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排除日常生活中经验的干扰,克服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是当前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开拓引发学生的思维尤其重要。于是我在教学中主要做了下面几点尝试。
一、设疑——引发思维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才能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讲分子运动时,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一个水槽中,滴入几滴红、蓝、黑墨水;过一会儿,把一张白纸放入水中;稍候取出时,纸上就形成了一幅人工所不能绘制的奇妙图画。如此美妙的图画是利用什么做成的呢?同学们在疑问好奇中就展开了思维的翅膀。
二、激趣——活跃思维
富有趣味的东西,特别能吸引和活跃同学们的思维,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利用趣例或有趣的实验激疑,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认知的内驱力,可以使课堂气氛与学生思维活动波澜迭起,改变那种死气沉沉、平铺直叙、淡然无味的局面。
例如,在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那些因素有关时,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L1、L2 串联接入220V的电路中,事先把其中一只灯泡L1 的玻璃外壳敲掉,钨丝也弄断。当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亮(断路);然后用酒精灯对坏灯炮L1的金属丝处加热,过一会儿L2灯炮逐渐变亮;撤去酒精灯,L2灯逐渐变暗直至熄灭。这样生动、新奇的实验,很容易引起学生新异感,从而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同学们体验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其学习就变得更加自主自发。
三、互动——开拓思维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提法表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表演中“导演和演员”的关系,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给学生充分的演出自由,将课堂的主动权、表演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动手、动脑中去探究知识、开拓思维、学会学习。
例如,在研究了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的关系后,我提出了一个深入探究的课题:你有什么办法改变导体的电阻?哪一种办法最好、最易操作?你会设计一个“变阻器”吗?请试一试,并画出你的设计图。这样,既复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又为下节课《变阻器》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激发同学们主动扩大和延伸探究范围,把探究活动变成大家乐于从事的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进而拓展学生视野,能够锻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求变——强化思维
开放性思维能力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它不拘泥于常规,善于开拓、变异、发散、多方位、多途径求得问题的解答。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给同学的练习,都要设计编拟一些思维活跃,立意新、探索性强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的开放和强化。
例如:有一个阻值已看不清楚的电阻Rx,我们要测出它的阻值,但手边只有一个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器R0、一个电压表和几根导线,你有办法测出Rx的阻值吗?说出你的办法。通过分析、思考,大部分同学由伏安法测电阻获得启示,设计成R0、Rx串联的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0、Rx两端的电压U0、UX,再根据分压原理UX/U0=RX/R0求得RX 。
为了熟练掌握测量电阻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教学时还做了如下变换:
变换1:若电压表只能一次接线,你有办法测出RX吗?
变换2:若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能测出RX 吗?有几种接法?
变换3:将RX 与R0 连成并联电路,可不可以测RX 的值?
变换4:若将R0 换成一个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且只有一个电表,你能测出RX的值吗?有几种办法?
通过这些变换,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测量电阻的诸多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激活思维,点燃思维的火花,力求“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因此在06年中考中我们的学生在物理学科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总之,通过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引发和开拓同学的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是长期的过程,是艰苦而复杂的,要完成此项任务,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努力探索规律、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寻找方法,这样才能使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一、设疑——引发思维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才能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讲分子运动时,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一个水槽中,滴入几滴红、蓝、黑墨水;过一会儿,把一张白纸放入水中;稍候取出时,纸上就形成了一幅人工所不能绘制的奇妙图画。如此美妙的图画是利用什么做成的呢?同学们在疑问好奇中就展开了思维的翅膀。
二、激趣——活跃思维
富有趣味的东西,特别能吸引和活跃同学们的思维,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利用趣例或有趣的实验激疑,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认知的内驱力,可以使课堂气氛与学生思维活动波澜迭起,改变那种死气沉沉、平铺直叙、淡然无味的局面。
例如,在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那些因素有关时,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L1、L2 串联接入220V的电路中,事先把其中一只灯泡L1 的玻璃外壳敲掉,钨丝也弄断。当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亮(断路);然后用酒精灯对坏灯炮L1的金属丝处加热,过一会儿L2灯炮逐渐变亮;撤去酒精灯,L2灯逐渐变暗直至熄灭。这样生动、新奇的实验,很容易引起学生新异感,从而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同学们体验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其学习就变得更加自主自发。
三、互动——开拓思维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提法表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表演中“导演和演员”的关系,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给学生充分的演出自由,将课堂的主动权、表演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动手、动脑中去探究知识、开拓思维、学会学习。
例如,在研究了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的关系后,我提出了一个深入探究的课题:你有什么办法改变导体的电阻?哪一种办法最好、最易操作?你会设计一个“变阻器”吗?请试一试,并画出你的设计图。这样,既复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又为下节课《变阻器》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激发同学们主动扩大和延伸探究范围,把探究活动变成大家乐于从事的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进而拓展学生视野,能够锻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求变——强化思维
开放性思维能力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它不拘泥于常规,善于开拓、变异、发散、多方位、多途径求得问题的解答。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给同学的练习,都要设计编拟一些思维活跃,立意新、探索性强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的开放和强化。
例如:有一个阻值已看不清楚的电阻Rx,我们要测出它的阻值,但手边只有一个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器R0、一个电压表和几根导线,你有办法测出Rx的阻值吗?说出你的办法。通过分析、思考,大部分同学由伏安法测电阻获得启示,设计成R0、Rx串联的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0、Rx两端的电压U0、UX,再根据分压原理UX/U0=RX/R0求得RX 。
为了熟练掌握测量电阻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教学时还做了如下变换:
变换1:若电压表只能一次接线,你有办法测出RX吗?
变换2:若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能测出RX 吗?有几种接法?
变换3:将RX 与R0 连成并联电路,可不可以测RX 的值?
变换4:若将R0 换成一个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且只有一个电表,你能测出RX的值吗?有几种办法?
通过这些变换,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测量电阻的诸多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激活思维,点燃思维的火花,力求“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因此在06年中考中我们的学生在物理学科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总之,通过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引发和开拓同学的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是长期的过程,是艰苦而复杂的,要完成此项任务,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努力探索规律、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寻找方法,这样才能使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