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e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学生的鼓励,不一定仅限于语言,肢体语言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示,一个点头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等,都以一种友好、和善、肯定、鼓励的表示。教师应树立交流的理念,而不是问答的教学活动,把姿态放低,保持民主的教学观念,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对待学习中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问
  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比较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数学知识就是由一个个问题组成的。所以在教育理论界有人指出,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是问题的探究。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一个优秀数学教师的表现,教师在进行全面理解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指引,就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所以优秀的教师应把教学问题的设计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问题设计的原则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坚持难易适中的原则,而且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说为什么要提问题,提出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教师要对教材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把握,然后具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问题。
  另外还要控制问题的数量,精炼提出的问题,选择难易适中的围绕教学目标的问题。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问题的设计还要兼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问题要分层次性。问题要具有思考价值,问题提出后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具有一定的思维意义,并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总之,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定,围绕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建构而定。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总是显得有点被动。但是如果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显出了主动性和自觉性。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说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经常意识到需要探究一些难以解决的、困惑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有解决问题冲动的心理状态。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综合能力的目的。当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之后,他们的内心自然会发现知识的寻常之处,具有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
  三、提问具有有效性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应体现在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实践中。以往只有一种声音在课堂上回响,这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形成。虽然学生在课堂中占有主体地位,但是教学活动还是需要教师进行组织的,教师的有效提问就是组织教学的有力措施。
  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的学习气息和思考氛围变得浓郁。课堂中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完全依靠教师有效的提问。所以问题的有效性也包括问题的趣味性。教师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循善诱提出问题,达到引人入胜、步步深入的效果,那么提问的有效性就保证了。
  例如,“三角形外角定理”的学习,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是重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情境:“张岚绕一个三角形花坛的外围走一圈,到每一个拐弯的地方行走方向都转了一个角度(∠1、∠2、∠3),那么回到原来位置时,一共转了几度呢?学生的思维兴致一下子提高了,他们纷纷进入思考状态,然后我继续提问:你想知道三角形的外角和吗?”学生对这样与生活相结合的问题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兴趣也更浓,从而保证了问题提出的有效性。
  四、课堂提问应注意逻辑性
  教育理论认为,问题的提出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学中不断提出的问题是教师、教材与学生三方面联系的纽带和介质。老师的课堂问题是提醒和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问题意识、思维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提出应抓住重点、难点,明确问题和教学的联系,注意期间的逻辑性,明确问题提出后的目标。
  五、课堂提问应坚持正面鼓励
  有一句最通俗的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体现了教师鼓励的重要性。初中数学的学习,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心理的自信品质仍需教师的鼓励,所以在教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提出的问题要注意层次性,然后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给予科学积极地评价,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鼓励,还非常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双向反馈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民主气氛浓郁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评价应及时,延迟的评价对学生来说作用会变小,还容易伤害学生的心理,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要明确给出对错,但是语言要富有激励性,有差错的要及时纠正,培养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和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对学生的鼓励,不一定仅限于语言,肢体语言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示,一个点头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等,都以一种友好、和善、肯定、鼓励的表示。教师应树立交流的理念,而不是问答的教学活动,把姿态放低,保持民主的教学观念,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对待学习中的问题。
  六、课堂提问应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数学学习的问题是知识获得的基础,教师布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具有一定的深度。没有意义和思考价值的问题,不适合在课堂中出现。一个科学性强,同时又具有思维空间的恰当问题,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学习效果的有效性都是一个有力的保证。学生思维之弦得到拨动,必然会谱写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七、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在准备教学时,要注意学情的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学生以往的学习基础,针对掌握的学生情况确定教学问题的设置。教师能有针对性和难易适中的提出问题,避免课堂上,师生之间互相游离的不融合状态。简单回答“是”“不是”“错误”等的问题就没有提出的必要。同时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或者通过调查知道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就不要作为问题提出来了。
  初中数学学习,是在一个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在不断打破已有同化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新的顺应,最后完成数学知识的再同化,实现新的知识积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教学问题一定要谨慎而周密,合理而科学,贴近学生的认知,又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来,在课改的大浪潮中,在我们的不断探索实践中,“主动课堂”模式已经在我校轰轰烈烈的开展开来,也逐渐的渗透到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美、孕育美、领悟美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舞台,让音乐课真正地“活”
期刊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知识是发展永恒的重要资源,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教育则“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
期刊
教育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而奖惩策略更是值得研究的学问。研究奖惩,使之巧妙合理地为我们教师所用,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了教育的成败。我认为奖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多奖少惩,以精神奖惩为主  教师应坚持贯彻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正面教育原则,使学生扬长避短,从而促进其不断进步。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调皮捣蛋,不批评就不会进步。那是他们缺乏耐心和爱心,没能及时发现那些所谓调皮者的闪光点,致使他们自暴
期刊
创新教育是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而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更多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技术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动手操作往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可见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期刊
【摘 要】当前,早期阅读已得到幼教界和家长的普遍关注,早期阅读已成为逐步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在幼儿园组织早期阅读是十分有必要的。小班幼儿年龄小,随意性强,不会认真阅读,对于他们来说,早期阅读活动更重要的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本文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内容的选择、教师的有效指导、家园配合几个方面入手,阐述小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小班;早期阅读;开展  阅
期刊
当代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众所周知,地理学科本是一门实践性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又是一门较为抽象且内容繁杂的学科,而且似乎在各个学科之中占较为偏僻的位置,因此,很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懂得,学生对某学科有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去学习,有了精神的动力,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该学
期刊
情感是人们内心感情和态度的表露,情感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加密切。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
期刊
评价方式新课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指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当前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行,然而语文教学评价却仍是课程改革的瓶领。不少教师为顺应教学改革,在评价上花样翻新,但往往也流于形式,有作秀之嫌。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进而认识到要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在评价时要切忌“假、大、空”,力求“真、善、美”。  1. 用“爱”的尺码来衡量学生的进与退“爱”不仅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然而,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是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的。因为后进生虽不多,但处
期刊
审美能力多媒体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 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创设,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的体现。正如名人所说:语文课堂教学中,导思的过程,若起伏跌宕,充溢着灵动和诗意的光辉,则必将营造出朝气蓬勃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将大有裨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