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流媒体作为传播社会主流思潮的重要平台,在传播政府执政理念、推动社会发展、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引导舆论走向上肩负重任。把握好、运用好政治修辞,兼顾方向性与可读性,有利于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关键词】政治修辞;《人民日报》;全国“两会”
政治传播是政治主体通过媒介将政治信息进行传递,使受众接受并反馈以实现政治目标的活动。[1]政治修辞的作用或功能主要是为了实现政治说服、获得政治行为的合法性,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主体、情景、受众、主题、论证、效果。[2]政治修辞作为政治传播的重要手段,应贯穿政治传播的全过程。2016年3月3日至3月16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在北京召开。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做好全国“两会”报道,为各项政策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16年2月29日至3月19日(即“两会”开闭幕前后三天)《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的631篇报道,从主题、用语、论证、修辞格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析我国主流媒体如何驾驭对重大政治事件的传播,践行“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政治修辞分析
(一)全方位报道主题,建构多元声音立体认知
政治修辞的主题就是政治传播主体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根据政治环境的需要,传播主体确定传播主题,明确话语基调,运用政治语言表达思想。“两会”关注的是国计民生,《人民日报》在进行报道时,一方面要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有所聚焦,突出重点,主动进行议题设置,以引导社会关注方向,形成政治认同,达成共识。通过对631篇文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主题主要分为政府工作、经济建设与创新发展、生态环保、民生关注、党风建设、民主法制、外交、国防力量等13个方面,关键词围绕“十三五”规划展开,从多重角度、不同层次的议题切入,建构起一个多元声音的“两会”报道。
在“两会”报道过程中,《人民日报》主要分为前期预热、强势报道和后期追踪三个阶段,让受众对“两会”形成立体感知。
2月29日至3月2日,《人民日报》共刊登7篇文章为“两会”的召开预热。同时《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作为其资讯补充平台,在3月2日推出《两会,将这样影响“小明”的生活》,以更接地气的方式阐述了今年“两会”关注的各大议题,普及了“两会”知识,介绍了中央领导人的工作安排和参会代表的人事变动。
3月3日至3月16日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人民日报》在要闻版、评论版刊发多篇相关稿件,报道会议进程,解读政策文件。《评论员观察·我在两会》《人民时评》《两会议政录》等强力发声,有效凝聚了社会共识。同时,在《人民日报》专门开辟的《两会特刊版》中,《声音2016》《融·我的两会》《两会e客厅》《新理念新发展》《代表委员议国是》《十三五十三问》《法治新实践》等板块对不同子议题进行报道,有效进行了议程设置,引导了社会关注点。另外,《我与中国两会》《驻华大使看中国》以及国际上的相关评价则丰富了“两会”声音,使受众能全方位、立体化感知“两会”。
3月17日至3月19日,报道侧重对“两会”的总结和政府工作的具体落实部署上。
(二)巧妙设计用语框架,寻求传受双方最大公约数
政治修辞的用语框架是指政治语言的选择与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定性。[3]政治语言是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用来沟通的基础元素,政治传播主体需要用政治语言来传播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传播主体通常按照一定的社会传统和受众接受心理来选择合适的用语表达,与受众在话语体系上建立默契达成共识,这样既能表明立场态度,又能准确明晰地传递理念,从而实现政治说服。同时,传播主体还运用政治话语的引导、激励、团结等作用,传递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使受众树立信心和希望,为国家发展和政策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对631篇报道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看出,“商量,中国的民主智慧”“小康”“民族复兴”“深化改革”等词语体现了中国特色,是传受双方间共有的默契认知。“创新〓点燃中国经济新引擎”“绿色〓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等表述,体现了政策的延续性与展望性,传递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针,为民众描绘了未来美好的愿景。同时,报道中还采用积极向上的词汇,如“曙光”“信心”“决胜”“活力”等,来激人奋进、鼓舞士气,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政治认同。
此外,《人民日报》还巧妙使用俗语、俚语、流行用语,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平等沟通。比如3月3日评论版刊登了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撰写的评论《当好“扩音器”,做好“共鸣箱”》一文,用“扩音器”“共鸣箱”的说法来要求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定要察实情、讲实话、谋实策,真正体现政协委员的作用与价值。3月7日“两会”特刊09版刊登了《三问:创新瓶颈怎么破》一文,标题采用网络用语“怎么破”来探讨如何突破科技领域创新目前面临的瓶颈。文章中还用了“该咋补”等方言,通俗易懂,便于受众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意图。除此之外,“棒棒哒”“颜值”等词语也出现在了《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中。其实这不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使用网络用语,早在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就使用网络用语“给力”一词,获得受众好评。通过这些用语的巧妙设计和安排,传播主体建构起受众理解和接受的传播话语体系,寻求传受双方的最大公约数,达成认知共识。
(三)精心搭配论证模式,情理结合让读者产生共鸣
政治修辞的论证也叫说服论证,是政治修辞的技术问题,它表明该问题应该如何说。政治修辞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政治说服,而实现说服需要一定的论据支撑,发挥论据的说服性就需要选用恰当的论证方式,也就是对论据进行选择、组织和安排。政治修辞的论证模式首先体现为政治文本的结构模式。[4]不仅要在理性上说服受众,还要在情绪上感染受众,让受众获得情绪认同。这就要求政治文本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层次开篇布局,既要所言有物,更要所言有情,让受众接受和认同接收到的信息,产生情感共鸣,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信任。 2016年《人民日报》在进行“两会”报道时,并没有长篇累牍地刊登会议报道,而是缩短会议程序性报道篇幅,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采用关键词抓取的方式,精练生动,便于读者理解。在“两会”特刊中,《e言e语》栏目整合分析人民网推出的“两会”热点问题调查,实现报网互动,贴近受众。3月3日“两会”特刊02—06版以“聚焦〓新发展理念”为主题,以“创新〓点燃中国经济新引擎”“协调〓奏响全面小康协奏曲”“绿色〓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开放〓拥抱世界谋共赢”“共享〓决胜小康攻难关”为子议题阐述五大发展理念,并采用不同颜色进行版面设计,如以蓝色喻示“创新”,以红色喻示“协调”等,使受众一目了然。《习近平总书记谈》板块采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形象直观地阐述了这些发展理念给民众带来的“改革红利”,同时描绘发展蓝图,使受众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产生期待与向往,评论引导受众作出价值判断,基层代表和网友的声音则进一步佐证了理念的正确性与可靠性。通过论据的排列组合,一步步支撑起了受众对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认知,强化了内心认同感,为“五大”发展理念的继续实施赢得了支持。
除文字报道之外,《人民日报》此次“两会”报道采用大量图文漫画和数据图表,将视觉展示与语言表达相结合,成为说服受众的强大武器。如《代表委员议国是》栏目整合基层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并配以图文漫画和数据图表;《深化改革》《依法治国》《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最关心的话题》《干部退休》等系列漫画在政策解读方面也对激发斗志、动员支持起到了直接作用。2015年“两会”期间推出的“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继续发力,共刊登16篇文章,其中在《融·我的两会》栏目中附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观看相关短视频、数据图表、报道视频等视觉意象,感受更为直观、更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这样,既能丰富表达内容,又能实现线上线下的呼应联动。
(四)善用修辞格,为新闻报道增添灵气
修辞格是“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语言结构格式”[5]。修辞格的使用常常能让语言更具感染力和生动性。对语言的变形应用,发挥语言的艺术效果,增强语言的穿透性,更易使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政治修辞中,通过对词汇、语句、篇章等进行艺术修辞,将原本生硬晦涩的政治语言、政治观点转变为受众易于接受的形式,能够增强政治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得到受众理性和情感的支持和认同,从而达到政治说服和形成政治认同的目的。
《人民日报》在此次“两会”报道中善于运用比喻、对照、排比、列举、拟人、引用等修辞格,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为新闻报道增添了活力与灵气。如3月4日要闻版刊登《读懂“绿叶精神”的蕴含》一文,引用“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云闲望出岫,叶落喜归根。”三句诗分别论证党员领导干部要乐于奉献、甘当配角、忠诚实干的三层含义,把对党员干部的要求通过对“绿叶精神”的阐释呼吁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好“绿叶精神”,不辱使命责任。3月5日“两会”特刊05版刊登《爬坡过坎,吹响攻坚号角》一文,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形象说明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状况,号召大家齐心协力,“不断攀登抵达新的高度”,这能够与受众的自身生活经验产生共鸣和互通,拉近双方的距离,使受众形成一定的感性认知。3月11日要闻版刊登《总书记重要讲话振奋人心〓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一文,将各民族比喻成“石榴籽”,用“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来说明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二、善用政治修辞,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主流媒体作为传播社会主流思潮的重要平台,在传播政府执政理念、推动社会发展、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肩负重任。把握好、运用好政治修辞,兼顾方向性与可读性,有利于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是建立在信息传播功能基础之上的。为更好地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必须以真实性、客观性为前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同时,新闻舆论引导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有方向性又要兼顾可读性。所谓方向性,就是媒体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坚持党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所谓可读性,就是新闻宣传报道要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首先,要注重舆论引导的实效性,以受众需要为本,重视从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受众需求和社会舆情,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避免无效引导。在进行新闻宣传报道时,应立足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把握受众需要,重视受众心理,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将媒体宣传与受众所需紧密结合起来,提升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有效引导舆论。其次,新闻媒体还应重视新闻文风建设,力戒文字生硬。话语方式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政治修辞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政府的执政能力。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新闻媒体应重视文风的建设,巩固好舆论阵地,增强新闻宣传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引领社会风尚。再次,在新媒体冲击下,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当前传播新形势,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政治修辞关注的本质就是谁在说、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如何说和说的效果。[6]传播主体依靠对修辞手段的合理运用建构起自己的话语体系,通过对政治修辞技巧的使用,有利于实现官方用语与民间用语的交流沟通,加强双方互动。这种对话在形式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了内容的认同,进而转化为理念认同、思想认同。2016年《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用亲和晓畅的表达方式传递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针,将意识形态概念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利于消融视听过程中的抵触因素,缩小心理差距,从而赢得受众的政治认同。同时,《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还不断创新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如H5形态的实时云直播、VR技术的运用等丰富了话语形式,使传播渠道更为多样化,为新媒介环境下的政治传播做出了良好示范。
参考文献:
[1]薛忠义,刘舒,李晓颖.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综述[J].政治学研究,2012(5).
[2]刘文科.权利运作中的政治修辞——美国“反恐战争”(2001—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刘文科.权利运作中的政治修辞——美国“反恐战争”(2001—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刘文科.论政治修辞的基本要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5]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编.修辞学研究(第1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6]刘文科.权利运作中的政治修辞——美国“反恐战争”(2001—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邢祥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张迪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王灿发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政治修辞;《人民日报》;全国“两会”
政治传播是政治主体通过媒介将政治信息进行传递,使受众接受并反馈以实现政治目标的活动。[1]政治修辞的作用或功能主要是为了实现政治说服、获得政治行为的合法性,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主体、情景、受众、主题、论证、效果。[2]政治修辞作为政治传播的重要手段,应贯穿政治传播的全过程。2016年3月3日至3月16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在北京召开。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做好全国“两会”报道,为各项政策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16年2月29日至3月19日(即“两会”开闭幕前后三天)《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的631篇报道,从主题、用语、论证、修辞格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析我国主流媒体如何驾驭对重大政治事件的传播,践行“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政治修辞分析
(一)全方位报道主题,建构多元声音立体认知
政治修辞的主题就是政治传播主体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根据政治环境的需要,传播主体确定传播主题,明确话语基调,运用政治语言表达思想。“两会”关注的是国计民生,《人民日报》在进行报道时,一方面要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有所聚焦,突出重点,主动进行议题设置,以引导社会关注方向,形成政治认同,达成共识。通过对631篇文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主题主要分为政府工作、经济建设与创新发展、生态环保、民生关注、党风建设、民主法制、外交、国防力量等13个方面,关键词围绕“十三五”规划展开,从多重角度、不同层次的议题切入,建构起一个多元声音的“两会”报道。
在“两会”报道过程中,《人民日报》主要分为前期预热、强势报道和后期追踪三个阶段,让受众对“两会”形成立体感知。
2月29日至3月2日,《人民日报》共刊登7篇文章为“两会”的召开预热。同时《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作为其资讯补充平台,在3月2日推出《两会,将这样影响“小明”的生活》,以更接地气的方式阐述了今年“两会”关注的各大议题,普及了“两会”知识,介绍了中央领导人的工作安排和参会代表的人事变动。
3月3日至3月16日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人民日报》在要闻版、评论版刊发多篇相关稿件,报道会议进程,解读政策文件。《评论员观察·我在两会》《人民时评》《两会议政录》等强力发声,有效凝聚了社会共识。同时,在《人民日报》专门开辟的《两会特刊版》中,《声音2016》《融·我的两会》《两会e客厅》《新理念新发展》《代表委员议国是》《十三五十三问》《法治新实践》等板块对不同子议题进行报道,有效进行了议程设置,引导了社会关注点。另外,《我与中国两会》《驻华大使看中国》以及国际上的相关评价则丰富了“两会”声音,使受众能全方位、立体化感知“两会”。
3月17日至3月19日,报道侧重对“两会”的总结和政府工作的具体落实部署上。
(二)巧妙设计用语框架,寻求传受双方最大公约数
政治修辞的用语框架是指政治语言的选择与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定性。[3]政治语言是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用来沟通的基础元素,政治传播主体需要用政治语言来传播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传播主体通常按照一定的社会传统和受众接受心理来选择合适的用语表达,与受众在话语体系上建立默契达成共识,这样既能表明立场态度,又能准确明晰地传递理念,从而实现政治说服。同时,传播主体还运用政治话语的引导、激励、团结等作用,传递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使受众树立信心和希望,为国家发展和政策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对631篇报道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看出,“商量,中国的民主智慧”“小康”“民族复兴”“深化改革”等词语体现了中国特色,是传受双方间共有的默契认知。“创新〓点燃中国经济新引擎”“绿色〓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等表述,体现了政策的延续性与展望性,传递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针,为民众描绘了未来美好的愿景。同时,报道中还采用积极向上的词汇,如“曙光”“信心”“决胜”“活力”等,来激人奋进、鼓舞士气,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政治认同。
此外,《人民日报》还巧妙使用俗语、俚语、流行用语,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平等沟通。比如3月3日评论版刊登了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撰写的评论《当好“扩音器”,做好“共鸣箱”》一文,用“扩音器”“共鸣箱”的说法来要求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定要察实情、讲实话、谋实策,真正体现政协委员的作用与价值。3月7日“两会”特刊09版刊登了《三问:创新瓶颈怎么破》一文,标题采用网络用语“怎么破”来探讨如何突破科技领域创新目前面临的瓶颈。文章中还用了“该咋补”等方言,通俗易懂,便于受众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意图。除此之外,“棒棒哒”“颜值”等词语也出现在了《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中。其实这不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使用网络用语,早在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就使用网络用语“给力”一词,获得受众好评。通过这些用语的巧妙设计和安排,传播主体建构起受众理解和接受的传播话语体系,寻求传受双方的最大公约数,达成认知共识。
(三)精心搭配论证模式,情理结合让读者产生共鸣
政治修辞的论证也叫说服论证,是政治修辞的技术问题,它表明该问题应该如何说。政治修辞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政治说服,而实现说服需要一定的论据支撑,发挥论据的说服性就需要选用恰当的论证方式,也就是对论据进行选择、组织和安排。政治修辞的论证模式首先体现为政治文本的结构模式。[4]不仅要在理性上说服受众,还要在情绪上感染受众,让受众获得情绪认同。这就要求政治文本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层次开篇布局,既要所言有物,更要所言有情,让受众接受和认同接收到的信息,产生情感共鸣,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信任。 2016年《人民日报》在进行“两会”报道时,并没有长篇累牍地刊登会议报道,而是缩短会议程序性报道篇幅,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采用关键词抓取的方式,精练生动,便于读者理解。在“两会”特刊中,《e言e语》栏目整合分析人民网推出的“两会”热点问题调查,实现报网互动,贴近受众。3月3日“两会”特刊02—06版以“聚焦〓新发展理念”为主题,以“创新〓点燃中国经济新引擎”“协调〓奏响全面小康协奏曲”“绿色〓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开放〓拥抱世界谋共赢”“共享〓决胜小康攻难关”为子议题阐述五大发展理念,并采用不同颜色进行版面设计,如以蓝色喻示“创新”,以红色喻示“协调”等,使受众一目了然。《习近平总书记谈》板块采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形象直观地阐述了这些发展理念给民众带来的“改革红利”,同时描绘发展蓝图,使受众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产生期待与向往,评论引导受众作出价值判断,基层代表和网友的声音则进一步佐证了理念的正确性与可靠性。通过论据的排列组合,一步步支撑起了受众对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认知,强化了内心认同感,为“五大”发展理念的继续实施赢得了支持。
除文字报道之外,《人民日报》此次“两会”报道采用大量图文漫画和数据图表,将视觉展示与语言表达相结合,成为说服受众的强大武器。如《代表委员议国是》栏目整合基层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并配以图文漫画和数据图表;《深化改革》《依法治国》《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最关心的话题》《干部退休》等系列漫画在政策解读方面也对激发斗志、动员支持起到了直接作用。2015年“两会”期间推出的“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继续发力,共刊登16篇文章,其中在《融·我的两会》栏目中附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观看相关短视频、数据图表、报道视频等视觉意象,感受更为直观、更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这样,既能丰富表达内容,又能实现线上线下的呼应联动。
(四)善用修辞格,为新闻报道增添灵气
修辞格是“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语言结构格式”[5]。修辞格的使用常常能让语言更具感染力和生动性。对语言的变形应用,发挥语言的艺术效果,增强语言的穿透性,更易使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政治修辞中,通过对词汇、语句、篇章等进行艺术修辞,将原本生硬晦涩的政治语言、政治观点转变为受众易于接受的形式,能够增强政治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得到受众理性和情感的支持和认同,从而达到政治说服和形成政治认同的目的。
《人民日报》在此次“两会”报道中善于运用比喻、对照、排比、列举、拟人、引用等修辞格,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为新闻报道增添了活力与灵气。如3月4日要闻版刊登《读懂“绿叶精神”的蕴含》一文,引用“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云闲望出岫,叶落喜归根。”三句诗分别论证党员领导干部要乐于奉献、甘当配角、忠诚实干的三层含义,把对党员干部的要求通过对“绿叶精神”的阐释呼吁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好“绿叶精神”,不辱使命责任。3月5日“两会”特刊05版刊登《爬坡过坎,吹响攻坚号角》一文,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形象说明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状况,号召大家齐心协力,“不断攀登抵达新的高度”,这能够与受众的自身生活经验产生共鸣和互通,拉近双方的距离,使受众形成一定的感性认知。3月11日要闻版刊登《总书记重要讲话振奋人心〓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一文,将各民族比喻成“石榴籽”,用“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来说明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二、善用政治修辞,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主流媒体作为传播社会主流思潮的重要平台,在传播政府执政理念、推动社会发展、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肩负重任。把握好、运用好政治修辞,兼顾方向性与可读性,有利于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是建立在信息传播功能基础之上的。为更好地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必须以真实性、客观性为前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同时,新闻舆论引导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有方向性又要兼顾可读性。所谓方向性,就是媒体在进行舆论引导时,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坚持党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所谓可读性,就是新闻宣传报道要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首先,要注重舆论引导的实效性,以受众需要为本,重视从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受众需求和社会舆情,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避免无效引导。在进行新闻宣传报道时,应立足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把握受众需要,重视受众心理,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将媒体宣传与受众所需紧密结合起来,提升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有效引导舆论。其次,新闻媒体还应重视新闻文风建设,力戒文字生硬。话语方式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政治修辞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政府的执政能力。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新闻媒体应重视文风的建设,巩固好舆论阵地,增强新闻宣传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引领社会风尚。再次,在新媒体冲击下,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当前传播新形势,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政治修辞关注的本质就是谁在说、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如何说和说的效果。[6]传播主体依靠对修辞手段的合理运用建构起自己的话语体系,通过对政治修辞技巧的使用,有利于实现官方用语与民间用语的交流沟通,加强双方互动。这种对话在形式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了内容的认同,进而转化为理念认同、思想认同。2016年《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用亲和晓畅的表达方式传递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针,将意识形态概念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利于消融视听过程中的抵触因素,缩小心理差距,从而赢得受众的政治认同。同时,《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还不断创新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如H5形态的实时云直播、VR技术的运用等丰富了话语形式,使传播渠道更为多样化,为新媒介环境下的政治传播做出了良好示范。
参考文献:
[1]薛忠义,刘舒,李晓颖.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综述[J].政治学研究,2012(5).
[2]刘文科.权利运作中的政治修辞——美国“反恐战争”(2001—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刘文科.权利运作中的政治修辞——美国“反恐战争”(2001—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刘文科.论政治修辞的基本要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5]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编.修辞学研究(第1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6]刘文科.权利运作中的政治修辞——美国“反恐战争”(2001—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邢祥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张迪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王灿发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