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党教片创作者的摄制方式、内容设置、角度选取及整体构思都会有一定差别,而在采访和挖掘主人公事迹时,对其生平了解程度、心理理解程度及细节的把握程度也都不尽相同。正如1000个人眼中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应该怎样通过深入采访,将先进人物塑造成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哈姆雷特”呢?笔者认为,创作者只有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挖掘第一手材料上,才能让接下来的拍摄、撰稿、剪辑出彩。
在行为上“磨合”
笔者曾无意间学习到一种采访方法,多年来屡次运用,效果甚好。日本纪录片工作者在拍摄影片之前,一般都要事先带着摄像机和主人公一起生活一个月,在与主人公的思想、行为、习惯充分“磨合”之后才开机拍摄第一个镜头。这个方法颇值得借鉴,应引起专题片制作者的重视。
据笔者观察,大约60%以上的党教片创作者在拍摄党教片之前,其目的并不是十分明确,也没认真考虑过到底要拍什么,以及拍摄的镜头在片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拍摄的镜头组接起来反映出什么样的哲理。在素材挖掘阶段没有明确目的和创作意图,根据这些素材制作出的片子在表达上必然缺乏亮点,也不会有观众。不经过深入采访挖掘,我们的拍摄目的肯定是模糊不清的。所以,聪明的创作者要先放下摄像机,全身心走近先进人物的工作、生活,并与之熟悉起来,彼此形成一定的认同和情感共鸣。
与一个贫困村的先进农民党员交流,倘若衣着光鲜,皮鞋锃亮、趾高气扬地去采访他,他从见到你的第一眼起就会感到有距离。你抽60块钱一包的烟,而他揣着10块钱一包的烟,就不好意思发给你抽。这一刻,即便你使尽浑身解数,想要从他嘴里挖掘出细节也会变得很难。因为距离已经产生了,所以他会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回答你的一切问题,比如他思想进步、行为高尚、心灵纯正。你想要挖掘他身上的感人细节和真实故事就要大费周章,他甚至会用假话来敷衍你。人与人之间快速形成认同的前提是志同道合,当采访对象认为你和他是“一条道上”的人时,你花10分钟采访到的情况比别人花60分钟了解的情况更有价值。所以,在走近采访对象时,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消弥与他们的距离,制造彼此认同的前提。如果对方是运动健将,我们可以穿着运动衣去采访;对方是工程技术员,我们可以戴着安全帽去采访。一切都是为了挖掘到好素材,这样做非常有必要。曾有记者到农村采访拍摄,一个月不刮胡子,拍完回城时就像一个村民。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思想上“融合”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采访挖掘中,倘能与对方在思想上融合起来,将更容易挖掘到有价值的东西。在彼此的距离拉近后,我们可以主动在双方习惯上寻找一些共同点,比如对方喜欢喝酒,就陪他喝两杯。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思想上融合了,还能了解到一些他不愿启齿的事。
笔者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位先进老干部,采访过他的记者多不胜数,但有一件事他始终守口如瓶,直到在酒桌上与笔者对饮时才说出来:他年轻时,有一次带着女儿下乡,晚上回家时,一心想着工作的他竟忘了女儿还在车上熟睡,独自回家睡觉去了。第二天一大早他才想起来,狂奔到吉普车前,发现女儿还睡在车上。幸好吉普车透气,如果是现在的密封型轿车,女儿可能已经闷死在车里了。对于此事,老干部边喝酒边说,泪水不停地流下来,说他对不起女儿。
被采访者对你说出不愿启齿的往事,就充分证明你和他的思想已经高度融合,这时你就能从他身上挖掘到很多一般采访者挖掘不到的东西。这些独家的素材一旦出现在你的片子中,你的作品就会更具有深度、高度和广度。当然,先进人物身上的很多事情有可能是不适合宣传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准备、多甄别、多选择。一部党教片,创作者最好能挖掘十个以上有价值的故事、情节和细节,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在采访过程中,从对方的谈话中了解对方的爱好,并投其所好进行思想融合,这是党教片制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党教片创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位人文主义者,才能在采访中左右逢源,于不经意间挖掘到好的故事,得到意外的收获。
在交谈中“深挖”
与先进人物交流时,采访者要主动把握采访节奏。先问什么,后问什么,要看先进人物的性格、身份和说话习惯来排序。比如采访一位厂长,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直奔主题,问他:“你们厂是如何结合党的十八大政策精神发挥党员职工的先进性的?”厂长接到这个问题肯定犹如“老虎吃天”,面对宏观性的问题,他的回答也必然是宏观性的,不会跟你说什么细节。当你再询问细节时,厂长的谈话思路已经有了定式了,不管你问他什么,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把话题带到波澜壮阔的全厂发展前景上去。即便你不停地打断他的话,引导他说细节,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样一来,既耽误双方的时间,还达不到采访目的。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是采访者应从微观问题入手,然后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一步步深入,最后再向受访者提问宏观问题。
假如你的采访对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害羞腼腆,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平凡,甚至不愿意接受采访,你就需要从大的方面引导他。若他是一个环卫工人,就先从背景谈起,全区的大环境,全镇的大环境,环卫站的情况,同事们的情况,再到他自己的情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掌握了这些基本情况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介入一些细节性问题,比如他在扫地时,被车撞断了腿,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谁送他去的医院,为什么半个月就出来工作了,要像扫描仪一样搜索一切细节,不留丝毫空白,直到发现新的更有价值的故事:他这么卖命工作是为了抚养一个孤寡老人,老人曾帮助过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似采访已到尽头,通过挖掘,不经意间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故事。就这样,一部故事里套故事的党教片就产生了,片中故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篇,既真实可信又引人入胜。笔者采访时就经常通过细节的挖掘得到一些精彩的故事线索,之后“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挖掘出更多的足以催动观众泪点的故事为止。
没有经过深入挖掘的党教片,说教的味道就会很浓,全篇看下来多是空话,反复强调向先进人物学习,至于学什么、怎么学却缺乏深入说明。一部片子的主旨,没有故事是交代不清的,而没有深入的采访挖掘就没有故事。
深入采访挖掘是打造精品党教片的必由之路,而要真正把采访做深入、把挖掘搞透彻,除了要不厌其烦,还要运作得法。这就需要我们党教片创作者耐住性子、弯下身子,把视角放平、姿态摆正,带着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谈心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片子挖到“金子”。
(作者系《昆明日报》东川通联站站长)
在行为上“磨合”
笔者曾无意间学习到一种采访方法,多年来屡次运用,效果甚好。日本纪录片工作者在拍摄影片之前,一般都要事先带着摄像机和主人公一起生活一个月,在与主人公的思想、行为、习惯充分“磨合”之后才开机拍摄第一个镜头。这个方法颇值得借鉴,应引起专题片制作者的重视。
据笔者观察,大约60%以上的党教片创作者在拍摄党教片之前,其目的并不是十分明确,也没认真考虑过到底要拍什么,以及拍摄的镜头在片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拍摄的镜头组接起来反映出什么样的哲理。在素材挖掘阶段没有明确目的和创作意图,根据这些素材制作出的片子在表达上必然缺乏亮点,也不会有观众。不经过深入采访挖掘,我们的拍摄目的肯定是模糊不清的。所以,聪明的创作者要先放下摄像机,全身心走近先进人物的工作、生活,并与之熟悉起来,彼此形成一定的认同和情感共鸣。
与一个贫困村的先进农民党员交流,倘若衣着光鲜,皮鞋锃亮、趾高气扬地去采访他,他从见到你的第一眼起就会感到有距离。你抽60块钱一包的烟,而他揣着10块钱一包的烟,就不好意思发给你抽。这一刻,即便你使尽浑身解数,想要从他嘴里挖掘出细节也会变得很难。因为距离已经产生了,所以他会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回答你的一切问题,比如他思想进步、行为高尚、心灵纯正。你想要挖掘他身上的感人细节和真实故事就要大费周章,他甚至会用假话来敷衍你。人与人之间快速形成认同的前提是志同道合,当采访对象认为你和他是“一条道上”的人时,你花10分钟采访到的情况比别人花60分钟了解的情况更有价值。所以,在走近采访对象时,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消弥与他们的距离,制造彼此认同的前提。如果对方是运动健将,我们可以穿着运动衣去采访;对方是工程技术员,我们可以戴着安全帽去采访。一切都是为了挖掘到好素材,这样做非常有必要。曾有记者到农村采访拍摄,一个月不刮胡子,拍完回城时就像一个村民。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思想上“融合”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采访挖掘中,倘能与对方在思想上融合起来,将更容易挖掘到有价值的东西。在彼此的距离拉近后,我们可以主动在双方习惯上寻找一些共同点,比如对方喜欢喝酒,就陪他喝两杯。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思想上融合了,还能了解到一些他不愿启齿的事。
笔者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位先进老干部,采访过他的记者多不胜数,但有一件事他始终守口如瓶,直到在酒桌上与笔者对饮时才说出来:他年轻时,有一次带着女儿下乡,晚上回家时,一心想着工作的他竟忘了女儿还在车上熟睡,独自回家睡觉去了。第二天一大早他才想起来,狂奔到吉普车前,发现女儿还睡在车上。幸好吉普车透气,如果是现在的密封型轿车,女儿可能已经闷死在车里了。对于此事,老干部边喝酒边说,泪水不停地流下来,说他对不起女儿。
被采访者对你说出不愿启齿的往事,就充分证明你和他的思想已经高度融合,这时你就能从他身上挖掘到很多一般采访者挖掘不到的东西。这些独家的素材一旦出现在你的片子中,你的作品就会更具有深度、高度和广度。当然,先进人物身上的很多事情有可能是不适合宣传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准备、多甄别、多选择。一部党教片,创作者最好能挖掘十个以上有价值的故事、情节和细节,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在采访过程中,从对方的谈话中了解对方的爱好,并投其所好进行思想融合,这是党教片制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党教片创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位人文主义者,才能在采访中左右逢源,于不经意间挖掘到好的故事,得到意外的收获。
在交谈中“深挖”
与先进人物交流时,采访者要主动把握采访节奏。先问什么,后问什么,要看先进人物的性格、身份和说话习惯来排序。比如采访一位厂长,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直奔主题,问他:“你们厂是如何结合党的十八大政策精神发挥党员职工的先进性的?”厂长接到这个问题肯定犹如“老虎吃天”,面对宏观性的问题,他的回答也必然是宏观性的,不会跟你说什么细节。当你再询问细节时,厂长的谈话思路已经有了定式了,不管你问他什么,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把话题带到波澜壮阔的全厂发展前景上去。即便你不停地打断他的话,引导他说细节,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样一来,既耽误双方的时间,还达不到采访目的。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是采访者应从微观问题入手,然后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一步步深入,最后再向受访者提问宏观问题。
假如你的采访对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害羞腼腆,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平凡,甚至不愿意接受采访,你就需要从大的方面引导他。若他是一个环卫工人,就先从背景谈起,全区的大环境,全镇的大环境,环卫站的情况,同事们的情况,再到他自己的情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掌握了这些基本情况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介入一些细节性问题,比如他在扫地时,被车撞断了腿,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谁送他去的医院,为什么半个月就出来工作了,要像扫描仪一样搜索一切细节,不留丝毫空白,直到发现新的更有价值的故事:他这么卖命工作是为了抚养一个孤寡老人,老人曾帮助过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似采访已到尽头,通过挖掘,不经意间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故事。就这样,一部故事里套故事的党教片就产生了,片中故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篇,既真实可信又引人入胜。笔者采访时就经常通过细节的挖掘得到一些精彩的故事线索,之后“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挖掘出更多的足以催动观众泪点的故事为止。
没有经过深入挖掘的党教片,说教的味道就会很浓,全篇看下来多是空话,反复强调向先进人物学习,至于学什么、怎么学却缺乏深入说明。一部片子的主旨,没有故事是交代不清的,而没有深入的采访挖掘就没有故事。
深入采访挖掘是打造精品党教片的必由之路,而要真正把采访做深入、把挖掘搞透彻,除了要不厌其烦,还要运作得法。这就需要我们党教片创作者耐住性子、弯下身子,把视角放平、姿态摆正,带着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谈心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片子挖到“金子”。
(作者系《昆明日报》东川通联站站长)