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侵犯财产行为的性质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st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财产犯罪作为一种传统犯罪,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犯罪,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财产犯罪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正如本文提到的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取财行为的定性问题,人们通过不同的学说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这给司法机关办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关键词:二维码;诈骗罪;盗窃罪;处分
  一、问题的提出
  (一)典型案例
  2016年11月27日,被告人吴某、张某来到佛山市禅城区东方广场一家饮食店,趁店员不注意之时,将事先准备好的自己的二维码图片,覆盖在了商家的二维码图片上。随后,只要有顾客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付款,钱款均会支付到男子的账户。店主在当天营业结束对账时才发现其收款二维码已经被别人做了手脚。[1]
  (二)争议
  对被告人吴某、张某行为的定性有两种观点:争议的焦点为犯罪行为的定性问题,也即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侵犯他人财产这一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罪还是诈骗罪。
  1.盗窃罪说
  第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吴某、张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也即案例中法院的观点。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的客观行为。本案中,顾客通过扫描饮食店提供的二维码账户,进行了转账付款,从而完成了交易,完全符合交易的惯例。顾客在付款时,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怀疑商家提供的二维码账户是否真实,是否被掉包。顾客完成了付款行为,也得到了相应的服务或者商品,交易达成,在此之后,无论发生了什么变故,都应当与顾客没有任何关系。行为人将饮食店的二维码偷偷替换掉,偷换二维码的行为和转移财产的行为没有发生任何暴力冲突改变占有的情况,所以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的行为符合了盗窃罪和平窃取的特征。
  2.诈骗罪说
  第二种观点认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构成诈骗罪。本案交易过程中,钱款直接从顾客账户转移至行为人的账户中,饮食店从始至终都没有对这些钱款有过实际的控制,而盗窃是一种占有的转移,饮食店没有占有钱款,行为人就不能成立对饮食店的盗窃。行为人替换覆盖了商家的收款二维码,致使顾客陷入了错误的认识,误以为是商家的收款账号,从而完成了支付,也让商家误以为是自己的二维码账号,从而让顾客在自己监督认可下进行了转账。顾客具有处分财产的意思,即将其账户内的财产转移至扫描的二维码账户内,商家也有处分财产的意思,即其认可了顾客的转账行为。
  二、争议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对于本案主要争议焦点在于如何定性,而我们着眼于每个定性的理由,又可以归纳以下几个主要争议问题:“被害人究竟是谁?”“财产的转移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
  (一)被害人的认定
  第一个问题是“被害人的认定问题”,即本案的被害人究竟是商家还是顾客,这是正确认定案件性质的前提条件,只有正确认定被害人,才可以进一步分析案件。林钰雄教授认为,对于侵害个人人身权的犯罪,被害人是指并且仅仅指法益直接受侵害的个人;而对于侵害财产权的犯罪,被害人包括该财产的所有人以及事实上的使用、管理权人。[2]许章润教授在其主编的《犯罪学》中也提到,被害人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即危害结果的担受者。[3]
  认为行为人偷换二维码行为构成诈骗罪的学者表示,本案中,顾客通过扫描行为人偷换的虚假二维码,将自己账户上的钱款直接转移至行为人的账户上,而商家自始至终都没有占有过这部分钱款,所以很难认定商家是被害人。行为人偷换了商家的收款二维码,也就是隐瞒了真实的商家收款账户,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顾客由此陷入了错误的认识,从而自愿将自己的钱款处分给了行为人,所以遭受损失的应该是顾客而不是商家,被害人应认定为顾客,本案更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持行为人偷换二维码行为构成盗窃罪观点的学者则认为,行为人偷换了商家的收款二维码,在商家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占有了商家本应得到的财产性利益,顾客基于买卖的交易习惯,扫描了商家提供的收款二维码,并且完成了支付,由此交易达成,顾客支付了钱款,也得到了相应的商品和服务,顾客没有任何损失。而对于商家,因为自己没有尽到注意义务,导致给顾客提供了错误的二维码,商家提供了商品和服务,却没有收到相应的对价,商家对顾客可期待财产性利益受损,商家遭受了损失,所以本案的被害人是商家而不是顾客。
  (二)财产转移方式的辨析
  赞成诈骗罪说观点中认为,顾客基于错误的认识,将自己账户上的钱款直接处分给了行为人,商家从未占有这些钱款。行为人偷换了商家的收款二维码,对被骗者实施了欺骗行为,其中偷换二维码的行为是为利用偷换的二维码侵犯财产的行为做准备,利用偷换的二维码侵犯财产的行为直接侵害法益,所以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的行为是预备行为,利用偷换的二维码侵犯财产的行为是实行行为。顾客之所以产生错误的认识,就是因为行为人实施了偷换二维码的欺骗行为,行为人显然是希望顾客陷于错误的认识,从而作出处分财产的行为,而客观上,顾客也确实产生了错误认识,把行为人的收款二维码当成商家的收款二维码,而且进行了转账,自愿处分了自己的财产。
  赞成盗窃罪说的观点中认为,本案中,顾客的钱款本来是要转移至商家的账户上,但是在钱款转移的过程中,被行为人偷偷介入,行为人替换覆盖了商家的收款二维码,行为人获得了商家本应得到的财产性利益,商家失去了对顾客享有的债权,而商家在这个过程中是毫无察觉的,这符合秘密窃取行为的特征。盗窃罪的本质特征是秘密性,包括客观秘密性和主观秘密性。客观秘密性是指行为人的盗窃行为没有被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等其他人察觉;主观秘密性是指行为人主观上认为自己的盗窃行为没有被别人察觉,此为通说观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空间的财产犯罪,本案中行为人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侵犯他人财产行为的定性,根据不同的学说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对于我们商家来说,也要特别小心,二维码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快捷,也带了潜在的危险,所以商家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收款二维码,不要给犯罪犯罪留下有利机会,给自己和顾客带来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冯雷亮,张聪.饭店二维码被换,营业款进了贼包[N].南方都市报,2016-11-29(FB06).
  [2]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許章润.犯罪学(第三版)[M].法律出版社,2007:123.
  [4]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M].法律出版社,2016:1003-1004.
  作者简介
  郭云芳(1994.01-),女,汉族,山西大同人,西北政法大学法硕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研究方向:刑法。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法硕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韩熙载夜宴图》作为中国人物画的巅峰之作,出自于五代画家顾闳中之 手。有着不朽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南唐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以及风土人情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了解读,并对作品的作者考记及艺术表现进行分析。  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赏析;用笔;用色  《韩熙载夜宴图》是完成于五代十国时期。而五代十国是一个让艺术家颠沛流离的时期,到处都是硝烟战火,在那个背景下能够流传下来的艺术
期刊
摘 要:广西境内多民族聚居,各民族的音乐由于地域、方言、民俗习惯、人文环境、审美情趣等差异,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四首广西少数民族钢琴独奏作品,《MI DO RE--黑键托卡塔》、《花竹帽》、《仫佬山乡》及《八音戏鼓》。这些作品多为独立展现一个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其立意都在于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面貌。从创作内容上看,既有广西壮族、广西毛南族、的传统节日中踏歌起舞、聚酒会宴的宏大节日场
期刊
摘 要:由于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传统型的财产犯罪即对实体财产物品的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已经不足以覆盖全部的财产型犯罪,它已经逐渐扩大到在网络空间中对虚拟财产所进行的违法性行为。但由于这是一种新领域、新形式,而且网络空间所特有的技术性,财产的虚拟性以及实施犯罪的隐蔽性,使得对此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即对网络犯罪行为的认定有一定的困难,法律适用时常捉襟见肘。网络财产犯罪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
期刊
摘 要:凯特·肖邦的《暴风雨》创作于1898年,它所表达的主题是性满足对女性的重要性,这也是这篇小说公开的意识形态目标。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女人有性欲是不正常的。本文拟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角度,从情节、女主的身份、故事的不确定性来分析小说人物以及主题,为读者欣赏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读者反应批评;张力;似是而非;不确定性  引言  凯特·肖邦,作为美国19世纪末著名的小说家,
期刊
摘 要:《经传释词》是一本虚词专著,清代王引之撰。但因王引之受传统训诂学逐字为训、随文释义的影响颇深,在一些虚词义项的训释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试梳理《经传释词》“于”字条,发现其虚词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经传释词》;“于”字条;义项  《经传释词》全书虚字按唐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列,徐世昌称此书在清经学中乃“独绝千古之作”。(《清儒学案》卷一百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受传统训诂学的影响,王引之在
期刊
摘 要:生与死,向来是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萧红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对这一话题发出探索,田沁鑫则在其基础上又发出自己的追问,两位女性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其中有着彼此的契合也有着后者新的创造,但其都为读者与观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本文将通过《生死场》小说与话剧,来浅析《生死场》从小说到话剧改编的叙事策略,并从人物变化、时空艺术、叙事结构等来感受两位女性跨越时空的契合与创造。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恢复性司法是指在协调人的帮助下,被害人、犯罪人、利害关系人、社区成员等本着平等、自愿原则进行对话协商,共同参与犯罪处理的司法模式。本文从涉罪未成年案件的现状、原因等方面入手,结合相关数据,探讨当下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恢复性司法的理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完善其不足,以期对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涉罪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  一、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现状
期刊
摘 要:滑稽模仿作为一种文艺创作手法,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对此类作品做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也缺乏相关纠纷判决的先例,学界关于滑稽模仿合法性的讨论众说纷纭,对滑稽模仿合法性做进一步分析是本文主要内容。  关键词:滑稽模仿;合理使用;著作权  一滑稽模仿的含义和特点  滑稽模仿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在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期,“parody”一词就用来表示对史诗的滑稽
期刊
摘 要:随汉语言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语言之一。汉语言文字与别国语言有着显著的特点,其字形、发音、词序使得中国文学格外与众不同、多姿多彩,使中国文学既有丰富的意境,又有深刻的内涵,在中国文人的无穷想象力下得到了高度的升华和发展。汉语言文字是我国独有文化财产,推动中国文学的不断演变,丰富了中国文学的韵味内涵,本文从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影响的课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汉语
期刊
摘 要:“新笔记体小说”是指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具有古代笔记体特征的小说,以汪曾祺、孙犁、林斤澜、贾平凹、钟阿城、阿成、何立伟、孙方友、李庆西等作家的一批笔记体小说为代表,它取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贾平凹的《太白山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在新笔记体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贾平凹的新笔记体小说——《太白山记》的风貌特征。  关键词:抒情性结构;传统和现代技法的融合;批判讽刺的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