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在全球发达国家中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占28.4%,在我国仅有1.6%,避孕药良好的避孕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妇女对口服避孕药的避孕作用认识不足,以及人们对口服避孕药有着种种顾虑和误解。
走出避孕药的认识误区
对绝大多数女性来说,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避孕方法。因此,我国妇女应走出避孕药的认识误区,使避孕药发挥更好的避孕作用。
误区一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对身体有害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进行了30年的调查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对绝大多数女性是有益的,在药物有效性的基础上,药物雌激素的剂量已经降低至20微克,孕激素的种类不断更新(如第三代孕激素),其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口服避孕药有许多非避孕益处,如可降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误区二口服避孕药会引起体重增加
在服用口服避孕药期间,体重增加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体液潴留,体内存留了多余水分。通常情况下,体重增加不会超过2千克,而且这只是暂时现象,停药后体重就会下降。体重增加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食欲增加,尤其是在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前三个月内。因此,如果适当控制食物摄入量,将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加。
误区三 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肯定会导致闭经
研究发现,只有不到1%的人停用口服避孕药后出现无排卵或闭经,原因可能是药物抑制了下丘脑。14%的无排卵和5%的闭经会自动恢复,但年龄近绝经期的妇女闭经的可能性较大。建议:闭经超过6~12个月,应到医院治疗。
误区四服用口服避孕药会降低女性生育能力
避孕药一般不会引起不孕。大量资料表明,大多数妇女的月经于停药后6--10周恢复,约70%的妇女在第一次月经周期中恢复排卵,三个月经周期内恢复排卵率可达90%以上。有部分妇女停服避孕药后,出现雌孕激素水平高于服药前水平的反跳现象,更容易受孕。可见,口服避孕药并不会降低女性生育能力。
误区五即使是现代口服避孕药也需停药3~6个月后再妊娠
一般服用短效避孕药者在停药后第一个周期即可恢复排卵功能,可以怀孕。而服长效避孕药者则需停药后三个月才能怀孕。
误区六怀孕时误服口服避孕药会导致新生儿生理性缺陷
研究者发现,在孕早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后,先天性心脏缺陷的发生风险为1.06,而肢体短小缺陷的发生风险为1.04,提示孕早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同新生儿生理缺陷之间无相关性。最近,英国对5500名服避孕药妇女进行观察,未发现口服避孕药对下一代的不良影响,其畸变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别。
服避孕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短效避孕药一般无副作用。服长效避孕药后,少数妇女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胃口不适、头痛、困倦等症,此时可口嚼麦芽、茶叶、生姜,口服维生素B1、BB6,晚上服安定(地西泮)等缓解。另外,避孕药对妇女的月经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改变月经量。大多数避孕药使月经量减少,偶尔月经量非常少,甚至停一次月经。如果发生闭经,而该妇女又曾经漏服过避孕药,或后来开始重新服避孕药,可做妊娠试验。如果没有漏服避孕药,停一次月经并不一定意味着已经怀孕,有时是由于服药时间太长,或服用的是单纯孕激素。如果连续两个月均没有月经,应去看医生,并做妊娠试验。
“突破性”出血。“突破性”出血是在两次月经之间发生的阴道出血,或带有少量血迹。如果妇女服用的避孕药中所含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到月经周期的既定时刻,少量内膜将发生脱落(这也可能发生在漏服一次之时)。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服避孕药后的第一或第二周期内,以后一般可以消失,因为子宫已适应了新的激素水平。如果几个月之后,“突破性”出血仍不消失,应该看医生,以便查明是否需要改服另一种避孕药,或是否存在其他问题。注意,“突破性”出血并不意味口服避孕药不能起避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女性选择口服避孕药避孕,却发现自己仍然怀孕了。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漏服避孕药就是同时服用了其他药物,降低了避孕药的作用。这些药物有:①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新霉素、氨苄青霉素以及呋喃坦啶、复方新诺明等;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利福平等。②镇静安眠药,如安定(地西泮)、利眠宁(氯氮草)、眠尔通、苯巴比妥。③镇痛药,如安乃近、保泰松、氨基比利等。
下列女性不宜口服避孕药
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妇女。因为进入体内的避孕药都在肝脏进行代谢,肾脏排泄,如果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妇女使用,将会增加肝、肾负担。
患有心脏病或心功能不良的妇女。避孕药中的雌激素能使体内水、钠等物质滞留,加重心脏负担。
有高血压的妇女。少数妇女用药后会使血压升高。
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的妇女。服用避孕药后可能会使血糖轻度升高,使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妇女。在甲亢没有治愈之前,最好不要使用避孕药。
乳房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以及各种恶性肿瘤患者。使用避孕药时可能会对肿瘤产生不良影响。
过去或现在患有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死。脉管炎等)的妇女。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能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加重心血管疾病。
患慢性头痛特别是偏头痛和血管性头痛的妇女。使用避孕药可能会加重头痛症状。
过去月经过少的妇女。长期使用避孕药可使子宫内膜呈萎缩状态,更会减少月经量。
哺乳期妇女。避孕药可使乳汁分泌减少,并降低乳汁质量。药物成分还能进入乳汁,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
35岁以上的吸烟妇女。长期服用避孕药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易发生血管栓塞性疾病。
走出避孕药的认识误区
对绝大多数女性来说,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避孕方法。因此,我国妇女应走出避孕药的认识误区,使避孕药发挥更好的避孕作用。
误区一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对身体有害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进行了30年的调查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对绝大多数女性是有益的,在药物有效性的基础上,药物雌激素的剂量已经降低至20微克,孕激素的种类不断更新(如第三代孕激素),其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口服避孕药有许多非避孕益处,如可降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误区二口服避孕药会引起体重增加
在服用口服避孕药期间,体重增加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体液潴留,体内存留了多余水分。通常情况下,体重增加不会超过2千克,而且这只是暂时现象,停药后体重就会下降。体重增加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食欲增加,尤其是在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前三个月内。因此,如果适当控制食物摄入量,将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加。
误区三 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肯定会导致闭经
研究发现,只有不到1%的人停用口服避孕药后出现无排卵或闭经,原因可能是药物抑制了下丘脑。14%的无排卵和5%的闭经会自动恢复,但年龄近绝经期的妇女闭经的可能性较大。建议:闭经超过6~12个月,应到医院治疗。
误区四服用口服避孕药会降低女性生育能力
避孕药一般不会引起不孕。大量资料表明,大多数妇女的月经于停药后6--10周恢复,约70%的妇女在第一次月经周期中恢复排卵,三个月经周期内恢复排卵率可达90%以上。有部分妇女停服避孕药后,出现雌孕激素水平高于服药前水平的反跳现象,更容易受孕。可见,口服避孕药并不会降低女性生育能力。
误区五即使是现代口服避孕药也需停药3~6个月后再妊娠
一般服用短效避孕药者在停药后第一个周期即可恢复排卵功能,可以怀孕。而服长效避孕药者则需停药后三个月才能怀孕。
误区六怀孕时误服口服避孕药会导致新生儿生理性缺陷
研究者发现,在孕早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后,先天性心脏缺陷的发生风险为1.06,而肢体短小缺陷的发生风险为1.04,提示孕早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同新生儿生理缺陷之间无相关性。最近,英国对5500名服避孕药妇女进行观察,未发现口服避孕药对下一代的不良影响,其畸变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别。
服避孕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短效避孕药一般无副作用。服长效避孕药后,少数妇女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胃口不适、头痛、困倦等症,此时可口嚼麦芽、茶叶、生姜,口服维生素B1、BB6,晚上服安定(地西泮)等缓解。另外,避孕药对妇女的月经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改变月经量。大多数避孕药使月经量减少,偶尔月经量非常少,甚至停一次月经。如果发生闭经,而该妇女又曾经漏服过避孕药,或后来开始重新服避孕药,可做妊娠试验。如果没有漏服避孕药,停一次月经并不一定意味着已经怀孕,有时是由于服药时间太长,或服用的是单纯孕激素。如果连续两个月均没有月经,应去看医生,并做妊娠试验。
“突破性”出血。“突破性”出血是在两次月经之间发生的阴道出血,或带有少量血迹。如果妇女服用的避孕药中所含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到月经周期的既定时刻,少量内膜将发生脱落(这也可能发生在漏服一次之时)。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服避孕药后的第一或第二周期内,以后一般可以消失,因为子宫已适应了新的激素水平。如果几个月之后,“突破性”出血仍不消失,应该看医生,以便查明是否需要改服另一种避孕药,或是否存在其他问题。注意,“突破性”出血并不意味口服避孕药不能起避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女性选择口服避孕药避孕,却发现自己仍然怀孕了。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漏服避孕药就是同时服用了其他药物,降低了避孕药的作用。这些药物有:①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新霉素、氨苄青霉素以及呋喃坦啶、复方新诺明等;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利福平等。②镇静安眠药,如安定(地西泮)、利眠宁(氯氮草)、眠尔通、苯巴比妥。③镇痛药,如安乃近、保泰松、氨基比利等。
下列女性不宜口服避孕药
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妇女。因为进入体内的避孕药都在肝脏进行代谢,肾脏排泄,如果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妇女使用,将会增加肝、肾负担。
患有心脏病或心功能不良的妇女。避孕药中的雌激素能使体内水、钠等物质滞留,加重心脏负担。
有高血压的妇女。少数妇女用药后会使血压升高。
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的妇女。服用避孕药后可能会使血糖轻度升高,使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妇女。在甲亢没有治愈之前,最好不要使用避孕药。
乳房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以及各种恶性肿瘤患者。使用避孕药时可能会对肿瘤产生不良影响。
过去或现在患有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死。脉管炎等)的妇女。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能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加重心血管疾病。
患慢性头痛特别是偏头痛和血管性头痛的妇女。使用避孕药可能会加重头痛症状。
过去月经过少的妇女。长期使用避孕药可使子宫内膜呈萎缩状态,更会减少月经量。
哺乳期妇女。避孕药可使乳汁分泌减少,并降低乳汁质量。药物成分还能进入乳汁,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
35岁以上的吸烟妇女。长期服用避孕药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易发生血管栓塞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