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沥青砼路面压实度的方法与技术

来源 :中国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化的道路工程施工之中,如何有效并且科学化的提高沥青砼路面的压实程度,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如何有效提升沥青砼路面压实度的主要技术与方式手段,同时针对增强混合料的碾压程度、采取恰当的机械组合方式以及掌控基本沥青砼碾压技术等方案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旨在全面增强沥青砼路面的施工水准,确保公路交通的建设可以符合实际需求。
  关键词:沥青砼;路面施工;压实度;方法技术;研究分析
  引言
  在交通道路施工之中沥青砼施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同时在沥青砼施工之中需要采取科学化的碾压技术对路面进行压实,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的增强混凝土以及沥青材料的混合强度,增强路面的稳定性,避免不均匀沉降,并且合理的确保了路面的抗疲劳性。在实践之中主要是通过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密实程度、掌控最佳的碾压机械组合工艺以及掌控良好的路面碾压技术来达到上述的要求,另外掌握沥青砼路面的碾压技术,确保碾压方式稳定可靠、注重路面接缝部位的碾压等等,也是实践当中需要合理把控的环节。所以,有必要针对交通道路的沥青砼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全面增强路面的压实程度。
  1.沥青砼路面压实技术方式综述
  如上文所分析的,在沥青砼路面的碾压技术之中主要是通过综合控制混合料的密实程度、掌握机械设备的工艺组合形式等等来提升路面压实的质量。在实践的碾压工作当中不仅需要合理的控制技术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增强技术的应用水准,保证接缝部位等细节的处理水准。
  1.1.提升混合料的密实度
  在沥青砼路面之中碾压的根本目的是提升路面的密实度进而增强路面的稳定性。而碾压的根本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混合料通过挤压,形成更加稳定、更加紧密结实的排列方式,进而合理的减少了混合料之间颗粒表面的面积;第二,通过碾压,可以将颗粒之间的空隙率进一步降低,进而确保路面内部不会由于水分以及空气的渗入而出现不稳定的状况;第三,通过压实操作,可以使得道路表面更加平整,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之中可以维持最佳的行车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避免交通灾害的发生。所以,根据上述的分析,在交通道路的沥青砼施工之中,压实操作是一项非常关键性的技术。
  在实践当中即便是合理的控制了混合料的配合比和设计形式,也仍应当注重几个基本的施工条件。首先是限制混合料的配合温度,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之下才能够确保路面压实程度。而限制则进一步的表明在沥青砼混合料的压实操作之中,混合料只能够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而不可以随意的移动,这样可以确保在碾压过程之中混合料的空隙率可以降到最低。在现场的沥青砼碾压施工之中,主要的限制存在于下层部位的承接层面,所以需要合理的将路面混合料的压实程度控制在98%左右,同时砾石颗粒的最大粒径不能够超过四十毫米,这一点极为关键,石料的相关参数也需要进行恰当的控制,集料压碎值应当维持在35%以内,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确保压实可以起到相应的限制作用。另外在碾压的过程当中,压路机设备应当从外部侧边部位逐步的向中心部位碾压,而当边缘部位有支护板、路肩、路缘石或者是挡板之时,还应当尽可能的向支护挡板靠近,以确保碾压的质量。如果在道路边缘不存在支护挡板,可以使用铁耙将边缘部位的混合料尽可能的耙高,并且使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将外侧边缘的路面进行进一步减压,确保密实程度。
  针对曲线型的路段,应当由道路的内侧逐步的向外侧进行碾压,针对道路的下部承接层,需要合理的控制材料的混合程度,保证承接层的稳定性。而道路周边的限制则主要是来自于外力,诸如压路机等设备。在沥青砼碾压工作之中需要合理的控制混合料的温度,如若高于140qC,在其中沥青所起到的润滑作用往往太大进而使得粘接的作用大大降低,所以也就进一步造成摊铺机等机械设备难以摊铺、不能够确保压实程度,对于混合料也不能够提供相应的周边限制;如若混合料的温度低于75摄氏度,则会使得混合料集料粘结在一起,凝集成团难以进行合理的摊铺,同时集料颗粒出现粘结的状况也不利于合理的变换位置,不能够保证最佳的道路密实程度。所以根据上述的分析,最佳的混合料温度应当在120摄氏度,最高不能够超过130摄氏度,而在碾压完毕之时,温度应当维持在80摄氏度以上。只有全面的确保了各种限制条件和混合料的温度,才能够使得碾压工作可以提升结合力,并且将松散的颗粒材料进一步压实、包覆,提升整体路面的强度。
  1.2.控制碾压机械组合方式和技巧运用
  除了上述分析的控制混合料的温度等,在实践之中还需要严格的遵守机械设备之间的组合工艺技术,并且掌控最佳的碾压步骤,逐步的提升沥青砼路面的密实程度。一般来讲沥青砼路面的碾压步骤组合为复压、初步碾压以及终压等,在碾压过程之中如果出现质量缺陷,则会导致之前的各项工作均宣告失败。主要的步骤如下:在逐步碾压之中应当选择6至8T的光轮式碾压设备,而在复压之中一般选择14T的碾压设备,终压则选择16T的轮胎式光轮碾压设备。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以及实践的碾压观察,并且从整体的路面质量进行分析,确保碾压步骤符合实际状况。通过进一步的测试分析,压实度单点值应当达到94%以上,并且在碾压的过程之中应当严格的遵循慢速、均匀、稳定的碾压,先重后轻,避免出现拐弯和掉头的情况。而在不同的碾压阶段还应当注重其中的质量控制。
  1.2.1.初压。在初步碾压之中混合料应当在比较高的温度条件之下进行摊铺,并且不允许出现开裂的状况,如果控制不佳出现开裂,则需要查明主要原因,明确是沥青自身的原因还是油石比控制不当而导致的。一般来讲集料有质量缺陷会导致初步碾压出现开裂的状况,通过恰当的调整内部颗粒的组成形式并且调整颗粒之间的排列缝隙,可以避免开裂的状况。在碾压过程之中应当从外侧边缘保护逐步的往中心部位进行碾压,如果是分两幅进行摊铺,为了使得路面接缝部位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应当从中心部位进行碾压,并且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使用刮刀等工具沿着中心部位将道路边缘多余的部位及时铲除干净,这样可以确保最佳的碾压美观效果和内在质量。   1.2.2.复压。复压也是一个重要的碾压步骤,一般复压是在初压之后进行,并且使用14T的重型压路机设备,碾压的次数应当为三次。
  1.2.3.终压。最后的碾压步骤是终压,一般选择16T轮胎式的压路机设备,碾压的次数为一次,一般以路面没有出现明显的轮胎痕迹为主要的遵循原则,最后使用交通车进行碾压,混合料、路面的摊铺材料等等应当是自然冷却,一般路面表面的温度在五十摄氏度以下之时,则可以开放道路行车。在实践之中施工完毕之后的第二天即可以通行。
  1.3.掌握科学化的沥青砼碾压技术
  掌控合理的沥青砼碾压方式,对于路面压实度的提升也有着显著的效果。首先需要确定碾压的方式和技术手段,并且通过对道路的试验测量和路段的分析测定来选择出最佳的技术组合形式。一般在道路的铺筑试验之中,需要解决碾压的温度问题,确保混合料可以在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之下开始碾压工作,同时还需要确定出合理的碾压次数和碾压的遍数。为了进一步的保障沥青砼密实程度,需要合理的掌控混合料的温度,通过试验测定分析,当初压的温度为120摄氏度、复压温度100摄氏度以及终压温度为80摄氏度之时,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另外,压路机设备与摊铺机等等之间相隔的距离也需要结合温度条件和混合料的类型来进行确定,一般为15米左右为最佳。在摊铺机后面的一定范围之内,混合料的温度如果太高,则不能开展碾压工作。在实践之中需要指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对碾压进行温度测量,以确保最佳的碾压效果。
  在实践之中对沥青砼混合料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混合料的温度、摊铺层的厚度以及下部承接层的温度等等,同时季节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摊铺层应该选择厚度比较薄的混合料,此情况之下温度下降的速度更快,而从摊铺机之中刚出来的混合料温度往往在150摄氏度以上,所以不能够立刻的碾压。在夏季等炎热的气候条件之下进行碾压施工,往往混合料的温度下降比较慢,所以不应当急于进行碾压。
  碾压的速度应当结合混合料的类型和实际状况来确定,并且严格的遵循先慢而后快的碾压原则,在每一次碾压工作之中,如果碾压的速度出现改变,就应当维持此速度恒定不变,并且严禁出现刹车、紧急掉头、换挡等状况,否则就会出现搓板现象,对实际的碾压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如果碾压的速度控制不当、速度不均匀,则会进一步的导致混合料不能够在最佳的外部作用力效果之下产生能量转变,使得道路的碾压不密实。所以,合理的控制技术运用,掌控最佳的沥青砼碾压技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2.沥青砼路面碾压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在实践的沥青砼碾压工作之中需要注意几个基本的环节,诸如碾压的速度、碾压的方式、机械设备的摆放以及接缝部位的碾压等等,都对整个道路的压实度产生直接影响。
  2.1.碾压速度的控制
  维持匀速的碾压,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在碾压过程当中应当使用驱动轮类型的摊铺机,这样不会使得路面出现变形的状况,而碾压路线的选择也应当维持恒定,碾压的方向不可以忽然改变,否则会进一步的导致混合料出现偏移的现象。当压路机等设备启动之时,需要立刻减缓速度、维持匀速的碾压。维持恒定的、缓慢的速度进行碾压,是保障沥青砼路面压实质量的关键点,而在转向以及停车的过程当中遵循匀速和缓慢的原则,也是必要的。在使用振动器等设备之时,应当在压路机运动状态之下关闭或者是开启振动。不可以在碾压工作之中出现紧急刹车或者是忽然调头的状况。
  2.2.碾压技术方式
  维持不变的碾压方式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环节。为了进一步的确保混合料的平整度以及密实程度,需要遵循不变的碾压方式。在前期一旦确定碾压方式,就不要轻易改变,在实践当中还需要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得出最佳的碾压技术组合形式,尤其是碾压的速度、碾压的次数和温度等条件,应当严加控制。如果在碾压工作之中出现混合料的厚度变化以及温度条件变化等,导致碾压的技术方式被严重打乱,应当加以调整,或者是重新开展铺筑试验,来测试公路的密实程度。
  2.3.机械设施的放置
  除了上述分析的碾压技术和碾压的速度,在实践之中还应当注意的是机械设备的放置。当施工完毕之后任何机械设施不应当摆放至未完全冷却的混合料表面之上,并且任何车辆不可以停放在油料以及矿料堆放的部位,要确保路面的干净和整洁,并且增强路面的整体性效果,维持最佳的碾压水准。
  2.4.接缝部位的碾压
  最后的环节是注重接缝部位的碾压施工。首先工作人员应当细致的分析接缝部位的构造类型,并且对两端的连接部位应当谨慎的、仔细的操作,确保压实度和平顺性,保障最佳的压实效果。一般沥青砼路面的接缝工艺分为横缝和纵缝。而接缝连接的方式则主要有冷接缝和热接缝等两种。在铺筑的过程之中需要维持最佳的铺筑层厚度,并且在摊铺完毕之后需要及时的将混合料铲除干净。碾压设备应当在已经压实的路段行走,在实践之中应当率先碾压新铺筑的路段,然后再碾压下一路段,使得路面的接缝部位可以得到最佳的压实效果,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施工。
  3.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根据对交通道路施工之中的沥青砼混合料碾压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一个更加新颖和明确的视角对现代化的道路施工进行细致的探究,并且在深入的分析了碾压施工技术的掌控、碾压速度的控制、碾压组合方式的选择以及混合料的比例控制等基础之上,综合性的得出了如何有效的提高沥青砼压实程度的具体措施,为新时期的交通道路建设施工工作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前进的根本原则。现代化的交通道路建设是一项历史性的工作,需要技术人员全面的掌握操作手段,并且在实践当中通过试验分析和不断的改良,在结合了传统技术和实践操作经验的基础之上实现技术的改进和突破,力求为新时期的国家建设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保证交通道路的行车质量、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以此为基础推动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伟.论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工艺技术和沥青砼混合料控制【J】.现代工业建造,2010.8
  [2]张翰文.浅议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前景【M】.建设工程实例,2012.6
  [3]孙航.论建筑工程当中的碾压混凝土技术的使用和操作【M】.现代重力坝施工,2012
  [4]冯锡涛.浅析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0)
  [5]魏永兴.浅谈沥青砼路面压实度的影响及控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6)
其他文献
由于环保等理念的提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存环境的高质量要求已经达成了一致的观点和共识。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同时对环境的破坏较大。随着人类对于可持续性发
针对含偏心热源同轴圆柱多层介质结构的稳态传热问题,本文根据多极理论传热模型给出多层结构中含待定系数无穷级数的温度场通式,并利用边界条件与源条件,得到层与层之间的递推关
根据反问题的理论,阐明了建立岩土本构模型属于反问题,提出了建模的四个基本步骤.在试验数据中蕴藏着应力应变关系的信息,直接提炼本构规律是可能的.神经网络是强有力的反演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新兴学科,其是将各种各样的技术整合于一体而形成的,进而提升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使机械设备更为人性化和智能化。
本文主要针对道岔捣固车的柴油供给系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并对日常工作中见到的柴油供给系统的故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及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和大家分享,共同提高和进步。
在‘Mamdani'论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模糊加权推理方法.模糊神经网络是以改进模糊加权论证方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网络加权和成员函数最优化的相互匹配在应用发展规则
针对注塑件因结构设计不当而产生的诸如尺寸不当、翘曲、表面收缩痕等问题,分析了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结构设计阶段的改良方案,给出了面向加工可行性的结构设计的方法,包
数量统计分析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质量分析和控制手段.本文以控制图法为例介绍了统计方法在齿轮生产中工序质量和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基本应用.
针对全框和底框多层商住楼的结构特征 ,从“合肥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合肥市某辖区房屋抗震调查资料中抽样 ,运用结构易损性方法对该类房屋可能发生震害情况进行了分析 ,给
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部。土地面积2011.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8%,河谷盆地面积仅占2%,属省内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1.我县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成效显著  自2007年我县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我县狠抓落实,认真组织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1.1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受到农户好评,投资热情高涨  自2007年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截止2013年底,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