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生命的相互涵养、彼此依存,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细心呵护与陪伴,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精耕细作、静待花开的过程。当下,教师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自己独特的“教育滋味”?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激活教育的“情”与“爱”?当教师们抱怨生活重复、乏味的时候,他们忽视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真挚而宝贵的情感体验,忽视了那些带给他们强大精神力量的“活泼”的情感经验,忽视了自身情感生活的质量。
一、从平淡的生活中汲取情感力量
教师的生活比较平淡、琐碎,甚至会有些单调枯燥,但这并不能遮蔽生活中蕴含的那些美好、真挚、深刻的情感体验。正是这些平淡情感生活的点滴积累与回味汇成了温暖的情与爱,不断地渗透与浸润着教师的生活,让师生的情感生活得以和谐持续。那些收获积极情感体验的教师们最大的共通点是,在生活中情感自觉—善于自觉发现蕴含其中的情感力量,积极汲取情感的价值转化成生活中的“别有滋味”,促使生活越过越有意义,生命越活越有道德意蕴。
对生活情感体验的敏感性与自我悦纳,甚至可以促使他们在艰苦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贵州偏远山村学校调研时,我们走访了一些优秀的乡村教师,当问到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守于此时,他们的回答几乎都与自身情感体验有关:浓浓的师生情谊、父老乡亲的深沉寄托、家人的鼓励与支持、自我的认可与满足。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内化成他们教书育人的动力,不断生成抵御平庸生活的巨大精神力量。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支撑教师坚守岗位的巨大力量,负面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同样可以成为发人深省、激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在一次题为“教师专业成长中难忘的片段”的话题访谈中我们发现,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他们的记忆中都有一些难忘的“疼”与“痛”,而这些“疼”与“痛”往往发挥着积累经验、助力成长的作用。我们需要深度理解不同情感体验的价值,拥有情感智慧,正视并悦纳那些有助于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欣赏教师成长的过程之美。
二、致力于优质情感生活的创造
要创造优质的情感生活,教师应学会在匆匆前行时回望来时的路,不忘教育“初心”。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职业的本质描述是,“真正的教育者向来都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如果儿童觉察出自己教师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们就会信任他”。因此,教师只有经营好自己的情感生活,成为真诚的人,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收获作为教师的幸福感与价值感。
教师的情感生活直接关系着教师的职业幸福与生命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情感生活是优质的?优质的情感生活,是以丰富、细致的体验感受力为前提,教师应对生活持有热爱、积极、开放的态度,具有自觉自主的情感意识,对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情感有较高的敏感性,善于在生活中体会、回味美好的情绪情感,积极转化负面的情绪情感,于生活细微之处洞见生命的价值。优质的情感生活还体现在与他人共处、建构情感型关系之中,关系顺畅了,情感生活自然就会安顿怡然,教师心情就会舒畅惬意,工作就会充盈着创造力。
教师如何才能创造出优质的情感生活呢?创造优质的情感生活需要在完善情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讲究适宜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对情感经验的反思与回味是提升情感生活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发现,拥有优质情感生活的教师大多具备较强的实践反思能力,他们坚持用反思体验的方式不断地积淀自我,为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其次,情感素养较高的教师,他们的情感生活自然也是优质的。情感素养高的教师更容易生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情感素养是在关系中建构的,也就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教师能够认知具体情境并且知道该怎样去识别、表达、调适的情感能力。教师情感素养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教师的实践反思与情感人文修养不断积淀的结果。
最后,教师还应该拥有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自主练就较为成熟的情感能力。比如,创造美好情感体验的能力,营造积极情感氛围的能力,善于把握情感关键时机的教学机智等。总之,情感生活的营造是需要教师付出智慧和精力甚至是勇气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引导下,对生活充满希望,愿意用心去体味生活的意义,善于观察教育情境,不断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三、关注情感生活的道德价值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统治地位。”优质的情感生活方式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在情感交往中求真,在道德生活中导善,在情感行为中尚美。如此看来,情感生活由情感价值观指导,并与道德意义紧密相关,顺畅的情感生活彰显了道德价值。借用梁漱溟先生对道德的表述,“道德是什么?即是生命的和谐。所谓生命的和谐,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谐;同时,亦是我的生命与其他人的生命的和谐。”① 道德不是额外的事情,道德存在于寻常生活中,它能够使生命和谐,使生活充实有力。
情感生活调节得好的教师,他的生活是有道德意蕴的,他的情感生活不仅可以呵护自己的精神,促进身心灵的统一,而且还可以惠及他人,这种利他主义的情感生活是生命自然顺畅的表现。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②,珍视生活中点滴情感力量的积累,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断地将积极的情感力量汇聚成自身情感生活的源泉,在教育教学中养成情感自觉的习惯,保持情感生活的常态:在平淡之中见真情,平凡之间见不凡,平静之余有心动。情感生活顺畅了,教学工作自然也就顺畅了,教师的身心就和谐了,道德生活自然也就生成了,人生也可以有滋有味地过下去。
(作者单位: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江丽莉
[email protected]
一、从平淡的生活中汲取情感力量
教师的生活比较平淡、琐碎,甚至会有些单调枯燥,但这并不能遮蔽生活中蕴含的那些美好、真挚、深刻的情感体验。正是这些平淡情感生活的点滴积累与回味汇成了温暖的情与爱,不断地渗透与浸润着教师的生活,让师生的情感生活得以和谐持续。那些收获积极情感体验的教师们最大的共通点是,在生活中情感自觉—善于自觉发现蕴含其中的情感力量,积极汲取情感的价值转化成生活中的“别有滋味”,促使生活越过越有意义,生命越活越有道德意蕴。
对生活情感体验的敏感性与自我悦纳,甚至可以促使他们在艰苦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贵州偏远山村学校调研时,我们走访了一些优秀的乡村教师,当问到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守于此时,他们的回答几乎都与自身情感体验有关:浓浓的师生情谊、父老乡亲的深沉寄托、家人的鼓励与支持、自我的认可与满足。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内化成他们教书育人的动力,不断生成抵御平庸生活的巨大精神力量。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支撑教师坚守岗位的巨大力量,负面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同样可以成为发人深省、激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在一次题为“教师专业成长中难忘的片段”的话题访谈中我们发现,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他们的记忆中都有一些难忘的“疼”与“痛”,而这些“疼”与“痛”往往发挥着积累经验、助力成长的作用。我们需要深度理解不同情感体验的价值,拥有情感智慧,正视并悦纳那些有助于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欣赏教师成长的过程之美。
二、致力于优质情感生活的创造
要创造优质的情感生活,教师应学会在匆匆前行时回望来时的路,不忘教育“初心”。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职业的本质描述是,“真正的教育者向来都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如果儿童觉察出自己教师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们就会信任他”。因此,教师只有经营好自己的情感生活,成为真诚的人,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收获作为教师的幸福感与价值感。
教师的情感生活直接关系着教师的职业幸福与生命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情感生活是优质的?优质的情感生活,是以丰富、细致的体验感受力为前提,教师应对生活持有热爱、积极、开放的态度,具有自觉自主的情感意识,对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情感有较高的敏感性,善于在生活中体会、回味美好的情绪情感,积极转化负面的情绪情感,于生活细微之处洞见生命的价值。优质的情感生活还体现在与他人共处、建构情感型关系之中,关系顺畅了,情感生活自然就会安顿怡然,教师心情就会舒畅惬意,工作就会充盈着创造力。
教师如何才能创造出优质的情感生活呢?创造优质的情感生活需要在完善情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讲究适宜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对情感经验的反思与回味是提升情感生活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发现,拥有优质情感生活的教师大多具备较强的实践反思能力,他们坚持用反思体验的方式不断地积淀自我,为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其次,情感素养较高的教师,他们的情感生活自然也是优质的。情感素养高的教师更容易生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情感素养是在关系中建构的,也就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教师能够认知具体情境并且知道该怎样去识别、表达、调适的情感能力。教师情感素养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教师的实践反思与情感人文修养不断积淀的结果。
最后,教师还应该拥有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自主练就较为成熟的情感能力。比如,创造美好情感体验的能力,营造积极情感氛围的能力,善于把握情感关键时机的教学机智等。总之,情感生活的营造是需要教师付出智慧和精力甚至是勇气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引导下,对生活充满希望,愿意用心去体味生活的意义,善于观察教育情境,不断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三、关注情感生活的道德价值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统治地位。”优质的情感生活方式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在情感交往中求真,在道德生活中导善,在情感行为中尚美。如此看来,情感生活由情感价值观指导,并与道德意义紧密相关,顺畅的情感生活彰显了道德价值。借用梁漱溟先生对道德的表述,“道德是什么?即是生命的和谐。所谓生命的和谐,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谐;同时,亦是我的生命与其他人的生命的和谐。”① 道德不是额外的事情,道德存在于寻常生活中,它能够使生命和谐,使生活充实有力。
情感生活调节得好的教师,他的生活是有道德意蕴的,他的情感生活不仅可以呵护自己的精神,促进身心灵的统一,而且还可以惠及他人,这种利他主义的情感生活是生命自然顺畅的表现。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②,珍视生活中点滴情感力量的积累,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断地将积极的情感力量汇聚成自身情感生活的源泉,在教育教学中养成情感自觉的习惯,保持情感生活的常态:在平淡之中见真情,平凡之间见不凡,平静之余有心动。情感生活顺畅了,教学工作自然也就顺畅了,教师的身心就和谐了,道德生活自然也就生成了,人生也可以有滋有味地过下去。
(作者单位: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江丽莉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