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历史教学承载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但不能生搬硬套,而应该从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选择、问题设计等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宋明理学”一课为例,阐明如何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开发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内容。
一、关于理学产生的背景应该突出理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关于理学产生的背景主要叙述的是魏晋至隋唐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强调佛道思想对儒学正统地位的挑战。如果按照上述逻辑讲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就会形成新的问题:理学兴起的外因是佛道思想的挑战,内因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去阅读唐中期至北宋初期的儒学家如韩愈、胡瑗、周敦颐、张载、程颐等人的著作,寻找他们复兴儒学的动机。魏晋以来由于门阀士族的崛起,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许多寒士入世无门,或寄情山水,或醉心佛道,这使得儒学神学化趋势加强,玄学就是这种趋势的产物。无论是玄学还是佛道都有不切实际的一面,这与先秦儒学是背道而驰的。知识分子消极避世、崇尚清静的价值追求并不利于社会发展。从韩愈至朱熹,唐宋间出现了一批弘扬儒家道统,关心政治与民生的儒学大师,他们意识到匡时济世必须重塑人们的精神世界,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比如程颐在一次聚会后就产生了复兴儒学的自觉:
昨日之会,大率谈禅,使人情思不乐,归而怅恨者久之。此说天下已成风,其何能救!……惟当自明其理,吾理自立,则彼不必与争。[1]
程颐身上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在精神内核上与儒家原旨实现了对接,成为理学的价值追求,最终使得理学从三教合一的潮流中脱颖而出。所以在讲解理学兴起的背景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材料,说明唐宋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儒学大师,他们希望通过抨击佛道,完善儒学,重建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关于理学的思想内涵应该挖掘其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
宋明理学是非常广大而精微的哲学体系,中学生是很难理清、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的。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宜删繁就简,把重点放在挖掘理学思想中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1.修身为本的道德自律
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天理。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要求人们以修身为本,通过道德自律,来彰显天理。这对于提高人的修养,维护人格尊严,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材料1:(弟子)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朱熹)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朱子语类》
师: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分别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
生:天理指人正当的欲求,人欲指过分的欲求;两者的关系是“存天理,灭人欲”。
师:朱熹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何在呢?
生:过分的欲求容易使人超越道德界线,他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是希望人们加强自律和节制。
通过这则材料,让学生明白“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所在,而不是从字面去分析。教师再适当补充南宋社会的奢靡之风,就更能让学生理解这一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意义了。
2.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理学家以孔孟儒学为正宗,故特别强调治国安民的实际功用,反对佛道的虚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有利于塑造中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材料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
师:朱熹编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大学》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格物致知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生:对个人来说就是“修身”,对社会来说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师:朱熹认为读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途径,因此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通过这则材料的分析,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理学思想中的家国情怀,从中受到感染,课堂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
3.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阳明心学上承孟子性善论,提出“心外无理”、“心即理”的命题,并由此提出“良知说”,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良知学说使得凡夫俗子的价值得到彰显,具有打破权威的倾向。同时心学地位的确立是通过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实现的,因此也需要打破外在权威。所以阳明心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打破权威。
材料3:“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传习录》
笔者认为,补充上述材料,学生就能理解心学倡导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的理性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引导。同时,为下一课讲解李贽的思想提供铺垫,李贽的离经叛道固然与当时社会环境有关,但从师承关系看,心学是李贽思想的渊源。
4.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
王阳明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两者不可分割,知而不行就是不知。由此可见,阳明心学的道德实践并不是空谈,而是力行,后来出现空谈心性的现象并不能归咎于阳明心学。
材料4:(黄)直曰:“知行自是合一。如今能行孝,方谓之知孝;能行弟,方谓之知弟。不是只晓得个孝字弟字,遽谓之知。”先生曰:“尔说固是。”
——《传习录拾遗》
通過上述材料的分析,学生自然明白,知行合一的关键是道德实践,而不是口头说说,所以心学对于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作用更大。
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时要体现时代性,同时也要注意客观性,不能牵强附会,不能刻意回避其局限性,只有这样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三、关于理学的影响要突出理学完成了儒学的世俗化
任世江先生认为,“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2]朱熹将理学倡导的伦理道德渗透到中下层知识分子层面,而王阳明则“将普遍的道德要求从上往下逐层地分摊下去,使道德的承担者不仅是高层的士大夫和官僚,并且要扩大到乡村、城市中的绅衿与农民、商贾与市民”,[3]至此,儒学走完了其世俗化的历程,真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人的宗教。笔者认为在讲授宋明理学的影响时应该突出理学世俗化的过程,所以主要呈现了以下材料:
材料5:一组图片:(朱熹编撰的《四书章句集注》《家礼》《小学集注》《童蒙须知》)
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说话:凡为人子弟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
讀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详缓看字。
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译编自朱熹《童蒙须知》
师:朱熹用理学思想编撰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家礼》影响巨大,《童蒙须知》更是儿童教育的必读书目。从《童蒙须知》可以看出,朱熹传播理学思想方面有何特点?
生:重视教育;注重将儒家道德规范生活化。
材料6: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
——摘编自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
师:与朱熹相比,王阳明传播心学思想方面有何特点?朱熹和王阳明对理学思想的传播有何积极影响?
生:特点:面向底层民众;更加重视道德行为。影响:使得儒家伦理道德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
通过上述两则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学生理解宋明理学倡导的伦理道德与汉唐儒学并无区别,但它把这些伦理道德变成了规则,变成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被视为伤天害理的罪孽,这才是理学统治几百年的根源。
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确定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道德规则或人文精神,找到契合点;其次,选择符合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最后,整合课程资源,采取适合的呈现方法,设计精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悟。
【注释】
[1]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3页。
[2]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第284页。
[3]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一、关于理学产生的背景应该突出理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关于理学产生的背景主要叙述的是魏晋至隋唐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强调佛道思想对儒学正统地位的挑战。如果按照上述逻辑讲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就会形成新的问题:理学兴起的外因是佛道思想的挑战,内因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去阅读唐中期至北宋初期的儒学家如韩愈、胡瑗、周敦颐、张载、程颐等人的著作,寻找他们复兴儒学的动机。魏晋以来由于门阀士族的崛起,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许多寒士入世无门,或寄情山水,或醉心佛道,这使得儒学神学化趋势加强,玄学就是这种趋势的产物。无论是玄学还是佛道都有不切实际的一面,这与先秦儒学是背道而驰的。知识分子消极避世、崇尚清静的价值追求并不利于社会发展。从韩愈至朱熹,唐宋间出现了一批弘扬儒家道统,关心政治与民生的儒学大师,他们意识到匡时济世必须重塑人们的精神世界,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比如程颐在一次聚会后就产生了复兴儒学的自觉:
昨日之会,大率谈禅,使人情思不乐,归而怅恨者久之。此说天下已成风,其何能救!……惟当自明其理,吾理自立,则彼不必与争。[1]
程颐身上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在精神内核上与儒家原旨实现了对接,成为理学的价值追求,最终使得理学从三教合一的潮流中脱颖而出。所以在讲解理学兴起的背景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材料,说明唐宋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儒学大师,他们希望通过抨击佛道,完善儒学,重建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关于理学的思想内涵应该挖掘其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
宋明理学是非常广大而精微的哲学体系,中学生是很难理清、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的。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宜删繁就简,把重点放在挖掘理学思想中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1.修身为本的道德自律
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天理。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要求人们以修身为本,通过道德自律,来彰显天理。这对于提高人的修养,维护人格尊严,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材料1:(弟子)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朱熹)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朱子语类》
师: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分别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
生:天理指人正当的欲求,人欲指过分的欲求;两者的关系是“存天理,灭人欲”。
师:朱熹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何在呢?
生:过分的欲求容易使人超越道德界线,他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是希望人们加强自律和节制。
通过这则材料,让学生明白“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所在,而不是从字面去分析。教师再适当补充南宋社会的奢靡之风,就更能让学生理解这一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意义了。
2.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理学家以孔孟儒学为正宗,故特别强调治国安民的实际功用,反对佛道的虚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有利于塑造中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材料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
师:朱熹编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大学》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格物致知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生:对个人来说就是“修身”,对社会来说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师:朱熹认为读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途径,因此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通过这则材料的分析,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理学思想中的家国情怀,从中受到感染,课堂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
3.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阳明心学上承孟子性善论,提出“心外无理”、“心即理”的命题,并由此提出“良知说”,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良知学说使得凡夫俗子的价值得到彰显,具有打破权威的倾向。同时心学地位的确立是通过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实现的,因此也需要打破外在权威。所以阳明心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打破权威。
材料3:“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传习录》
笔者认为,补充上述材料,学生就能理解心学倡导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的理性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引导。同时,为下一课讲解李贽的思想提供铺垫,李贽的离经叛道固然与当时社会环境有关,但从师承关系看,心学是李贽思想的渊源。
4.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
王阳明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两者不可分割,知而不行就是不知。由此可见,阳明心学的道德实践并不是空谈,而是力行,后来出现空谈心性的现象并不能归咎于阳明心学。
材料4:(黄)直曰:“知行自是合一。如今能行孝,方谓之知孝;能行弟,方谓之知弟。不是只晓得个孝字弟字,遽谓之知。”先生曰:“尔说固是。”
——《传习录拾遗》
通過上述材料的分析,学生自然明白,知行合一的关键是道德实践,而不是口头说说,所以心学对于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作用更大。
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时要体现时代性,同时也要注意客观性,不能牵强附会,不能刻意回避其局限性,只有这样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三、关于理学的影响要突出理学完成了儒学的世俗化
任世江先生认为,“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2]朱熹将理学倡导的伦理道德渗透到中下层知识分子层面,而王阳明则“将普遍的道德要求从上往下逐层地分摊下去,使道德的承担者不仅是高层的士大夫和官僚,并且要扩大到乡村、城市中的绅衿与农民、商贾与市民”,[3]至此,儒学走完了其世俗化的历程,真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人的宗教。笔者认为在讲授宋明理学的影响时应该突出理学世俗化的过程,所以主要呈现了以下材料:
材料5:一组图片:(朱熹编撰的《四书章句集注》《家礼》《小学集注》《童蒙须知》)
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说话:凡为人子弟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
讀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详缓看字。
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译编自朱熹《童蒙须知》
师:朱熹用理学思想编撰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家礼》影响巨大,《童蒙须知》更是儿童教育的必读书目。从《童蒙须知》可以看出,朱熹传播理学思想方面有何特点?
生:重视教育;注重将儒家道德规范生活化。
材料6: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
——摘编自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
师:与朱熹相比,王阳明传播心学思想方面有何特点?朱熹和王阳明对理学思想的传播有何积极影响?
生:特点:面向底层民众;更加重视道德行为。影响:使得儒家伦理道德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
通过上述两则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学生理解宋明理学倡导的伦理道德与汉唐儒学并无区别,但它把这些伦理道德变成了规则,变成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被视为伤天害理的罪孽,这才是理学统治几百年的根源。
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确定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道德规则或人文精神,找到契合点;其次,选择符合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最后,整合课程资源,采取适合的呈现方法,设计精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悟。
【注释】
[1]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3页。
[2]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第284页。
[3]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