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胡兰成的女弟子,作家朱天文16岁时就在台湾文坛崭露头角。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她,家国梦想、乡土之思、人世沧桑是其创作的源泉。早期作品中,成长是她一以贯之的主题,以主人公面对新环境经受考验并最终通过这种考验为成长仪式的基本模式。此外,她的作品中还刻画了一系列逃离家庭(父亲)而后又重回家庭(父亲)的成长形象,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有关青春成长的记忆。
关键词:青春;成长;家;逃离;回归
年轻人常常写出年轻的故事。台湾作家朱天文从16岁开始就在台湾文坛扮演重要的角色:她与妹妹朱天心等人一起创办“三三集刊”,她是侯孝贤的“御用编剧”,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是“眷村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1994年,她的长篇小说《荒人手记》获得第一届台湾时报文学百万小说首奖。
身为胡兰成的女弟子,她也曾吟哦诗礼中国,想象日月山河,但半个世纪的家国梦,三千里的故园情,人世沧桑时事变迁,印刻在她敏感内心的,是那一如张爱玲文字般的美丽苍凉。但世故圆熟之外,成长在那个用稿纸糊墙的家里使她更多了一脉天真,这一特质在其早期作品中表露无遗。
在《伊甸不再》《小毕的故事》《安安的假期》《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等早期作品中,成长一直是她反复吟唱的主题,在犹如童语、私语、家语的碎碎念中,朱天文将日常生活中的记忆碎片拼缀缝合,于是就有了童年,有了青春,有了成长,有了个人精神境遇中的不断探索,有了年轻时的朱天文。
“成长”(initiation)是文学创作中一个永恒的母题。Initiation,原意为开始、指引、传授、启蒙、入会仪式、成长仪式,可译为“涉世”“成长”。“涉世是一种存在的危机或者生命中一系列的遭遇。差不多经常是令人痛苦的,伴随着处于青春期的主人公获取关于他自身、关于罪恶的本性或关于世界的有价值的知识的经历。那种知识伴随着一种丧失天真感和疏离感,而且如果那知识从根本上具有某些永久效应,那么这将必然导致性格和行为的变化:因为如果知识不能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话,就不会有学习——一种知识的获得本身了,差不多每一次变化都导向与成人世界的适应性整合。”[1]
成长是一个动态的生命存在状态。它常常伴随着青涩和美丽,痛苦和迷茫。朱天文笔下的成长是叛逆与逃离,死亡与蜕变,无聊荒唐的日子,落寞孤独的少年,他们在城市与乡村间游走,迷茫中带着些许苍凉与希望。
(一)朱天文早期作品中成长仪式的基本模式
成长,是一种对自我意义的追寻,是一种自我不断的觉知和体悟的价值变更的过程。人不是固定成型的人而是不断成长的人,或是受到了他者的影响,或是经历了某种成长仪式,孩子开始由幼稚、天真、懵懂逐步走向成熟。作为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成长在民俗生活中具有相应的成长仪式。那些通过了成长仪式的青年意味着从此可以离开父母和长辈的庇护,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在新环境中经历考验并最后通过考验是成长仪式最基本的模式。在朱天文的早期作品中,这种“新环境”包括亲人死亡后孤单的境遇,某个假期离开父母的陌生境遇,从乡村到城市的心理蜕变,或者出门远行“在路上”……
《小毕的故事》中,母亲的死使小毕通过了成长仪式。母亲的自杀是因为自身的过于求全,更是因为小毕的懵懂不知、桀骜不驯。年幼的小毕不会懂得带着他再嫁的母亲生活中的无奈与悲凉:虽和丈夫相敬如宾,但终归还是被一句轻巧的“重话”击中了敏感的神经,让这位寂寞却又活色生香的少妇走上了绝路。最爱自己的人因为自己而死去,在悲痛、自责之后,小毕没有因为痛不欲生而沉沦堕落,他选择了面对死亡后的重生。
《安安的假期》中,虽然只是一个短短的暑假,却让安安和婷婷在精神上有了很大的成长。疯女人寒子的遭遇、小舅舅因婚恋与家人造成的隔阂,使他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复杂与无奈,温情与失意。
《风柜来的人》中,阿清从澎湖的风柜去往高雄,第一次从乡村来到大城市,外面的世界、都市的生活对于这个乡间少年来说意味着陌生、新鲜、历练、成长。家乡风柜对阿清来说是无聊而压抑的,找不到存在的意义。都市让他新鲜而紧张,在都市残酷而真实的世界中,他遇到了更多的人,读懂了更多的事,渐渐成长的同时体会着成长的苍凉。当他再次回到风柜时,他开始试图从生活中找寻出意义来。
《童年往事》,与侯孝贤执导的同名电影
(1986)一样,讲述的是成长与生死这样重大的命题。经历死亡,是阿哈的成人仪式。童年这个词和青春一样,容易在那种被称作岁月的东西里变得绵软而稀奇。它可以讓人把其中的某个瞬间无限放大,然后醉倒在它炫目而强大的光环中不能自拔。鲜有人的童年像阿哈一样,和死亡密切相连。阿哈的童年记忆是死亡的记忆。建元堂哥的死,父亲的死,母亲的死,祖母的死……在一次次面对死亡之后,他开始独立面对生存,不断体认生命的意义,并继续那些生存与死亡的交错轮回。经过岁月的铺陈,所有的悲伤与恐惧都会以人的成长和对生命的热爱将它包容、消化。所有的生死离别犹如涓涓河水缓缓流过,大悲不恸,天经地义,不可选择。这个过程,叫做成长。这种在生死之间获得的成长也从简单的经验性的体察上升到了哲理的层面。个人的成长有时是一个寓言,他可以反映出一个族群的形成。在《童年往事》中,我们从阿哈的成长还可以看到一个族群的成长。阿哈作为生长于台湾的第二代,他不再像他的祖母或是父亲、母亲那样将这里作为一个暂居之地,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长成”。
(二)成长:逃离家庭→ 逃离父亲(父爱的缺席)→回归父亲
朱天文笔下的成长,多存在于描述家庭日常生活的切片之中。家,是成长叛逃的对象,对家庭的叛逃常常表现为对父亲的叛逃。在朱天文的成长叙事主体中,成长主人公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父爱的缺席”。父亲,对于孩子来说本应是幼儿时代的养育者,儿童眼中的权威者,少年心中的战士和保护人,成年孩子的精神导师。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父亲是家庭最重要的支撑,父亲的话语权常常在家庭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孩子在缺少父亲的家庭中成长,常常会内心缺乏安全感。没有了父亲这个“引路人”,成长的道路就会变得更加曲折。
《伊甸不再》中父亲甄大民高大漂亮,自恋风流,这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威胁与伤害。母亲因此变得“心灵恍惚”,素兰痛恨这样的父亲。《小毕的故事》中,毕妈妈未婚生子,小毕面临的是父亲的缺失,在母亲带他再嫁后,面对继父,他缺席了所有的父子嬉闹,飘荡于家庭之外。《安安的假期》中,小舅舅渴望逃离外公。外公家整洁有序却也有着沉重的压抑感,像老照片洇上一层岁月的象牙黄。小舅舅采取了一种最佳的抵抗方式,离家出走,躲得远远的。《风柜来的人》中曾经的家幸福地被一种“温柔死人的绿水”包裹着。改变是由于父亲的“脑部瘫痪”,健康的父亲消失了,变成了永远坐在房前藤椅上静默的剪影。阿清只想逃离,从家的压抑与窒息中逃离,美好的回忆只会在戏院的老黑屋子里才重新浮现于脑海,独自品味记忆中父亲的孔武有力,就连敲在头上的疼痛也仿佛还是昨天的事。而心中,那个父亲却早已死了。《童年往事》中的阿哈,父亲在他的印象中是疏远而陌生的,父亲去世的那天,也就是阿哈考上凤山中学的那天,瞬即的喜悦与悠远的哀伤残酷地组合在一起,他小学才毕业,父亲就永远地离去了。向父亲回归、向家庭回归是阿哈长大成人的标志之一。
《伊甸不再》中,成长教会了甄素兰宽容。父亲,重新回归到了她的生命之中。《小毕的故事》中,长大后的小毕随口称毕伯伯“我爸”是那样的自然随意。《安安的假期》中,小舅舅昌民在外公主动去看他时,他所奉行的不抵抗主义完全失败。《童年往事》中,长大后的阿哈从朋友的母亲那里听说父亲曾翻译过两部经济合作丛刊,为人正直、清廉,他为自己对父亲的一无所知而感到羞愧,父亲虽已经离去,但是父亲正渐渐成为他的“精神教父”,指引他成长。
童年时,“父亲的意义”是不会被意识到的。青春茁壮之时,父亲的规制成为“牢笼”,孩子如同鸟儿自以为是地想要冲破限制,一直到成年之后,逆风而行的鸟儿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受伤之后、疲惫之时,这个“牢笼”却能遮风挡雨、温暖如初,于是青春的叛逆便化为一股愧疚,对于家,对于父亲,孩子常常在叛逆、觉醒、自审之后,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回归,这一过程就是成长。
近年来,逐渐走过了年轻的朱天文,变换为以一副苍凉、沙哑的声音,描绘《世纪末的华丽》,创作出稍显另类的《荒人手记》《巫言》等作品,但曾经的“小毕”们、“阿哈”们早已永远定格在她年轻的岁月深处,在时间的流动变幻中彼时的人、物、情仍是她“最好的时光”。
注释:
[1] [美]伊萨克·赛奎拉(Isaac Sequeira):《现代美国小说中的涉世主题》,迈索尔基塔出版社1975年版,第22-24页。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文学所)
关键词:青春;成长;家;逃离;回归
年轻人常常写出年轻的故事。台湾作家朱天文从16岁开始就在台湾文坛扮演重要的角色:她与妹妹朱天心等人一起创办“三三集刊”,她是侯孝贤的“御用编剧”,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是“眷村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1994年,她的长篇小说《荒人手记》获得第一届台湾时报文学百万小说首奖。
身为胡兰成的女弟子,她也曾吟哦诗礼中国,想象日月山河,但半个世纪的家国梦,三千里的故园情,人世沧桑时事变迁,印刻在她敏感内心的,是那一如张爱玲文字般的美丽苍凉。但世故圆熟之外,成长在那个用稿纸糊墙的家里使她更多了一脉天真,这一特质在其早期作品中表露无遗。
在《伊甸不再》《小毕的故事》《安安的假期》《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等早期作品中,成长一直是她反复吟唱的主题,在犹如童语、私语、家语的碎碎念中,朱天文将日常生活中的记忆碎片拼缀缝合,于是就有了童年,有了青春,有了成长,有了个人精神境遇中的不断探索,有了年轻时的朱天文。
“成长”(initiation)是文学创作中一个永恒的母题。Initiation,原意为开始、指引、传授、启蒙、入会仪式、成长仪式,可译为“涉世”“成长”。“涉世是一种存在的危机或者生命中一系列的遭遇。差不多经常是令人痛苦的,伴随着处于青春期的主人公获取关于他自身、关于罪恶的本性或关于世界的有价值的知识的经历。那种知识伴随着一种丧失天真感和疏离感,而且如果那知识从根本上具有某些永久效应,那么这将必然导致性格和行为的变化:因为如果知识不能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话,就不会有学习——一种知识的获得本身了,差不多每一次变化都导向与成人世界的适应性整合。”[1]
成长是一个动态的生命存在状态。它常常伴随着青涩和美丽,痛苦和迷茫。朱天文笔下的成长是叛逆与逃离,死亡与蜕变,无聊荒唐的日子,落寞孤独的少年,他们在城市与乡村间游走,迷茫中带着些许苍凉与希望。
(一)朱天文早期作品中成长仪式的基本模式
成长,是一种对自我意义的追寻,是一种自我不断的觉知和体悟的价值变更的过程。人不是固定成型的人而是不断成长的人,或是受到了他者的影响,或是经历了某种成长仪式,孩子开始由幼稚、天真、懵懂逐步走向成熟。作为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成长在民俗生活中具有相应的成长仪式。那些通过了成长仪式的青年意味着从此可以离开父母和长辈的庇护,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在新环境中经历考验并最后通过考验是成长仪式最基本的模式。在朱天文的早期作品中,这种“新环境”包括亲人死亡后孤单的境遇,某个假期离开父母的陌生境遇,从乡村到城市的心理蜕变,或者出门远行“在路上”……
《小毕的故事》中,母亲的死使小毕通过了成长仪式。母亲的自杀是因为自身的过于求全,更是因为小毕的懵懂不知、桀骜不驯。年幼的小毕不会懂得带着他再嫁的母亲生活中的无奈与悲凉:虽和丈夫相敬如宾,但终归还是被一句轻巧的“重话”击中了敏感的神经,让这位寂寞却又活色生香的少妇走上了绝路。最爱自己的人因为自己而死去,在悲痛、自责之后,小毕没有因为痛不欲生而沉沦堕落,他选择了面对死亡后的重生。
《安安的假期》中,虽然只是一个短短的暑假,却让安安和婷婷在精神上有了很大的成长。疯女人寒子的遭遇、小舅舅因婚恋与家人造成的隔阂,使他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复杂与无奈,温情与失意。
《风柜来的人》中,阿清从澎湖的风柜去往高雄,第一次从乡村来到大城市,外面的世界、都市的生活对于这个乡间少年来说意味着陌生、新鲜、历练、成长。家乡风柜对阿清来说是无聊而压抑的,找不到存在的意义。都市让他新鲜而紧张,在都市残酷而真实的世界中,他遇到了更多的人,读懂了更多的事,渐渐成长的同时体会着成长的苍凉。当他再次回到风柜时,他开始试图从生活中找寻出意义来。
《童年往事》,与侯孝贤执导的同名电影
(1986)一样,讲述的是成长与生死这样重大的命题。经历死亡,是阿哈的成人仪式。童年这个词和青春一样,容易在那种被称作岁月的东西里变得绵软而稀奇。它可以讓人把其中的某个瞬间无限放大,然后醉倒在它炫目而强大的光环中不能自拔。鲜有人的童年像阿哈一样,和死亡密切相连。阿哈的童年记忆是死亡的记忆。建元堂哥的死,父亲的死,母亲的死,祖母的死……在一次次面对死亡之后,他开始独立面对生存,不断体认生命的意义,并继续那些生存与死亡的交错轮回。经过岁月的铺陈,所有的悲伤与恐惧都会以人的成长和对生命的热爱将它包容、消化。所有的生死离别犹如涓涓河水缓缓流过,大悲不恸,天经地义,不可选择。这个过程,叫做成长。这种在生死之间获得的成长也从简单的经验性的体察上升到了哲理的层面。个人的成长有时是一个寓言,他可以反映出一个族群的形成。在《童年往事》中,我们从阿哈的成长还可以看到一个族群的成长。阿哈作为生长于台湾的第二代,他不再像他的祖母或是父亲、母亲那样将这里作为一个暂居之地,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长成”。
(二)成长:逃离家庭→ 逃离父亲(父爱的缺席)→回归父亲
朱天文笔下的成长,多存在于描述家庭日常生活的切片之中。家,是成长叛逃的对象,对家庭的叛逃常常表现为对父亲的叛逃。在朱天文的成长叙事主体中,成长主人公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父爱的缺席”。父亲,对于孩子来说本应是幼儿时代的养育者,儿童眼中的权威者,少年心中的战士和保护人,成年孩子的精神导师。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父亲是家庭最重要的支撑,父亲的话语权常常在家庭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孩子在缺少父亲的家庭中成长,常常会内心缺乏安全感。没有了父亲这个“引路人”,成长的道路就会变得更加曲折。
《伊甸不再》中父亲甄大民高大漂亮,自恋风流,这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威胁与伤害。母亲因此变得“心灵恍惚”,素兰痛恨这样的父亲。《小毕的故事》中,毕妈妈未婚生子,小毕面临的是父亲的缺失,在母亲带他再嫁后,面对继父,他缺席了所有的父子嬉闹,飘荡于家庭之外。《安安的假期》中,小舅舅渴望逃离外公。外公家整洁有序却也有着沉重的压抑感,像老照片洇上一层岁月的象牙黄。小舅舅采取了一种最佳的抵抗方式,离家出走,躲得远远的。《风柜来的人》中曾经的家幸福地被一种“温柔死人的绿水”包裹着。改变是由于父亲的“脑部瘫痪”,健康的父亲消失了,变成了永远坐在房前藤椅上静默的剪影。阿清只想逃离,从家的压抑与窒息中逃离,美好的回忆只会在戏院的老黑屋子里才重新浮现于脑海,独自品味记忆中父亲的孔武有力,就连敲在头上的疼痛也仿佛还是昨天的事。而心中,那个父亲却早已死了。《童年往事》中的阿哈,父亲在他的印象中是疏远而陌生的,父亲去世的那天,也就是阿哈考上凤山中学的那天,瞬即的喜悦与悠远的哀伤残酷地组合在一起,他小学才毕业,父亲就永远地离去了。向父亲回归、向家庭回归是阿哈长大成人的标志之一。
《伊甸不再》中,成长教会了甄素兰宽容。父亲,重新回归到了她的生命之中。《小毕的故事》中,长大后的小毕随口称毕伯伯“我爸”是那样的自然随意。《安安的假期》中,小舅舅昌民在外公主动去看他时,他所奉行的不抵抗主义完全失败。《童年往事》中,长大后的阿哈从朋友的母亲那里听说父亲曾翻译过两部经济合作丛刊,为人正直、清廉,他为自己对父亲的一无所知而感到羞愧,父亲虽已经离去,但是父亲正渐渐成为他的“精神教父”,指引他成长。
童年时,“父亲的意义”是不会被意识到的。青春茁壮之时,父亲的规制成为“牢笼”,孩子如同鸟儿自以为是地想要冲破限制,一直到成年之后,逆风而行的鸟儿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受伤之后、疲惫之时,这个“牢笼”却能遮风挡雨、温暖如初,于是青春的叛逆便化为一股愧疚,对于家,对于父亲,孩子常常在叛逆、觉醒、自审之后,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回归,这一过程就是成长。
近年来,逐渐走过了年轻的朱天文,变换为以一副苍凉、沙哑的声音,描绘《世纪末的华丽》,创作出稍显另类的《荒人手记》《巫言》等作品,但曾经的“小毕”们、“阿哈”们早已永远定格在她年轻的岁月深处,在时间的流动变幻中彼时的人、物、情仍是她“最好的时光”。
注释:
[1] [美]伊萨克·赛奎拉(Isaac Sequeira):《现代美国小说中的涉世主题》,迈索尔基塔出版社1975年版,第22-24页。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文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