何可奈奈何今日雨滂沱”。
  此时,旁观者嘘声四郑公不以为意,接着写道,沱雨为李公寿,李公寿更多”。
  郑公停笔,掌声四郑公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出其不意,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突破,是逆向思维救了大驾。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米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选等工具书抄抄写写,拼拼凑凑,总是千人一面,难出新意,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被扼杀了。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的束缚,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个性独特的文章。
  如在教学《三个儿子》后的习作时,我设计的话题是“我喜欢xx,因为他……”,有很多同学写出了喜欢大儿子,还有写喜欢小儿子的。不管是喜欢老大还是老小,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老师都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体验了创造的快乐。
  二、引发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逆向思维是有区别的,是与习惯思维平行同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换角度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然后获得新的结果。
  著名美术家齐门石老人有句名言,叫“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道出了他作画的秘诀。画画如此,写作亦然,立意构思上妙用侧向思维法,可以使文章翻出新意,产生无穷魅力。
  宋徽宗时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出了“深山藏古寺”这一画题。考生们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寺,有的把古寺画在丛林深处,露出寺的一角或一段残墙断壁……
  主考官连看多幅均不满意,因为这些画均体现了半藏而不是全藏,与画题无法吻合。正当主考官失望至极、昏昏欲睡时,却有一幅画令他精神一振,倦意全消。
  原来,这幅画上画的是在崇山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挥瓢往桶里舀水。溪流边上,是一条通往深山的长长的石台阶……就是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一条长长的石台阶,就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而富有情韵。画面在告诉读者,和尚挑水,不是浇莱煮饭,就是洗衣浆衫,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寺;和尚年纪老迈,还得自己挑水,寺之偏远、破败的古旧之意,也,就跃然纸上了。
  画面尽管看不到寺,观者却感到寺之存在。主考官连连点头,连声称好!
  这何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运用了独辟蹊径的侧向思维,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度米表现主题。
  在《可爱的家乡》作文指导中,我指导学生妙用侧向思维,也独辟蹊径,让学生一反往常写景美、物产丰富等普通写法,从环保、文化遗产保护、市场规范等角度,写出了新意,老师大加赞扬,学生的写作兴趣也空前高涨。
  三、引发多元思维
  多元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项思维和其他分散思维的综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米。
  要使学生做到多元思维,作文指导中不能给学生设限,必须打破思维定势。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一只跳蚤放在一只玻璃杯里,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板,跳蚤使劲一跳,头重重地碰在坚硬的玻璃上。它不甘心失败,义跳了一次,它的头再一次重重地碰在坚硬的玻璃上。若干次之后,即使把玻璃拿掉,它也跳不出玻璃杯了。同样的道理,在学生的作文指导中,如果规定学生这不能说那不能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成为一群“跳蚤”,再也跳不高。
  因此,老师在作文指导中,既要注意指导学生写“实”,义要注意写“虚”,写“实”时,我手写我心,写我口,事无大小,人无好坏,信手拈米,均可作为练笔材料;写“虚”时,突破时空概念,过去、未米任驰骋。既可将现实生活移植到童话卅界、虚拟空间,也可将科幻冥想纳入现实生活,让其思结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写出奇、新、美的境界,不吊死在一棵树上,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的思维,扩大思维量,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让它们“横看成岭侧成峰”。
  如指导学生写“假如我是一个魔术师”这个作文题时,我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然后把成为魔术师后的好处在纸上一一列出米,在两天内随时补充,并且互相交流,然后指导学生将材料分类,形成文宁,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企求一步到何。在作文指导中,只要我们从点滴抓起,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多鼓励多肯定,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体验到作文的快乐,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其他文献
崭新的天际线  哑河,大名严家河,原为长江支流华容河东南支的一支,源于治河渡镇上高桥,弯弯曲曲、粗粗细细、轻轻松松向东延伸至丫杈河,忽作临盆孕妇屈膝状,分别注入华容河南支与北支,再流经层山、罐头尖……仿若久未回家的野孩子欢快地一头扎入烟波浩渺的东洞庭……  眼前倏忽浮现另一画面——  一位朴素、腼腆、窈窕、胸脯微凸的水乡少女,在穿射依依杨柳的丝丝日光中,摇曳着乌黑发亮的长辫,沿河徐步。这辫子自圆润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终化为这落红。——题记  一滴泪打湿满江清雅,我轻轻合上书,思绪万千。微风拂过,我微闭双眼,不知不觉,两行清泪滑过我的面颊。倚门回首嗅青梅  倚西窗,斟清茶,對明月,缄默不语。让自己的思绪缠绕回那青瓦、飞花、冷月的情愫中。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名动京华,她的文字是一幅典雅并富有深意的画作,而她是那个临水照花
【摘 要】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学生主体性缺失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作教学方式核心要素在于点到即止的写前指导和启发思维的写后讲评。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给予了学生充足的自由评写的空间和机会,有利于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习作教学 主体性 自主写作  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式相对保守,对学生写作构思、语言组织、文字修改等自主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关注,从根本上来说,这其
花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树,我们学生也离不开自己的老师—吴老师。在我们眼中,吴老师像一本字典,一本谜语大全,一本儿童故事书,一本笑话大全。  说吴老师是一本字典,你可别认为我说大话。只要问他一个字,他就能给你说得很完整,笔顺呀,组词呀,本义呀,现义呀,他都能给你说出来。他编的《成语大连环》里有数百个成语,我们班不少同学都在背。  吴老师是一本谜语大全。他知道的谜语可多了,没事的时候他还会领着我们将
1984年,中国与邻国在云南麻栗坡老山、者阴山一带爆发了边境冲突。一批军队作家到前线采访,我在其中。  当时,我正在调查军队中婚姻问题,想就此写一篇论文。到参战部队,我也侧重这方面调查。我到了许多单位,吃惊地发现:参战部队中凡有未婚妻的官兵,战前大多都吹了。有一个女大学生给未婚夫的信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父母说,‘你要牺牲了倒也罢了,假如你断了条腿,或少了一只胳膊,那怎么办?’”有一个连队进攻作战
“就是这双脚把我害成这样的,不是的话,我也能工作,你的父亲也不会嫌弃我,我这一辈子就是被毁在这双脚上!看着你们的脚平展展踏在地上,该有多舒坦。好好的一双脚,偏要给你弄成这个样子,这种痛苦只有死了才能结束!”  这是84岁高龄的母亲说了一辈子的话。母亲陈好明,生于山丹县一个偏僻的山村。七八岁的时候就被她的母亲裹住了和身体一样疯长的小脚。七八岁的母亲承受不住缠足的痛苦,常常在夜里偷偷把缠脚布撕开或是剪
雨后初晴,空气格外清新,出城不远,绕过几幢灰色的建筑物,小山的轮廓便清晰了。  目光所及处,田里的,土豆、蚕豆的青苗,皆精神饱满,油菜花早已结荚。竹篱旁那一丛豌豆,花正开着,紫色如蝶的花瓣轻盈地在小风里摇晃,叶片缀满雨水,几个青青的小豆荚挂在藤上诱惑着我,忍不住摘来尝,有些甜,有一些植物才会有的清香。如果能久居乡村,最惬意的时光,应该是此时吧。農忙还未开始,村里村外,四下里走一走,恬淡舒适的气息弥
新學期开始了,班主任问豆豆:“你幸福吗?”  豆豆说:“我不姓‘福’。”  豆豆肯定的语气让老师感到惊讶:“你为什么不幸福呢?”  豆豆低声说:“唉!老师,就算我跟我妈姓,也只姓‘吴’,不姓‘福’啊!”
7月16日,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黄金峡镇,韩文新在庙上渡口驾船帮乡亲们渡汉江。韩宝成正在帮助村民推着摩托上岸。韩文新在船上等待乡亲们渡江。艄公的工作单调寂寞,当地已很难找到愿意从事该职业的年轻人。韩宝成(中)在收取船费,每人每次3元。韩文新在庙上渡口等待乡亲们渡汉江。韩文新(右)在渡口迎接乡亲上船。  7月16日,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黄金峡镇韩庄村民黄先生赶集归来。他要回到家中,最近的路径是渡过汉江。  
“我不痛,我不痛……”一串被牙齿咬扁的不成句的字符,从破裂出血的嘴唇里曲曲折折地挤出来,很快被使劲拧也关不住的眼泪淹没。  好在我只是留给母亲一个背影——趴在床上的我暗暗庆幸。辛辣的药油在母亲的手指上蘸过,母亲粗糙的手指在我的脊柱上刮过——嗯,那个酸爽,但很快地,我内心的这种故作轻松的自我调侃就被排山倒海的痛感冲垮。每被刮一次,那种感觉,就像是一把钝器上撒了盐,再到伤口上蹭一下——说“蹭”太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