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极大,老师们也很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对文言文都是精讲细练,从实词、虚词到文言句式,从逐字逐句的翻译到课文内容深度解析,從课内作业到课外练习,可谓是不遗余力,却大多忽视了文言文对中学生写作水平提升方面的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为此笔者从以下角度就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写作教学进行了探析。
一、强化优美语句教学,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一般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古文都是易于记诵,极具文采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比如《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岳阳楼记》等。所以老师们在教学时非常有必要强化优美语句的教学,一是勾画摘抄,让学生在预习时对即将学习的文言文勾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并对这些语句进行摘抄,朗诵。二是默写,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优美语句的记忆,还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引用这些原句时不写错字;比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3的作文,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我们就可以直接引用《滕王阁序》中的句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作为正标题,然后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三是翻译,这主要是让学生精准正确地理解这些句子,便于今后在写作时能正确地引用而不闹笑话,比如在2017年的全国卷2的作文,所列材料全是古诗文名句,如果不能准确翻译这些句子,审题立意也就无从谈起。四是学习化用,在实际的写作中,如果能灵活化用所学的优美语句也会给文章增色不少,古人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化自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色”句,可谓有点石成金之妙。
二、重视文言文结构教学,培养写作构架意识。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大多除了语言精练优美外,就是在结构上也堪称后世作文的典范,无论写人叙事的纪传体,还是随笔散文或论说文体都给我们今天的学生提供了写作的范文。整个中学课本中涉及的古代文体类型十分广泛,如论、说、记、传、序、表、辞、赋等。当然所选有又所侧重,主要有以下类型:纪传文体如《陈涉世家》《鸿门宴》《苏武传》等,散文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论说文体如《六国论》《过秦论》《马说》《师说》等。这些众多的文章在写作结构上各有特点,对今天学生的创作是大大的有借鉴意义的。在此,不妨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来谈谈重视文言文结构教学对写作的重要性。
《六国论》属于典型的议论文,可以说是今天学生学习写作议论文的经典范文。其论证结构已成为今天人们写议论文的常见模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模式。文章开门见山,首段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总论点,并提出“赂秦力亏”和“不赂者因赂者丧”的两个分论点,然后从正面列举大量史实论证了赂秦力亏论断的正确性,接着作者又列举了大量史实论证了齐燕赵等国虽未赂秦,但因其它国家赂秦而失强援,导致灭亡,从而得出不赂者因赂者丧论点的正确性。接着从反面进行假设论证,假设六国“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的结果。另外作者在论证中还加入了对比论证,如秦战胜得到的土地与和谈得到的土地的对比,六国战败失去的土地与割地失去的土地的对比等,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综上可知,《六国论》不失为同学们习作议论文的样板文章。
三、把古文当成写作的素材库来教学
中学课本中所选文言文不仅语言、结构上值得学习,对创作有帮助,还是当代中学生甚至是今后从事创作的人的素材宝库。对于作文,很多学生是谈虎色变,觉得无话可写,没得素材。在学生中流行这么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殊不知怕写作文就是因为文言文没有学好的缘故。多数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只是读一下,翻译下就以为过关了,其实这只是在文言文大门外晃了一下,是没有进门的,自然也就没有获得写作文章的素材宝藏了,因此在写作时难免大脑一片空白,无从下笔,最后为了凑足800字,只得东拼一下,西拼一下,语无伦次,重复啰嗦,其质量可想而知。如果把文言文当成写作素材库,不断积累,就会发现写文章并不是难事,甚至有时会觉得有写不完的话语,所谓“为有源头河水来”,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比如蒋昕捷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如果不是因为文言文好,积累的素材多,要想写出这样的优秀作文是相当难的。纵观高考满分作文,其文中的素材即鲜明而又恰到好处,而普通作文素材无非就是杜甫、屈原、李白、鲁迅等,部分学生也不管这些素材是否适合文题就写上去了,有些甚至连这些素材都没有,直接上自己的故事,或者瞎编故事,长此以往,写作水平也就越来越差了。因此,要想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语文老师在教学时有必要提示学生,让学生通过文言文来积累写作素材,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文言文对中学生写作水平提升方面的教学,让学生在古文学习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强化优美语句教学,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一般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古文都是易于记诵,极具文采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比如《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岳阳楼记》等。所以老师们在教学时非常有必要强化优美语句的教学,一是勾画摘抄,让学生在预习时对即将学习的文言文勾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并对这些语句进行摘抄,朗诵。二是默写,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优美语句的记忆,还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引用这些原句时不写错字;比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3的作文,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我们就可以直接引用《滕王阁序》中的句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作为正标题,然后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三是翻译,这主要是让学生精准正确地理解这些句子,便于今后在写作时能正确地引用而不闹笑话,比如在2017年的全国卷2的作文,所列材料全是古诗文名句,如果不能准确翻译这些句子,审题立意也就无从谈起。四是学习化用,在实际的写作中,如果能灵活化用所学的优美语句也会给文章增色不少,古人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化自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色”句,可谓有点石成金之妙。
二、重视文言文结构教学,培养写作构架意识。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大多除了语言精练优美外,就是在结构上也堪称后世作文的典范,无论写人叙事的纪传体,还是随笔散文或论说文体都给我们今天的学生提供了写作的范文。整个中学课本中涉及的古代文体类型十分广泛,如论、说、记、传、序、表、辞、赋等。当然所选有又所侧重,主要有以下类型:纪传文体如《陈涉世家》《鸿门宴》《苏武传》等,散文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论说文体如《六国论》《过秦论》《马说》《师说》等。这些众多的文章在写作结构上各有特点,对今天学生的创作是大大的有借鉴意义的。在此,不妨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来谈谈重视文言文结构教学对写作的重要性。
《六国论》属于典型的议论文,可以说是今天学生学习写作议论文的经典范文。其论证结构已成为今天人们写议论文的常见模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模式。文章开门见山,首段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总论点,并提出“赂秦力亏”和“不赂者因赂者丧”的两个分论点,然后从正面列举大量史实论证了赂秦力亏论断的正确性,接着作者又列举了大量史实论证了齐燕赵等国虽未赂秦,但因其它国家赂秦而失强援,导致灭亡,从而得出不赂者因赂者丧论点的正确性。接着从反面进行假设论证,假设六国“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的结果。另外作者在论证中还加入了对比论证,如秦战胜得到的土地与和谈得到的土地的对比,六国战败失去的土地与割地失去的土地的对比等,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综上可知,《六国论》不失为同学们习作议论文的样板文章。
三、把古文当成写作的素材库来教学
中学课本中所选文言文不仅语言、结构上值得学习,对创作有帮助,还是当代中学生甚至是今后从事创作的人的素材宝库。对于作文,很多学生是谈虎色变,觉得无话可写,没得素材。在学生中流行这么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殊不知怕写作文就是因为文言文没有学好的缘故。多数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只是读一下,翻译下就以为过关了,其实这只是在文言文大门外晃了一下,是没有进门的,自然也就没有获得写作文章的素材宝藏了,因此在写作时难免大脑一片空白,无从下笔,最后为了凑足800字,只得东拼一下,西拼一下,语无伦次,重复啰嗦,其质量可想而知。如果把文言文当成写作素材库,不断积累,就会发现写文章并不是难事,甚至有时会觉得有写不完的话语,所谓“为有源头河水来”,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比如蒋昕捷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如果不是因为文言文好,积累的素材多,要想写出这样的优秀作文是相当难的。纵观高考满分作文,其文中的素材即鲜明而又恰到好处,而普通作文素材无非就是杜甫、屈原、李白、鲁迅等,部分学生也不管这些素材是否适合文题就写上去了,有些甚至连这些素材都没有,直接上自己的故事,或者瞎编故事,长此以往,写作水平也就越来越差了。因此,要想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语文老师在教学时有必要提示学生,让学生通过文言文来积累写作素材,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文言文对中学生写作水平提升方面的教学,让学生在古文学习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